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市民身邊的場地,大寧公園的市民健身長廊成「打卡點」

2020-12-19 中國青年報

「看得見、摸得著、能感受、更實在」,上海市政府的實事項目讓市民於細微處感受到了城市的溫度。記者近日從市體育局了解到,2020年市政府實事工程項目原計劃新建改建100條市民健身步道、新建改建80片市民多功能運動場及新建改建500個市民益智健身苑點,到目前為止,全市已建成112條市民健身步道、96片市民多功能運動場及585個市民益智健身苑點,超額10%以上完成年度任務。

市政府實事工程項目的宗旨,是解決群眾身邊「急、難、愁」的問題。健身步道、市民球場、健身苑點等,作為市體育局解決「健身去哪兒」難題的重要舉措,受到市民的熱烈歡迎,近年來在市民滿意度調查中一直名列前茅。

今年年初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項目開局非常困難,社區封閉管理無法進行實地勘查。市體育局積極應對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提早規劃布局,整合多方資源,積極推進建設。

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解決困難的幾點做法:首先,按照項目建設標準,在進不了社區的情況下,提前設計建設模板,多大面積預配哪些健身器材,然後再通過居(村)委徵求社區居民意見,縮短了前期籌備的時間。

其次,根據實事項目完工節點和實際工程進展,市體育局提前預判籌劃,指導各區倒排計劃,緊抓進度。在合法合規的基礎上,簡化前期手續的流程辦理,壓縮辦理周期,儘早開工,確保充足的施工周期。

此外,在選址方面,加強體綠結合、體農結合,注重二次利用,在河道沿岸、公園綠地、美麗鄉村等因地制宜植入一批市民群眾看得見、用得上的健身設施,為群眾體育鍛鍊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氛圍。此外還會同市住建委、市房管局等單位聯合發文,結合老舊住宅區改造加大了更新改造力度。

2020年,市體育局、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印發《上海市公園綠地市民健身體育設施管理辦法》,進一步深化城市「體綠結合」,充分拓展公園綠地公共服務功能,大力推進市民身邊的體育設施建設工作。10月初,由靜安區體育局與大寧集團合作建設大寧公園市民健身長廊正式投入使用,受到市民廣泛歡迎和好評,已成為市民健身休閒的熱門「打卡地」。該項目總投資240餘萬元,其中體育局投入約148萬元進行步道建設和健身器材更新。大寧集團出資約100萬元進行足球場、羽毛球場、兒童設施建設和地面鋪設。

大寧公園市民健身長廊佔地4536平方米,場地外圍環繞有一條長425米的健身步道。安裝有健身器材54件,通過不同的地面材質及顏色將場地劃分為兒童娛樂及足球訓練區、青年不鏽鋼運動區、綜合人群負重力量練習區、四代塑木健身區、羽毛球場區及智能健身驛站區六個主題活動區域,能夠滿足全年齡段市民多元化健身需求。

對於喜歡「擼鐵」的年輕人來說,健身房不再是唯一去處。市民健身長廊的力量健身區覆蓋了推胸、推肩、蹬腿、深蹲等力量訓練方式的器材,並將室內力量訓練器械結構原理應用到戶外健身器材上,使用者可根據自身情況調節負重片數量,進行訓練強度的調整。四代塑木健身區主要面向老年人群體,除了配置傳統器材外,還搭配有智能健身設備,通過立柱顯示屏實時顯示運動數據。智能健身器材都配置了太陽能感應燈光,方便市民傍晚夜間健身。場地中全部器材設有使用說明,使用者還可通過掃描二維碼觀看示範視頻,場地還專門安裝有掛衣架,為市民鍛鍊提供便利。

2019年,上海建成了社區體育設施信息化管理服務平臺,全市16個區實現了社區體育設施健身場所公示牌上張貼「二維碼」識別。今年的實事項目設施建成以後,也將統一納入信息化管理平臺,市民群眾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了解器材使用方法,觀看演示視頻,在線報修投訴,確保身邊的場地設施惠及廣大市民。

