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長假期間我就仔細拜讀了這本書讀完之後,我的認知發生了大反轉,這本書至少給我解決了兩個問題,一個微觀一個宏觀問題。為什麼市場化為導向的改革進行了30多年,那個計劃經濟殘留的國營企業,不僅沒有死,而死蛇翻身,現在越活越健康,那真叫是垂死病中驚坐起,返老還童了,為啥?
一個問題是宏觀問題,當經濟體量變得這麼大的時候,在GDP這個單一指標上要趕超美國已經指日可待的時候,總不能說崛起之後就又是一個一模一樣的美國吧,她總會有自己文明的特質吧,那請問這個特質是什麼?
這可不只是國人關心的問題,全世界都關心,你,到底往哪兒走?你將來的病情方向到底是什麼?就像關漢卿寫的那首小曲兒講的那個蒸不熟,煮不爛,捶不扁,炒不爆,響噹噹,一粒銅豌豆,從歷史帶來,又一定會帶到未來的那個屬於你自己的文化是啥?
帶著這個問題,我們再回頭來看中國經濟啊,我們從這本書當中得到了一些階段性的解答。中國經濟現在,好可怕呀,西方人也覺得看不懂了,因為越長越大。
剛去世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科斯103歲,此前寫了一本書,關於中國經濟,得出來的結論呢,讓人大驚失色,他說,中國經濟,兩大特徵,第一,偉大,第二,非計劃。說白了就他看不懂說這是人類行為的膩歪後果。
第二個美國人薩默斯曾經當過哈佛大學校長、美國財政部部長這麼一人。他說如果300年後看21世紀最初的十幾年,很多歷史事件的重要性是要被顛倒過來的。比如說冷戰,到300年後,一點都不重要,不就是兩個國家的競爭,然後有一個趨勢嗎。第二流事件是什麼呢,是中東的伊斯蘭世界和西方關係,只是二流事件,真正的一流世界是,與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的崛起。在西方的主流經濟學界精英看來,中國崛起,經濟總量的突然的膨脹,是一個既重要又看不懂的商品。
那怎麼辦,我們中國學者自己來了,我們自己回溯溯到歷史的源頭和深處,我們自己去看,什麼東西,導致了我們現在的經濟狀態,以及未來可能的走向,和各種各樣的不確定因素,是什麼,這就是這本書的價值。
那麼銅豌豆到底是什麼,什麼是中國文明都現在為止還擺脫不掉的那個內核。吳曉波老師提出來的這個東西叫大一統。
中國,其實,上上下下都是是統一,統一是好的,分裂是壞的,
嗯,為什麼不可能是好的呢,歷史上,有證明嗎,分裂的時候,任何好的、良善的、統治者,可能有善的開始,但是結果一定是結束,對吧。
最典型的就是,元末張士誠,他當時在華東一代,江蘇,阿屎,上海人,蘇松府,張士誠的志向,那知道很好的呀。他老人家輕徭薄賦,禮賢下士又有什麼用呢?當你沒有獲得全國性的政權,你被朱元璋打敗了,最後還是受苦嗎?甚至,張士誠的鐵桿部下,被朱元璋貶為賤籍,就是很多工作能不能幹,最下賤的這些事你們去幹。
所以在分裂的地方政權下,沒有絕對的安生日子。老百姓知道,真想過安生日子,怎麼辦,全國一同,天下太平,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這是中國上上下下的共識,一直到今天。
如果我們中國5000年文明都是要解決大一統,我解決了,你些問題。這本書當中提出了四項基本制度中央和地方的。第二項全民思想的控制制度是通過大同。百家獨尊無數解。第三,精英的控制,這在隋唐年間通過科舉制解決好了,最後一項制度也就是宏觀經濟制度,這個問題遍觀中國歷史其實都沒有從根子上解決這。就是這本書,講完這個敘述框架,我們回到公元前回到一個人的身上,這個人叫管仲。
管仲大家都知道輔佐齊國的公子啊,後來的齊桓公登上了齊國的寶座。齊桓公其實這人也是談不上什麼雄才大略,這人就一個好處,特別看重管仲。只要我吃飽喝好,剩下管仲你管,給你錢給你券,你來管理這個國家。
管仲,我閱讀他的世界,我越覺得他可能是現代人穿越回去的。他等那一整套的經濟的控制管理方法,那你不在哈佛大學經濟學系,芝加哥大學經濟學,讀多幾年的博士,你都不可能有那樣高的水準。
你看看管仲的所有的智力,吳老師的總結基本上就是八個字叫,放活微觀、管制宏觀。聽得有點熟悉吧,對,下面說的你就對照今天中國的經濟啊,你就琢磨一下,有多少神似和形似的地方。
放活微觀,很好理解,就是老百姓啊,做生意啊,到處發財啊,做買賣啊。管仲上位之後第一件事情,全天下的商務都鼓勵你們繞道過來,做什麼?他幹的那真叫改善投資環境。
