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板橋的《新竹》,是不是讚美教師的

2020-12-16 子宜春來

一首古詩鄭板橋曾經寫過一首詩,叫《新竹》: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有人把它當作是讚美教師的一首詩,其實並不是。

這首詩的大意是:

新生的竹枝,長得非常高,比老竹還要高。

為什麼如此呢?

我們發現,新竹來自於老竹,老竹根壯,新竹才長得茁壯。新竹參天挺立,是老竹愛護、養育的結果。

第二年還會有新的竹子長出破土而出,然後參天挺立。

人們可以預想,在老竹的周圍,它的兒孫,全部都身高十丈、英姿颯爽、傲然挺立。

詩中最後一句提到了鳳池。

為什麼要提鳳池呢?

鳳池:鳳凰池的省稱。鳳凰池本是禁苑中的池沼,魏晉南北朝時,設中書省于禁苑,掌管機要,接近皇帝,故稱中書省為「鳳凰池」,古詩中常以鳳池喻宰相。

從上面這個典故的解說可知,鄭燮說鳳池,其實就是讚美老竹是宰相級的人才。

這首詩寫的非常妙,一石二鳥。

既讚美新竹挺拔出眾,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同時有讚美老竹才德高尚,堪為宰相,是國家棟梁。

詩中的老枝到底指的是誰呢?是指教師嗎?

其實並不是。

這首題是一首畫竹詩,後面落款是:

「孏石十哥弄璋之兆。板橋弟鄭燮。」

可知這幅畫竹和這首題畫詩,是祝賀其兄孏石生男孩的紀念品,是有其特定的具體內容的。

簡單說,這首題畫詩就是來讚美父子倆的,而且預示這個老爸爸將來還會再生優秀的兒子。父優子秀,家族興旺。

鄭板橋(1693年-1766年),原名鄭燮,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清代書畫家、文學家。

他後半生主要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鄭板橋一生只畫蘭、竹、石,自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

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

所以這首題畫詩,應該是他給人家賀生,畫了一幅竹子,並自題一幅詩。

不過,現在很多人把這首詩看作是讚美老師的。

這樣可以不可以呢。

當然也是可以說得通的,但是卻偏離了詩的本意,那有點兒勉強。

首先,新竹是從老竹身上生長出來的,這表示父子關係非常恰當。而要來表達師徒關係,就非常不合適,因為師徒並不同根。

第二,明年再有新生者,祝人家子孫滿堂,恰如其分。但要來描寫教師,最好說他們來年再有新生,而要說他們再生新生,就顯得不倫不類。

第三,老師一下子變成宰相級人才,這個跨度也比較大,也不太符合我們中國人的思維習慣。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老師一般都作為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形象出現。

而老師一邊教授子弟,一邊自己熱衷功名,在政壇上求得施展抱負的平臺,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教師形象。

