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場合,送「對」鮮花皆學問

2021-12-19 花藝圈

作為精神層面的消費產物,花禮早已成為一種禮物,很多朋友都會送人鮮花,但對送花的學問、送花的講究,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分辨清楚。經常碰到的情況是,出於不同需求考慮,身邊朋友想要買束鮮花送人,但苦於之前沒做相關知識的功課,對於用在不同場合、對不同對象的「送花規矩」,一臉茫然狀。在送花時需選用不同的品種的鮮花,這樣才能更準確去表達出真實情感。花小樣想和大家聊聊,假定11種不同場所、不同需求的情況下,我們該如何選擇鮮花,送對花禮,提升內心滿足感,實現預期的收禮效果。

情人節送花的講究

每年2月14日是情人節,愛侶之間通常會選擇玫瑰來表達愛的情感。玫瑰是世界主要的禮品花之一、表明專一、情感和活力。玫瑰一般有深紅、粉紅、黃色、白色等色彩。情人節當天尤以送紅玫瑰居多,而贈送的數量當然是越多越好,1枝取情有獨鍾之意,3枝則代表「

我愛你」。送6枝、8枝代表吉祥數,送11枝,是將10枝送給最心愛的人,另一枝代表自己。除了要知道枝數代表的意義外,我們還要明白各種不同花色玫瑰所表示的含義,玫瑰代表愛情,但不同顏色,有不同的喻意,所以送花時應對不同的花色含義區別清楚!

紅玫瑰代表熱情真愛;白玫瑰代表純潔愛情;黑玫瑰代表溫柔真心;橘紅色玫瑰友情和青春美麗;藍玫瑰代表敦厚善良和獨一無二;黃玫瑰代表珍重祝福和嫉妒失戀;紫玫瑰代表浪漫真情和珍貴獨特。

  


母親節送花的講究

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在這一天,很多兒女,會用送母親康乃馨也稱之為香石竹,送得最多的要數粉色的香石竹作為母親節的用花。它象徵著慈祥、溫馨、直摯、無價的母愛,是母親節送給母親最好的節日花。特別粉色是女性的顏色,康乃馨的層層花瓣代表母親對子女綿綿不斷的感情。送花時既可送單支,也可送數支組成的花束,或插作成造型優美別致的插花,贈送給母親,表達對母親的熱愛之情。另外,康乃馨是公認的母親之花,是和香石竹是最合適的鮮花,包括紅色康乃馨、黃色康乃馨和粉色康乃馨。另外,萱草也可以送的,萱草又稱金針花、忘憂花等,是中國的母親花。不同色彩的康乃馨有著各異的花語內涵:

紅色康乃馨用來祝願母親健康長壽;黃色康乃馨代表對母親的感激之情;粉色康乃馨祈祝母親永遠美麗年輕;白色康乃馨除具有以上各色花的意思外,還可寄託對已故母親的哀悼思念之情。


父親節送花的講究

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是父親節,通常以送黃色的花為主,因為黃色視為男性的顏色。石斛蘭是父親之花,表示堅毅、勇敢,是最佳首選之一。如今,很多國家十分流行送給父親太陽花,其寓意著父親像偉大的太陽。俗話說「萬物生長靠太陽」,在父親的關愛下子女得以茁壯成長,選擇花材的時候,太陽花可以是向日葵,也可以是扶郎花。另外,挑選黃玫瑰和黃色康乃馨混搭贈送也是可以的。

聖誕節送花的講究

每年12月25日是西方傳統的聖誕節,這一天也會有很多情侶相互贈送鮮花,主要以玫瑰、百合為主。如果在一起的戀人,也可用一品紅鮮花或人造花插做成各種形式的插花作品,伴以蠟燭,用來裝點環境,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

婚禮上送花的講究

婚禮是一個人一生中重大的喜事,絕大多數人有也僅有這麼一次,由此可見它的重要性。這一天所送的鮮花,一定要喜慶、鮮豔,同時也要有美好的寓意。例如:百合、月季、鬱金香、紅掌、香雪蘭、荷花(並蒂蓮)等鮮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因此,很多婚禮上都用到這些鮮花,因為它們有百年好合、永浴愛河、相親相愛之意。

