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至18日,第三屆社會研究方法論壇在北京中協賓館舉辦。此次會議的主題為「社會實證研究方法與數據分析」,來自全國100多所院校和科研單位,覆蓋社會學、政治學、公共管理、教育學等領域的180多名教師參加了此次論壇。該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培訓中心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聯合主辦。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副社長孟超在開幕式上致辭。他在致辭中代表主辦單位對參會教師不辭辛苦蒞臨論壇表示感謝,並闡釋了在大數據時代的今天舉辦社會研究方法研討的目的和意義。他希望通過這樣的學術品牌活動,為全國教師提供一個學術交流和教學研討的平臺,促進國內相關學科的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副社長孟超致辭
此次論壇共邀請了4位社會研究方法領域的學界專家:來自南京大學的社會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風笑天,來自北京大學的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郭志剛、邱澤奇,以及來自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的副教授王衛東。他們就「社會實證研究方法與數據分析」這一主題,分別發表《概念操作化:原理與實務》、《若干統計問題的討論》、《大數據給社會學研究帶來什麼挑戰?》、《網際網路問卷系統在社會調查中的綜合應用》主題演講。
主講嘉賓風笑天
與會專家和參會教師們一起,從教學和科研角度,探討了大數據時代的「社會實證研究方法與數據分析」,全場主題演講側重實用性、操作性和可借鑑性。值得一提的是,參加此次論壇的高校教師來自多個專業領域,其中除社會學外,許多教師來自新聞與傳播學、公共管理、教育、體育等學科領域。
除專家講座外,會議還邀請到部分學術期刊編輯和與會教師座談。《中國青年研究》雜誌副主編楊守建副研究員介紹了該刊對社會學領域學術論文的遴選要求,《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社會學》編輯張莉就文章初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解答了老師們對於學術期刊選文刊文的諸多疑惑。
論壇期間,在會議現場還舉行了社會學圖書書展,其中緊密配合此次研討班主題及當前教學需要的社會研究方法等相關教材深受與會教師的歡迎。
作為主辦單位之一的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是國內社會學出版重鎮,始終關注學界和業界的廣泛需求,並致力於搭建社會學領域教育與科研的學習交流平臺,出版了一批廣泛適用於當前社會學、社會工作等領域的專業教材,如新編21世紀社會學系列教材等。
據悉,社會研究方法論壇每年舉行一次,根據教學與科研需要,每年的研討主題有所不同,迄今共舉辦了三屆,已成為該領域的品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