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社會實踐遇上公益眾籌

2020-12-13 清華大學新聞網

以前的學生社會實踐,想做實事要貼錢。而眾籌不僅擴大了社會實踐的資金來源,還使學生身體力行,向公眾傳播正能量——

當社會實踐遇上公益眾籌

來源:光明日報 2015-12-21 鄧暉 吳凡 康家寶


  一張映滿湘西孩子笑臉的照片,成為清華大學熱能系大四學生薑超撬動社會公益資源的鑰匙,也讓他和小夥伴們完成了一次紮實的暑期社會實踐。

  照片下面,他這樣介紹:在湖南吉首,不少偏遠學校沒有浴室,鎮上也沒有公共浴室,住宿學生只能在水池邊用冷水洗漱。清華大學「湘西溫度」實踐支隊計劃開展一次公益教育調研和專業知識相結合的暑期實踐,為三所偏遠學校搭建太陽能熱水供水系統,讓住宿學生冬天也能洗上熱水澡。

  短短一個多月,來自85個人的60083元迅速在網絡眾籌平臺匯集。帶著這筆錢,「湘西溫度」支隊來到湘西,很快,3所學校700餘名住宿師生,每人每周至少可以洗上兩次熱水澡。

  每年的社會實踐,成為國內很多大學的必修課。可囿於經費限制,也受到同質化、走過場的指摘。從向學校、院系伸手要錢,到積極黏合社會力量、變身「公益資源構造者」,公益眾籌給大學生社會實踐帶來哪些新變化?怎樣激活社會公益資源?這種模式能推廣複製嗎?日前,記者採訪了部分參加社會實踐公益眾籌的學生和指導老師。

從「伸手要錢」到「公益資源構造者」

  選擇用公益眾籌募集資金搞社會實踐的,不只是「湘西溫度」。

  幾個月前,一批自稱「象牙塔裏白大褂」的清華醫學生發起了「白衣鄉路」醫療公益實踐眾籌。為改善雲南省保山市騰衝縣城河村村民的醫療條件,他們設計了包括常備內服、外用藥的「清和小藥箱」等項目,成功募集了2萬餘元。

  「今年清華有13支社會實踐支隊採取公益眾籌,獲得了27萬餘元實踐資金,全部用於服務地公共設施建設。」清華大學團委副書記賈曦介紹。記者登錄如今在大學中頗為火爆的眾籌網站發現,在其「公益眾籌」頻道,有1000餘個項目,其中相當一部分由在校大學生發起。

  當大學生社會實踐資金來源從校內轉移到校外,公益資金由線下募集到流行的線上眾籌模式,「改變」撬動了什麼?

  「社會上有很多閒散的、找不到合適渠道的公益資源,大學生可以通過這種模式錘鍊自己。」姜超說。可在整個眾籌過程中,他也捏著把汗——眾籌看似降低了實踐資金的獲取門檻,可要想真正盤活公益資源,只靠動人講述遠遠不夠。

  最重要的還要讓每個捐贈者有實實在在的參與感和知情權。

  為了說服捐贈者,社會實踐開始前,姜超就專門用一周時間去吉首實地調研,測量數據、設計完整的浴室改造方案。

  在眾籌網頁上,他們貼出了精確預算:12臺熱水器需要48000元,浴室改造的管材2180元、零件3900元、人工費以及機器加工費21920元。「項目結束後,我們會給捐款人郵寄活動報告,裡面會有整個項目的資金明細、實踐照片以及資金去向。」姜超說。

公益眾籌,帶來社會實踐常態化

  「學校有實踐經費,但往往『僧多粥少』,只能申請到少部分補助。學生們要想做點實事,經常要往裡貼不少錢。久而久之,很多團隊只願意選些虛浮的選題走走過場。」湖北某高校團委老師楊超告訴記者,以往該校院系立項的實踐支隊只能得到1000元的資金支持,學校立項的有2000元左右,可名額有限,要經過「嚴酷」拼殺。不少學生為圖省事,乾脆自己找關係蓋個實習證明章:「眾籌不僅擴大了社會實踐的資金來源,還是學生身體力行,向公眾傳播正能量的過程。」