相關焦點

  • 鄭板橋寫了一首《新竹》,能給你最滿意的答案
    教師是一個神聖而偉大的職業,立德樹人是教師的職責和任務。「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教師用自己的奉獻精神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學子,用自己的生命照亮了無數人的前進之路。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照亮學生的人生,對此,鄭板橋寫的一首詩可以說給出了最好的答案。《新竹》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眾所周知,鄭板橋喜歡竹子,他的畫竹別具一格,寫了許多讚頌竹子的詩。
  • 如「亂石鋪街」的鄭板橋書法,為何還被很多人讚美?
    如「亂石鋪街」的鄭板橋書法,歪歪扭扭、大小不一,為何還被很多人讚美?是醜書嗎?,甚至一度被人認為是醜書,下面的小字落款也是歪歪扭扭、大小不一,但是正是這種第一眼看起來並不美的書法,卻被無數人讚美。這種形如亂石鋪街的書法,卻成為鄭板橋的一大創新,這也是他不同尋常的地方,但是鄭板橋的「亂」,並不是胡亂的書寫如小孩子的塗鴉,他在用筆和字體結構上還是遵循了書法的最基本的規律的,和「亂寫亂畫」有著本質的不同,他的這種書法之所以被人讚美,正是因為他的書法在形式上打破了傳統書法的規矩,但又在一定的程度上遵循了書法的法度,掌握了一個「度」,沒有完全逾越書法的規矩
  • 二十句讚美老師的名人名言!你一定都聽過
    又是一年教師節!「教師」無疑是世界上最美好、最偉大的事業之一了吧!對「教師」的讚美之詞也不勝枚舉。今天,Lingohi整理了二十句國內外讚美老師的名人名言,一起來看看吧!國內:仰之彌高,鑽之彌堅。——《論語·子罕》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 古詩詞:鄭板橋如何「以竹謝師」,情深自見其意
    轉眼間,又到了教師節了。師恩重於山,而深於海。自古以來,尊師重道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來諸多文人雅士們對於師恩的歌頌亦是不留餘力,歌頌師恩的詩詞名句可謂數不勝數。其中,清朝鄭板橋的這首「以竹謝師」的佳作《新竹》可謂不得不讀。
  • 每周一詩一百周(15):《新竹》
    如果沒有老師手把手的教授我們知識、沒有長輩們耐心培養我們的習慣,僅憑自己摸索,不僅費力,而且效率低,所以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感恩於他們的付出呢?所以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首可以送給老師的詩 ——《新竹》。鄭燮,聽著似乎有點陌生,但如果說起「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是不是各位小朋友就比較熟悉了呢?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鄭板橋一生酷愛竹子,他畫竹、寫竹都非常出名。比方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等等,都是他關於竹子的著名詩句。
  • 鄭板橋著名的一首詩,短短二十八字,堪稱弘揚師志的典範!
    眾所周知,老師是對教師的尊稱。它作為一種職業,古已有之,指傳授學生知識的人員。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唯有老師不辭辛勞地奉獻,我們才得以接受到正確的知識和指導。正確的知識,能讓我們做對事。正確的指導,能讓我們做對人。又是一年教師節將至,讓我們在此共同感恩天下所有的老師。
  • 鄭板橋這首詩寫得很有趣,通篇富含哲理,告訴了世人許多的大道理
    清朝時期的「揚州八怪」,也是名氣很大,特別是其中的鄭板橋最具有代表性,而且他在文學和繪畫方面,那都是有著極高的造詣;一些經典的詩作,那也是膾炙人口,達到了婦孺皆知地步,例如《竹石》、《山中雪後》、《新竹》等等,那都是經典名篇,每一首都別具一格,寫得很有韻味,使得我們讀了之後,也是會難以忘懷
  • 鄭板橋一副《墨竹圖》,展示了什麼叫「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鄭板橋《墨竹圖》關於讚美竹子的詩詞還有很多,比如: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鄭燮《新竹》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歐陽修《戲答元珍》竹竿有甘苦,我愛抱苦節。——孟郊《苦寒吟》而竹子也是歷代畫家最為喜愛的題材,說起歷史上畫竹最為精湛者,莫過於清朝的大才子鄭板橋了。
  • 為什麼鄭板橋畫竹那麼有名?這個謎底藏了400年卻無人知曉
    鄭板橋性格爽朗,放蕩不羈,一生坎坷,他歌頌竹、蘭、石、松、菊,正好與自己的人格、精神、情操相結合。因此,其畫作表面上是對這些事物的讚美,實際上是對人(包括畫家自己)的讚美,讚美其堅貞、高潔的品性。此外,鄭板橋還工詩詞、精書法,其字獨具一格,隸、楷參半,自稱「六分半書」,別有情致。乾隆時期,揚州活躍著一批書畫家,他們突破當時僵硬的畫風,率性而為。
