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模仿我的臉,有人模仿我的面。」統一最新的老壇酸菜面廣告,充滿挑釁意味。而廣告一出,相關的口水戰也隨即開始。就在統一爆出康師傅「排統計劃」後,統一也在網上被起底,「老壇酸菜的供應商都一樣,也不是最早生產商,為何只有你是正宗?」
統一廣告稱其他企業為「山寨」
就在統一最新的老壇酸菜系列廣告上畫後不久,5月9日天涯論壇一篇名為《統一:請擦乾淨屁股後再說康師傅》的帖子稱,統一老壇酸菜牛肉麵宣傳涉嫌違法,並引來十萬多網友點擊,數百網友跟帖評論。帖子認為,統一老壇酸菜牛肉麵廣告涉嫌虛假宣傳及「不正當競爭」。
2008年後,連續萎靡多年的統一開始全面發力「老壇酸菜牛肉麵」,經過幾年的行業培育,老壇酸菜風生水起,迅速在方便麵口味中崛起。2010年,隨著另一方便麵巨頭白象也高調涉足老壇酸菜牛肉麵,包括行業老大康師傅也推出了陳壇酸菜口味。方便麵行業似乎悄然形成了「白、統聯合做大酸菜,PK紅燒牛肉」的潛在格局。數據顯示,2011年老壇酸菜口味銷售總量已突破100億,超過2011年中國方便麵市場的20%,而且今年統一和白象均繼續加大了老壇酸菜的投入。
但最近,統一開始打出「正宗」旗號,在電視廣告是「有人模仿我的臉,還想模仿我的面」。在渠道中更是直接打上了「拒絕山寨」的口號。
這一做法使業內開始坐不住了。「從時間上,統一不是最早做老壇酸菜產品的,2006年白象大辣椒系列就已經有相關產品;從配方上,所採用的主要原材料如酸菜的採購渠道大部分是相同的;從商標上,老壇酸菜的持有人並非統一。」白象方便麵的新聞發言人鄧敏表示,「事實上,白象老壇酸菜牛肉麵,無論從工藝、原材料,還是從口味上,和統一基本沒有任何區別,甚至白象酸菜的採購廠商和統一的採購廠商都存在重疊和交叉,何來統一就正宗,白象就山寨的說法?」
挑戰紅燒牛肉麵一哥地位?
儘管統一一直被認為是康師傅的對手,但事實上,在大陸方便麵業務上,統一一直被康師傅拋在身後。
康師傅方面的數據顯示,目前佔據國內方便麵市場的58%。而行業公開數據則顯示,直到去年老壇酸菜面的出現統一才丟掉從2003年開始的頹勢:一度落後白象和今麥郎,落到行業四五的位置。「統一2008年的時候方便麵才做一兩個億,2010年開始到10個億,去年是30多億。」一位不願意具名的業內人士在世界方便麵峰會時對記者表示,統一靠老壇酸菜面翻身,但在三四線市場卻做不過本土的白象、今麥郎。而最近隨著統一正宗老壇酸菜的不斷曝光,統一在賺足品牌關注度的同時,首先打擊的便是康師傅的買斷渠道策略,為統一老壇在康師傅的渠道推進中尋求了輿論支持;其次,統一老壇酸菜藉助「拒絕山寨」讓消費者都認為統一是最正宗,別的都山寨,所以實際上打擊了白象、今麥郎等其他生產老壇酸菜面的品牌。
「三四線城市對方便麵的消費力在1.5元左右,而統一的售價是3.5元左右,這麼做實際上是剝奪了消費者的選擇權。」鄧敏介紹,從統一的「拒絕山寨」廣告開始後,僅以白象大本營河南為例,就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影響。「儘管才半個月時間,還沒有數據上的統計,但終端反饋不少消費者已經改變選擇。」據介紹,為了行業的和諧發展,避免惡性競爭,白象前期已經和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的領導溝通了該情況,並已通過學會向統一轉達了希望統一不要做破壞行業團結,嚴重打壓對手的行為,目前正在等待統一的意見。截止記者發稿時,統一方面未就此事進行回應。
惡性競爭源於沒有行業協會?
國家「十二五」規劃中,中國方便麵市場未來的五年規劃是突破1000億。近10年來,我國方便麵行業成長很快,與此同時,原料成本持續上漲的壓力也使得方便麵利潤整體縮水,單個企業常常在市場、競爭、定價等一系列問題之中徘徊不定,更遑論小廠家容易在成本的壓力下鋌而走險。方便麵健康誤區「妖魔化」極其嚴重;方便麵企業之間的低價競爭、惡性競爭此起彼伏;方便麵工藝、形態整體創新能力匱乏等等。
面對外部經營環境的快速變遷,方便麵的各種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儘管在幾家主要廠家的努力下,銷售價格仍然相對維穩,但積累的壓力逐漸扭曲方便麵生產企業的常態運作,並令行業遭受到非常大的壓力。舉例來說,生產方便麵的主要原料棕櫚油價格由2008年的6000元/噸,到2011年已上漲到7000多元/噸,每噸上漲近1千元,漲幅達16%;麵粉價格也由2007年的2500元/噸;上漲到2011年的3000多元/噸,漲幅接近20%,其他包括物流費、包材費、人工、渠道等費用還未包含在內。
去年,方便麵業內20餘位企業負責人曾聯合致函工信部,建議政府加強對方便麵行業的指導和有效管理。方便麵協會除了規範行業競爭秩序,還能就行業面臨的共同問題與政府溝通,在業內自查自糾危害食品安全的行為。「其實,方便麵行業遇到難題並不可怕,怕的就是各行其是,而行業協會的重要性也將在這個方面真正顯示出來。」方便麵行業內一位資深專家解釋道,「有『協』方律,方便麵行業的無為而治在行業協會出現之後才能真正『運籌帷幄』,從容面對市場變化,將產業壯大,實現最佳產出和市場效應比。」
但據了解,協會成立目前面臨的困難之一是沒有掛靠單位。康師傅新聞發言人陳功儒對媒體表示,儘管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時間表,但協會成立總體來說助力多過阻力。只要整個行業團結一致,謠言也就越來越沒有市場。南方日報記者 吳旦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