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教授研究稱新竹科學園面臨斷層與地震威脅

2020-12-17 中國臺灣網

臺大教授研究稱新竹科學園面臨斷層與地震威脅

2013年05月05日 15:23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列印

  中國臺灣網5月5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大學地質系教授陳文山研究表示,新竹科學園區面臨斷層與地震威脅,新竹斷層與新城斷層同為活斷層,且斷層恰好通過新竹市中心,沿線有十幾所學校。未來一旦發生錯動,對北臺灣經濟重心將造成極大威脅。

  新竹科學園區堪稱臺灣經濟命脈。不過,據陳文山研究,北臺灣附近有兩條活斷層,一條是通過新竹市中心的新竹斷層,另一條是通過竹科正下方的新城斷層。新竹教育大學教授遊能悌指出,因斷層位置敏感,因此沿線50米內,只能當作道路使用,而新竹斷層沿線,經過新竹教育大學、新竹高中、交通大學、臺灣清華大學、建功小學等校區,一旦發生錯動,後果恐不堪設想。

  陳文山大膽預測,一旦地震發生,因新竹斷層沿線都是民宅與學校,新竹市可能全毀。且因新城斷層就在新竹科學園區的正下方,屆時臺積電、聯電等,全球半導體重鎮可能損失慘重。(中國臺灣網 焦源源)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相關焦點

