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城市建設檔案館披露外灘建築群「生長曲線」

2020-12-24 東方網

  5.93層———外灘建築群的「平均身高」最終定格在這個數字上。據市城市建設檔案館透露,百年來,27棟外灘建築經歷了三次較為密集的「生長期」,單體建築從一開始的「平房」變成了多層,又長成了「小高層」。其中,1915年建造的亞細亞大樓8層,1923年建造的字林西報大樓9層,1929年建造的沙遜大廈12層高。而外灘建築「第一高」則是建於1935年的百老匯大廈,有20層、79.3米高。

  日前,上海市城建檔案館編寫的「外灘成長手冊」———《上海外灘建築群》首發。它從城建檔案角度回望百年外灘史,集成了近年來在拍攝、徵集、編研工作中的精華。記者從中抓取了三個關鍵詞———建築高度、道路寬度、路面車道變化,藉此勾勒外灘建築群的「生長曲線」。

  建築高度:從「平房」到「小高層」

  在上海近代建築史上,外灘自19世紀40年代開始形成,經歷了三次大規模變遷,20餘幢建築多次重建,高度也在增長。

  第一階段是19世紀中下葉,即1843-1900年。這一時期形成了以一至二層的劵廊式磚木混合結構為主的建築特色,至今尚存的兩處建築是1873年建造的33號原英國領事館和1880年代建造的6號原中國通商銀行大樓。

  1901-1920年,近半數外灘建築重建,高度提高到三四層至六七層,逐漸向磚和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過渡。由於電梯、冷暖等設備的應用,內部設施也趨於完備和現代化,具有代表性的有原上海總會、原匯中飯店、原禮査飯店等12幢建築。

  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外灘發展進程突然加快,近半數建築被翻建成「小高層」,且體量龐大。建築廣泛應用鋼框架結構,高度多達八層以上,個別大樓還建成了20層,外立面氣派豪華,裝飾富麗堂皇,內部設施更趨完善。如原滙豐銀行大樓、原江海關大樓、原沙遜大廈、原百老匯大廈等11幢建築都在此期間竣工。自此,外灘建築群完成了「三級跳」。

  如今,外灘建築群的平均層數定格在5.93層,由北向南,依次在原百老匯大廈,原沙遜大廈和原中國銀行大樓,以及原江海關大樓和原滙豐銀行大樓,形成了三處輪廓線的高潮。

  道路寬度:從8.3米拓展到60米

  上海開埠前,外灘濱江儼然一幅典型的江南田園圖景———只有「阡陌」,尚無「交通」。正如《「阿美士德號」1832年上海之行紀事》所述:「江岸兩邊一馬平川,寂靜無聲,河渠縱橫交錯,土地精耕細作。」

  1848年,這裡終於出現了正規的城市道路———原有的沿江纖道被拓建為二丈五尺,約8.3米。1865年,外灘濱江道路又拓展到11米開外———內側人行道寬2.44米,外側車行道寬9.15米。這源於外灘建築功能的轉變———19世紀70年代前後,尤其是外灘南京路至九江路一帶「金融街」初步形成,當時的城市管理部門努力完善社會空間與公共設施。1868年外灘公園建成,私家碼頭逐步消失,外灘淡化了港口功能,成為人們散步於其中的一彎江堤。

  到了20世紀20年代後期,大部分外灘沿江建築都進行過大規模翻建,外灘建築群的界面空間逐漸趨齊,黃浦江的漲灘促使道路進一步拓寬———外灘沿江建築到江邊的距離寬達55-60米不等,車行道拓寬到17-21米,其間還設有5米多寬的停車場。

  讓路於人:11條路面車道減為4車道

  外灘公共濱水空間也在不斷拓展和改善,這主要得益於近30年來兩次外灘綜合改造工程。

  1949年後,隨著外灘建築群功能定位的較大調整,沿江道路的設施及綠化環境逐步改善。20世紀90年代初期,外灘交通綜合改造道路改建工程帶來了根本性變化:江岸向江心擴展,退出14-49米不等,外灘建築群到防汛牆箱頂平臺東緣最小距離達73米;中山東一路拓寬為46.5米,外灘地面形成寬37米雙向10-11車道的道路;沿江設置觀光平臺,防汛牆內的空箱大部分作為停車庫。

  1996年,上海外灘建築群被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置換計劃」的實施使得外灘逐步恢復了金融貿易功能。世紀之交,上海步入了城市發展新階段,《黃浦江兩岸地區規劃》確定了外灘濱江「營造城市特色、彰顯城市形象」的發展目標。

