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丨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2020-12-12 湖南在線

【語文】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點評人:長沙市麓山國際實驗學校高中語文教師、「青春悅讀」課題主持人 張曲

今年全國卷1語文卷試題,嚴格按照《考試大綱》的要求命制,考點覆蓋面和試卷結構合理,能力層級比例配置恰當,難度適中。同時,體現課程標準的精神,注重考查中學生核心素養,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家國情懷。正所謂「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相較往年,試卷擴容加量不加時,題型變化較大,主觀題減少客觀題增加,整體難度和往年持恆。同時,選材方面明顯傾向於社會熱點、傳統文化。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特色和國家文化戰略。今後在備考過程中,建議考生以《考試大綱》為綱,在提高閱讀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同時,關注時代發展、社會變化,拓寬視野,培養人文情懷、家國情懷,讓核心素養落地。這樣,才能迎時代浪潮,揚帆遠航!

一、現代文閱讀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

該題選材於曹明德的《中國參與國際氣候治理的法律立場和策略:以氣候正義為視角》,把脈時代癥結,體現大國擔當。文本800字左右,全文總分總結構,條理清晰,文字簡明,閱讀和理解難度不大。從考點覆蓋看,仍著重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重要句子、篩選並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能力。值得關注的是第2小題「對於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體現了今年高考《考試大綱》增加的「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這一具體要求,側重於思維邏輯能力的考查。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

該題選材於當代作家趙長天的小說《天囂》,情節、人物都不複雜,主題鮮明。第1題採用客觀題型,改原來「五選二」為「四選一」。第2題第3題為主觀題,但仍然立足於小說三要素和主旨的考查,題型分別為小說中心線索及結構,小說結尾的作用。整體來看,題目精簡,閱讀難度比去年降低。

(三)實用類文本閱讀:

該題一改人物傳記的慣例,取材新聞素材。形式驟變,由三則非連續性新聞素材和圖表組成;圍繞中國電視臺紀錄頻道的製作、觀眾構成,以及美國電視頻道的模式和發展進行討論。主觀題考查1道,為多個材料信息整合的比較閱讀題,客觀題考查了一道四選一:文本內容的梳理;一道五選二:篩選概括要點信息題。題型設置上變中求新,既加大閱讀量又降低了閱讀難度。基本考查要求不變,仍是梳理文本,篩選概括要點信息並進行整合,能夠拉開學生們的水平和梯度。尤為值得關注的是,新聞這一資訊時代應用最廣泛的文體終於推到了前臺。而將語言文字運用中的圖表題抽取出來,放到綜合閱讀中考查,更符合資訊時代的發展要求。

二、古詩文閱讀

(一)文言文閱讀

該題取材於《宋書?謝弘微傳》,體現了全國卷一貫的選材特點:一是出自正史,二是傳主為良臣能吏。閱讀量與往年基本持平。選擇題分別為文言斷句、古代文化常識、概括分析原文內容。第4題文言翻譯題仍然側重考查重點實詞、虛詞、特殊句式,需要字字落實,文通句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對古代文化常識的考查正式納入《考試大綱》,體現了高考對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重視程度。本題中涉及「名、字」「姻親」「母憂」「私祿」等內容,都是古代文化常識的基本內容。

(二)、詩歌鑑賞

該題取材於宋朝著名詩人歐陽修的《禮部貢院閱進士就試》,題材屬於即景即事,在情境上與考生所處考場相映成趣,暗含古代文化教育的傳承與變革的主題。該題最大變化就是增加客觀選擇題的考查,五選二,重點圍繞詩歌的內容分析;主觀題考查名句賞析,側重於手法、意境、效果。這一點承襲往年傳統,難度稍有降低。個人以為,降低古典詩詞的鑑賞門檻,不以出題者意圖代替作者思想,更助於學生知人論世、以意逆志,親近並自覺傳承優秀詩詞文化。

(三)名句名篇默寫

該題沿用理解性默寫形式,今年考查的是曹操《觀滄海》和杜牧的《阿房宮賦》。

三、語言文字運用:

語言運用題最易出現新題型。今年成語題、病句題、補寫題沒變,表達得體題替代了虛詞選擇填空題,邏輯推斷題替代了流程圖題。這些變化在考試說明中都有體現。需要引起重視的是,湖南卷曾經多次考查過的語言運用得體在全國卷中出現了。重點考查詞語的敬謙、褒貶以及使用對象,如「舍弟」、「獻醜」「垂詢」「內人」等。備考此類題型時完全可以和古代文化常識相結合。同時,要點讚的是語言基礎的第5題,考查上下文推理的邏輯。這才是語言文字運用題的典型——考查知識在具體語境中的實際應用能力,而非知識的死記硬背。

