家庭教育:「可怕的2歲」真的很可怕嗎?專家支招:只是你不懂而已

2020-08-28 慕珂育兒


孩子是發展中的人,你要更新迭代你的知識,才能跟上他成長的步伐。

有個家長看到我文章後,加我微信,第一句話就是:&34;

看著問題,我有點哭笑不得。

孩子的養育是一連串的動作組成的,過濾了所有的情境,直接給一個結果,然後要答案,是很多父母的習慣性做法。

但孩子處於2歲左右這個階段,的確可以給大家普及一個育兒方面的知識——可怕的2歲。

之前很乖巧的孩子,到2歲左右,突然性情大變,不滿意就發脾氣,大吵大鬧,撒潑打滾,家長怎麼說都不聽,也不認錯等等。

很多父母都傻眼了,怎麼好端端的孩子,突然之間就變成這個樣子了?

01

《小七老師育兒說》一書中講到:孩子發脾氣、執拗,一般從13個月到18個月開始就出現了,15個月到36個月則會有更多的叛逆和反抗行為出現,「可怕的2歲」正好處於這個階段。

因為這段時間,孩子的內心世界發展完成了一件裡程碑式的大事,那就是自我認知。也就是說主體我對客體我的認識,以及自己對這個世界的初步認識都開始出現了。所以,當孩子認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完整有別於他人的人時,那麼這個階段孩子的所有表現,就是對全世界的「獨立宣言」。

那孩子怎麼來宣布自己的獨立、自己的與眾不同的呢?一般從兩個方面:

第一、對別人說「不」,通過否定別人來突出自己的特別。

第二、對別人說「我」、「我的」,通過對人和物的佔有來宣告自己的權利。

所以你會覺得,奇了怪了,怎麼說什麼都是「不」,好像就是單純為了說「不」而跟你對著幹的。

玩具也是,什麼都是「我的」,好吃的也霸佔是「我的」。所有這些,都是他在宣告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啦,父母你不要管我,不要幹涉我。

此外,這個階段,父母一定要提防說孩子自私這樣的話。

記得孩子2歲左右去朋友家玩,因為年紀相仿,朋友的孩子不願意分享玩具,朋友就說這孩子怎麼這麼自私,你的朋友到家裡來玩,你玩具怎麼可以不分給他呢。其實,這和自私毫無關係,和孩子的生長發育息息相關。

所以,不管孩子說「不」還是「我」「我的」,父母可能都感覺孩子變化太大,有點適應不了。但現在明白了是孩子內在的發展需要,父母就應該去理解他們,順應他們的成長規律,接納和包容他們,千萬不要覺得孩子是叛逆、固執,而用大人的權威去壓制他們。


02

那具體應該怎麼應對呢?小七老師給到大家以下幾個建議

第一、事先給孩子自主選擇的空間。

拿吃飯這個事情來說,不要問他吃還是不吃,而是問他吃什麼?什麼時候吃?如果不吃可以告訴她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情,比如說餓肚子、不舒服,如果孩子一再堅持,那就尊重他的選擇,讓他切實的感受到自己行為帶來的後果。

吃飯這個人天生的生理需求,現在卻成為很多父母頭疼的事情,追在孩子屁股後面餵飯。

有個媽媽說,有次她在和奶奶通電話的時候,說孩子不吃飯的問題,這個奶奶在農村,從小孩子都是放養著長大的,順嘴就說:餓他兩頓就吃了。

這個媽媽卻覺得,奶奶怎麼不心疼孫子,讓餓著。這個媽媽如此護犢子,卻未必是對孩子正確的愛。

餓了就吃是人的天性,卻因為父母過度的緊張,導致孩子吃飯都成問題,實在是需要好好反思下。

做父母,真的需要智慧。

第二、調整自己的態度,只要孩子不違反基本原則,比如安全方面,就順著孩子一點。

我給孩子樹立的規則是:安全第一位;不破壞環境;不影響他人。在這個範疇之內,放手讓他們去探索她自己的世界。

現在的很多父母,對於孩子都過於的小心翼翼了,或者說過於精細了,有點本末倒置了。

比如,很多孩子在外面玩,肯定喜歡爬上爬下,或者玩泥巴等等,但很多父母特別是老人,覺得太髒了,不讓孩子趴在地上,或者不要玩這個,不要玩那個等等,對孩子各種限制,其實是束縛了孩子的生命張力了。

