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心的重建》悟透如何應對人生的失去帶給我們的痛苦

2020-12-15 一瑤讀書

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將傷痛分為五階段:否認、憤怒、掙扎、抑鬱以及接受。後來有人認為,傷痛的階段或許還有第六階段——接受之後並發現其中的真諦。當我們充分感受傷痛後,我們可以在療愈過程中發現其中更深層次的真諦。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夫妻間的背叛,失去親人,失去摯愛的寵物,戀人間的分手這些痛苦,因為不恰當的面對和疏導,都會讓人感到很痛苦。

《心的重建》的序言中就為我們給出了答案:傷痛的階段或許還有第六階段——接受之後並發現其中的真諦,當我們充分感受傷痛後,我們可以在療愈過程中發現其中更深層次的真諦.讓內心的創傷痊癒,心中充滿愛意,愛自己也能愛他人呢?

我接受生命為我準備的所有「課程」,包括失去帶給我們的痛苦。

《心的重建》告訴我們什麼是「失去」,你曾經擁有過一個很好的東西,但是現在沒有了,而且再也不會回來了,失去一個不好的東西不叫失去,失去之後有更好的代替也不叫失去,失去之後你不在意也不叫失去。

失去的心是受傷的心,受傷的心也是開放的心,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一旦你愛上一個人,交往一段時間而後分手,你自然會感到痛苦,失去摯愛的痛苦是人生的一部分。

怎樣面對人生中的失去之痛,如何走出失去的傷害帶來的痛苦。

人生當中我們會面對,複雜的失去(complicated loss)、事態未明的失去(loss in limbo)以及被剝奪的傷痛(disfranchised grief),痛是對失去的反應。

一、複雜的失去

簡單地說,複雜的失去就是由很多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失去。比如在一段戀情中,當一個人想分手而另一個卻不想,你可以這樣想:雖然我現在不能理解這次分手的原因但是我會接受這個現實,這樣我才能開始治癒。

在《新的重建》中作者是這樣說的,在遭遇失去發生後改變你的想法——不是要你逃避傷痛帶來的痛苦,而是要學會不斷地克服它。我們希望你的思想能達到一個境界:當你回憶起你的愛人時,只有愛,沒有悲傷或遺憾。

戀愛時你是怎麼想的,分手後你也會這麼想。比如:如果你在戀愛時感覺對方不怎麼愛你,那麼分手後,你的傷痛也會反映出你覺得對方不怎麼愛你;如果你在戀愛時總是生氣憤怒,那麼分手後,你的傷痛也會伴隨著憤怒。

哪怕經歷了最糟糕的分手、最卑鄙的離婚甚至最悲慘的死亡,隨著時間的流逝,要達到這樣的境界也是可以實現的,這並不意味著你要否認或逃避痛

二.事態未明的失去。

並不知道自己即將失去什麼,其傷痛程度與失去本身並無差異。生活有時候會逼你經歷這種事態不明的狀況,比如經歷第三次分手的情侶可能會說:「分手會讓我們痛不欲生。我們希望我們可以一直幸福地走下去。」

作者給我們這樣的方法,我們可以用這樣的語言來有幫助的自我肯定:這次分手能揭示一些有用的信息。 這段感情會在適當的時間發展或者結束,我或許不知道結果會如何,但我知道生活是愛我的。而且,不論有沒有他,我都會過得很好。

三·隱藏起來的或者不容易看得到的失去。

隱藏起來的失去是無法向別人傾訴的失去,相比其他幾種失去更難紓解,更容易讓人覺得

不同的失去有不同的叫法,雖然每個人的傷痛都獨一無二,但是經歷失去的痛苦卻是普遍存在的。重要的是在此之後要注意到:如果失去帶來的痛苦是普遍存在的,那它們的療愈之道也有規律可循。

雖然常常無法控制分手、離婚或者死亡的發生,但是你完全能控制接下來怎麼看待它們。你可以讓自己充分感受傷痛並且期待治癒自己,否則你必然會很痛苦。積極的自我肯定是一件寶貴的工具,它可以引導你的思想走向治癒、遠離痛苦。