你只要能拉一車貨來,吃住在我這兒免費。如果你拉三車貨呢,你的馬草料飼料我供了。如果你拉五車貨,那是港臺商人到內地發展投資啦,給你派小四,給你派丫環供你驅使。
投資環境最好的是在齊國的臨淄,管仲,一口氣開了七家妓院。所以,一直到後來,妓女家祖師爺,你知道是誰嗎,就是管仲。跟木匠供的魯班一樣,供的就是管仲,號稱祖師爺。也不知道,管仲教了她們什麼技術,哈哈。
總而言之,投資環境啊,很重要啊。
第二管仲這個人啊,特別重視,用價格槓桿來調整市場,比方說他就跟國君講,別傻愣愣的,比如說你國庫已經掙不了很多了,你就不能再對徵稅。
你徵什麼呢?對原料進行徵稅。你徵這個馬的稅,這馬的價格就漲,材料一漲,成品的價格就漲,你這兒的價格漲個五倍,沒準成品的價格能漲個十倍,這個時候你再把成品徵上來,在全國甩賣,你掙的錢多多了。
聰明的市場經濟的價格,感慨在管仲的世界,非常之多。總而言之,剛才我們描述的世界都會告訴你,管仲是個什麼人,是一個自由派的自由市場經濟大使。
可是你以為管仲只有這一面嗎?哦,還有四個字呢,放活微觀之後還有管制宏觀。
怎麼管吃?這還是收費的是吧?是吧,有一天國君跟他聊,他得收費啊,不收稅咱們倆哪有好日子過。那收人頭稅收物業稅收稅啊。
管仲就講了一個特別重要的話,叫使人不怒。西方人不也講,就是拔最多的鵝毛聽最少的鵝叫,這就是徵稅的技巧。那怎麼整呢?管仲提出一套辦法,這個辦法為什麼我們今天要講管仲就是因為這個辦法是,叫官山海。
什麼叫官山海啊,就是把山和海變成官家所有的就可以了。說白了,鹽鐵專賣在農耕社會那會兒,鹽和鐵這是農家自然經濟裡不能生產的東西,一定得通過市場經濟去購買。只有把這兩樣東西,看重國家的稅就不可能缺。
怎麼漲?比如說我們徵人頭稅,就100萬萬人,你就一個人一個月掙到才3000塊錢嗎?可是我看只要在原價上稍微動點手腳,我一個月可以掙到6000塊錢。老百姓還沒感覺,你何必掙他那三十文錢呢?,然後鄉下的各種貪官汙吏,還有中飽私囊,你何必呢?
你這大頭很重要啊,老百姓的農具啊,包括婦女做針線用的針,都是鐵。管仲說你看就這一口,真掙1000塊錢。這就頂上一個人說。你何必去爭那個人頭稅,你就在針上做文章,就可以了啊!
更何況我們齊國靠著大海,只要吃了我們齊國鹽,等於給我們齊國交了稅。當然幹這個事兒啦。
可你看在管仲的很多他留下的設計當中,你會覺得這個人是一個奢侈自由派開放派,可他也有殘酷嚴厲絕不妥協退讓的地方,那就關于于這種官山海。管仲發布的政令當中有一條,任何地方只要發現有鐵礦的礦苗,這個地方就立即圈起來,這官家所用的,老百姓你不能開採,誰開採誰死罪,在這兒這就是我的底線。
所以你看這管仲的整套這種治理結構當中有非常微妙,和當前經濟很吻合的地方,放活微觀、管制宏觀,抓大放小,不知道你聽到這會不會會心一笑啊!
當然,你說那個幾千年的事和今天有多少現實意義沒有?我們今天之所以花這麼大的篇幅去講管仲的這套做法,是因為他天才的發明了一個先例啊,一個稅收制度上的先例。
一類就是西方現代社會的稅收制度,稅收是老百姓和政府之間的契約,我交稅,我要想有特定的公民權利,在西方現代國家運行當中,稅收,一定要放在明面上,在美國買的東西,商品的價格,我交的稅錢,你是單算的
可是在管仲這裡,它有九個字的心法,叫取之於無形,使人不怒。
我偷偷的讓你沒感覺,那怎麼達到這個目的呢?鹽鐵專用就這一套。
這這一套的結果是什麼?就是政府直接衝到市場當中,扮演市場當中的一個與民爭利的角色呀。
那什麼是國營企業呢?就是看上去像企業的政府。什麼是政府呢?就是看上去像政府的企業那麼民間資本,所謂自由市場的力量的博弈環境,就變得特別的兇險,這是幾千年經濟架構的一個基本的形態。但是我們今天講的管仲這套做法,他並不是從那個時候一直保留到現在的啊,在管仲和齊桓公死了之後,這套做法基本上就被擱置了,為什麼因為春秋戰國當時的國際博弈形勢變得特別的慘?因為殺人盈城,估計之間的暴力衝撞變得特別厲害。
這個時候,管用的就不是,管仲這一套和風細雨的做法,而變成了商鞅那一套更沒有人倫底線,更反人類的法家的那套做法。把整個國家和人民,變成一家暴力極其,所謂,打造一個虎狼之家嗎。
管仲,他做法實際上是斷絕了幾百年。那為什麼我們還要講他呢?想起來喜羊羊裡面灰太狼那句臺詞嗎?我會回來的。對,管仲這套做法會回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