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名優教師隊伍建設為抓手

2020-12-25 成都日報

李大勤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四川省教書育人名師;趙敏被評為四川省中小學名校長;駱志菊、李利會、楊小芳被評為四川省教書育人名師;馮躍幫、李泉泉等7名教師被評為成都市學科(技能)帶頭人;吳克娜、王丹等6名教師被評為成都市優秀青年教師;魏琳、孫瑩等6名教師被評為成都市教壇新秀……剛剛過去的第35個教師節,新都區有66名教師獲國家、省、市級表彰,另有335名教師獲區級表揚。

據了解,新都區教育系統教職工總數5522人。其中,公辦小學專任教師專科及以上學歷比例98.92%,公辦初中專任教師本科及以上學歷比例95.32%,公辦普通高中專任教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比例16.2%;5280人的專業技術人員中,具有高級職稱人數828人,佔比 15.68%,具有中級職稱的人數2381人,佔比45.09%,另有6名中小學正高級教師。數據背後是一支陣容強大、充滿活力的教師隊伍。

近年來,新都區教育局沿著「以點帶面,促整體;以城帶鄉,促均衡」的工作思路,以加強名優教師隊伍建設為抓手,以激活教師內生動力為重點,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區域教師整體素質得到了全面提升。

引育並舉

不斷壯大名優教師隊伍

名優教師隊伍在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實現教師隊伍可持續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新都區教育局以『加強名優教師隊伍建設』為核心,引育並舉,分層組建並不斷壯大各級各類名優教師隊伍。」新都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近幾年該區共引進27位省市級名優教師,推評1386名省、市、區級各類名優教師。全區現有管理期內的市級及以上名優教師112名,管理期內的區級各類名優教師708名;教學名師後備人才35名;成立省級名師工作室1個、市級名師工作室3個、區級名師工作室33個、區級名校長工作室2個,工作室總數達到39個。

經過幾年的發展,目前該區已初步形成結構合理、陣容強大、梯次配備、充滿活力的一支名優教師隊伍。

精準培養

促進後備名師快速成長

根據後備名師的實際情況量身訂製培養目標、逐個制訂培養菜單,同時聚集工作室、學校和培養對象三方力量,快速補足短板,實現精準培養,這種「菜單式」培養機制和「三級結對」培養模式,有效提升了新都區後備名師培養的速度和質量。

此外,針對名優教師分布不均的現狀,該區在評選區級名優教師時採用了分學科、分學段制定評選名額的分配方式,有效改善了區級名優教師學科、學段不均的現狀。經過努力,2018年新都區成功推選1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成為成都市特級教師,填補了該區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無高級別榮譽稱號的空白。

「為了促進後備名師的快速成長,我們進一步優化了培養方式,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以『菜單培養為核心』, 進行分層分類培養。」新都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據了解,目前新都區現有管理期內的區級名優教師已達708人,基數的不斷擴大也為市級及以上名優教師的評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據統計,2014年以來,該區共成功推評市級及以上名優教師325人次,獲評教師數量位居我市前列。

廣搭平臺

發揮名優教師引領作用

近幾年,該區共有1400餘人次的名優教師承擔了區級及以上的示範課和專題講座,充分發揮了名優教師的引領示範作用;共有1000餘人次名優教師開展了1500餘次「名師送教」活動,向50000餘人次教師提供了新的教育信息和理念,有效促進了農村教師教育理念和教育行為的轉變,充分發揮了名優教師扶薄助弱的作用;共開展126次「名師傳道」和53次「名師面對面」活動,既發揮了名優教師服務社會的功能,也擴大了名優教師的社會影響力,並拓寬了教育與社會的溝通渠道,提升了群眾對教育的滿意度;39個名師工作室與39所學校建立了定點服務關係,通過教學示範、科研指導等方式,提高了定點服務學校的辦學質量。

搭建名優教師引領平臺、構建城鄉服務體系、搭建社會服務平臺、創建定點服務機制,通過點帶面、城帶鄉多級互動的模式,新都區充分發揮名優教師作用,引領帶動全區教師專業成長。

