託福聽力是託福考試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比重,那麼接下來就和智慧留學小編來看看怎樣有效排除託福聽力考試中的錯誤選項?
排除錯誤選項
一 、無中生有
也就是說選項中的敘述內容與信息均在原文中沒有被提及或只是被部分的提及了,選項在文章基礎上,擴大了原文願意的範圍。 比如文中提到蜂鳥的遷徙路線發生了改變,選項中則表示鳥類的遷徙路線發生了改變。這裡的將"蜂鳥"擴大到所有鳥類,而原稿中並沒有被提及,則此選項即可排除。
二 、精確數字
大家要明白,託福聽力中所考題目,一定都是有一定邏輯性的點,是需要大家理解的點。而託福聽力由於篇幅長,先聽後看題,所以並不考查數字等細節。所以很多題目的錯誤選項,隨便設置些"圖書館存著3年之內的書。資料庫裡包含5年之內的電子文獻。"諸如此類的選項,基本可以鎖定必定是幹擾項。
三 、結構錯亂
大家務必明白一個概念就是託福是按照聽力中的順序出的考題,所以在文中最後面出現的一些關鍵詞,如果出現在第二道題,第三道題,那麼一定是幹擾選項。當然這要求同學們要有把握好文章整體結構的能力,同學們需要知道專業詞在文章中大概什麼位置。
四 、偷換概念
這也是最不好判斷的一個,其實偷換概念也是無中生有的一種,只不過更加隱蔽。往往選項通過概念偷換,而且邏輯往往還較為合理,利用同學們容易加入自身判斷的特點,對同學們造成困擾。可以說是最難的一種幹擾項。比方說某畫家用特定顏料的原因,文中說是因為這種顏料顏色鮮亮,有表現力。另外此種顏料的特點是質量好,價格還便宜。偷換概念的選項設置方法可能會說因為畫家很窮。這裡會利用同學們過分思考的特點,造成同學們錯題。
五 、混淆視聽
選項中的敘述雖然是原文中某句或某幾句話的同義或上義改寫,但這些內容與信息均為所答非所問。如文中主要介紹灌溉方法,並說明它的優點之一便是大大節約了水資源,在涉及主旨題時,提供選項,本文介紹的是節水方法就是混淆視聽。
常考考點
總述主旨,主題處必考,以識別文中開頭處或每段中不停重複的關鍵詞或者高頻詞為文章主題核心內容所在。通過託福聽力真題可以看出這是主題題必考的考點。
支持主題或者主論點,分主論點的重要細節和舉例等。這是細節題的主要考察原則。
聽力文中出現的新術語或者陌生概念,必須要關注其後的解釋部分。解釋說明新生事物是ETS常在聽力中設置的考查重點。細節題的主要考察原則之一,但很多時候這個概念會貫穿整個文章從而涉及文章主旨,故而不能不重視其所扮演的特殊角色。
觀察關注演講或者對話展開的順序與結論結構的組織方式。這是結構題的考點,有時候功能理解題和作者意圖題也會涉及此類考點,在託福聽力陪訓中一定要注意。
多熟悉類似「功能說話題」的英文邏輯思維特徵,因為這是功能說話題的考點。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這種題型是聽力中唯一可以在第一遍聽原文錄音放音的時候不需做筆記的考點。
聽力常見場景
一、學校生活類場景:
這類話題主要出現在聽力對話中。對話中有一個套路就是,在對話雙方見面的時候,其中一個人A會表現或者提出自己的一個問題,然後兩個人針對這個問題進行討論。之後,另外一個人B會給A提出幾條建議,然後A從中選擇一個建議。細化學校生活的場景可以分成以下五個方面:
1. 食堂場景:對話雙方討論飯菜好不好吃、食堂的優惠政策、衛生安全等話題;
2. 宿舍場景:宿舍的安排、學生校外租房、房間設施問題、室友之間相處問題;
3. 圖書館場景:找不到想借的書、還書過期、圖書館準備考試、準備論文;
4. 假期場景:假期去哪玩、回憶假期去過哪、有什麼好玩的;
5. 辦公室場景:請假、延期交作業、論文準備、選課。
二、學校部門類場景:
1.註冊:開學註冊程序問題、選課選不上、關於繳費使用現金還是銀行卡;
2.維修部:教室的桌椅損壞、宿舍的物品損壞(燈、桌椅、門)、協調修理時間;
3.勤工儉學:兼職工作,主要涉及到工作和課程衝突,如何協調。
三、課程類場景:
1.老師上課開頭方式:
(1)直接引入式:今天要講這部分內容是……;或者我們要補充講一些背景知識。
(2)課堂回顧式:回顧一下上次課講的內容,然後接著上次的內容講或者講新的內容。
(3)直接說我們今天講什麼內容。然後開始講。
(4)今天是複習課,然後講某某考試,複習跟考試有關的內容。
2.老師下課結束方式:
主要是回顧一下當次課的主要內容,然後,交待可課下或者課後的任務或者安排:
(1)交待在具體之後什麼時間要考試,題型學生複習;
(2)根據本堂課的內容,布置作業,強調作業要求;
(3)介紹一下下次課的安排和內容;
(4)老師下節課請假,找代課老師或者別的安排。
四、學科專業類場景:
學科專業類的話題在講座中是重點,講座的內容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針對某個學科中涉及到的專業學科內容。
1.生物類:
(1)動物:動物是什麼,有什麼習性、外形怎樣、棲息地環境、是否瀕危,人類對其的捕殺或保護,這部分多出現遷徙動物,群居動物以及爬行動物。
(2)植物:植物分類、植物特性、生長環境(氣候,地理位置等)、光合作用等。
(3)微生物:微生物特性(大小、數量)、對人類和環境的作用、新的生物科技。
2.考古學:
考古學部分主要是通過地址勘探人員挖掘出來的東西為準,講述物體的歷史價值以及對現代人有什麼啟發等。
3.地理與環境科學:
在這部分涉及的話題主要包括能源、氣象、地質變化和災害、火山以及溫室效應等。
(1)能源危機:化石燃料和新興燃料之間的優劣勢對比;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是否產生汙染,有沒有發展潛力;
(2)氣象:氣候變化對人類以及動植物的影響,風能的使用價值和災害;
(3)地球結構:內核、地殼、地幔、如何分界、各部分的成分和特徵);
(4)地質災害:地震、火山爆發;
(5)溫室效應:冰層融化、地球半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