走出失去比如離婚,背叛,死亡以及其他的失去帶給我們傷害的方法。

想要走出失去的傷害並不難,《心的重建》的作者為我們總結出了當你試著接納你周圍的一切以及整個世界後,你肯定也將你的注意力轉向了內在,並樂意接納真實的自己,積極放下並且療愈深藏你心中的扭曲的想法、觀念以及他人強加給你的、不適合你的期望。

第一個和自己建立良好的關係,憐憫我過去那些經歷,並且尋找其中的感激之處,以療愈我的心。」而不帶任何主觀意見的評判。

愉快地和自己相處,讓自己得到放鬆,給自己送花,都在這種與自己建立的良好關係中,感受到了輕鬆,自我鼓勵和療傷,因為能治癒自己的是接納後的自我肯定。

第二個我允許自己痛快地難過。所有的經歷都會讓我變得更加堅強,放下不健康、不現實的想法,傷痛也可能來自你的幻想,你認為自己會找到一位理想的伴侶。

你理想的伴侶可能會出現,也可能不會出現,這都無關緊要,因為當你接受現實,完全為自己而活後,你將會感受到新的自由、找到新的人生。

說到感受,大部分人的感受是單一的,比如說你感受到憤怒了,可能就會認為是對方的語言或行為讓你感到憤怒,而且你還不會直接用表達感受的詞來告訴對方你的真實情緒,而會用更激烈的語言,爭吵甚至是謾罵來找回心理平衡。

真實的意圖是希望引起對方的關注,讓對方滿足自己的期待,但是語言掩蓋了真實的需求,激烈的情緒令矛盾升級,從而影響了關係。

第三個心的重建,生命愛你,你需要打開自己的心靈,主動接受療愈。如果你在經歷某個失去之後,主動尋找其中的真諦,那麼你已經踏上療愈心靈之旅了。即使你沒有這樣做,生命還是會教會你寶貴的一課:你需要尋找療愈。

我們常常忘記傷痛是讓我們實現改變的一種途徑。實際上,疾病往往代表著改變。一些積極的自我肯定可以是:生命中總有看不見的善意。我接受生命為我準備的所有「課程」,解決這個問題的只需要誠實面對我們內心的需要,真實地表達就可以了。

第四個換位思考,有同理心,能夠真誠地向對方表達感激,能夠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來表達我們的需要,讓愛豐盈自己的內在,明確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跛腳貓

《心的重建》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然後在事物的痛苦中自我釋放,接納然後普在自我療傷,走出失去帶給我們 的傷害。

我是愛分享的跛腳貓,感謝閱讀,祝您一生幸福!

