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臺灣式電信詐騙」:冒充公檢法 窩點3個月轉移

2020-12-20 中國法院網

揭秘「臺灣式電信詐騙」:冒充公檢法 窩點3個月轉移

2016-11-11 09:43:53 | 來源:人民日報

  「我是公安機關工作人員,某某(人名),知道公安局為什麼要找你嗎?之前我們寄發協查公文,通知你來進行到案說明,你怎麼沒有出面處理……」這樣的電話,或許你也曾接到過。冒充公檢法詐騙,多被稱為「臺灣式電信詐騙」案件,由於此類案件的伺服器、窩點及犯罪嫌疑人在國外,具有非接觸性和隱蔽性等特點,打擊抓捕難度不小。

  近日,公安部指揮浙江等地公安機關成功破獲特大跨境電信網絡詐騙案件, 涉及3個特大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團夥,共抓獲冒充公檢法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的犯罪嫌疑人101人(大陸76人,臺灣25人),涉及案件135起,涉案金額達2000餘萬元。

  「臺灣式電信詐騙」的團夥是如何構成的?詐騙窩點是如何運轉的?為何這類詐騙如此猖狂?記者採訪了辦案民警和在押的部分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

  團夥如何形成?

  各類團夥組成「公司」,3個月轉移窩點

  在溫州市甌海區看守所,記者見到了在押的部分犯罪嫌疑人。

  現年39歲的臺灣籍男子董某某,是此次專案被押解回國的一名團夥管理者,與他一起在柬埔寨窩點被抓的還有其他26名人員。作為詐騙窩點的組織管理人員,董某某不僅負責人員管理、與臺灣轉帳窩點等的聯繫,同時也負責境外窩點人員的生活採購等工作。

  詐騙分子往往將話務行騙窩點稱為「公司」,董某某被抓時,其所在「公司」就設在柬埔寨某地一棟三層的別墅內。

  「臺灣式電信詐騙是集團化運作的犯罪產業,這樣一個『公司』的運轉,需要多個分工明確的分團夥支撐,它們之間可能是隸屬關係,也可能為互利關係,還有可能是單項服務關係。」溫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一大隊副大隊長盧立錕說,「詐騙話務窩點的實際出資人為『金主』,通常是臺灣人,依據所騙錢款數額獲取提成;撥打電話實施詐騙的是『話務員』,具體分為一線、二線、三線;在話務窩點負責網絡線路和設備維護的是『鍵盤手』或稱為『電腦手』;轉帳窩點稱為『水房』,一般設在臺灣;提供銀行卡的人稱為『車商』,取款人員為『車手』……」

  為逃避打擊,這種團夥過一段時間就會換人換點。「第一個窩點在金邊,從2016年3月初開始,到5月下旬結束。第二個窩點從今年6月初開始,也是在金邊,距離第一個窩點有20分鐘左右車程。」犯罪嫌疑人莊某說。

  「3個月是比較划算和安全的周期,『公司』人員也要替換。」已經有近兩年詐騙經驗的董某某說,「除了支付房租、吃住等日常費用,還要給線路提供者、收販銀行卡的團夥等付費。一般來說,『公司』組建的第一個月需要詐騙200萬元人民幣左右的業績,收支才能打平;第二、三個月則需要170萬元至180萬元人民幣的詐騙業績來維持收支平衡。」

  窩點如何運轉?

  每晚都開會總結,幾天騙不來錢要罰背「劇本」

  「臺灣式電信詐騙」分工明確、流程清晰:一線話務員使用網絡電話,並根據被害人信息直接撥打電話,冒充公安機關來核實身份,告知其名下銀行卡涉嫌洗黑錢,待受害人上鉤再轉到二線話務員;二線話務員則聲稱為專案組辦案人員,告知受害人涉嫌洗錢,核實受害人的銀行卡帳號和餘額;三線話務員則假冒最高檢工作人員騙取密碼,並與「水房」對接,由「水房」將受害人銀行帳戶內的錢轉走。

  「我們按照北京的工作時間實施詐騙,『公司』電腦等設備也都按北京時間進行設置。每天北京時間8點半柬埔寨時間7點半開始撥打受害人的電話,柬埔寨時間下午4點半結束。」董某某介紹。

  「在話務人員實施電話詐騙前,需要有幾方面的準備工作。」辦案民警陳豐向記者介紹,「『菜單』就是所說的『料』,即受害者信息,一般包括受害者的姓名、性別、身份證號、具體地址,需要臺灣『金主』提前提供給話務窩點;根據『菜單』涉及的地域信息,話務窩點的『鍵盤手』聯繫改號平臺提供者,使得受害人手機顯示的號碼為當地公安的號碼;『鍵盤手』還要時時與線路提供者保持聯繫,保障通話質量。」