幾年前在一個早教中心,看到一個父母抱著2歲左右的孩子,這個孩子從鞋子、褲子到漂亮的公主裙,以及她頭上的髮飾,都是非常完美的搭配著,但是孩子的臉上看不到那種生命的活力,眼神怯怯的, 在媽媽懷裡不願意下來。

應該給孩子更多自由,而不是借著危險的藉口,而不讓孩子去嘗試。如果怕孩子摔著,那就在旁邊陪著孩子,保證他的安全即可。

第三、無條件接納孩子的情緒,但不接受孩子過分的行為——我永遠愛你,但我不愛你的某些行為。

在《如何說 孩子才會聽 怎麼聽 孩子才肯說》一書中,作者也非常強調,一定要無條件接納孩子的情緒,因為情緒是沒有對錯的。

當我們全然接納孩子的情緒後,孩子的情緒也釋放得差不多了之後,我們再心平氣和的告訴孩子,這個行為是不對的,下次不要再做這樣的行為了。

當孩子覺得媽媽能夠理解我,媽媽是愛我的,那麼這個行為即使不是一下子就能改,但只要見溫柔而堅定的堅持著,你就一定會看到可喜的變化。

比如當孩子發脾氣、大哭大鬧、撒潑打滾,打人摔東西的時候,父母要理解孩子的內心的感受。可以對孩子說:「寶貝,媽媽知道你現在很生氣,很難過,因為你剛剛搭的積木倒了,你感到很氣餒,對不對,媽媽理解,媽媽懂,媽媽抱抱寶貝。」

當孩子覺得自己的情緒和感受被媽媽看到後,他就會漸漸安靜下來。千萬不要說:「倒了就倒了,我們再重新搭一個就好啦,有什麼可哭的。」你這種否定孩子感受的做法,只會更加激怒你的孩子,讓他往大喊大叫的方向去推進。

等孩子平靜下來之後,你再告訴他,摔東西、打人的行為是不對的。

這樣,就做到了接納孩子的感受,又告訴了他哪些行為就不對的。孩子在父母這樣接納和理解的愛的滋養下,就慢慢度過了「可怕的2歲」階段。這個方法可以一直用著,甚至我們成年人,也是非常受用的。


結束語:

育兒之路漫漫,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主要在於,父母要學習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給到孩子相應的心理營養和心理支持,然後採用相應的方法與孩子溝通,絕大部分的問題,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說是「可怕的2歲」,其實是因為不懂他的父母才覺得可怕。真正懂得孩子的父母,會利用孩子的每一個階段的成長規律,給到孩子最好的助力,幫助他健康陽光快樂的成長!

「一想到我有一個鶯飛草長般的孩子,而且我還將與你同行長長一段路,也不由對生活充滿渴望,就好像我也有了無數個未來。」

借用《孩子,我願意這樣愛你》中這段美好的話語,與君共勉。


-end

作者簡介:慕珂,船長繫心理學訓練營主班,「如何說孩子才會聽」講師,樊登讀書籤約作者,堅持星球演講培訓合伙人。希望在育兒育己的路上,陪你一起成長!

還沒看夠:


相關焦點

  • 孩子的惡,簡單到可怕,只是因為看你不爽,就要欺凌你!真可怕!
    因為一個13歲的孩子殘忍,就把刑事年齡降1歲,如果出現10歲的孩子故意殺人,那是不是得把刑事責任年齡降到10歲呢?我們不能把一個孩子的錯,就把所有不小心犯錯的孩子全部入刑!對未成年人的犯罪還是以教育為主,他們的一生還很長,我們應該給到他們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
  • 就用這4招,「可怕的2歲」變成「可愛的2歲」
    導讀:就用這4招,「可怕的2歲」變成「可愛的2歲」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就用這4招,「可怕的2歲」變成「可愛的2歲」!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星期一,我的同事方先生來晚了。
  • 【直擊IEIC】家庭教育專家姚愛芳:叛逆期真的沒那麼可怕,如果你懂你的孩子的話……
    國家級社工師、上海市家庭教育指導師2017年參與編寫上海社區教育讀本《今天如何做家長》多次主講《陪伴孩子共同成長》等主題的家庭教育講座 演講現場 孩子12歲的時候,作為父母,你在想什麼?你的困惑是什麼? 你的期望是什麼?於是我選擇了這樣一個主題——《你真的懂你的孩子嗎?》首先給大家列舉一個案例,相信大家都感到觸目驚心和震撼。這個剛剛12歲,跟我們的孩子差不多大,就在前不久選擇了用自己的雙手殺害了自己的母親,可是當警察抓住他,問他為什麼要殺自己的媽媽時,他說了這句話:「我殺的是我媽,關你們什麼事?
  • 「可怕的2歲」:孩子到了2歲,撒潑、打滾發脾氣,究竟為了啥?
    其他媽媽們則高呼:「恭喜加入『可怕的2歲』!」聽到2歲,屏幕前的你或許暗自竊喜,世界上又多了一位即將瘋掉的老母親……2歲的孩子有什麼特點?不,疼,還是撞……如果你說自己真的太生氣了,不想再繼續這樣下去,拎起來他揍一頓好了。沒用,他開始撒潑了,一時半會兒全家都別想安靜。2歲的孩子撒潑,比女人吵架招式多的多,喊停也沒用的那種。
  • 蟎蟲真的可怕嗎? 蟎蟲對人體有哪些危害?
    蟎蟲真的可怕嗎? 蟎蟲對人體有哪些危害?時間:2016-05-29 10:45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蟎蟲真的可怕嗎? 蟎蟲對人體有哪些危害?蜘蛛無人不知,但是一種長著8隻腳的,跟蜘蛛同屬一個綱的傢伙,   原標題:蟎蟲真的可怕嗎? 蟎蟲對人體有哪些危害?   我們的眼睛,是地球上最精密的儀器之一,但是它所能看到的,並不是全部,與我們日常世界並存且肉眼看不見的,還有一個截然不同並妙趣橫生的微觀世界。
  • 最可怕的「兩歲」,真的是連貓狗都嫌棄嗎?
    ,跟她說你腳腳不痛,不需要塗膏,她就不高興了,一直叫到你折服為止;穿好襪子,她又覺得要穿褲子,小姐姐,你的褲子不是在你腿上嗎?!一般來說,幾乎沒有哪個孩子在三歲前沒有鬧過,兩歲多的孩子發脾氣簡直就是家常便飯,更可怕的是,身體越健康,精力越充沛,自我意識越強的孩子,「造反」的程度就越高!2這個時期的主要症狀是啥?
  • 可怕的2歲,原來是全世界孩子的「通病」
    為什麼如此可怕呢?因為對於2歲的孩子來說,自己拉的便便也是屬於自己的,別人碰不得。,不知道這麼可怕,一天能生氣打滾八百次。,是孩子成長的一個裡程碑《可怕的2歲》作者,美國實戰派育兒問題專家約翰·羅斯蒙德認為,
  • 可怕的2歲,原來是全世界孩子的「通病」
    大約有50%以上的家長投給terrible 2。 孩子的兩歲,到底是一個什麼梗?為什麼如此可怕呢? 2歲左右的孩子,基本上都會經歷人生一個「叛逆期」,這是兒童心理發展的一個必經階段,它是人類系幼崽向智人轉變的第一步。
  • 可怕的2歲根本不存在
    【第一點】可怕的兩歲是一個偽概念,2歲只是翅膀硬了後的表現而已。2歲是孩子經歷了會翻身,會坐起來,會說話以後,第一次真正的嘗試一下自己翅膀硬了的感覺,也就是會走路後,就像是在牢裡被關了兩年,終於放出來了,你要是被關了兩年,也是什麼都想嘗試,看到啥都想親自摸摸,碰碰。所以孩子這是會走路會跑了以後嘗試自己的硬了的翅膀。所以比較「煩人」,總是給家長製造麻煩。
  • 可怕的2歲,孩子究竟怎麼了?家長該怎麼陪TA度過?
    文|全文共2193字,閱讀時間約4分鐘有位媽媽在群裡說,我家孩子2歲了。其他媽媽們則高呼:「恭喜加入『可怕的2歲』!」聽到2歲,屏幕前的你或許暗自竊喜,世界上又多了一位即將瘋掉的老母親……2歲的孩子有什麼特點?你以為他鬧起來就只是嘟嘟嘴?
  • 可怕的2歲?我們怎麼面對?
