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灘建築群:上海最珍貴的文化遺產

2020-12-20 老時光

上海外灘建築群位於上海黃浦區東部、黃浦江西岸延安東路至外白渡橋濱江地帶。形成於二十世紀初,代表著當時世界建築設計和施工技術的一流水平,是上海歷史文化和美學價值最高的近代建築群體。1996年11月20日,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類,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外灘1號:亞細亞大樓-建成於1913年。1966年前,英國殼牌公司和荷蘭皇家石油公司的子公司亞細亞火油公司長期租用這幢大樓的底層。1996年,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總部入駐至今。

外灘2號:上海總會大樓-建成於1864年。上海總會大樓曾是英國在滬僑民的俱樂部,重要的社交場所。

外灘3號:有利銀行大樓-該樓於1916年竣工,為英資天祥洋行物業,1914年由保安、保家等保險公司聯合租賃,將原來的3層磚木結構房屋改建為6層大樓,故曾名「聯合大樓」。

外灘5號:日清大樓建成於1925年,由日資航運企業日清汽船株式會社和一個猶太商人合資建造。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政府接管了日清大樓,改為招商局辦公大樓,解放後,由上海海運局使用。

外灘6號:中國通商銀行大樓-建成於1897年,1906年翻建,成為中國通商銀行,當時也是中國人創辦的第一家銀行,因旁邊的小路是元芳弄,所該大樓也曾被稱為元芳大樓。 外灘7號大北電報公司大樓-建成於1908年,原是旗昌洋行的產業,輪船招商局將它買下後,即歸屬下的大北電報公司使用。

外灘9號:招商局大樓-19世紀遠東最著名的美國資本企業旗昌洋行於1846年將總部遷至此地。1877年,旗昌輪船公司,連同在外灘9號的辦公室大樓賣給1873年成立的受李鴻章保護的中國官商合辦企業輪船招商局。1901年,輪船招商局重建該樓。後來成為招商局上海分公司,現在又成為夏姿上海旗艦店。

外灘12號:滙豐銀行大樓-1912年,滙豐買下南邊外灘11號別發洋行和外灘10號美豐洋行的房產,二戰爆發後被日本橫濱正金銀行佔用,戰爭結束,滙豐遷回此樓。1955年,滙豐撤出上海,大樓歸國有。上海市政府進駐,改名「上海市人民政府大樓」,簡稱市府大樓。副樓在1956年改為上海市檔案館。1997年,上海市政府撤出大樓,上海浦東發展銀行通過置換購得該大樓的使用權。

外灘13號:海關大樓-1857年,外國人在此地建成一座中國衙門式的關署。1891-1893年翻建成哥德式的紅磚建築,有33米高的鐘樓。1925年再次重建,終成了現在的建築。

外灘14號:上海市總工會-這裡最初是著名的老牌英資企業寶順洋行的產業。19世紀下半葉,顛地經營失敗被德華銀行買下。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中國沒收德國在華財產,大樓被交通銀行上海分行接管。1928年,隨著全國政治中心從北京轉移到南京,交通銀行也將總行遷到此處。1947年,這裡被重建為裝飾藝術運動主義風格的6層大樓,也是上海外灘建築群中最後建成的一座。

外灘15號:華俄道勝銀行大樓-1902年由華俄道勝銀行出資建成。至1928年,此樓成為中央銀行的所在地。隨即國民黨中央銀行、上海航天局、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都先後在此辦公。現在這裡是上海外匯交易中心。

外灘16號:臺灣銀行大樓-建於1924年,為臺灣日治時期臺灣銀行在上海的辦公大樓。現由招商銀行上海分行使用。

外灘17號:友邦大廈-此樓由在中國出版的最有影響的英文報紙《字林西報》於1921年投資,1924年建成,一部分由報社自用,其他出租,最主要的承租人是處於創業階段的美資友邦人壽保險公司。1951年3月31日,《字林西報》停刊,大樓被接管。1996年,友邦人壽保險公司重返這座大樓,定名為友邦大廈。

外灘18號:麥加利銀行大樓-1923年由老牌的英資銀行麥加利銀行又名渣打銀行(Chartered Bank)建造。1955年,麥加利銀行遷出後,由房管局接管這座大樓,改名為春江大樓,曾由中波輪船公司等使用。2002年,臺資企業上海珩意房地產經營有限公司接手大樓的修復改建工程。

外灘19號:和平飯店南樓-早在1850年代初就建起了3層樓的中央飯店,為租界內歷史最悠久的外資旅館。1865年,滙豐銀行的上海分行成立,租用該處營業。1903年,中央飯店改組為匯中飯店。1911年,上海各界人士在此慶賀孫中山先生就任臨時大總統。現為斯沃琪和平飯店藝術中心。