  戴某某是被押解回國的一名「鍵盤手」,同時也負責做窩點詐騙人員的業績:「一線話務員能提成5%,二三線分別提取8%,車商提取15%—20%……每天晚上,窩點都會開總結會,一二三線分別召開,對於騙術比較『高明』的錄音還會分享學習,同時也會分析沒有詐騙成功的案例;對於連續多天沒有詐騙成功的人員,還會罰背『劇本』或者手抄。」

  據犯罪嫌疑人介紹,一線人員多為大陸人員,二三線以及管理者一般都是臺灣人員。一般情況下,詐騙分子不能自己離開別墅,這是為了防止引起當地居民注意而被舉報,窩點人員需要的生活用品等由管理者代為購買。

  為何猖狂難禁?

  線路租借、呼叫改號、信息洩露,監管還須合力

  當前境外詐騙窩點並非傳統意義上的「聚人施騙」,各個分團夥通過即時聊天工具、網絡電話專用分機等工具相互溝通,導致被害人被騙時深信不疑、錢款被快速多次轉移提現,也導致警方在擴人擴線方面難以突破。但本次專案在線路商環節、改號平臺環節抓獲了嫌疑人。

  胡某,從事線路出租業務,主要提供境外線路接入服務。「我手上有5條國際線路,從上家以每分鐘0.2元—0.3元的價格租入,以每分鐘0.25元—0.32元的價格租出,獲利20%左右,兩年間共賺了40餘萬元。」胡某說,「這些線路多是從國外公司租來的,當這些公司租用運營商的線路出現剩餘時,我們就可以轉租到。但是其源頭還在三大運營商,因為運營商通過技術改進,就可以強制顯示國際代碼或未知代碼,從而防止詐騙分子利用漏洞改號。」

  胡某告訴記者,很大比例的線路提供商存在「灰線」產業,雖然不清楚買家的具體工作,但是由於買家提供的價格比正常服務高出很多,線路提供者對買家從事的活動往往心知肚明,在客觀上給詐騙行為提供了渠道。

  記者了解到,被用於改變呼叫號碼的VOS軟體,具備「呼叫控制功能」,可以進行改號。被詐騙團夥利用的多是盜版版本,其獲取非常容易,而且通過認證技術可以防止對盜版軟體的攻擊,價格在幾百元不等。

  此外,公民信息洩露問題值得關注。詐騙分子口中的「料」,多來源於金融、電商平臺及快遞行業,銀行流出的信息更「優質」。

  公民信息屢遭洩露,線路租借監管不力,呼叫改號操作簡單,為電信詐騙提供了便利。改變這些情況,單靠公安部門的打擊遠遠不夠,更需要工信部門進一步加強監管,運營商履行職責、嚴格內部管理。