亮點突出

名優教師建設成果豐碩

近幾年來,該區已有省特級教師17名、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1名、「天府萬人計劃」天府名師1名、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後備人才2名、市特級教師(校長)14名、市學科帶頭人39名、市優秀青年教師45名;四川省第一批省級名師工作室領銜人1名(全省共45人獲評)、成都市第二批市級名師工作室領銜人3名;成功引進教育人才27名,其中省特級教師8名(正高級教師2名)、市特級教師2名、市學科帶頭人14名(正高級教師1名)、市優秀青年教師3名;52位名優教師獲得市級教學成果三等獎及以上獎勵、200餘位名優教師獲得市級賽課三等獎及以上獎勵、325位名優教師獲得市級及以上榮譽稱號;39個名師工作室的506名成員均與工作室領銜人及學校負責人籤訂了《「三級結對」培養協議書》。

經過幾年的發展,新都區高端教育人才不斷湧現、對區域外教育人才的吸引能力不斷增強、名優教師工作成果不斷增加、教育人才培養更加精準到位,名優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奚正東/文

後記

近年來,新都區在名師隊伍建設方面已形成政府、研培機構、學校、名師,四位一體、合力推進的新機制。「在以後的工作中,新都區教育局將繼續以名師隊伍建設為抓手,持續推進教師隊伍建設工作高位、優質、均衡發展,不斷提升新都教育品質,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新都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相關焦點