    很早之前就關注孩子2歲的話題,惴惴不安的,終於我的兒子圖圖2歲啦。一個傳說中貓狗都嫌棄的可怕年齡。,然而小小的人兒做的請自行想像…4、 什麼都是圖圖的,一個破爛也不能丟…2歲這麼可怕?這是因為從孩子18個月左右到3歲,寶寶自我意識逐步發展,開始鬧獨立了。行為表現就是什麼都要自己來,什麼都要聽我的,不依就會情緒爆發。各類專業的分析我也不懂,總結一下大概就是:孩子兩歲左右會迎來第一個叛逆期,這個時期孩子總愛唱反調,發起脾氣就像火山爆發。
  • 傳說中的「腰穿」真的很可怕嗎?
    傳說中的「腰穿」真的很可怕嗎?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SCMC VIP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特診部【護士姐姐說】傳說中的「腰穿」真的很可怕嗎
  • 2歲開始,媽媽要轉變為「兼職母親」,這3張圖教你應對可怕的2歲
    特別是從寶寶2歲開始,都說Terrible 2、Horrible 3,低幼寶寶本事沒多少,破壞力卻不一般。如何面對Terrible 2?美國育兒專家、家庭心理學家約翰·羅斯蒙德在他《可怕的兩歲》一書中提出了一個觀點:我們需要在孩子2-3歲時逐漸完成角色轉變,建立起家長的權威,那麼就容易培養出一個好性格的孩子了。他的觀點與我們接觸更多的「尊重天性」、「無條件為孩子付出」的理念不同,但我認為更適合中國家庭的理念和具體情況。
  • 可怕的兩歲半真的可怕嗎?
    幾個月到一歲多的寶寶,總是軟萌可愛。兩歲多的孩子,則似乎變得暴躁、倔強、總是愛對著幹。 有強烈的秩序感,在父母眼中,這就似乎顯得,有些倔強孩子喜歡每天都有和昨天一樣的事情發生,於是父母會經常聽到她說:媽媽,我要…,媽媽,我還要…。
  • 兩歲寶寶真的很可怕嗎?可怕的不是寶寶,而是父母錯誤的教育理念
    帶孩子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嗎?相信很多父母會回答:帶孩子是一件既幸福又頭疼的事情。有些父母認為孩子兩歲的時候是最讓人頭疼的時候,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已經開始有了叛逆的思想,好像什麼都要跟父母對著幹才更開心。但是,有專家認為,可怕的並非是兩歲的孩子,而是父母錯誤的教育理念
  • 2歲寶寶有多「恐怖」?媽媽了解這3點,輕鬆應對「可怕的2歲」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2歲的寶寶到底有多「恐怖」?沒經歷過的家長肯定不信,一個2歲的小寶寶竟然能把家裡鬧得雞飛狗跳,活脫脫一個「小惡魔」!我家寶寶2歲的時候,就經常作妖,有次趁我不注意拿著奶瓶到馬桶裡裝水,然後偷偷把奶粉罐打開,給她的小娃娃餵奶……還好她自己沒喝……有經驗的媽媽都知道,2歲左右寶寶真的會經歷一個天不怕地不怕、脾氣還超級大的階段,簡直稱得上恐怖!這種現象被兒童心理學家稱為「可怕的2歲」,而2-3歲這一年也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家長需要耐心對待。
  • 「可怕的2歲」後竟然藏著這些秘密?!不知道可能耽誤孩子10年
    雖然我對孩子可怕的2歲有一定的預期,但是真的這一刻到來時,丸子的難搞程度還是遠遠高於我的想像。老母親們,我太難了,我最近壓力好大……01簡單理解可怕的2歲即寶寶2歲進入人生第一個「叛逆期」每當我把可怕的2歲的概念和外婆普及時,她就不以為然地說,以前也沒見你多不聽話,現在的人養孩子怎麼這麼多事兒?還淨自己造詞兒。
  • 有野心的人,真的可怕嗎?
    《乘風破浪的姐姐》從一開播就吸引了一大部分網友的目光,在選秀節目都是20歲左右的妹妹們的時代,姐姐們的出現無疑使大家眼前一亮。剛開始的我也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想看30個姐姐共處一室的生活情況,可慢慢卻被姐姐們的用力生活的態度吸引了。
  • 孩子進入「可怕2歲」,怎麼辦?不要緊,見招拆招收穫優秀寶寶
    導讀:孩子進入「可怕2歲」,怎麼辦?不要緊,見招拆招收穫優秀寶寶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進入「可怕2歲」,怎麼辦?不要緊,見招拆招收穫優秀寶寶!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三歲只會叫爸爸媽媽,語言發育遲緩真的那麼可怕嗎?
    寶貝說話時間也晚,2歲1個月才能叫聲爸爸媽媽。當時我們還挺高興,孩子終於要化身小話癆了!誰知道,高興勁兒過去了,語言發育居然也過去了。直到現在3歲了,孩子除了媽媽就是啊啊啊,要不就是「這」「那」一個字一個字地往外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