相關焦點

  • 生命中的失去,就是重整命運的機會:《心的重建》
    第12本心的重建本文分享的好書《心的重建》,教會我們面對失去時該持有的正確態度,消除對失去的誤解,接納真實的自己,尊重自己的傷痛,正視它並且及時療愈傷痛,做到為自己負責,並通過解釋走出傷痛的幾個階段引出如何走出傷痛,學著擁抱自己美好的人生。
  • 人生悟透,不過是一句,算了吧!
    人生,一念起,一念滅,一念在於心,只因執於一念,便受困於一念,有些更是困於一生,人生若想要活得瀟灑,一念算了吧,便會人解脫,心自在。生命中,有起伏的人生,有得失的生活,失去的東西,就根本不屬於你,你只要盡力了就沒必要惋惜,糾結不斷。
  • 人生無法逃避「失去」,就學會接納與成長
    露易絲.海的《心的重建》中指出,面臨失去時,人們會經歷5個階段:否認、憤怒、掙扎、鬱悶(抑鬱)、接受。 5個階段的情緒反應給人們帶來巨大的傷害,為了讓人們快速從痛苦當中走出來《心的重建》中介紹了面對常見失去問題的解決方法,不僅可以化解傷痛,還會讓人們過上更具品質的生活,遇見更好的自己。
  • 《心的重建》——學會面對失去的傷痛,讓你的世界愛意滿滿
    我們時時刻刻都在成長,成長也就意味著我們要失去很多,有些失去我們可能根本不會在意,但是有些失去會讓我們無法自拔、沉浸在悲傷與痛苦之中。這本書分享不同的生命故事,引導我們在面對傷痛時,我們應該如何治療破碎的心,它啟發你面對生活的無可奈何,如何重獲勇氣,讓你的世界重新充滿愛。正確對待失去,改變失去的觀念失去是無可避免的,當你遭遇失去後,改變你的思維觀念。
  • 【人生心語】人一旦悟透了
    關注我,讓我成為你的專屬小太陽吧 一時糊塗難免, 一生糊塗可悲, 只到有一天, 你終於清醒, 你悟透了人生, 生命的存在才有意義
  • 《心的重建》:生命中的失去和傷痛,是重整命運的機會
    朋友自從離婚之後,一直鬱鬱寡歡,她一想起以前幸福的日子就痛苦不堪,接受不了。其實,我們的生命就是一個不斷「失去」的過程,分手、離婚、失業、親朋好友離世。這些無可避免的痛苦,讓我們痛不欲生。可是,真正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對這件事的回應和反應。
  • 《人生海海》最扎心的7句話,雖然簡短,卻悟透人生!
    1.人生海海,錯了可以重來人生這麼長,世界這麼大,犯錯是一件必然的事情,無論我們現在處在什麼年齡,犯錯了之後,只要及時回頭、改正,就一定可以重來,如果因為犯錯而放棄自己,人生就會徹底失去希望。生活真相十分殘酷,但我們依舊要學會熱愛它,因為除了殘酷,生活還帶給了我們隨處可見的幸福,我們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與豁達的心態,這樣我們的人生才會過得幸福!
  • 王陽明制勝法則:男人想要幹大事,悟透3要訣,方可大富大貴
    男人要想幹大事,順勢而為,悟透發展規律,抓住時機,就算現在沒有成功,早晚也會出人頭地!王陽明不僅僅是中國的聖人,一代心學大家,他還是一個軍事家,一個創造心學的人,能將自己的心學智慧運用到帶兵打仗上,還能打勝仗,王陽明是個擁有智慧的人。
  • 悟透自己(難得一見的好文)
    他還說過一句名言:未經審視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幾千年過去了,這些話於現在於我們仍有深刻的教育意義。所謂認識自己,也就是要悟自己,正確認識自己,既要知道自己的優勢,也要明白自己的不足。人一旦悟透了自己只有當獨處的時候,我們才能更好地靜下心來,思索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想做,才能真正認識自己。這就是為什麼越優秀的人,越喜歡獨處,而你卻絲毫感覺不到他是孤獨的原因。當你漸漸開始享受獨處的時光,便會明白:獨處並不是不合群,不是性格孤僻,更不是逃避現實。
  • 《增廣賢文》:真正的有福之人,不是智慧過人,而是悟透了這5點
    生活面前,大家都是平等的,只是有福之人,多結善緣,並不是有什麼不可告訴外人的訣竅,而是悟透了《增廣賢文》中的這5點。1饒人不是痴漢,痴漢不會饒人。時間能治癒的,都是願意自救的人。與其整天對往事耿耿於懷,不如寬恕別人,放過自己。能寬恕別人,不一定是傻。
  • 快速從低谷走出來,需要《心的重建》
    《心的重建》這本新裡邊充滿了很多這些關鍵性的語言,如果看這個題目,一聽就嚇人。其實它是關於生命中的失去,也就是重整命運的機會。我們在生命當中會遇到特別多失去的時候,那麼在這個時候你非常彷徨無助痛苦,長期走不出來。可能能夠幫到你的最有效的東西,反倒就是那一兩句簡單的話,所以這幾句話只要提供的好,就真的是一個有勺子的雞湯。