  當眾籌遇上社會實踐,大學生社會實踐項目常態化成為可能。

  「原來的社會實踐模式就是6月、7月報名,8月、9月幹活,10月總結。眾籌平臺把它變成了一個長線的項目經營過程,學生不再受時間限制,只要有好的項目、籌集到資金,就能做事。」楊超說。

  賈曦更看重的,是學生公益眾籌過程中經歷的鍛鍊。這也讓社會實踐育人功能得到了強化:「公益眾籌是對捐助人有承諾的。從項目設計、預算到進展反饋,是一個完整的項目管理過程,能給學生極大的鍛鍊。而且在眾籌過程中,那些具有更豐富資源、經驗的公益人士也會給學生指導。今年我們就有社會實踐項目吸引了一些慈善基金會的關注,共同推進項目。」

創意和公信力缺一不可

  在採訪中,不少專家也指出,儘管公益眾籌讓募集資金變得更簡單,但眾籌成功並不是簡單的事。

  一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2014年眾籌網公益頻道上線的500多個公益項目,最終達成籌款目標的只有159個。

  大學生公益眾籌如何才能走向專業化、品牌化?

  眾籌網公益眾籌合伙人張舒認為兩大因素必不可少:一是項目要有創意,要有明確的產品且具備可持續性。二是項目發起者要具有公信力,要透明,要熟悉網絡傳播特點。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程方平認為,要加強學校專業教育:「眾籌作為一種資金往來,是不是真的能夠用於公益是人們最關心的。作為學校,應當給經驗欠缺的大學生必要的引導,形成正確價值觀。如果有一次把資金用壞了,那麼社會公信力會受到影響。」

  「只有親身體驗了,同學們才能知道眾籌做慈善是怎麼做的。」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表示,「學生們在做眾籌時一定要注意專業化、組織化,要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可以考慮與社會上比較成熟的基金會等專業機構進行合作,從而獲得更專業的指導。」

編輯:苑苑

 