外灘20號:和平飯店北樓-和平飯店北樓建於1929年,屬芝加哥學派哥德式建築,樓高77米,共十二層,英資公和洋行設計,由猶太商人沙遜出資建造,故又名「沙遜大廈」。大廈位於上海的南京東路和外灘的交叉口。其原址為新沙遜洋行和美商瓊記洋行,1926年4月開始拆除舊房。建成後,沙遜大廈的五至九層是華懋飯店。1956年,華懋飯店改為和平飯店營業,現由加拿大費爾蒙酒店集團運營。

外灘23號 中國銀行大樓-建成於1937年,外灘眾多建築中唯一一幢由中國人自己設計和建造的大樓,是上海最成功的摩天大樓之一。1941年,中國銀行大樓成為汪精衛偽儲備銀行的營業場所,抗日戰爭勝利後又歸中央銀行使用,直到1946年元旦,中國銀行才遷入辦公。現使用單位為中國銀行上海分行。

外灘24號:橫濱正金銀行大樓-1924年橫濱正金銀行在中國上海所建的分行大樓。1945年後,該樓改作中央銀行行址。1949年後又成為中國人民銀行華東區行辦公樓。 外灘26號:揚子大樓-建成於1920年,因「揚子水火保險公司」得名,1957年7月起由房管部門管,現使用單位為中國農業銀行上海分行。

外灘27號:怡和洋行大樓-大樓建於1920年,由思九生洋行設計,建成於1922年。呈復古主義派的建築風格,共6層,建築平面呈凹字形,西面凹進,朝東立面呈三段樣式。1955年由上海市外貿局使用。1983年加建兩層。現樓內有勞力士專賣店、羅斯福公館等商家。

外灘28號:格林郵船大樓-1868年,德資禪臣洋行購得這塊土地,建造其在上海的第二幢樓房。一戰中,德國戰敗,該地被英資怡泰公司(格林郵船公司)收購,隨即改建為7層大樓,1922年落成,又名藍煙囪輪船公司大樓、怡泰大樓。1951年3月,上海人民廣播電臺曾遷入該樓。

外灘29號:東方匯理銀行大樓-1914年,法資東方匯理銀行在中國上海建造的分行大樓。1956年,大樓被房管局接管,改名為東方大樓,曾由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處使用。目前大樓的使用單位是光大銀行上海分行。

外灘32號:上海半島酒店-原址曾是英國駐滬總領事館花園,上世紀70年代,建造上海友誼商店,早期僅限服務於外賓、外交官和其他政府官員,後期向公眾開放。2005年,友誼商店搬遷拆除,後建造半島酒店。

外灘源33號:原英國領事館及領事官邸-建築是上海外灘建築群中最古老的也是唯一一座19世紀建築物。起初的領館建成於1849年,但在1870年的一場大火中燒毀,並於1872年重建。建築風格屬於19世紀流行的殖民地樣式,並帶有外廊式建築特徵。領事官邸建於1884年,建築風格與領事館相近。

