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事實堅決捍衛中國人的戰疫敘事權

2020-12-24 北京日報客戶端

抗疫敘事不能被謊言誤導玷汙。要留下忠實於事實的信史,留下正確的人類集體記憶。歷史的「敘事權」,我們一定要捍衛、要爭取。「中國抗疫」的付出與犧牲,眾志成城的行動和風月同天的情懷,理應銘記在人類與疫病戰鬥的史冊上。作為負責任大國,中國的擔當不僅體現在戰疫時刻,也要體現在保留戰疫記憶、守護歷史真實的時刻。6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系統梳理中國人民抗擊疫情的偉大曆程,全面總結中國抗疫的經驗做法,深刻闡明全球抗疫的中國行動、中國理念、中國主張。這一真實記錄中國抗疫艱辛歷程的重要文獻,客觀呈現了面對危難時的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生動展現中國人民煥發出的可歌可泣、氣壯山河的精氣神,全國上下強烈共鳴,國際社會廣泛關注。3.7萬字、30餘組重要數據、126個重要時間節點……白皮書濃縮的,是一部波瀾壯闊的中國戰疫史。在這場近百年來人類遭遇的影響範圍最廣的全球性大流行病中,中國第一個遭受病毒侵襲,第一個拉響疫情警報,14億中國人民最早投入抗疫行動,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付出了巨大代價,承受了重大犧牲。今天,當戰疫硝煙漸漸消散,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我們正處於「搶回失去時光」的新一輪緊張忙碌之中。此時此刻,白皮書的發布,讓那段共克時艱、眾志成城的歲月躍然眼前,激蕩起國人的無盡感慨,釋放出濃烈的家國情懷。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這是中國抗疫的核心邏輯,也是中國為什麼「行」的最好答案。疫情嚴峻、資源吃緊,對任何國家來說都是大考,某種程度上也成為執政理念、治理能力的試金石。不同於某些國家的選擇,中國迅速建立統一高效的指揮體系,「不拋棄、不放棄」,應收盡收、應檢盡檢,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正是這段不平凡的戰疫歷程,讓每個中國人以最直觀的方式感受到「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人的生命高於一切」的莊嚴承諾、「與子同袍,守望相助」的深情厚誼。而記錄國家發展進程中這特殊一步,不僅將為我們此後應對重大災難提供參考,更關乎中華兒女的民族記憶,蘊藏著繼續前行的深厚力量。戰疫艱辛,而嘈雜不斷,西方一些政客和媒體或出於意識形態偏見,逢中必反,或出於國內政治需要,以抹黑中國的方式甩鍋諉責,始終在不遺餘力地將疫情政治化、汙名化,「中國責任論」「中國賠償論」等層出不窮。面對造謠、中傷、濫訴鬧劇,白皮書的發布不僅是一部自我記錄的歷史呈現,同樣是對一些國家「政治病毒」的鮮明回擊。輿論阻擊戰也是戰疫的一部分,抗疫敘事不能被謊言誤導玷汙。要留下忠實於事實的信史,留下正確的人類集體記憶。有些人篤信謊話說一千遍就能變成真理,那我們就要堅定地拿事實說話,以中國行動捍衛公允地記錄、定義這段大歷史的權利。誰都不能對抗歷史,因為歷史是絕對權力。」從這個意義上說,歷史的「敘事權」,我們一定要捍衛、要爭取。「中國抗疫」的付出與犧牲,眾志成城的行動和風月同天的情懷,理應銘記在人類與疾病鬥爭的史冊上。而要完成這一任務,顯然不能靠留存於社交媒體的隻言片語,不能靠道聽途說的片段式日記,必須是一次國家主導、全民參與的集體行動。歷史和現實反覆證明,一個永葆清醒的民族,必然是善於總結的民族。近段時間,從國家圖書館啟動中國戰疫記憶庫建設項目,到新華社發布新冠肺炎疫情信息、推進疫情防控國際合作紀事,再到國新辦發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積極的國家行動,傳遞的信號十分明確:作為負責任大國,中國的擔當不僅體現在戰疫時刻,也要體現在保留戰疫記憶、守護歷史真實的時刻。