  為了緩解外灘地面大量車流的交通壓力,2007年的外灘綜合改造工程依據「風貌保護,功能改造」的理念,通過雙向雙層地下交通主幹通道的建設,將原先11條路面車道,縮減為4條車道+2條停車帶的規模,通過最小化外灘地面機動車交通,將地面空間更多地釋放為市民公共活動空間。同時,修復保留了上海市人民英雄紀念碑、陳毅雕像、外灘氣象信號臺等一系列濱江區域的歷史保護建築及雕塑,並設置了四個主題活動廣場,使外灘真正成為優秀歷史建築、濱江親水平臺、市民觀景互動三位一體的公共空間。

相關焦點

  • 外灘建築群:上海最珍貴的文化遺產
    上海外灘建築群位於上海黃浦區東部、黃浦江西岸延安東路至外白渡橋濱江地帶。形成於二十世紀初,代表著當時世界建築設計和施工技術的一流水平,是上海歷史文化和美學價值最高的近代建築群體。1996年11月20日,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類,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外灘1號:亞細亞大樓-建成於1913年。
  • 博雅娜評建築丨歷史的見證:外灘建築群
    外灘一帶,遍布著一幢幢不同國家風格的西式建築群,故有「世界建築博覽會」之稱。包括古典主義風格的亞細亞大樓(1915年),英國古典式的上海總會大樓(1911年)、歐洲古典折中主義的海關大樓(1925年),仿義大利文藝復興風格的匯中飯店大樓(1906年),裝飾上採用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中國銀行大樓(1937年),百老匯大廈(1934年)等。
  • 「記憶」在外灘「萬國建築群」中,你聽過中山東一路1號的故事嗎?
    正因1號,加之它是上個世紀初外灘最高大的建築,樓高7層,後頂部四角又增加了1層,所以被人稱為「外灘第一樓」。後來,入選上海市第一批優秀歷史建築。請在WiFi環境下收看↑↑亞細亞大樓這座建築原名不叫「亞細亞大樓」。
  • 【探索】滬上31家檔案館免費開放!有你感興趣的嗎?
    市檔案局(館)說,本市31家檔案館將組織豐富多彩的檔案文化傳播活動,向市民免費開放。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身邊的檔案館,沿著時間隧道,走近那一件件承載著城市記憶的檔案珍藏,來一場探秘之旅吧。詳 01 上海市檔案館
  • 「探索」本周日,滬上34家檔案館免費開放!
    正逢端午假期,本市34家檔案館、69家文博機構將組織豐富多彩的檔案文化傳播活動,向市民免費開放。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身邊的檔案館、文博機構,走近那一件件承載著城市記憶的檔案珍藏,來一場探秘之旅吧!上海市檔案館「城市記憶」——上海近現代歷史發展檔案陳列日期:6月9日為特別開放日,平時逢周日閉館時間:9:00~17:00地點:上海市檔案館外灘館(中山東二路9號)參與方式:向公眾開放
  • ...城市建設檔案館館長、城建檔案管理員崗位培訓持證上崗制度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建委(建設廳),各計劃單列市建委,總後營房部,中建總公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為全面提高城建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根據建設部、國家計委、人事部聯合頒發的建教[1991]522號文件的精神,決定從1997年開始對城市建設檔案館館長、城建檔案管理人員(包括城建檔案館(室)的檔案管理、業務指導、編研等崗位人員及建設單位
  • 上海,不止外灘和南京路!
    曾經去過上海很多次,但大部分都只去了外灘附近,直到上一次才基本把上海的主城區景點逛完,老實說上海的旅遊景點並不多,更多的是城市建設和民國歷史方面,這也是我比較感興趣的,漫步在一棟棟洋房之間慢慢感受這座城市無疑是最好的方式。在上海你總能遇到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人,當然也有很多大牌明星,他們來自全國各地,來自世界各地。
  • 上海外灘W酒店設計首秀「撩動魔都」
    在外灘豔遇萬眾期待的W酒店,流光「異」彩的設計理念即將閃耀滬上天際 上海2017年4月21日電 /美通社/ -- 萬豪國際集團旗下W酒店一直以獨一無二的設計理念引領潮流,開創先鋒。
  • LOOK|外灘SOHO·百年外灘收官之作
    7座高樓錯落排列 與外灘建築群融為一體 在這裡,可以看到 上海最具有代表性的景觀 外灘 | 黃浦江 | 陸家嘴 / 這裡是上海 part 1
  • 城市天際線要「曲線」生長,建築高度需統籌考慮多元因素
    9月25日上午,在「網絡議政廳」現場,一位網友互動提問:「作為武漢市民,很想了解武漢的建築高度和城市天際線是如何控制的?」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作了相應回答。
