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7月4日訊 為破解兒童用藥短缺問題,國家醫保局在「新版醫保目錄」中,把兒童用藥列為優先考慮調入藥品。對此,專家分析認為,隨著國家政策扶持力度增強,未來我國兒童藥市場規模預計保持年均兩位數以上的增長。
兒童藥長期存在「三少」局面
兒童用藥指應用於0-14歲未成年患病者所使用的藥物,包括專門針對兒童的專用藥品或藥品說明書中標明兒童使用用法用量的藥品。
據了解,市場上兒童專屬藥物長期處於生產廠家少、品種少、適宜劑型少的「三少」局面。全國工商聯藥業商會調查顯示,在我國6000多家藥廠中,專門生產兒童藥品的僅10餘家。
「從研發到上市,普通新藥約10-12年,兒童新藥則高達14-16年。」業內人士分析稱,兒童新藥的研發難度較普通新藥更大、費用更高,同時兒童藥用輔料的安全性有更高要求,諸多因素導致製藥企業開發兒童藥物的積極性不高。對此,作為國內聚焦兒童用藥領域的龍頭企業葵花葯業集團總裁關一也坦言,兒童專用藥由於使用人群相比成人要窄,收益較成人低,藥企開發該類藥物的積極性確實不是很高。
與「三少」局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隨著我國全面二胎政策放開,兒童用藥市場2018年已超1500億元,與2009年350億元相比,10年增加了1000億元。
為了鼓勵國內藥企加大兒童藥的研發和生產,近年來,政府部門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包括鼓勵研發、優先評審、加強醫院配備、招標採購直接掛網等。今年上半年國家醫保局發布《2019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方案顯示,今年中旬將印發新版藥品目錄,兒童用藥被點名為優先考慮調入藥品。
小葵花兒童藥7個單品銷售過億
「儘管我國兒童用藥市場部分份額仍被外資品牌把持,但在政策利好密集釋放之下,一些兒童藥龍頭企業已在積極構建兒童藥研發技術平臺」上述業內人士稱。
據了解,目前葵花葯業已將其「小葵花」品牌系列兒童藥物視為企業發展的第一戰略。2018年4月,葵花葯業發布公告稱,擬以1000萬元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重慶小葵花兒童藥物研究院,進一步加強對兒藥產品的深入發掘和學術研究,提升兒童藥品研發實力,鞏固兒童藥產品的品牌地位。
資料顯示,葵花葯業成立於2005年,2014年上市。旗下擁有超過70個兒科藥品的批文,目前有59個在銷的專業兒童藥產品,涵蓋了兒童感冒、甲流、抗感染等兒童常見疾病領域。其中「小葵花」品牌,已成為行業內兒童藥領域的領軍品牌。
葵花葯業2018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小葵花兒童藥有7個單品銷售過億,分別是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小兒柴桂退熱顆粒、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金銀花露、小兒氨酚烷胺顆粒、小兒肺熱咳喘顆粒、小兒化痰止咳顆粒。另有10餘個產品銷售過千萬,分別是芪斛楂顆粒、小兒清肺化痰口服液、小兒智力糖漿、小兒感冒顆粒、鹽酸氨溴索口服溶液、葡萄糖酸鋅顆粒、小兒止咳糖漿、小兒咳喘靈顆粒、小兒麥棗咀嚼片等。
其中,明星產品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顆粒銷售額高居兒童止咳品類榜首。據悉,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顆粒)作為葵花葯業重磅黃金單品,2017年進入國家醫保目錄,並被國家衛計委列為2018年流感防治推薦用藥。2017年,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顆粒)銷售額率先突破6億元
未來五年在三大領域發力
2018年4月,經全國著名品牌價值研究專業機構「北京名牌資產評估有限公司」評定,「葵花」品牌價值100.90億元,「小葵花」品牌價值80.30億元。
「2007年,葵花葯業便創立了小葵花品牌,啟動了專注兒童藥發展的戰略。」 葵花葯業集團總裁關一曾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未來五年,葵花葯業會在「兒童感冒、兒童發燒、兒童日常健康」這三大品類強化發力,完成品類領導的佔位,實現圍起「金角銀邊草肚皮的產品線」戰略,夯實小葵花在各個細分品類中的品牌地位。
年報顯示,目前葵花葯業一系列針對兒童的散劑、口服液、顆粒劑藥品的改口味、改劑型等項目研究,重點兒藥品種擴大功能主治和適應症研究,正在有序進行中。 一系列針對兒童的呼吸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首仿歐美國家化藥項目,也正在有序研究之中。
(責任編輯:李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