中華民族歷經磨難,但從未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抗擊疫情,中國人民取得了重大戰略成果,將始終同各國人民緊緊站在一起,休戚與共,並肩戰鬥。陽光總在風雨後。只要全世界人民心懷希望和夢想,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目標一致、團結前行,就一定能夠戰勝各種困難和挑戰,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評論員 鮑南

編輯:張砥

流程編輯:郭丹

相關焦點

  • 捍衛我的「無知權」
    從孩子家長爭「無知權」,我想起老藝人潘長江的一次網絡暴力遭遇。2019年3月播出的《王牌對王牌》節目中,當熒幕上放出當紅藝人蔡徐坤照片時,現場嘉賓潘長江卻不認識,要說這也沒啥好奇怪的,老演員認不出小鮮肉本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這件事卻引發了蔡徐坤粉絲的不滿,紛紛跑到潘長江的微博下面謾罵諷刺,語言不堪入耳。潘長江也在微博回應了此事:「我做錯什麼事情了嗎?是不是因為我不認識蔡徐坤呀?
  • 以堅定的信心 堅決捍衛新疆和平穩定
    這部所謂「法案」罔顧事實、顛倒黑白,充斥著對中國治疆政策的偏見、抹黑新疆各項發展成就、無視包括維吾爾族在內的新疆各族群眾的真實感受,再次暴露了美國毫無底線的雙重標準和虛偽醜陋的霸權邏輯。國會參議院、眾議院通過涉疆法案,正是美國無視基本事實,詆毀中國政府反恐和去極端化措施的拙劣行徑。事實勝於雄辯,公道自在人心。國際社會對中國政府治疆政策普遍予以積極評價。2018年底以來,70餘批國家和地區官員、國際組織、新聞媒體、宗教團體、專家學者等一千餘人參訪新疆,他們紛紛稱讚新疆反恐、去極端化工作經驗值得學習借鑑。
  • 華春瑩回應「戰狼外交」:中方不能擁有說明事實真相的權利嗎?
    有記者提問,德國《每日鏡報》8日以「中國的戰狼」為題刊登一篇批評報導,指責中國搞戰狼外交,本來要配一個中文的「權」字,卻多了一點變成了「杈」字。該報導稱,德國聯邦議員人權委員會11月18日舉行所謂中國人權聽證會,招致中國大使館批評。文章引用德國綠黨反華議員鮑斯的話說,中國實行「戰狼外交」。發言人對此有何回應?
  • 學苑論衡:深刻認識歷史敘事的價值
    歷史學在敘事層面所面臨的困境,是人們對其能否揭示「歷史事實」持不同認識所導致的。事實上,對歷史敘事的批判並不能消解歷史學中的「歷史事實」,歷史事實不是歷史學家憑空想像的結果,即使是歷史解釋也由不得歷史學家天馬行空。歷史敘事是歷史學與生俱來的基本形態,既是它的形式,也是它的內容,是歷史學這門古老學科耕耘了數千年的傳統。歷史學的形態、價值、功能等等,都生於斯、長於斯。
  • 【真相】「我不同意你的說法,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話伏爾泰沒說過
    言論自由不應超出法律的範圍,但究竟是誰一直在誤導中國人?文/鄭若麟「我不同意你的說法,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據說是伏爾泰的「名言」。這句話流傳如此之廣,甚至在伏爾泰的祖國法國也被奉為「至理名言」!
  • 王毅談2020年中國外交:堅定捍衛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
    王毅表示,我們堅持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堅定捍衛中國人民選擇的道路和制度,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我們旗幟鮮明反對把疫情政治化、病毒標籤化,不讓任何「政治病毒」橫行於世界。我們堅定回擊對中國制度和道路的造謠抹黑,捍衛黨和國家的政權安全和制度安全。我們有力挫敗外部勢力利用臺灣、涉港、涉疆、涉藏等問題幹涉中國內政,維護國家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
  • 增強「四個意識」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戰疫
    增強「四個意識」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戰疫堅定「四個信念」堅決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作者:姚石傑,國務院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強調,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批示,做出重要指示,貫徹落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最緊迫的任務來抓,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提升政治站位,強化工作措施,嚴明疫情戰時紀律,紮實抓好防風險、保安全、戰疫情、促穩定各項措施的落實,堅定信心,同舟共濟,堅決把黨中央的各項任務和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 援疆幹部集體發聲:牢記援疆使命 捍衛祖國統一 堅決同「三股勢力」作鬥爭