  • 張建春:新竹
    鄭板橋詠竹:「咬定青山不放鬆,立足本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可謂入骨入肉入血脈,竹已非竹,一竿竿瘦竹,分明是人,是人該具有的精氣神。王安石來得更直接,「人憐直節生來瘦,自許高材老更剛。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到冰霜。」倒如是蘇軾、鄭板橋、王安石們的寫真,他們聚在一起,當是一方偌大竹園,棵棵崢嶸,笑傲江湖,直指蒼天。
  • 鄭板橋不光畫竹,詠竹也是一流,寫給老師的僅收錄兩篇,他佔其一
    下面這首《新竹》,就是這種手法的典型之一。表面上,這首詩是在寫新竹,而此詩真正的意圖,則是表面長江後浪推前浪,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實際上它在隱喻裡向人們傾訴,新一代的成長,什麼時候都離不開上一代的積極關愛與扶持。《新竹》(清)鄭板橋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
  • 鄭板橋: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
    提起鄭板橋,很多人都不陌生,揚州八怪之一,詩書畫三棲全能藝人,尤其論畫竹,可算是無人能出其右的存在了。鄭板橋,原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清代書畫家、文學家。鄭板橋出生的時候,祖上的書香世家已經中落,生活變的拮据。
  • 欣賞鄭板橋的竹子,耐人尋味
    今天看到大師鄭板橋的竹子作品,甚是欣賞,分享給大家!一幅墨竹,本身就是清風亮節,氣韻高雅的佳作。再看看大師的筆法和墨色都運用的非常到位。竹竿挺拔,竹葉形態各異,小枝穿插錯落有致。沒有一筆是多餘的!真是棒!鄭板橋(1693—1766)原名鄭燮,字克柔,又號板橋,江蘇興化人。
  • 第二屆新竹獎揭曉:在這裡遇見未來教育
    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  ——鄭板橋《新竹》  6月24日,在第四屆世界智能大會上,由一起教育科技主辦的「新常態下的新教育」第二屆新竹獎頒獎盛典隆重開啟,向用科技賦能教育、用信息化推動中國教育變革和自我創新的人物與學校致敬!
  • 鄭板橋「三絕之一絕」的十首詩:「一種清孤不等閒」的高冷詩意
    鄭板橋「三絕之一絕」的十首詩:「一種清孤不等閒」的高冷詩意「揚州八怪」最富盛名的,當屬鄭板橋。鄭板橋詩書畫,世稱「三絕」。這幅對聯鮮明表達了鄭板橋的個性追求和審美格調——「去繁就簡」「標新立異」。鄭板橋的詩歌格調趣味,也體現在這幅對聯中。那就是清孤、簡潔、創新的詩風。鄭板橋喜歡「以詩入畫」。
  • 鄭板橋題詠蘭竹26首!
    鄭板橋 蘭竹石 鄭板橋的詩、書、畫世稱「三絕」,特別是他的蘭竹石,更為世人所膜拜。對於他的書畫,板橋曾自評道:真氣、真趣、真意。 鄭板橋 竹 1、鄭板橋詠竹 竹石
  • 一個讚美老師的名句,人人皆知,卻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出處!
    歷代古詩文中也不乏有讚美老師的名言名句,例如最為經典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雖說李商隱的初衷並非讚美老師,但這句詩如此符合老師的奉獻精神,自然就被人們用來讚美老師了!以及鄭板橋的「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乾為扶持」也是讚美師者長輩的名句。
  • 胸中有風雨——鄭板橋詩詞的意境與審美
    鄭板橋以詩書畫「三絕」著稱於世。論詩詞創作成就,鄭板橋不僅是「揚州八怪」中最高的,也是進入中國文學史的一位大家。1985年出版的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所主編的《中國歷代文學家評傳》中,鄭板橋是赫然入選的,可以說是書畫著稱者中唯一入選的。
  • 教師節,那些讚美老師的詩句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教師節了,勿忘恩師,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在唐詩宋詞裡,你會發現直接讚美老師的詩歌是很少的,父親和老師都是以嚴厲的形象出現。而今天流傳下來的很多詩詞,由於現代語意、語境的變化,詩句的本意也發生了變化,成為讚美老師的詩詞名句。在此讚美教師的節日裡,我們一起來看看,那些讚美老師的詩句吧!
  • 「自然疏疏淡淡,何必重重疊疊」,鄭板橋3首詠竹詩,寫竹更寫人
    「自然疏疏淡淡,何必重重疊疊」,鄭板橋3首詠竹詩,寫竹更寫人「梅蘭竹菊」是花中四君子,自古以來就得古文人偏愛,特別是清代文人畫家鄭板橋,作畫只畫蘭、竹、石,曾自陳其中原由:「四時不謝之蘭,百節長青之竹,萬古不敗之石,千秋不變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