  • 教授稱臺灣新竹科學園面臨斷層與地震威脅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灣大學地質系教授陳文山研究表示,新竹科學園區面臨斷層與地震威脅,新竹斷層與新城斷層同為活斷層,且斷層恰好通過新竹市中心,沿線有十幾所學校。未來一旦發生錯動,對北臺灣經濟重心將造成極大威脅。  新竹科學園區堪稱臺灣經濟命脈。
  • 高雄大地震因斷層引發 臺灣為何地震頻發?
    高雄大地震因斷層引發,臺灣為何地震頻發?  臺灣氣象部門消息,6日凌晨3時57分許,臺灣高雄發生芮氏規模6.4級地震,另據中國地震臺網測算,此次高雄地震震級為6.7級,震源深度為15千米。有媒體稱,本次臺灣地震威力相當於兩顆原子彈,高雄地震已發無數中華兒女的關切。  那麼,高雄此次地震因何引起?這樣級別的地震會產生怎樣的影響?臺灣島由為何地震多發?海外網整合多家媒體報導,為您一探究竟。
  • 高雄大地震因斷層引發,臺灣為何地震頻發?
    臺灣氣象部門消息,6日凌晨3時57分許,臺灣高雄發生芮氏規模6.4級地震,另據中國地震臺網測算,此次高雄地震震級為6.7級,震源深度為15千米。臺灣民視等電視媒體即時消息指,臺南地區傳出多棟大樓倒塌,持續搜救中。有媒體稱,本次臺灣地震威力相當於兩顆原子彈,高雄地震已發無數中華兒女的關切。
  • 大學爆炸實驗造成新竹三級地震 民眾恐慌(圖)
    大學爆炸實驗造成新竹三級地震 民眾恐慌(圖) 2008年03月10日 11: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對此,新竹縣長鄭永金也相當不悅,表示無法認同「中央大學」便宜行事,未來將嚴格限制在縣內進行此類學術研究。  實驗驚爆震撼各界 校方道歉  另據《聯合報》報導,由於此次地震爆炸實驗,已引發社會各界的疑慮及恐慌。
  • 嘉義梅山花蓮米侖斷層50年內恐發生7級以上地震
    中新網1月22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當局「國科會」二十一日在引述「中央地質」調查所針對臺灣三十三條斷層中的八條研究報告指出,嘉義的梅山斷層、花蓮的米侖斷層,五十年內發生規模七級以上地震的機率可能超過百分之四十。   一九○六年三月十七日清晨,在嘉義梅山鄉發生芮氏規模七點一級強震,造成長達二十五公裡的斷層。
  • 大學試爆造成新竹地區三級地震 民眾恐慌(圖)
    中新網3月10日電 臺灣「中央大學」七日在新竹縣頭前溪進行試爆測試震源,卻在當地造成接近裡氏三級地震,引發當地民眾恐慌。校方在強大的輿論壓力下昨天公開致歉。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當天實驗引爆七百五十公斤重的乳膠炸藥,強大威力足足可以摧毀一棟三十層的大樓。從氣象部門的偵測圖可以發現,高達芮氏規模二點六級,其中在新竹市震度更達到三級,連遠在十公裡外的住戶都感受到地震威力。
  • 臺氣象部門:中臺灣地震不停,未來一周仍有可能發生規模餘震
    臺氣象部門:中臺灣地震不停,未來一周仍有可能發生規模餘震 「直通臺灣」微信公眾號 2017-11-12 13:35
  • 探訪郯廬地震帶:專家稱8級地震復發周期約3000年
    蘆山地震波4分鐘傳到臨沂  專家稱,郯廬地震帶8級地震復發周期約3000年而非400年  4月20日,蘆山發生7.0級強烈地震。公眾對地震給予了密切關注。  一步之隔跨越億年 恐龍時代巖石 緊靠萬年前地層  在山東與江蘇交界的郯城麥坡地震遺址上,1668年7月25日發生在這裡的8.5級大地震,地層「倒轉」的遺蹟仍然清晰可見。在現場看,黑色巖石壓蓋於紅色和黃色土層之上;在衛星圖像和航空照片上,地震斷層兩側黑紅分明,如同被刀齊齊地切割過。
  • 菲律賓防範大地震
    菲火山地震研究所所長索裡杜姆表示,印尼大地震後,附近太平洋島嶼也發生了規模較強的地震,這並不意味著菲也會發生類似強震。印尼地震後第二天,菲北呂宋地區發生5級以上地震,雖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足以令人警覺。他說,儘管菲也處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屬火山地震多發區,但也不必因此驚慌,而是給予足夠重視,提前做好應付大地震的充分準備。索裡杜姆指出,政府部門已在積極準備應對措施。
  • 工程師稱大水庫100%誘發地震 籲列危險水庫名單
    大水庫100%誘發地震問題在於是否誘發強震 水庫為何會誘發地震?範曉介紹,水庫蓄水後改變了庫底斷層的受力狀況,打破了原有平衡。另外,水會滲入充填到庫底巖體的裂隙空隙中,會產生附加的孔隙水壓力,水的滲透、浸泡和孔隙水壓力軟化了巖石,對斷層面起到潤滑作用,使巖體更容易破裂、斷裂更容易擴展。
  • 研究稱滿月新月或致大地震:主要與潮汐力量有關
    參考消息網9月14日報導 西媒稱,人們習慣把一切災難和不幸歸咎於滿月,顯然這是不科學的,但地質學家最近證明,滿月和新月會增加大地震發生的可能性。西班牙《國家報》網站9月12日報導,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專家井出哲及其地球科學系同事對最近20年發生的大地震(震級超過5.5級),包括2004年蘇門答臘大地震、2010年智利大地震,以及2011年日本海嘯發生之前兩周的月相和相關潮汐力量進行研究。
  • 汶川地震斷裂帶科學鑽探進展順 發現豐富斷層巖
    中新社北京五月十二日電 記者十二日從國土資源部獲悉,「汶川地震斷裂帶科學鑽探」項目進展順利,目前已鑽進孔深七百四十餘米,揭示出北川-映秀斷裂帶規模巨大,斷層巖類型豐富,尤其是地震斷層泥的規模罕見,這些為地震成因機制的研究帶來實質性科學跨越。「汶川地震斷裂帶科學鑽探(WFSD)」項目自去年十一月六日實施以來,取得一系列重大發現。
  • 加州地震已嚴重逾期,若爆發後果不堪想像(組圖)
    地球上最容易發生巨大地質災害的三個地方,日本,黃石公園和加州聖安德列斯斷層。日本時刻受到強烈地震的威脅,而黃石公園下的超級火山也躍躍欲發,但威脅已迫在眉睫的並不是這兩個地方,而是美國經濟最發達的加利福尼亞州。
  • 探勘"車籠埔"大發現 臺灣疑為全球地震最密集區
    中新網11月25日電 臺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最近在南投竹山的車籠埔斷層帶上,進行挖掘探勘,從不同的地質研判,三、四百年前,臺灣中部地區也曾經發生過類似921強度的大地震,地質專家驚訝地發現,臺灣地震發生頻率甚高,可能是世界上最密集的地區。  據東森新聞報導,這條車籠埔斷層,被挖了又挖,地震後3年,臺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有新的發現。
  • 美國華盛頓州發現巨量熔漿,溫哥華超級大地震再加重磅炸彈
    這近一步為溫哥華所在的卡斯卡迪亞(Cascadia)斷層線提供了最新威脅,地震帶上的一系列溫哥華、西雅圖、波特蘭等大型城市都面臨著這個「定時炸彈」。此前,美國科學家根據最新的勘測,就提醒美加西海岸加拿大卑詩省的卡斯卡迪亞斷層(Cascadia Subduction Zone)極為活躍,隨時可能發生九級大地震,一旦地震發生,溫哥華將首當其衝!
  • 大地震震源破裂模型:從快速響應到聯合反演的技術進展及展望
    解析大地震的破裂模型是研究地震成因,破裂動力學機制,探究活動斷層結構等研究方向的基礎。在地震防災,應急響應,危險性評估等實際工作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近日,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的幾名研究人員聯合發表了綜述性文章「大地震震源破裂模型:從快速響應到聯合反演的技術進展及展望」。該文章由嶽漢博士為第一作者,張勇、蓋增喜、王騰和趙裡教授作為合作者,發表於《中國科學:地球科學》2020年第4期。
  • 基於地震波資料的安徽及鄰區地殼構造應力場及活動斷層破裂特徵的...
    為了從地震發生的本質出發,探尋更為有效的地震預測預報方法,不斷提高地震分析預報水平和預報效能,本項目充分利用地震波所攜帶的信息,使用多種適合安徽地震活動特點的新方法,開展了地殼構造應力場及活動斷層破裂特徵等多方面研究,從而服務於實際震情判定和地震預測工作。
  • 臺學者:"車籠埔斷層"會重複運動
    中新網11月24日電 921大地震已經過了7年時間,島內地質學者積極研究「車籠埔斷層」的運動,今天(24日)首度公開鑽井開挖斷層的探測結果。學者發現,「車籠埔斷層」是一個會重複運動的斷層,換言之,大地震有可能會再發生。
  • 新研究表明災害威脅仍大,日本評估東日本大地震 8 年後的影響
    2 月 26 日,日本政府的地震調查研究所推進總部公布報告,日本海溝沿岸地區在未來 30 年內發生芮氏規模 7.0 地震的機率為 90%,即使規模不會超過東日本大地震,但依然有造成嚴重災害的可能性。而日本土木學會也認為,假設大地震再次發生,經濟損失估計最嚴重可能為 20 年內 1240 兆日元。
  • 組圖:臺中霧峰921地震園區 看了怵目驚心
    (中評社鄧木卿攝)  東南網3月27日訊 據中評社報導,1999年9月21日凌晨1點47分,臺灣中部發生芮氏7.3級強烈地震,造成全臺2415人死亡,29人失蹤,11305人受傷,財物損失3千億元(新臺幣,下同),民間團體將全民捐款提撥1億5千萬元經費,選在臺中市霧峰區光復國中,興建921地震教育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