來源:上觀新聞

相關焦點

  • 上海體育健身設施實現城鄉社區全覆蓋
    「健身去哪兒」?上海體育不斷探索,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尋找破解難題之道。2020年,上海市體育局牽頭承擔「新建改建100條市民健身步道、80片市民多功能運動場及500個市民益智健身苑點」三項市政府體育實事工程項目。
  • 運動器材添"身份證" 上海體育局完成年度實事工程
    2020年上海體育局牽頭承擔了「新建改建100條市民健身步道、新建改建80片市民多功能運動場及新建改建500個市民益智健身苑點」三項市政府體育實事工程項目。  截至目前,全市今年已新建改建市民健身步道112條、市民多功能運動場96片、市民益智健身苑點585個,提前超額完成年度任務。
  • 龍崗大運公園綠道依山傍水而建,已成市民競相打卡的徒步勝地
    原標題:神仙湖綠道讓你漫遊「仙境」龍崗大運公園綠道依山傍水而建,已成市民競相打卡的徒步勝地深圳商報2019年05月06日訊 神仙湖波光粼粼,群山環繞鬱鬱蔥蔥……近期,總長3公裡的龍崗大運公園綠道支線神仙湖綠道提升工程完工,使龍崗大運公園綠道成為深圳市民們競相打卡的新徒步勝地。「這裡空氣特別好,既能看山,又能看湖,每次來都非常陶醉。」陳先生家住福田,一到節假日或周末,他都要來大運公園綠道走一走。
  • 靜安:居民健身&白領午餐丨民生需求點就是代表視察的關注點
    11月19日上午,20餘位區人大代表到大寧鬱金香公園健身廣場和恆悅簡廚白領餐廳,圍繞公共體育健身設施建設和民生保障兩個主題開展集中視察,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馮璐參加。大寧鬱金香公園健身廣場——滿足居民多元化健身需求大寧公園健身長廊 始建於2011年,為更好地打造服務型精品公園,滿足市民遊客對運動健身的需求,2020年有關部門對整個運動長廊調整布局,針對兒童和青少年、中青年、老年等不同人群,增加不同設施設備,將沿河設立的健身休閒活動區域進行升級改造。
  • 體育公園在身邊 市民運動更方便
    桂城怡海體育公園位於怡海湖旁,環湖邊建有紅、藍色的健身徑。結合基礎城市景觀、綠地自然環境和地方文化特色,圍繞城市容貌整體提升,將原先的城市邊角地建設成為各具特色的社區體育公園網紅打卡點,點亮公園周邊體育休閒生活,打造成一座城市的體育名片。 二是彰顯了城市民生情懷。
  •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調研全民健身點、市民體育公園和F1賽車場
    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設體育強國的重要論述,認真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緊緊圍繞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統籌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和國際一流體育場館,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提升賽事影響力和產業競爭力,加快打造全球著名體育城市,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緊扣這個目標,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調研全民健身點、市民體育公園和F1...
    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設體育強國的重要論述,認真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緊緊圍繞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統籌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和國際一流體育場館,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提升賽事影響力和產業競爭力,加快打造全球著名體育城市,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承德市:森林公園成市民休閒健身好去處
    進入移動版,省流量,體驗好 一日之際在於晨,早上6 點,市民李陽就換上運動服出發了。「現在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了,就更加注重鍛鍊身體了,畢竟健康最重要嘛。」「市區這些森林公園建成後,大家再也不用擠到山莊裡晨練了,離我家最近的佟山公園,步行幾分鐘就到了,特方便!」李陽說,自從佟山公園建成後,這裡就成了她晨練的好去處。每天清晨,佟山公園熱鬧非凡,打太極的、跳舞的、舞劍的,公園裡扎堆兒晨練的市民一撥接一撥。
  • 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起來亮起來 - 國家體育總局