    牢記援疆使命 捍衛祖國統一 堅決同「三股勢力」作鬥爭全體援疆幹部人才
  • 戰疫眾生相:用王者榮耀的段位,區分戰疫能力
    戰疫進行時疫情期間不出,曾以為自己響應這個號召的肯定能力,無人能及:不出門的能力,按照王者榮耀的段位排法,我肯定是最強王者了。倔強青銅倔強青銅戰疫之初,最為常見,以下是本段位典型代表,某大爺的真實還原:超級有自己的獨特的見解:
  • 感恩勵志促改造:「全球戰疫看中國•做中國人真好」主題演講比賽
    感恩勵志促改造:「全球戰疫看中國•做中國人真好」主題演講比賽 2020-05-22 16: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廓清歷史虛無主義敘事新手法
    解構歷史歷史虛無主義者將解構主義運用到對歷史的解讀中,指出人們永遠無法知曉歷史真相,只能用所謂的「常識」去衡量和評判歷史。一切確定性和既有的概念、範疇等,都可以用「常識」性話語進行評估,然後不符合「常識」的既有歷史結論、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等,都需要「糾正」和「拋棄」,徹底翻轉其價值評價。
  • 我不贊同你的觀點,也不想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文/五娃(聽鳳鳴)(鴻思學社首發)
    相傳當年法國的伏爾泰和盧梭觀點不和.盧梭寫了一部書,讓伏爾泰批得一無是處,但是,當伏爾泰得知當局要封禁盧梭的這部書時,他挺身而出為之辯護.他對盧梭說:「我堅決反對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這種話的權利!」但,有趣的是,這句話在近些年來,儼然成為了一個普遍的真理,一個被廣泛認同的真理,成為了一個天然正確的價值尺度。哪裡有什麼無範圍的絕對真理呢?
  • 敘事治療介紹
    (一)後現代主義與敘事治療後現代主義是對近現代主義的一種批判,認為現代主義強調的「客觀」、「科學」會讓人對自己經驗的認識漸漸去人性化,並認為言語構建了社會現實,多元的思考形成了不同意義的相同「事實」。另外,因為「真實自我」並非是固定存在著、等待著個體去挖掘的,而是需要個體主動塑造的,所以,敘事治療指出用喜歡的自我發展人生,將「問題故事」轉變成「較期待的故事」。
  • 我眼中的那場「戰疫」:千千萬萬個普通中國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
    面對疫情,中國人民沒有被嚇倒,而是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壯舉,書寫下可歌可泣,盪氣迴腸的壯麗篇章。在這場同嚴重疫情的殊死較量中,千千萬萬個普通中國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防控專家、重症醫生、被救治的患者……他們是普通中國人的一員,他們守望相助,共克疫情。
  • 【五四特輯】封開公安團員青年戰疫突擊隊用青春和熱血構築防疫堡壘
    「我宣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往直前,守護家園,疫情不退,我們不退.」這是封開縣公安局巡警大隊團員青年戰疫突擊隊的錚錚誓詞,他們紛紛表態,表示絕不辜負局黨委殷切希望,疫情在前,「我們」不退!自防疫工作開展以來,巡警大隊按照封開縣公安局團委統一部署要求,成立團員青年戰疫突擊隊,由特勤中隊長聶振東擔任帶隊,民警林梓峰為聯絡員,充分發揮團員青年生力軍和先鋒隊作用,吹響了抗擊疫情的青年衝鋒號,帶領團員突擊隊「硬核」抗疫力量凝聚一心、抗疫衝鋒在前,他們放棄休息休假,迅速投入到一線防控工作,匯聚起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青春力量。
  • 司法敘事理論的內涵及意義
    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北美法律與文學運動把後經典敘事學引入司法領域,形成司法敘事理論。司法敘事理論的基本主張是,人們在法庭中利用敘事方式來獲取案件事實,即在法庭上由當事人雙方講述對立的故事,交由事實認定者(法官或陪審團)評判,最後由事實認定者講述一個最能為各方(包括社會公眾)接受的故事作為案件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