  • 【聚焦】全旗名優校園長名優教師「六個一」工程啟動
    1月27日,全旗名優校園長名優教師座談會暨「六個一」工程啟動儀式在薛一小分校階梯教室舉行。會上,解讀了《準格爾旗名優校園長「六個一工程」考核管理實施方案》《準格爾旗名優教師「六個一工程」考核管理實施方案》《準格爾旗「名優教師、名優班主任、名優校園長」工作室創建方案》。
  • 提升民族地區教育質量 阿壩州名優骨幹教師培訓結業典禮在領川外國...
    「教得好」的當地教研和骨幹教師「種子」,為推動地區教育質量提升奠定基礎。注重成果運用推動教育發展服務區域發展此次培訓既滿足了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實際需求,又強化了民族地區名師培育孵化其內生動力,為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 喜迎教師節 | 看!德州市德城教師隊伍建設
    近年來,德州市德城區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以黨的建設為統領,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總目標,以創建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為總抓手,認真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優化教育布局,深化教育改革,發展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打造了一批特色名校,培養了一批名師名校長,培養了無數優秀學子,德城教育品牌愈加閃亮。
  • 莘縣教育大動作:事關學校建設,教師隊伍建設、教師待遇
    《意見》堅持教育事業優先發展的理念,著力完善教育基礎設施,優化學校布局,著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科學配置教師資源,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聚焦重點難點問題補齊短板,激發教育發展活力,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全面振興莘縣教育,提升全縣人民對教育的滿意度。
  • 諸城市教體局「五大工程」強化教師隊伍建設
    中宏網山東9月7日電 諸城市教體局 「五大工程」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強化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加強師德長效機制建設,培樹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之風;引領教師加強讀書、更新理念、豐富內涵;加強教師培訓,堅持集中與分散培訓相結合,組織引領廣大教師用好各級各類培訓平臺,學習掌握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術、新手段;開展學習研究、教師基本功大賽、賽課比武、互動研討等特色活動,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技能;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培訓策略,開闊教師視野,提升教師素質素養。做大名師團隊鍛造工程。
  • 名優退休教師下鄉興教為成都城鄉教育發展「育新苗」
    又是一年教師節,由成都市教育局招募的新一批名優退休教師即將趕赴成都遠郊,懷著滿腔熱血,走上他們教育事業的新崗位。而這場「銀髮教師」下鄉興教的大接力,已是第十一個年頭。正值教師節,讓我們走近這些「銀髮教師」,感受他們為教育脫貧而無私奉獻的精神。
  • 清流縣新建屏山小學首批名優骨幹教師團隊組建成立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學校發展之源、提高之本教師隊伍是學校發展水平決定因素之一清流縣屏山小學建設是縣委、縣政府為貫徹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而實施的一項為民辦實事項目目前,屏山小學各項籌備工作正有條不紊地進行即將投入使用
  • 成武三管齊下強化教師隊伍建設
    發布日期:2020-08-10 10:42 瀏覽次數: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成武縣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提升縣域教育競爭力的核心來抓,以教師培養培訓為抓手,積極實施「人才強教」戰略,創新機制,多措並舉,著力打造一支高水平、專業化的校長和教師隊伍。一是創新教師補充機制。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離不開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
  • 和美教育育英才 邁開大步創名優——走進新時代的萊西市實驗學校
    萊西市實驗學校始建於2004年5月, 2006年8月萊西四中高中部整體遷入,時為萊西市第一中學(北校),2014年12月更名為萊西市實驗學校,是萊西市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辦學」標準投資建設的一所現代化重點中學。
  • 徐州市銅山區鄭集實驗小學舉行名優教師示範課活動
    為了進一步提高新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優化課堂教學,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引導和示範作用,鄭集實驗小學開啟了為期四周的名優骨幹教師示範課活動。各學科名優教師師積極參與,新教師聽課熱情高漲,充分體現了學校較為濃厚的教研氛圍。本次活動中,涉及語文、數學、英語、體育、美術、音樂等學科,每一位授課教師精心準備、深挖教材、巧妙設計,注重課堂實效,以嫻熟的教學技藝和紮實有效的課堂訓練,為新教師呈現了精彩的展示課,風格各異卻精彩紛呈。
  • 造就大國良師:教師教育振興的關鍵抓手
    師範大學教師教育振興要實現兩個轉向,即從平向並列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職能關係轉向以人才培養為中心的一主多從的職能關係;從師範生、非師範生平向多元的人才培養結構轉向以大國良師培養為優勢特色的人才培養結構。再次,「聚焦大國良師培養」是振興教師教育的關鍵抓手。
  • 【師資建設】博觀約取•厚積薄發∣「十三五」教師隊伍建設藍圖搶先看
    博觀約取•厚積薄發∣「十三五」教師隊伍建設藍圖搶先看前言  堅持實施人才強區、人才強教戰略,以提升師德師能為核心,以探索科學有序的教師管理機制為重點,進一步深化教育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機制改革,加快實現教師資源優化配置和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為打造「
  • 新秀小學:以名師工作室為抓手,讓教師享受職業的幸福
    羅湖區教科院副院長荊志強、教科院教師發展研究與培訓室主任朱豔、教科院小學語文教研員張靜、東曉小學教科室主任陳蓀、新秀小學行政和家委會代表、語文教師以及工作室全體成員參加了此次掛牌儀式。以名師工作室為抓手,讓教師享受職業的幸福「教師是學校第一生產力,學校的高質量發展,必須依靠教師的高質量提升來實現。」
  • 我市舉行市級名優教師高端班培訓活動
    這裡是溫嶺市教育局官方微信公眾號請點擊上方藍字「溫嶺教育」關注我們近日,市教育局人事科組織的市級名優教師高端班第一期培訓在市教師教育學院舉辦。市教育局黨委副書記金建光出席活動並講話。來自全市各中小學幼兒園的50多位名優教師參加了此次培訓。
  • 浙江出臺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
    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2018年8月9日)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精神,加快推進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結合我省實際
  • 強基固本 爭做新時代築夢人——我市教師隊伍建設綜述
    □本報記者 牛 琪通 訊 員 墨高鵬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傳道授業解惑、教書育人圖強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根本保障。近年來,全市教育系統以修師德為根本,強師能為重點,鑄師魂為核心,把全面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根本性民生工程來抓,教師隊伍得到有效補充,師德建設切實加強,整體素質明顯提升,營造出全社會尊師重教、廣大教師奉獻進取、優秀典型不斷湧現、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的良好局面。
  • 無生上課+說課 名優教師共成長 ——記嘉善縣名優教師教學選拔及新...
    10月13日,金桂飄香秋意濃,嘉善縣名優教師教學選拔及新老學帶教學展示活動暨PX025培訓在泗洲小學舉行。本次展示活動將無生上課和教學闡述相結合,每個選手比賽時間為30分鐘。沈凌霞、湯潔、趙志宏等九位教師帶來了課堂設計和設計理念的教學展示。
  • 以課程建設為抓手提升教師教學能力
    專業是學校的產品,而課程則為這個產品的零件。一個優質產品,首先必須生產出若干個優質的零件。課程建設作為專業建設的核心環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下面筆者以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項目「基於實務教育與創新教育並舉的『玩具機構設計與製作』課程改革與實踐」為例,總結一下課程建設方面的體會。一是傳授知識方面。
  • 玉溪教師隊伍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來源:玉溪網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近年來,我市加快推進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教師管理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化,教師隊伍不斷壯大,層次結構不斷優化,教師隊伍整體面貌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夯實了人才培養基石。
  • 視頻︱永康市實驗幼兒園為教師隊伍建設賦能
    ,進一步提高教師道德修養,強化教師隊伍建設,引領教師爭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教師,增強教師的職業榮譽感、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全力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