    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全國各地都在想盡一切辦法,修建群眾身邊的健身場地。  以北京市為例,2019年,僅健身步道這一項,北京全市在16個區的社區和公園等場所,就建設了150餘公裡的健走步道,超額完成北京市政府重要民生實事項目100公裡健走步道建設任務,滿足廣大市民參與健步走和跑步運動健身需求。這一數字的背後,體現的是近年來北京市全民健身事業,特別是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的快速發展。
  • 緊扣這個目標,李強調研全民健身點、市民體育公園和F1賽車場
    緊扣這個目標,李強調研全民健身點、市民體育公園和F1賽車場 位於嘉定區安亭鎮的上海市民體育公園,今年初已正式對外開放。
  • 聽聽長治市民們怎麼說?市體育公園與市民們見面已有10多天來
    長治體育公園於11月20日正式與市民們見面了,10多天來,公園更是成了市民健身、休閒打卡的樂園,大家在參與健身的同時,也紛紛為我市建設體育公園的惠民之舉點讚!採訪當天雖然天氣寒冷,但是在體育公園的田徑運動場上還是有很多市民在進行太極拳、跑步等健身項目,體驗新場地。體育公園坐落於潞州區商業圈,讓大家有「公園開在家門口」的親切感,市民們在健身、休閒的同時,對此也是讚不絕口。
  • 體育健身遇上城市文化 南京市民定向尋訪「城市打卡點」
    龍虎網訊(記者 袁健)「致敬七十載、奮進再出發」,10月27日上午,2019南京城市定向打卡活動啟動儀式在風景秀麗的河西城市生態公園舉行。南京市社會各界700名人士參加了本次活動。
  • 廣州白雲區打造濱河公園網紅打卡點
    白雲區統一安排資金,結合周邊環境進行設計規劃,打造成了一條集河道防洪、群眾休閒娛樂、人文薰陶渲染為一體的休閒碧道。拆除違建後騰出的公共空間建起了休閒公園、體育公園、文化廣場,配套籃球場、輪滑場和休息驛站。河道碧道在村中蜿蜒而行,依山傍水綠樹成蔭,白色的欄杆、清澈的流水,人們或駐足、或慢行、或跑步,這裡已成為村中老人、運動愛好者、大小朋友每天的打卡地,歡聲笑語四處蕩漾。
  • 這一年間,家門口的社區健身苑點紛紛翻出新花頭!
    室外較大幅度的降溫,擋不住申城市民的健身熱情,也給市體育局牽頭的「新建改建100條市民健身步道、新建改建80片市民多功能運動場、新建改建500個市民益智健身苑點」三項市政府體育實事工程項目,帶來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 重慶大渡口:社區文體公園有「智慧」市民健身多了新體驗
    楊捷「點讚」的心湖西社區體育文化公園,是大渡口區實現智慧化管理的社區體育文化公園之一。記者從大渡口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大渡口區將對6個社區體育文化公園實現智慧化管理,目前已建成開放4個,部分公園實現了智能Wi-Fi系統、智能廣播系統和智能警務系統的覆蓋,市民在公園中遊玩可以享受到免費的Wi-Fi,帶來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 「喚醒」高架橋下空間 寧波市民健身有了新場地
    新華社寧波6月3日電(記者吳帥帥、夏亮)原本雜草叢生、土地坑窪的高架橋下空間如今搖身一變成了9000多平方米的綜合健身場地,在浙江寧波,這樣的改造項目正在陸續推進並投入使用。位於寧波市鄞州區的潘火體育公園近期剛開始投入運營,一到傍晚總能吸引大量前來鍛鍊的市民。
  • 市民身邊看變化丨全域公園城市 感受大美淄博的幸福脈動
    逛公園品書香學垃圾分類 一園見證幾代人幸福成長「人民公園見證了我家三代人的成長,如今也成了我帶孩子遊玩的打卡地。」說這話的孫先生是一位80後,小時候每個周末他都是在人民公園度過的,如今他喜歡帶著父母、孩子到人民公園找找兒時的記憶。「小時候來人民公園就是坐遊船,現在不僅有遊樂設施而且還有圖書館,公園的品味越來越高。」
  • 家門口就能健身 青島今年投入4100萬元 共建204處健身場地
    據統計,2015年到2020年全市共建成體育公園、籠式足球場、多功能運動場、兒童樂園等健身設施686處,遍布在市區和城鄉市民聚居地,為青島健身愛好者提供了安全便捷的健身場所,助力「全民健身提檔升級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總要求,把「體育惠民」融入到青島國際時尚城一體化建設落到了實處,著力培育「我運動我健康,我運動我時尚」的健康生活理念。
  • 上海最大規模體育運動場地令人驚嘆!
    這裡不僅能開展大眾運動,還可進行專業賽事;這裡是迄今為止上海最大規模的體育運動場地,光11人制足球場就有18片之多。它就是在建的上海市民體育公園(一期)。今天上午,周到記者從上海建工集團獲悉,經過建設者18個月的連續奮戰,這項工程建設己進入最後衝刺,將在今年9月底基本建成。
  • 李強今天來到社區健身中心、市民體育公園、上賽場調研!
    加快設置一批布局科學、功能豐富、特色鮮明的嵌入式社區健身場所,更好激發廣大市民群眾的健身動力和參與熱情徐匯區康健街道市民健身中心是全市首家社區體育場,總佔地面積1.3萬平方米,年服務超10萬人次,已經成為社區居民家門口健身鍛鍊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