慶典時送花的講究

當朋友或親人慶典時,我們雖不能送什麼大禮,那就送一些鮮花、綠植表達心意吧,這樣既掙了面上的光,還能讓對方美到心裡,但要注意這時送的花,要能擺出來並且大方,這種場合宜送花籃,可選用月季花、大麗花、香石竹、美人蕉、山茶花,再配以萬年青、蘇鐵葉、桂花葉、夾竹桃或松柏枝,以示祝賀發財致富、興旺發達、四季平安。

探病人送花的講究

這種情況下送花是非常有講究的:送病人鮮花時,一定要避免送白、藍、黃色或香味過濃的花。可選擇劍蘭、玫瑰、蘭花香石竹、月季花、水仙花、蘭花等,用以祝願貴體早日康復。若是探望產婦,宜選用大紅、粉紅色的香石竹、月季,配以文竹、滿天星,用以來祝她幸福、健康。

喬遷後送花的講究

也許很多人並不是太了解,當朋友或親人購上新房後,送對方鮮花或綠植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個時候,很適合送穩重高貴的花木,如劍蘭、玫瑰、盆栽、盆景,表示隆重。

辦白事送花的講究

這是非常嚴肅的特殊場合,所以應該以白色的為主,儘可能的避免用紅色的鮮花,這種場面宜選白菊、白玫瑰、白蓮花或素花,象徵惋惜懷念之情。

過生日送花的講究

戀人過生日送花,現在生日送花已經成為非常流行的一種送禮方式,例如:情侶之間可以送玫瑰、百合,表示對TA的祝福,同時也意味著你們的愛。通常來說,熱戀中的男女慶祝生日一般送玫瑰花、百合花,這些花美麗、芳香、雅潔,代表愛情甜蜜,百年好合,是愛情的信物和象徵。其實戀人過生日不一定非要送玫瑰,可送矢車菊、滿天星、米蘭、風信子、薰衣草、鬱金香等。

單位領導過生日送花,首先要知道領導的愛好和忌諱,一定要慎重選擇。一般情況下都是送百合花,百合的花朵大,花期長,扎制出來會比別的花顯得大氣,儘量搭配紅掌、鶴望蘭、泰國蘭等一些比較高檔的花,如果是經常收花的領導一眼就能看出它的不同所在。

公司同事過生日送花,一般同事生日儘量不要送玫瑰花,尤其是異性,避免造成誤會。女同事生日一般可送百合、天堂鳥、非洲菊、聖誕百合等等;男同事可送馬蹄蓮、白色百合以及鬱金香等,象徵著祝福身體健康,事業蒸蒸日上。在花色上,黃、綠、白比粉嫩色要好些。對年輕朋友生日,可送一束月季、木本象牙紅、石榴花,示意前程似錦,年華火紅。

給老人送花的講究

因人而異,要考慮到客觀實際情況,老人們沒有年輕人那樣股新鮮勁,他們對花色的大多以單一或一到二種為好。所以在送長輩鮮花時,不要搭配太多的花色,例如:單一色的百花花束、扶郎、康乃馨都是不錯的選擇。一般情況下,還可以送長壽花、百合、萬年青、龜背竹、報春花、吉祥草等等。若給老年人祝壽,舉辦壽辰慶典的話,可選送生機勃勃,寓意深情的花,例如:玫瑰花籃、水果花籃,以示隆重、喜慶。另外,諸如萬年青、龜背竹、鶴望蘭、壽星桔、壽星桃,以祝賀老人健康長壽,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相關焦點