相關焦點

  • 滬城市建設檔案館披露外灘建築群「生長曲線」
    而外灘建築「第一高」則是建於1935年的百老匯大廈,有20層、79.3米高。  日前,上海市城建檔案館編寫的「外灘成長手冊」———《上海外灘建築群》首發。它從城建檔案角度回望百年外灘史,集成了近年來在拍攝、徵集、編研工作中的精華。記者從中抓取了三個關鍵詞———建築高度、道路寬度、路面車道變化,藉此勾勒外灘建築群的「生長曲線」。
  • 博雅娜評建築丨歷史的見證:外灘建築群
    外灘一帶,遍布著一幢幢不同國家風格的西式建築群,故有「世界建築博覽會」之稱。包括古典主義風格的亞細亞大樓(1915年),英國古典式的上海總會大樓(1911年)、歐洲古典折中主義的海關大樓(1925年),仿義大利文藝復興風格的匯中飯店大樓(1906年),裝飾上採用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中國銀行大樓(1937年),百老匯大廈(1934年)等。
  • 上海「最不起眼」的寺廟,底蘊深厚,距外灘很近
    ,上海「最不起眼」的寺廟,背景驚人,距外灘1小時車程。這座寺廟的名字叫西林禪寺,我想知道您是否聽說過,它是上海「最低調」的寺廟,說到當地著名的寺廟,很多人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靜安寺,它確實非常有名,並具有深厚的歷史背景,這是一座既有實力又有名氣的寺廟,但是您知道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寺廟,其歷史遺產,確實不遜於靜安寺!
  • 雨中遊玩上海著名景點外灘
    上海外灘金融廣場的標誌,系一座重達2.5噸、長5.2米、高3.2米的銅牛雕塑。這裡也被譽為東方的華爾街。上海外灘的建築群是典型的西方建築風格,它是百年上海的一個影子,也是舊上海資本主義的寫照。外灘位於黃浦江和蘇州河的交匯處,與浦東陸家嘴金融區隔江相望。由於今天下雨外灘遊玩的人不是很多,上海中心聳立雲霧裡面,有種天空之城的感覺。下午時候雨稍微小了一些,出來玩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
  • 上海外灘W酒店設計首秀「撩動魔都」
    此次我們也有理由相信,上海外灘W酒店將成為滬上潮人和國際旅行者的新寵。」 上海外灘W酒店的設計靈感源自於設計師對上海這座城市的獨特洞察,甄選最能代表上海文化的元素,將歷史與現代完美結合。此次,備受讚譽的設計公司 G.A.
  • 如何在外灘度過美妙的一天?上海小囡私藏的外灘遊覽攻略
    原標題:如何在外灘度過美妙的一天?  據上海發布,外灘是一扇通往世界的窗戶,它帶領我們看盡大千世界的無奇不有,帶領我們體驗來自世界最潮流和新奇的事物。這一點無論是放之外灘的哪一個時期,都不曾改變。  如果你還沒來得及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那不如先好好逛逛外灘。理解了外灘,你才算是理解上海!
  • LOOK|外灘SOHO·百年外灘收官之作
    7座高樓錯落排列 與外灘建築群融為一體 在這裡,可以看到 上海最具有代表性的景觀 外灘 | 黃浦江 | 陸家嘴 / 這裡是上海 part 1
  • 上海,不止外灘和南京路!
    ▲巴薩球星伊涅斯塔當然最最最最最令人羨慕的就是常年都有精彩演出和展覽。上海人有著嚮往品質的生活態度,看演出更多的一種是交際,是休閒。▲十七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博覽會來上海,必須要看的就是上海夜景,必須要去的是上海外灘。
  • 上海旅遊10大推薦去的地方,外灘必去,田子坊也不錯
    1、外灘:外灘是上海的地標,來上海不來看下外灘真的會很遺憾的。外灘的美不分白天和夜晚,白天可以看浦西中山東一路邊上的萬國建築,可以遙看浦東陸家嘴的現代化摩天大廈。夜晚可以觀賞美麗的江景。2、城隍廟旅遊區:城隍廟旅遊區是上海著名的旅遊景區之一,這一地區是上海的老城廂,是上海近代商旅百業的聚集之地,是上海資本家誕生的搖籃;具有民族古風、中華文化雋永。現今,幢幢仿古建築,無不飛簷翹角,黛瓦朱欄;形成以九曲橋、荷花池為中心,集 「園、廟、市」 於一體,商品以「小、土、特、多」為特點,可謂「食、宿、行、遊、購、娛」俱全的繁華勝地。
  • 上海外灘最傳奇的老建築,標誌性綠屋頂,2個曾用名很多人不知道
    上海這座現代化大城市,給人的印象就是繁盛華麗的不夜城。七彩的霓虹照亮魔都的夜空,陸家嘴的摩天大樓,充滿了未來感。但上海真正最吸引人的,反倒是老建築。這些年,上海對於歷史建築的保護,不僅限於形貌上,還做了很多建築本身歷史故事的挖掘和宣傳。所謂「建築可閱讀」,給這座城市添加了一份文化底蘊。在上海最值得閱讀的街區中,外灘絕對排名靠前。連成一片的萬國建築博覽會,每一棟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外灘哪一棟樓最令人印象深刻?
  • W酒店「撩動魔都」 上海外灘W酒店炫彩啟幕