相關焦點

  •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次北固山下》
    開篇點題以對偶句,寫旅途所見的大江兩岸的景色。大意是:我要走的道路,正從青青北固山向遠方伸展,江上碧波蕩漾,我乘船向前。頷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寫船上所見景色。大意是潮水漲滿,兩岸與江水齊平,整個江面十分開闊,水上的風吹拂著,一葉白帆高高懸掛。頸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寫景兼點時令,運用了對偶。
  •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 譯典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選自教育部組織編寫,溫儒敏總主編《義務教育教科書 語文 七年級(上)》第一單元。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王灣(生卒年不詳),號為德,唐代詩人,洛陽(今河南洛陽)人。王灣「詞翰早著」,現存詩10首,其中最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
  • 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九江市大力優化營商環境紀實
    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九江市大力優化營商環境紀實 2020-07-29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風正一帆懸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天津濱海新區恰似一艘正揚帆遠航的巨艦,劈波斬浪,一往無前。
  • 宋子偉丨風正一帆懸,名句萬古傳
    風正一帆懸,名句萬古傳作者:宋子偉次北固山下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王灣,公元693年~751年,字號不詳。唐代大詩人,洛陽(今河南洛陽)人。唐玄宗先天年間(712~713)進士及第,授滎陽縣主簿。
  • 2019高考語文詩歌一輪複習:次北固山下
    2019高中語文詩文複習:次北固山下知識點  【原文】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下,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4、頷聯「潮平兩岸闊」有的版本作「潮平兩岸失」,你覺得「闊」與「失「哪個更好?「風正一帆懸」能否改為「風正數帆懸」?為什麼?  答:①「闊」字更好,它給人以視野十分開闊的強烈感受,且讀起來與「懸」字對應,聲調也更響亮。或「失」更好。它生動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漲而與水面平齊,似乎消失了的主觀視覺形象。
  • 2018初中語文閱讀題之次北固山下
    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閱讀題之次北固山下》,僅供參考!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 初中七年級語文文言文知識點之《次北固山下》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七年級語文文言文知識點之《次北固山下》,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次北固山下》   1.作者王灣(生卒年不詳),唐代詩人,洛陽人。   2.首聯: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 2020中考語文文言文翻譯:《次北固山下》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譯文:     旅客要走的道路呀,正從青青北固山向遠方伸展。江上碧波蕩漾,我正好乘船向前。
  • 2016年中考語文古詩文複習:《次北固山下》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譯文】   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綠的江水前行舟。   潮水漲滿,兩岸之間水面寬闊,順風行船恰好把帆兒高懸。
  • 活動中促發展 實踐中求成長——湖口縣「語文主題學習」實驗課堂...
    大江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為了提升語文教師課堂教學技能,加快推進語文主題學習深度研究,全面提升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提高學生閱讀水平。12月10日,湖口縣「語文主題學習」實驗課堂教學競賽活動在湖口縣第二小學多功能廳舉行。縣教體局教研室副主任李任翔、第二小學副校長李成冰、全縣各實驗學校教師代表參加本次活動。
  • 七上語文《觀滄海》《次北固山下》考點解析、中考真題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1.「次」指旅途中停宿。●2.頷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畫面:春潮漲湧,江水浩淼,與江岸相齊;站在船頭視野非常開闊,江風順吹,鼓起了高懸的船帆。
  • 2020中考語文古詩詞鑑賞閱讀題之次北固山下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語文古詩詞鑑賞閱讀題之次北固山下,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 中考古詩詞加油站,一線語文老師助你明年決勝中考(三)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創作背景】古時交通不發達,流落外鄉或在外任職的人久不得歸,自然產生故園之思,因此「鄉愁&34;兩岸闊」「一帆懸」是精整的對仗,意境開闊,情緒飽滿。
  • 中考語文真題之文言文閱讀理解—《三峽》
    三峽   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裡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至於夏水襄陵,沿泝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裡,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 初中語文「描繪詩歌所描寫的畫面」方法歸納
    比如品讀《次北固山下》中「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兩句,通過想像,詩句所描寫的畫面便呈現於眼前:潮水漲起來了,江水浩渺,江面似乎與岸平了;江面上,一條船順風而行,一葉白帆迎風招展。「描繪詩歌所描寫的畫面」是語文古詩詞鑑賞題常考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