  • 佛教:《金剛經》最經典的3句話,悟透功德無量!
    《金剛經》最經典的3句話,悟透功德無量!特別是作為當下「修行」的人來說,更應當精進修行、聽經聞法、覺悟人生。本篇文章,小編就該經中比較經典的3句話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智慧增長、福德無量!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兩句經,是《金剛經》中最緊要的關節。
  • 悟透人生的秋天(心情美文)
    在並不規則的人生路上,我相信性格決定命運,實力就是能力;相信氣度決定格局,細節決定成敗;相信思路決定出路,高度就是深度;相信心態決定幸福,結局就是格局。應該說,這些道理人人都懂,可是能把握好生活的方式,掌握好人生的舵把,就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的。改變命運,扼住生活的咽喉,是我們每個人的理想,但是又有幾個人能熟練操作?
  • 意義深遠的佛家妙語,讓你悟透人生,看懂世事!
    多少人在今天已經見不到明天的太陽,多少人在今天已經成了殘廢,多少人在今天已經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經家破人亡——人要知足,知足者長樂!三、人的一生,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人生苦短,好不好都不必遺憾,樂不樂都不要失望,過得好是精彩,過不好是經歷。四、看清一個人又何必去揭穿;討厭一個人又何必去翻臉。
  • 讓你心靜的人生句子:無論失去什麼,都不要失去好心情
    一人生千燈萬盞,不如心燈一盞。看透的人,處處是生機;看不透的人,處處是困境二凡事看淡一些,不牽掛,不計較,是是非非無所謂。無論失去什麼,都不要失去好心情三所有的努力都沒有白費,你的努力多少會花些時間和精力去積累未來四有時候,我們必須堅強,於是,在偽裝堅強中,真的越來越堅強五你也不要害怕失去任何人,人之所以痛苦,在於尋求錯誤的東西無論何時放下,永遠沒有煩惱努力奮進是最好的,內心強大的人,豁達的德,控制著人生的離合集散
  • 人生太難了?《易經》裡的這三大智慧,悟透它,就像開掛了一樣
    人生其實一點都不難,《易經》裡暗藏的這三大智慧,真正悟透它的人恐怕只有10%。《易經》坎卦:直面坎坷坎,坑穴。人生一世,猶如在道路上或行走或奔跑,不可能永遠平坦寬闊,很多時候路是不平坦的,甚至還有陷阱,但是我們想要不斷前進,只能克服它們,沒有後退可言。在遇到坎坷的時候,人總是銳氣大減,但是一個人的良好的品德和人生大智慧就體現在如何面對艱難困苦中。
  • 悟透自己!(深度好文)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知書先生,ID:svop133】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人生在世,我們時常會感嘆看不透人心,其實,最難看透的反而是自己。有句話說得好:「人會認識宇宙,然而卻不認識自我。自己比任何星球都來得遙遠。」
  • 《莊子》帶給我們的人生啟迪
    這使他可以靜下心來思考,成為道家一代宗師。如果說聖人是儒家的代表,莊周和老子一樣,完全有資格成為道家的化身。朱子點評莊子曰:心極熱而眼極冷。正是這種冷眼看破了紅塵濁世,同時也成就了莊子的罵世威名。莊子罵盡天下英雄,即便是一代聖人孔子亦未能逃脫。但是如果通讀《莊子》全書,通曉道儒全部,莊子對孔子的這種罵又何嘗不是佩服之至的表現?莊子罵孔子,其實也是在罵自己。
  • 心累疲倦的傷感語錄,悟透人生,百讀不厭!
    1、人生最受限的是一個人的領悟力,領悟力最受限於的理解能力,理解能力受限於自己的經歷和閱歷;我人生中兩次學說話,一次是小時候,一次是見到你的時候。2、再苦再累,只要堅持往前走,屬於你的風景終會出現;只要是自己選擇的,那就無怨無悔;在遇到夢中人之前,上天也許會安排我們先遇到別的人;在我們終於遇見心儀的人是,便應當心存感激。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事,悟透這五句話,或許可能飛黃騰達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事,悟透這五句話,必為人中龍鳳,大富大貴男人成大事有沒有訣竅?是否存在捷徑?很多男人應該都想知道答案。答案是:有。當然,這裡所謂的「有」並不是一步登天那種訣竅和捷徑,而是男人成大事的一些做事上的絕學,掌握了這些絕學,其實就是有了訣竅,也就是走了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