相關焦點

  • 義烏首家公益素食餐廳眾籌股東 嘗試造血式慈善
    他是義烏當地有名的公益達人,從2006年開始做公益,至今已有十年。他所在的義工之家,於2014年在當地民政部門備案成為正式的社會團體,現有註冊義工100多位,社會義工1000多位,還有公益小天使200多位。其品牌項目「愛心農場」,通過幫助貧困農戶聯繫餐廳、酒店,收購家中所種植農作物的方式,自開展以來,已幫助近10戶貧困農戶,創造約40萬元收益。
  • 第六季小小公益傳播官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啟動
    7月3日,由中國扶貧基金會、好未來公益基金會、好未來旗下學而思培優聯合發起的第六季學而思培優·小小公益傳播官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啟動,中國扶貧基金會常務副秘書長陳紅濤、學而思培優總校校長楊付光等出席會議。會上,由三方共同參與調研和撰寫的《00後公益現狀調研報告》發布,全新視角解讀當代青少年的公益理念和行動路徑。
  • 好醫生捐贈愛心藥品 助力大學生社會公益實踐
    原標題:好醫生捐贈愛心藥品 助力大學生社會公益實踐  中新網8月8日電 近日,好醫生集團一批愛心藥品和康復馨牙膏等生活日用品隨成都中醫藥大學心翼社會實踐小隊從成都去到了宜賓市筠連縣中和村,為那裡的留守兒童帶去關愛。
  • 平行論壇 | 社會資源的公益價值:社會組織兒童服務協同發展的廣州實踐
    作為2021廣州社會組織兒童服務論壇的四場平行論壇之一,發展專場以「社會資源的公益價值:社會組織兒童服務協同發展的廣州實踐」為主題,涵蓋的內容既有平臺型公益組織關愛中心分享整合調配資源的模式,資源供給機構市家具行業協會分享資源投入公益的理念和價值,還有資源使用方和悅社工分享在一線服務中激活滾動資源方法。
  • 聚沙成塔 讓愛傳遞 | 聚沙公益協會暑期社會實踐
    隨著支教活動的開展,志願者們深諳日常理論的教導對孩子們的幫助只能流於表面的道理,所以他們陸續分為若干小組,在放學後跟隨著貧困生進行家訪調研,以求更好的幫助貧困生們,為貧困的學生送去來自聚沙公益協會的溫暖——聚沙助學金。眾多家訪的經歷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貧困生張裕昌。
  • 「發現美麗蘇州」暑期社會實踐公益項目圓滿結束
    由蘇州市委網信辦、蘇州團市委、騰訊大蘇網、蘇州新媒體聯合會共同發起的「發現美麗蘇州」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公益項目於9月中旬圓滿結束。為了給大學生們提供一個好的實踐平臺,「發現美麗蘇州」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公益項目於2018年6月在蘇州科技大學開展培訓,現場有100多名學生參加,蘇州團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龔心韻、騰訊大蘇網相關負責人等進行了活動介紹和新媒體運營技能培訓
  • 新疆阜康市啟動返鄉大學生社會公益實踐活動
    中國青年網北京2月26日電(記者李彥龍 通訊員唐姍姍 龍波)近日,新疆自治區阜康市啟動2015年「家在阜康」——返鄉大學生社會公益實踐活動,返鄉大學生在市第四中學跟內初班的學子交流經驗,傳播新疆正能量。用歌聲、舞蹈傳遞心意,活動正式啟動,也牽動著內初學子的心。
  • 臺灣明基友達基金會開闢眾籌捐助新渠道
    原標題:臺灣明基友達基金會開闢眾籌捐助新渠道  新華網南京8月13日電(記者劉巍巍)記者13日獲悉,臺企明基友達集團旗下公益組織——明基友達基金會推出「你下載,我捐錢」活動。民眾通過手機下載App,可向明基友達公益基金會捐贈0.5元,用以支持「中途之家」脊髓受傷患者康復計劃。
  • 個人夢想清單都可以眾籌了,紅葉籌將深挖生活眾籌垂直領域 | 獵雲網
    當前眾籌平臺分為產品眾籌、股權眾籌、汽車眾籌等幾大類。該報告預測,2017年網際網路眾籌平臺數量都將減少,但籌資規模仍會保持一定的增長。儘管和大多數網際網路行業一樣,有著巨頭背景的平臺將佔到絕大多數的市場份額。但是,據報告推測,在垂直細分領域有所表現的眾籌平臺也能有自己的勝算。
  • 1879社會心理服務實踐基地公益行:「走近青春期」公益講座
    隨著我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的開展,各地各行各業對於心理服務基層人才隊伍的需求日漸增加。1879計劃作為中國心理學會心理學標準與服務研究委員會立項的專業人才隊伍培養項目,六年來培養了數百名兼具理論功底與實踐操作能力的專業心理諮詢師隊伍,遍布全國30多個省市。
  • 銀科控股獲第一財經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榜「公益實踐貢獻獎」