  • 雨中遊玩上海著名景點外灘
    上海外灘金融廣場的標誌,系一座重達2.5噸、長5.2米、高3.2米的銅牛雕塑。這裡也被譽為東方的華爾街。上海外灘的建築群是典型的西方建築風格,它是百年上海的一個影子,也是舊上海資本主義的寫照。外灘位於黃浦江和蘇州河的交匯處,與浦東陸家嘴金融區隔江相望。由於今天下雨外灘遊玩的人不是很多,上海中心聳立雲霧裡面,有種天空之城的感覺。下午時候雨稍微小了一些,出來玩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
  • 外灘,回歸「公共客廳」
    伍江是上海規劃局副局長,負責此次外灘改造,他說,「改造後的外灘會回到原來4車道的景象,為人提供更舒適的公共空間。」如今,「亞洲第一彎」已經拆除,外灘正在建設它的地下交通通道。當年的第一彎設計者、上海城市建設設計研究院總工邵理中說:「之所以這條匝道現在看來有點特別,是因為先在延安東路方向上向上高起,然後向下馬上就是一個大角度的左轉彎,接著就到達地面,而在轉彎的過程中,匝道向左側有一定的傾斜度以克服離心力。左轉彎匝道角度達到了70度,轉彎半徑只有90米。」
  • 張家界東嶽新外灘 打造空中城市森林花園
    第一個五年:成績斐然,東嶽新外灘一期共建設27棟住宅,打造了生態園林示範社區;建設了一個國家康居示範社區、首個五星級物業服務社區,一個市級園林式社區及非公有制黨建工作示範社區,一條張家界夜市示範商業街,贏得了政府認可、社會肯定、業主滿意。
  • 走進檔案館∣感受城市記憶 重溫「四史」經典
    走進檔案館∣感受城市記憶 重溫「四史」經典 2020-10-30 15: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融創•外灘188:融創第三代dreamhouse樣板房 驚豔亮相
    ,核心距外灘源僅一英裡,上海城市精神的一脈承襲,構建的是上海城市文明的核心區,是高尚生活頂級圈層所在。現已形成高度的集聚效應,在更大範圍內配置資本、技術、信息和人力等資源,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產業鏈,從而帶動了上海國際經濟中心的建設。
  • 泰安市檔案館順利通過業務建設評價
    泰安市檔案館順利通過業務建設評價2020-12-21 12:39 中華泰山網 責任編輯:宋曉彤中華泰山網訊(泰安日報社·最泰安全媒體記者 蘇明 通訊員 於苒苒)12月16日,泰安市檔案館順利通過省檔案館專家組業務建設現場評價,成為全省首批達到「業務建設規範」最高等次的市級綜合檔案館
  • 申城記憶 | 外灘的巴伐利亞風——消失的德國總會
    申城記憶 | 外灘的巴伐利亞風——消失的德國總會 2021-01-05 22: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外灘最美的是夜景,來到上海你一定要去看一看夜晚的外灘
    外灘最美的是夜景,來到上海你一定要去看一看夜晚的外灘。上海灘黃浦江兩岸薈萃了上海城市景觀的精華,浦西是承載老上海歷史的萬國建築群,對岸是濃縮浦東繁華的陸家嘴摩天樓。而夜幕下的外灘則淋漓盡致地渲染著上海華貴、浪漫、大氣的別樣風情,展現出上海不夜城誘人、迷人的深刻內涵。如果你已經看過外灘觀光走廊一帶的景觀,你還可以考慮更上一高樓,去俯瞰外灘不同視角的夜景,領略上海外灘迷人的別樣風情。放眼望去,你會感到上海外灘的夜景真的是美的令人震撼啊!
  • 《上海街鎮報告》一線戰「疫」日記入藏市檔案館
    《上海街鎮報告》一線戰「疫」日記捐贈儀式在市檔案館外灘館舉行。 孫中欽 攝中新網上海4月7日電 (記者 張亨偉)7日,《上海街鎮報告》一線戰「疫」日記捐贈儀式在上海市檔案館外灘館舉行。孫中欽 攝《上海街鎮報告》一線戰「疫」日記不僅僅是一線抗疫工作的自我記錄,同時也是上海這座城市在特殊時期的歷史記憶。儀式舉行當天,與《上海街鎮報告》同時入藏市檔案館的還有上海街鎮代表捐贈的一批防疫出入證原件。
  • 百年外灘新活力:人保入駐綠地外灘中心,支持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外灘,是曾經享譽中外的「遠東華爾街」,是誕生中國金融業多個「第一」的金融腹地。現在,作為上海「五個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核心承載區之一,外灘正肩負著新的使命。今年年初,綠地集團成功收購位於上海外灘金融集聚帶重要位置的黃浦董家渡項目(已更名為「綠地外灘中心」)。至今不足半年,綠地充分發揮自身資源、資本優勢以及綜合開發運營能力,快速推進這一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新地標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