    縱覽黃浦江盛景,坐落於北外灘建築群的新地標 -- 上海外灘W酒店將為這座活力四射、兼容並包的東方魅力之都,帶來一場全新的感官盛宴。 上海外灘W酒店WET碧波露臺 「上海作為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國際大都市之一,有美輪美奐的夜生活,極具個性的時尚氛圍以及對新潮未來的不懈追求
  • 民國時期在外灘工作:開啟上海下午茶文化,工作即是享受
    李鴻章、康有為、孫中山曾駐足於此,胡適和陳獨秀在這裡爭論主義,蘇曼殊來此尋找茶花女喜愛的玻璃紙糖……這個西人排列的五馬路,今天成了人們了解上海、研究近代上海文化流變的驛站,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本文為《五馬路:從外灘到跑馬廳》一書摘選章節,講述外灘別具一格的建築,以及在這裡工作的買辦悠然愉悅的午後時光。原題為《外灘:「買辦的下午茶」》。
  • 外灘最美的是夜景,來到上海你一定要去看一看夜晚的外灘
    外灘最美的是夜景,來到上海你一定要去看一看夜晚的外灘。上海灘黃浦江兩岸薈萃了上海城市景觀的精華,浦西是承載老上海歷史的萬國建築群,對岸是濃縮浦東繁華的陸家嘴摩天樓。而夜幕下的外灘則淋漓盡致地渲染著上海華貴、浪漫、大氣的別樣風情,展現出上海不夜城誘人、迷人的深刻內涵。如果你已經看過外灘觀光走廊一帶的景觀,你還可以考慮更上一高樓,去俯瞰外灘不同視角的夜景,領略上海外灘迷人的別樣風情。放眼望去,你會感到上海外灘的夜景真的是美的令人震撼啊!
  • 上海的旅遊首站,它的建築群是上海的名片,夜景更不容錯過
    外灘是上海的地標,來上海不來看下外灘真的會很遺憾的。外灘的美不分白天和夜晚,白天可以看浦西中山東一路邊上的萬國建築,可以遙看浦東陸家嘴的現代化摩天大廈。夜晚可以觀賞美麗的江景。外灘有上海開埠時期保存下來的萬國建築群(現在變成了各大銀行、金融保險公司的辦公樓,一水兒的洋房,非常氣派好看),歷經歲月繁榮依舊的老牌商業街南京路。對岸是匯集各大頂尖金融機構的陸家嘴,以及東方明珠,上海中心、環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廈三座摩天大樓。可以說是上海古典與摩登的最佳縮影。
  • 暢遊上海外灘52幢古典復興大樓,這裡被譽為「萬國建築博覽」!
    外灘,位於上海市黃浦區的黃浦江畔,即外黃浦灘,外灘全長1.5公裡,南起延安東路,北至蘇州河上的外白渡橋,東面即黃浦江,西面是舊上海金融、外貿機構的集中地。1943年起,外灘的正式路名為中山東一路。外灘矗立著52幢風格迥異的古典復興大樓,素有外灘萬國建築博覽群之稱,是中國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上海重要的地標之一。1996年11月,國務院將其列入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外灘位於上海市中部、黃浦區東部,東面與陸家嘴隔黃浦江相望,西距上海人民廣場2公裡,北臨蘇州河河口。
  • 傳統文化瑰寶重放異彩--汶川災區文化遺產搶救側記(全文)
    站在二王廟前,參天古樹遮天蔽日,俯視岷江,滔滔江水奔騰不息 歷劫重生的二王廟古建築群魅力依舊,容顏如故。「比震前還漂亮,修復技藝太精湛了,基本看不出地震留下的傷痕。」中外遊客在參觀時發出嘖嘖讚嘆。歷時近3年的修復,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二王廟於今年4月底正式對外開放。拜水都江堰。
  • 藝術的「上海時間」③|在外灘,經典之展不僅是莫奈與蒙克
    雖然藝術機構面向不同,卻均延續了外灘文化,把中外最經典與鮮活的藝術作品帶到上海,帶到歷史建築之中,在歷史和活力並存的區域呈現經典、探索藝術。上海中山東一路1號排隊看展的人群每逢周末,上海中山東一路1號外都排著長隊,他們都是為了一睹印象派大家莫奈的真跡《日出》。
  • 藝術的「上海時間」③|外灘:經典的並不僅是莫奈《日出》
    雖然藝術機構面向不同,卻均延續了外灘文化,把中外最經典與鮮活的藝術作品帶到上海,帶到歷史建築之中,在歷史和活力並存的區域呈現經典、探索藝術。、東西方商貿文化頻繁往來之初,也是上海開埠之時。外灘的萬國建築群,其中外灘3號中的滬申畫廊創立於2004年,也是最早來到外灘的藝術空間。
  • 「外灘國際電競文化中心」落址上海黃浦濱江
    原標題:「外灘國際電競文化中心」落址黃浦濱江,打造成為全球頂級電競主場 摘要:建成後的RNG電競場館將是國內單體面積最大、設施最完備、地理位置最好的專業電競場館之一。
  • 上海外灘9號,百年建築復舊歸真,值得收藏
    「外灘」是上海的符號,萬國建築群景觀更是眾多高端酒店垂涎的一大賣點,我們的外灘系列還在繼續,今天繼續外灘9號,招商局大樓。輪船招商總局是座古老的建築,一定程度上見證了中國近現代的發展,經歷了歲月的流逝,這座建築的房齡已經超過110年了。輪船招商局大樓,位於中山東一路9號,建築面積1460平方米,是外灘建築群唯一一座英國喬治社時期的北美殖民地風格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