    >2020年12月18日,「2020第一財經·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榜」頒獎盛典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舉行,銀科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銀科控股」)憑藉在公益領域的突出貢獻,榮獲2020第一財經中國企業社會責任榜——「公益實踐貢獻獎」。
  • 想參加社會實踐,跟我來!齊魯志願者公益夏令營開始招募了
    在採訪中,很多家長表示希望能讓孩子們在假期中有更多接觸社會、感知社會的機會,發現生活中的更多美好,同時也可以參與更多社會實踐和公益活動。為了讓大家度過一個有意義的暑假,齊魯志願者公益夏令營今年再次啟動,並進行升級,將囊括五大類別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孩子們在活動中通過親身體驗的形式了解自我,從而更好的感知社會。
  • 河南省首屆中小學生教育、國防公益研學旅行暨社會實踐高峰論壇
    、國防公益研學旅行暨社會實踐高峰論壇圓滿結束。此次河南省首屆中小學生教育、國防公益研學旅行暨社會實踐高峰論壇將國防教育、研學旅行與綜合實踐活動相結合,旨在順應新時期、新形勢要求,共同促進國家教育事業快速發展。
  • 多家基金會入選「年度公益號召力社會組織」 「123YI起來」輕鬆籌...
    盛典頒發了「年度公益號召力社會組織」獎。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北京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北京市公安民警撫助基金會、湖南省慈善總會、陝西省慈善協會、雲南省慈善總會、東潤公益基金會九家社會組織獲獎。此次頒發的「年度公益號召力社會組織」,是為表彰這些在中國公益發展之路上的引領者。
  • 中小學生社會實踐要接地氣
    從孩子上小學一年級開始,我就經常接到一些與「社會實踐」相關的「任務」。考試指揮棒的轉變,會給基層的教育實踐帶來實質性的轉變——每一名學生都需要有較強的「綜合素質」,這種素質包括體育、文藝、科創、公益、社會實踐,等等。 據我所知,「社會實踐」在高中階段有一些是學校安排好的現成的機會,比如可以在街道承辦的愛心暑託班裡當志願者,可以在一些大型展會、賽會中當志願者,還可以參加市裡組織的職業體驗日活動累積社會實踐積分。
  • 腦洞系列 | 我們如何設計一個大學生公益活動社交平臺
    一、概述「在一起•再益起」的含義就是把大家愛心的凝聚在一起,在一起做公益,讓公益以一種新的形式再次綻放不一樣的活力。產品以一種眾籌的形式,個人或組織可以在APP或網上上發布公益夢想進行眾籌。個人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公益夢想,選擇幫助方式,可以使捐錢捐物,或是申請加入活動。
  • 貧困大學生「我為家鄉代言」社會公益實踐活動舉行
    巴渝傳媒網訊 近日,重慶海源物業黨委與涪陵電商園黨委在位於涪陵江南城區濱江公園內的尚書源聯合舉辦了涪陵籍大學生暑期「我為家鄉代言」社會公益實踐活動。並將發動「海源·恭鎰金」一直關注和資助的數百名貧困大學生為熱愛家鄉建設幸福涪陵代言。
  • 假期來參加社會實踐吧
    來源:淄博新聞網淄博新聞網訊 7月26日,淄博日報社(淄博晚報社)社會實踐中心正式成立,開始接受社會報名。淄博日報社(淄博晚報社)社會實踐中心首個社會實踐基地落戶位於周村區方達智慧產業園區的夢想小鎮項目,首批參與社會實踐的高中生可參與包括視頻製作、跨境電商培訓、智慧黨建、路演及圖書管理、社區公益活動等12個項目,在豐富假期生活的同時,高質量完成社會實踐。
  • 黃晨熹 | 華東師大紫江公益慈善通識教育實踐
    行,主要讓大家不僅僅是在課堂上接受教育,而且在課外積極參與實踐活動。既包括課程實踐,也包括暑期實踐和研學。之前播放的宣傳片裡展示了我們學員去臺灣訪學的情況,以及今年暑期實踐活動的情況。     在行和知的中間,有著非常強的支持力量,包括多元的師資隊伍和眾多聯動實踐平臺,在師資問題上,華東師大紫江項目毫不吝嗇,我們請了很多國內外優秀老師來給我們的同學們上課。
  • 滬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社會實踐細則:社會實踐不少於90天
    志願者服務不少於60學時  新發布的《上海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試行)》在總結本市學生社會實踐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將學生參與學生軍訓、農村社會實踐、志願服務(公益勞動)、社會文化活動、社會考察(調查)等社會實踐活動情況納入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並作為重要的記錄內容,這對繼續深化推進現代學校制度改革,促進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育人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