相關焦點

  • 案例分析臺灣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揭秘詐騙黑幕
    老闆每個月結一次帳,「一線」拿「底薪+ 提成」,底薪5000元,提成一般為每單詐騙金額的3%;「二線」只有「提成」,為4%—5%;「技術」含量最高的「三線」能拿到8%。37歲的許某是臺灣臺中人,2010年曾因詐欺罪被臺中市法院判 處有期徒刑7個月,後刑滿釋放。2014年7月底,他由「胖財」招募到肯亞,當年11月因涉嫌犯罪被當地執法部門拘捕關押。今年4月9日,許某被遣返回 中國大陸。簡某也有案底,從小打架、吸毒,高中肄業處於無業狀態,曾因吸食k粉被臺灣警方處理,自稱仍是被臺灣警方通緝的在逃人員。
  • 臺灣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揭秘詐騙黑幕
    ——臺灣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揭秘詐騙黑幕新華社記者近日,肯亞將77名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遣返中國大陸,其中大陸犯罪嫌疑人32名、臺灣犯罪嫌疑人45名。這是我國首次從非洲大規模押回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犯罪窩點為何設在遙遠的非洲?犯罪嫌疑人如何對中國大陸群眾「隔空」實施電信詐騙?人數眾多的詐騙團夥內部如何分工配合?
  • 人在臺灣,電話信號在長沙,揭秘詐騙分子「人機分離」之謎
    這些打著公檢法名義的電話號碼究竟是何人所撥打?8月22日,長沙市反電詐中心舉行的系列防範電信網絡詐騙通報會上,揭開這一謎底。早在今年4月,長沙警方接到公安部轉來的線索,顯示有大量從長沙呼出的號碼大肆進行冒充「公檢法」詐騙行為。
  • 78名臺灣電信詐騙嫌犯從菲律賓被押解回國
    4月4日10時許,隨著一架中國民航包機降落在天津國際機場,78名臺灣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被我公安機關從菲律賓押解回國,初步核破涉及全國數百起案件,涉案金額達上億元人民幣。這是繼今年2月26日我公安機關將73名大陸犯罪嫌疑人從菲律賓押解回國後 ,打擊跨國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取得的又一次重大戰果。(來源:@公安部刑偵局)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多個省區市連續發生冒充公檢法機關工作人員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案件,涉案金額巨大,社會影響惡劣。經縝密工作,初步確定該批案件的犯罪窩點位於菲律賓境內。
  • 冒充公檢法詐騙……
    近日,瓊結縣公安局瓊結鎮派出所快速反應、及時處置,成功阻止了一起冒充公檢法的電信詐騙案,避免了群眾重大財產的損失。事後,瓊結鎮派出所民警立即向羅某講解了預防網路電信詐騙知識,並要求羅某立即對微信及支付寶綁定的銀行卡進行解除,通過民警的及時阻止,成功挽回了羅某的經濟損失。為防止其他社區居民上當受騙,該派出所立即向轄區5個社區,就該人情況進行通報。
  • 關於近期赤峰市松山區多發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進行電信詐騙的...
    關於近期赤峰市松山區多發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進行電信詐騙的預警 2020-11-04 13: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藏匿深山老林搞電信詐騙,窩點被吉水公安端了!
    9月9日,吉水縣公安局再次端掉一個藏匿在深山老林作案的電信詐騙窩點,當場抓獲犯罪嫌疑人4人,並繳獲大量作案工具。這個電信詐騙團夥與4月的那個團夥有什麼共同點和不同點呢?此詐騙團夥為了獲得高額利潤,於是鋌而走險協助境外詐騙團夥實施詐騙。7月至9月,該團夥陸續作案,共牟取非法利潤十多萬元。
  • 關於發布我市冒充公檢法進行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緊急預警!
    近日,我市發生多起冒充公檢法進行電信網絡詐騙的案件,騙子首先冒充「亳州警方」工作人員,稱當事人涉嫌參與某某金融洗黑錢一案,要求添加「辦案」QQ,後向受害人發送通緝令並引誘其製作語音筆錄,最後以核查個人資產是否涉案為由,誘騙受害人將全部資產轉入所謂的「安全帳戶」,在行騙過程中,騙子還會要求受害人設置
  • 【政法要聞】公安部發布5類高發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防騙指南
    從嚴從重從快打擊涉疫情詐騙犯罪,共破案1.6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7506名,有力服務全國疫情防控大局;集中打擊網絡貸款、網絡刷單、殺豬盤、冒充客服等4類電信網絡詐騙高發類犯罪,共搗毀窩點2460個,抓獲嫌疑人1.9萬名,破獲案件2.3萬起,高發類案得到有效遏制,網絡貸款類案件佔比由年初的40%下降至20%,網絡刷單詐騙日均發案下降30%,殺豬盤案件造成的損失數環比下降25%,冒充客服類案件連續兩個月發案環比下降
  • 「冒充公檢法」丨這三起電信詐騙被寧河警方成功阻止
    近期,公安寧河分局深入開展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宣傳,不斷提高廣大群眾防範意識和能力,並成功阻止三起以「冒充公檢法」為由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020年8月14日18時許,公安寧河分局潘莊派出所獲悉:轄區內一群眾疑似接到冒充公檢法的詐騙電話,已無法取得聯繫,可能要進行轉帳匯款。
