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孫憲超
今年是葵花葯業改制20周年。20年間,葵花葯業完成了從瀕臨倒閉的國營五常製藥廠到如今已在黑龍江、吉林、河北、湖北、重慶、貴州等6省市布局、擁有12家生產工廠的國內知名醫藥企業的蛻變。
日前,證券時報「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在行動」採訪團走進葵花葯業,證券時報常務副總編輯周一對話葵花葯業董事長、總經理關彥斌,探尋葵花葯業快速增長之道。
葵花葯業是國內醫藥行業特別是中藥行業的知名企業,「小葵花」兒童藥品牌的影響力處於行業領先地位。葵花葯業將「兒童、呼吸、消化、婦科、老年、心腦血管、風溼骨病系統藥物」定位為中長期發展的戰略產品線。
目前,葵花葯業的研發體系建設已趨於完善,研發中心現已形成下設北京、哈爾濱、重慶、天津4家研究院與12個工廠研究所(部)的平臺布局,不斷加深對產品的挖掘和臨床研究。截至今年上半年,葵花葯業開展仿製藥一致性再評價研究項目20項;化仿藥原料/製劑研究項目8項;化藥仿製藥研發項目14項;公司與中國中醫藥科學院中藥所合作開展經典名方研發項目8項。公司已獲得批件或結題的大健康產品研發項目16個,其中4項已獲得國家保健食品備案號;在研產品項目20個;已立項項目6個。
在葵花葯業旗下各大品類當中,兒童藥在整個銷售當中佔據半壁江山。目前,葵花葯業兒童用藥領域在產品種逾60個,圍繞兒童止咳祛痰用藥、兒童感冒藥、兒童厭食症用藥(健脾扶正類)、兒童祛火清熱類4個亞類布局產品線,並在每個產品線打造黃金單品,用品牌影響力帶動產品群整體放量。
關彥斌認為,做精品良藥是一個企業應該擔負的責任,尤其像葵花葯業這樣深耕兒藥領域的藥企,更是在為社會解決難題。今年葵花葯業改制20周年的主題就是成長與責任,葵花葯業目前仍然是處於成長過程中,因為成長能夠肩負更大重任,並且也願意隨著成長而肩負更大的社會責任。
2018年上半年,在2017年度中醫藥行業最具影響力榜單評選中,公司獲評「中國優質道地中藥材十佳規範化種植基地」 、「中國醫藥商業百強」、「中國醫藥行業成長50強」和「守法誠信企業」。
關彥斌表示,葵花葯業在現有品種、品牌、品類和業務模式基礎上,不斷地通過「買、改、聯、研」等方式注入好的品種。葵花葯業希望做價值成長型企業、做有價值的事,通過聚焦培育黃金大單品推動公司發展。(更多報導見A3、A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