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9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18年8月,九江市政府出臺《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
2019年,定為「營商環境啟動年」,在全省率先啟動營商環境自評價工作。
2020年,定為「營商環境優化年」,並為此制定了實施方案和工作機制,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市長任「雙組長」的營商環境優化年工作領導小組,下設五個工作小組,市委組織部抽調40名科級幹部脫產集中辦公。九江市工商聯緊緊圍繞發展大局,充分發揮橋梁紐帶和助手作用,就優化營商法治環境問題,今年以來,就與市非公辦聯合市中級人民法院、市公安局舉行了三次民營企業家座談會,並建立執法聯動機制;組織各縣(市、區)工商聯進行營商環境第三方評估和第四屆十佳優化營商環境縣(市、區)推選活動;深入各企業開展大走訪活動,了解企業困難與訴求,與300多家企業負責人進行面對面交流,並對1400多家企業開展問卷調查。各縣(市、區)同時行動,一場優化營商環境的戰鬥在全市各地緊鑼密鼓、聲勢浩大地全面打響。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由於全市營商環境的改善,今年1-6月,雖然面對嚴重疫情,全市仍然新增非公企業9330戶,同比增長20%,總數已突破10萬大關。新增個體戶9944戶,同比增長13.8%,總數已突破20萬戶大關。1--6月全市非公企業上交稅金156.3億元,同比增14.4,佔財政總收入的59.6%。
創新服務模式,在全省首創「企業開辦直通車」
2018年以來,瑞昌市就主動首創「企業開辦直通車」服務模式,把企業開辦的四件事當作一件事來辦,創造性將前置、後續事項集中同步辦,並聯辦,將分段辦理優化為聯審聯辦,在全省首創「創業開辦直通車」,企業開辦全流程一天之內即可完成,最快只需150分鐘,遠低於國務院和省政府規定的五天時限。自2018年8月20日,企業開辦直通車開通至2019年11月20日新設企業2500戶,企業開辦時間平均降至0.5天,與營商環境世界第一的紐西蘭相當。按省政府要求的五日辦理時限折算,累計為企業節省約11250個工作日,減少申請材料約30000份,瑞昌市開展不動產登記「一鍵辦理,集成服務」,榮獲「2019年中國政府信息化管理創新獎」;在全省率先開通「贛服通」縣級分廳,成為全省唯一能直接核准冠省名的縣級城市;在省統計局開展的營商環境第三方民意測評中,瑞昌在全省100個縣(市、區)中位列第一。
一切繞著項目轉,一切盯著項目幹
共青城市全面落實落細中央各項營商政策,著眼全局謀大利,算大帳,實施更大規模的優化營商環境行動,確保企業留得住,幹得好。一是推進企事業開辦「一窗辦」,將企業註冊、公安刻章、銀行開戶、實名辦稅、社保登記等事項集成辦理。申請人只到一個窗口,提交一套材料,最快100分鐘就能完成企業開辦全部手續。二是推動以照含徵「一證辦」,將公共衛生許可證等20個行政許可事項納入首批「以照合證」改革事項目錄。目前,已有422家市場主體辦理了「以照含證」業務,有效破解企業「準營難」。三是推進項目建設「一鏈辦」,將涉及企業生產經營相關領域的18項事情「一鏈辦理」,變「一事多流程」為「多事一流程」,確實減少辦事群眾跑腿次數。在核心資料齊全的情況下,社會類投資項目從備案到取得施工許可,由原來的47天壓縮到20天,政府類投資項目從立項到施工許可,由原來的64天壓縮到21天,四是組建投資項目代辦中心,以「企業自願委託、中心免費代辦」為原則,以「上門辦、協調辦、全程辦、容缺辦、並聯辦」為措施,為落戶共青城市的企業提供涵蓋企業註冊、立項用地、竣工驗收、項目投產、高新企業申報等19項審批流程的代辦,確保代辦中心一切圍著項目轉,一切盯著項目幹,一切為項目服務。自運行以來已累計服務71個重大項目,提供諮詢服務2200餘次,通過推行代辦服務,變投資人「跑審批」為代辦員「跑審批」,企業可以集中精力抓生產,跑市場,已落戶共青城企業的滿意度不斷提升,外來客商的投資意願不斷增強。
在營商環境第三方評估座談會上,鑫航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滿意地說,我們企業從報批到建成就3個月時間,有什麼問題都是一對一解決。疫情期間,政府還幫助我們解決防疫物資問題,讓我們2月17日就能復產。維信諾科技術有限公司老總說,企業落戶共青城之後,職能部門都主動上門幫助解決困難,做得很好。特別是疫情期間,我們公司2月13日就復工了,每天都有工作人員上門送物資,指導防疫工作,服務特別到位。而我們公司的其它分公司都沒有復工,包括江蘇崑山分公司的300人的企業只有40人到崗,從這裡可以看出共青城市的政府執行力度是很強的。在2019年7月17日全省深化「放管服」優化營商環境電視電話會議上,共青城市的便民舉措,受到了易煉紅省長的點名表揚。
多措並舉,扶持企業做大做強