  • 反詐|公安部發布5類高發電信網絡詐騙案件防騙指南
    從嚴從重從快打擊涉疫情詐騙犯罪,共破案1.6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7506名,有力服務全國疫情防控大局;集中打擊網絡貸款、網絡刷單、殺豬盤、冒充客服等4類電信網絡詐騙高發類犯罪,共搗毀窩點2460個,抓獲嫌疑人1.9萬名,破獲案件2.3萬起,高發類案得到有效遏制,網絡貸款類案件佔比由年初的40%下降至20%,網絡刷單詐騙日均發案下降30%,殺豬盤案件造成的損失數環比下降25%,冒充客服類案件連續兩個月發案環比下降
  • 揭秘電信詐騙新手"養成":入門有腳本 實戰拼演技
    這些文化素質不高、閱歷並不複雜的詐騙分子,為什麼能屢屢得手,熟練、有效地欺騙成千上萬人?記者在江西、福建、天津、江蘇等地走訪,揭秘電信詐騙新手是如何「養成」的。「實戰」演練靠「傳幫帶」「一群人一件事,一起拼一定贏」「嚴格就是大愛」……在江西南昌一處電信詐騙窩點,牆上貼著諸多勵志標語,一個個格子間裡擺著電腦、堆滿文件,儼然與一家創業公司沒有什麼不同。
  • 冒充「公檢法」詐騙40餘萬元石家莊警方果斷出手成功阻斷電信詐騙
    現在的騙子「套路」太多了,一會兒扮演你的朋友,一會兒扮演你的領導,甚至還冒充起「公檢法」進行詐騙,常常讓人防不勝防。此類詐騙案件的手段可謂是惡劣至極。受害人帶房產證慌亂出門8月25日14時30分,石家莊市公安局長安分局合成作戰中心接石家莊市公安局反詐中心預警,有位長安區的受害人正在被冒充「公檢法」的詐騙分子詐騙。
  • 冒充「公檢法」詐騙40餘萬元!石家莊警方果斷出手成功阻斷電信詐騙
    「公檢法」進行詐騙,常常讓人防不勝防。此類詐騙案件的手段可謂是惡劣至極。受害人帶房產證慌亂出門8月25日14時30分,石家莊市公安局長安分局合成作戰中心接石家莊市公安局反詐中心預警,有位長安區的受害人正在被冒充「公檢法」的詐騙分子詐騙。
  • 78名臺灣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從菲押解回國
    本報北京4月7日電 (記者張洋)近日,78名臺灣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被我公安機關從菲律賓押解回國,初步核破涉及全國數百起案件,涉案金額達上億元人民幣。這是繼今年2月26日我公安機關將73名大陸犯罪嫌疑人從菲律賓押解回國後,打擊跨國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取得的又一次重大戰果。
  • 女子遭遇冒充公檢法電信詐騙 志丹警方及時勸阻止損4萬元
    >以上「冒充公檢法」電信詐騙典型的開場白如果你輕信這樣的來電就可能掉進詐騙分子的圈套裡近日誌丹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反詐中心快速反應、及時處置成功勸阻一起冒充公檢法詐騙案件接警後,反詐民警意識到這極有可能是一起「冒充公檢法」電信網絡詐騙案,於是立即撥打王女士電話,但電話一直佔線,無法接通!民警擔心騙子一直在和王女士進行遠程電話進行「洗腦」,正在實施網絡詐騙。
  • 【淨網2020】揭秘!詐騙團夥原來是這樣!看完再說會不會被騙
    每年我國警方從全球各地抓獲數以千計的電信詐騙疑犯打掉數百個電信詐騙團夥為什麼電信詐騙依然如此猖獗?警方關於防範電信詐騙的宣傳可以說是鋪天蓋地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老百姓上當受騙?今天警方為大家揭秘電信詐騙集團內部組織以及電信詐騙案件的特點01 揭秘電信詐騙內部團夥的特點好多詐騙我們的詐騙集團高層都來自臺灣,電信詐騙集團需要
  • 冒充公檢法?假警察涉嫌詐騙邯鄲落網
    在生活中,不法分子利用大家對公檢法機關的信任,公然冒充公安、檢察院、法院等國家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實施電信詐騙!近日,邯山區公安分局農林路派出所就經過調查蹲守,成功抓獲一名涉嫌電信詐騙外省網上在逃人員。2020年11月28日,農林路派出所民警在工作中發現,因涉嫌電信詐騙被黑龍江綏化市公安局網上追逃犯罪嫌疑人劉某琦
  • 不怕,南崗警方官方科普「冒充公檢法詐騙」的套路
    下面,就讓小編通過一組圖片帶您了解「冒充公檢法詐騙」的真正套路,讓您知己知彼,防身有術!冒充公檢法的詐騙形式起源於上世紀九十年代的臺灣,從誕生時至今日仍然屢打不絕,發案不止,損失更大。一般騙子一天內與被害人多次通話,每次通話可能長達3-5小時,有的甚至會隔天或數日繼續通話實施詐騙。更有甚者,在長達2-3個月內,騙子要求被害人每天必須向其報告動態,被害人出國探親期間都沒有被放過。3、更新變種多。騙子集團擁有精心寫好的話術劇本,卻從未停止「創新」,並在使用過程中不斷總結完善。
  • 呼和浩特警方發布「冒充公檢法」詐騙預警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首席記者 劉曉君 實習生 喬羽)12月6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反詐中心發布預警:近期,多名市民遭受「冒充公檢法」電信詐騙,且被騙金額較大。對方來電自稱是公安機關的民警,以市民身份證、手機號涉嫌違法犯罪為由要求配合公安機關調查,然後出示假通緝令,要求受害人配合調查自己名下資產的合法性,將錢轉至「安全帳戶」進行詐騙。據了解,該類案件突出特點和防範措施:第一,主叫號碼大多從境外轉入,回撥後對方一般是關機或呼叫轉移,市民如果發現有此類型號碼打入一律掛掉並設置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