  • 鮮花,好看、種類多,寓意知多少?什麼場合送什花?要知道
    鮮花的寓意,也都是我們人類賦予給它的,也都代表著美好祝福,增加了生活的儀式感,讓彼此之間的感情更親近。今天麻點點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鮮花的寓意,什麼場合送什麼花,下面我們來看看吧。場合: 一般場合很喜歡送這種花材【紫羅蘭】寓意:永恆的愛、永恆的美、祝福 場合: 臥室不要擺太多,香味有些濃,影響睡眠,很漂亮花材,所以都可以送的【向日葵】
  • 生日的時候應該送什麼鮮花?
    鮮花在生活中總是很常見,尤其是在各種節日裡,鮮花的意義就變得舉足輕重了,它作為了情感傳遞的的載體,包含了送花人的祝福、表白、道歉、關心等各種情感,而且送花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而且根據不同地方的風俗習慣,花的寓意也不一樣,下面就來了解下生日的時候應該送什麼鮮花比較合適吧!
  • 處處留心皆學問!
    常言道:處處留心皆學問。的確如此,只要你留心,並且鑽研,並且專注,一定會研究出自己的學問。只是太多人不留心,不注意,不專注,不能持之以恆,所以沒有自己的學問。但是,大千世界紛繁複雜,而且光怪陸離的東西太多,因此,人的精力會不斷地被不同的東西所吸引,而不能專注。人們都說,最好的工作是自己的愛好,是有道理的,那麼既然是愛好,就會專注,就會出成果。康熙所說「處處留心皆學問」,遠不是「向社會學習」那樣簡單。
  • 送花禮儀小常識,不同場合、人群是不一樣的
    隨著經濟的發展,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送花了,而且送花也是一種不容易出錯的方式之一,但是在不同的場合以及送花的對象不同,送的花也是有講究的,下面就分享一些送花禮儀小常識,一起來看看吧。贈送藍花顯得隆重、高檔,最適合的場合是開業、演出、祝壽等。  盆花:栽種在專門的花盆裡主要用作觀賞的花草。  水果花束:用水果妝扮的花束。  卡通花束:用卡通形象玩具妝扮的花束。
  • 國外鮮花送禮怎麼送?各國送花禁忌大放送
    隨著大家日子越過越好,用鮮花送禮成了生活中常見的場景,無論是節日慶典、生日祝賀、還是迎接客人、探望病人都能用到。不過大家都知道,不同的鮮花有不同的花語,被賦予了各自不同的含義,所適用的場景也就不同,我們會在母親節送康乃馨,情人節送玫瑰……就是對鮮花寓意的實際運用。
  • 留心處處皆學問.
    社會本身就是一個大學校,留心處處皆學問。只要你肯學習、能吃苦,沒有讀過大學,照樣能成才。——摘自習近平著作《之江新語·路就在腳下》■典出:俗語■原文:留心處處皆學問。■釋義:「留心處處皆學問」是一句俗語。大意是:只要多多留心觀察,生活中到處都是學問。不光是學校能學到學問、書本上能學到學問,只要做個有心人,就會發現生活、社會實踐中處處都有學問。  「條條大路通羅馬。」成才的路不只上大學一條。
  • 探病什麼花不能送?不同用途場合送花不一樣,別送錯了!
    你 · 的花藝師養成記必備工具花店送花小技巧送花要因人而異、因事而異,並不是所有顧客都懂這些,因此,作為花店經營者,就要懂得如何按照不同的場景給顧客搭配合適的鮮花,以表達送花者的心意。01祝壽送花祝福長輩生辰壽日時,可依老人的愛好選送不同類型的祝壽花,如百合花語是百事合意、心想事成,馬蹄蓮花語是高潔、偉大,都是寓意美好的花束,但是壽宴是喜事,不適合送一束純白的花,需要搭配其他花材來點綴。
  • 人生處處有學問,學問要「學」也要「問」,世事洞察皆學問
    現實生活中,有的人哪麼有知識和學問?那麼,這知識和學問到底從何處而來?無疑,從書本中來;從實踐來;從思考中來。所謂學問學問,就是又學又問。學問就是人們在改造世界的實踐中所獲得認識和經驗總和;學問是正確反映客觀事物系統的知識。
  • 孩子送了一束鮮花給老師,老師回微信說:謝謝好意,鮮花容易枯萎
    學生給老師送花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尤其是在教師節的時候,很多老師都會收到學生送的花,並且內心會很高興,自己的付出得到孩子們的肯定和喜愛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可是,近日卻看到一則消息,孩子送了一束花給老師,老師卻在微信裡回覆說:謝謝好意,鮮花容易枯萎。
  • 護士節送什麼花合適 適合送給護士的鮮花花語+賀卡祝福語
    送鮮花是一件非常有講究的事情,這不僅僅是好看不好看的問題,還有理解各種花的含義,以及它們的花語,接下來我們看一下護士節適合送什麼花?  護士是最美麗的白衣天使,這個屬於她的節日理應得到祝福和讚美。讚美她的辛苦付出,祝福她的事業之路越走越順。
