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教師節,由成都市教育局招募的新一批名優退休教師即將趕赴成都遠郊,懷著滿腔熱血,走上他們教育事業的新崗位。而這場「銀髮教師」下鄉興教的大接力,已是第十一個年頭。
正值教師節,讓我們走近這些「銀髮教師」,感受他們為教育脫貧而無私奉獻的精神。
餘業果
「我的教育生命在更多年輕教育人的身上延續」
2010年,餘業果從簡陽綜合實驗學校校長崗位上退休,24年的校長生涯告一段落。了解到「常青樹計劃」後,他心潮澎湃地報名參加了首批計劃,正如他在隨筆中寫的那樣,「開啟了工作新模式,開拓了學習新領域,開始了生命新境界。」
2011年9月,餘業果從導師轉為崇州市學監,從具體的課堂指導轉向為「教師隊伍建設、學校文化建設、體制機制建設、教育資源的整合」等頂層設計建言獻策,自此,他在「學監」這一崗位上扎了根。
如今已是餘業果堅守「常青樹計劃」的第十個年頭。查資料、寫教案,和「徒弟」——邊遠鄉村學校的校長、老師們交流探討,從早到晚,樂此不疲:「離崗退休,不是教育人生的終結,通過『常青樹計劃』,我的教育生命在更多年輕教育人的身上延續。」
唐順發
讓餘熱更生輝,幫扶從鄉村實際需求出發
四川省特級教師、原四川省政協委員唐順發2016年2月從新都一中退休後主動報名加入了「常青樹計劃」。如今,他是成都市「常青樹」工作團隊駐簡陽教育局學監,每周一到周五就在簡陽工作。
唐順發介紹,當時簡陽沒有一個名師工作室,名師優師沒有發揮較好引領輻射作用,對比成都,這項工作嚴重滯後了。於是他向簡陽市建言在全市範圍內建立名師工作室,並在2017年3月領銜率先在三星學區組建起了簡陽市第一個名師工作室,為農村學校培育優秀教師。2018年6月,簡陽市教育局召開名師工作室授牌大會,29個名師工作室正式運轉起來了。
2017年,唐順發在簡陽三星學區開始調研,了解簡陽鄉村學生閱讀的現狀,他以此為突破口,向三星學區督導組提出建議,大力推進學區內各中小學廣泛開展國學誦讀和課外閱讀活動。並代擬了《簡陽市三星學區初中語文閱讀計劃實施方案(試行)》,此後學區內各學校開始廣泛開展學生國學誦讀和課外閱讀活動。
【新聞背景】
「常青樹計劃」
2009年,成都成為全國唯一的部、省、市共建統籌城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進入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的「加速期」。面對教師專業素質城鄉差距明顯的困局,通過調研,成都市教育局發現:在農村教育事業發展急需更多擁有豐富教學和管理經驗名優教師的同時,名優退休教師資源十分豐富且又大量閒置。在這一背景下,「常青樹計劃」應運而生,這項舉措整合社會閒置優質教育資源,服務遠郊教育薄弱地區教育發展,在全國範圍內具有開創性和示範性。
截至目前,「常青樹計劃」先後共招募全國名優退休教師400餘人次,其中全國榮譽稱號86人(全國百名優秀校長、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勞模等),省級榮譽稱號107人(省特級教師、省級優秀教師、省級師德標兵等)。他們心系教育,克服困難,奔走在田野上,穿行於學校間,用所學,盡所能,服務成都遠郊9個設崗區(市)縣,設立38個導師工作室,惠及教師近2000名,學校、教師普遍受益。本報記者 趙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