九江經開區在優化營商環境活動中,多措並舉,既為企業解困,又為企業充血,全力扶持企業做大做強。「騰籠換鳥」,盤活土地。針對企業用地難問題,汽車工業園配合區國土部門完成中輝特129畝土地「騰籠換鳥」,促進全市唯一「獨角獸」企業——德福電子二期募投用地2萬噸高檔電解銅箔項目順利落地,一期5000噸銅箔已順利投產。盤活江隆23.8畝低效用地,清理方亮環保項目退園,促進智能汽車梯次利用項目籤約入駐。高新技術企業由2014年的3家增加到13家。
不斷加強對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一是通過發行債券、銀行貸款、保險債權融資等方式,支持企業加快發展。截止目前,富和公司與中信銀行、九江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項目貸款合計約50億元,其中20億元已發放到位,使企業得以穩定發展。二是利用產業引導基金等方式,重點扶持電子電器、新能源材料、節能環保與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製造「1+3」等產業加快發展。先後為壯龍無人機提交3000萬元產業基金,為海納電訊提供私募資金4000萬元,並正在積極推進50億元的智科通訊2億元產業基金合作進程。三是確保覆蓋經開區的企業融資擔保。成立了經開區中心企業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和江西省信用擔保股份有限公司九江經開區分公司,共同服務需要融資擔保的企業。
圍繞「降本增效」主題,持續深入推進「降成本、優環境」專項行動,主動作為,精準發力,狠抓政策落地生效,破解企業發展難題。2019年,九江經開區通過落實省下發的80條、20條、30條、22條四個為企業減負文件,共為企業降成本8.43億元。在融資方面,通過「財園信貸通」,「續貸周轉資金」等方式,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僅續貸周轉基金成立以來,就為園區企業提供46家次,資金周轉量累計達3.7億元,累計為園區企業擔保融資23.46億元。
壓縮時限一步到位,改革任務提前完成
永修縣按照「能並盡並、能調盡調、能免盡免」的原則,對全縣的審批事項及環節再次進行全面梳理,重新規劃設置行政審批局辦理審批的申報材料、審批流程、辦理時限、審批結果等內容。通過再明事項、再造流程,徹底取消了「重複」要件、消除了「搭車」環節、歸併了「同質」審批,徹底掃清了審批程序上的障礙。尤其是打破原來發改部門立項、國土部門土地預審、規劃部門規劃許可、住建部門施工許可和竣工驗收的串聯審批老體制,將工程項目審批劃分為「立項-規劃和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備案」三段審批,對涉及的行政徵收實行「一站式」收清。目前氣象、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原來「並聯審批」的10項審批事項,全部歸併為1個審批環節,取消前置審批條件9項,申請材料減少90%使審批流程設置更加科學,極大提高了審批效率。同時推行「一邊補、一邊辦」的容缺辦理模式,以及項目聯合圖審、聯合踏勘、聯合評價、聯合驗收等集中審批模式。目前,一般工業投資項目審批時限由106個工作日減少到21個工作日,政府投資項目由142個工作日縮短至33個工作日,提前兩年完成省政府工作要求。疫情期間,對規上企業和46個省市重大項目實行一對一復工包保服務,積極協調10家銀行機構與277家企業搭建信貸橋梁,已發放貸款3.37億元;為25戶企業辦理了延期還本付息,延期還本金額6966萬元,延期付息金額173萬元,精準摸排建立了6.1萬勞動力的就業意願信息臺帳,為160餘家企業解決了招工難問題。2018年以來,全縣籤約項目247個,合同資金815.53億元,為歷史最好的時期,其中不乏新松機器人、潤禾有機矽等一批重大優質項目,獲2019年度全省工業高質量發展先進縣等獎勵。
營造公平公正法治環境,維護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
武寧縣深入推進「平安武寧」建設,排查調處各類矛盾糾紛3784起,嚴密實施網絡化巡邏,健全街面巡邏警力聯動機制,在全縣範圍內開展安全大檢查工作,發現和整改治安隱患55處,排查整治火災隱患68處。全面開展「掃黑除惡」等專項鬥爭,共破獲涉黑案件105起,抓獲作案成員283人,依法被捕、起訴黑「保護傘」5件。規範涉企案件辦理,今年以來,審理各類經濟糾紛案件1400件,審結1282件,為金融部門清欠資金6000餘萬元,為企業盤活資金3700餘萬元。通過勞動監察執法與行政調解措施,追回農民工工資而予以結案141起。開展營商環境突出問題專項整治,累計明察暗訪25次,查處問題19起,查處黨員幹部「不擔當,不作為」問題20起,對4個方面25項群眾關心的問題,集中開展整治,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營商環境。
(來源:九江市工商聯)
贛 商 之 歌
原標題:《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九江市大力優化營商環境紀實》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