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蒙縣以牧補農 畜牧生產成為抗災自救的主打項目
連日來,面對嚴重旱災,阜蒙縣有關部門、各鄉鎮落實阜蒙縣委、縣政府抗災自救工作總體部署,堅持種植業損失牧業補,圍繞牧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各種設施正在逐步積極展開。
圍繞青貯調製和生豬、奶牛、肉驢、肉雞等生產,制定了《生產自救發展畜牧業實施意見》,調整發展規劃、擴大生產規模、測算貸款計劃、爭取扶持資金、成立專門領導小組和四個技術指導組深入鎮村開展工作,青貯飼料調製、基地建設、防疫滅病及局包鄉等項工作紮實有序開展,目前爭取補貼資金500餘萬元,下擺青貯切碎機150臺,指導完成青貯2500窖。
各鄉鎮結合當地實際,把畜牧業發展列為生產自救的主打項目之一,制定和實施了切實可行的辦法措施:伊嗎圖、東梁、新民、於寺、太平等飼養進口奶牛的鄉鎮,把青貯作為生產自救的重點工作,加大領導、組織、扶持和工作力度,動手早、進展快、效果好。如新民鎮革命營子村新建、擴建青貯窖270窖,目前已製作青貯370窖。太平鄉新邱村敖鳳雲養奶牛35頭,已調製青貯32窖。大板、舊廟、蒼土、平安地、泡子等畜牧業重點鄉鎮,制定優惠政策,積極協調資金、扶持畜牧業生產,如蒼土鄉西蒼土大力發展生豬生產,修圈舍、購飼料,目前已引進商品仔豬1000頭;大板鎮朝陽寺村,籌集370萬元資金建設33000平方米蛋雞養殖小區,統一設計,統一施工,完善配套設施,目前小區建設已開工,計劃9月末完,小區建成後可養蛋雞5萬隻,日產鮮蛋23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