  • 處處留心皆學問!生活中那些隨處可見的英語...
    不得不說,處處留心皆學問,生活中那些隨處可見的英語都有哪些?火車站Railway Station,Station即站臺的意思,這個詞在公眾場合也用的很多。各大商場超市都會有個大大的exit,從那裡你可以找到出口,知道這個詞的意思了吧,那就是出口!CCTV很有名吧,我們的電視上老是出現它。那它應該是什麼呢?
  • 聚會: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想營造什麼氛圍,就選擇什麼場合,不知捕捉氛圍=不知輕重。點菜就如KPI考核,你得有亮點,不會點大菜=小氣。 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這句話用在這裡,一點都不會顯得酸文假醋。吃飯、點菜也許算不得什麼高超技能,可如果在一個重要場合因為這種常識上的生疏把事兒搞砸了,那可就追悔莫及了。如能領略飯局、酒場之精妙要義,熟練運用,並能有所斬獲,可以肯定的是你賺的必定比一頓飯錢多。
  • 人情練達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學問
    什麼精髓——就是《紅樓夢》總的兩句對聯:人情練達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學問啥意思呢?世事洞明皆學問,——把世間的事弄懂了處處都有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把人情世故摸透了處處都是文章。我的想法是,讓孩子在生活中學習,父母首先要教育的是教孩子做人,而不是學問!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嗎!在此基礎學的學問才不會跑偏!比如寫作:首先是世事洞明之人,才可能寫出世事洞明之文。
  • 人生處處皆學問!
    豈不知,人生處處皆學問,只要您留意,處處事事皆可頓悟人生。小編閒暇時偏愛打會兒蜘蛛紙牌的小遊戲,從打遊戲中也悟出點人生道理,現與大家分享。1. 牌悟順逆。打牌時,牌是反蓋著的,不知道掀出的是什麼牌,能否與自己想要的能不能合拍,如人生一樣,往前走都是黑的、未知的,也不知道哪條路是否符合自己的。
  • 全民k歌怎麼得鮮花 全民k歌送鮮花花錢嗎
    18183首頁 全民k歌怎麼得鮮花 全民k歌送鮮花花錢嗎 全民k歌怎麼得鮮花 全民k歌送鮮花花錢嗎 來源:www.18183
  • 閨蜜生日送什麼鮮花教你最實用的十種花語
    送上一束鮮花是很好的祝福,可選擇的鮮花也很多,你可以選擇她喜歡的鮮花,你可以選擇愛情鮮花,祝福她收穫美好的愛情,像玫瑰;還可以送上友情鮮花。花語是指人們用花來表達人的語言,和某種感情與願望。是各國、各民族根據各種植物,尤其是花卉的特點、習性和傳說典故,賦予的各種不同的人性化象徵意義。?生日禮物挑選準則朋友生日最頭疼的是在思考最獨特的生日禮物定義是什麼嗎?
  • 在鹿邑,在過去,不同的場合要穿不同的衣,而你可知這些禮?
    此外,服飾在一定的場合中,還附加著儀禮屬性,在此,我們可以鹿邑縣為例,探討一下過去鹿邑人在紅白喜事上的衣著講究。婚慶場合。在過去,鹿邑的農民和商人,不論男女老幼,但凡外出探訪故友,都需要穿一身好衣裳,或者新衣裳,特別是在「送客(qie)」的時候!
  • 父母生日送什麼鮮花好?
    童年父母時不時陪我們過很多生辰,長大了.我也惦記著陪父母過壽,那父母生日送什麼鮮花好?父母生日送什麼花我覺得送多少朵鮮花花束並不一定至關重要,至關重要的是陪伴父母的一份情意,無論我們是去鮮花店網上訂花還是利用網絡訂花,都是你的一顆孝順,深信不疑父母會為你的回報而深有感觸的。
  • 去看望朋友送什麼花好 這些其實都不錯
    來源:圖蟲 從古至今,鮮花都被看作是美好的祝願以及祝福。不管是哪一種鮮花,都有它獨特的含義和魅力。所以很多人去看望自己的朋友的時候,都會帶上一束鮮花,就代表著自己給他的美好祝福。但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送花也是有學問的。 在合適的場合給人送去適合的花束,就代表了你真心的美好的祝願。可如果在錯誤的場合送上了不對的花的話,那很有可能就會引起誤會了。那麼假如我們是要去看望朋友的話,應該給她們送什麼花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送花的學問吧!
  • 世間處處皆學問
    「人間處處皆學問」,孩子們既需要書本知識作鋪墊,更需要適當的融入社會,從社會生活中汲取營養,這樣才能使孩子們行進的腳步更加穩重和康健。(文稿   裴永科 蘇威仲夷學校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