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科技實現國內信用證中文電子傳輸

2020-12-14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冉志敏)近日,首筆區塊鏈國內信用證開立和通知業務在交行上海市分行和揚州分行間成功辦理,這是交行運用區塊鏈技術實現了分行間國內信用證中文電子開立、實時通知、線上交單、影像審核等全流程業務功能,有效解決了此前國內信用證不支持中文電子傳輸,只能通過耗時長、效率低的郵寄方式處理的業務痛點,極大提升了業務信息交互傳輸效率,滿足了客戶對高效結算融資服務的需求。

此次區塊鏈技術創新應用於國內證領域,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第一,實現「信息秒達」,打造中文傳輸「高速公路」,完全改變郵寄信開國內證的傳統傳遞方式,極大提高效率。第二,降低欺詐風險,基於區塊鏈不可篡改的特性,有效解決了信息真實性問題,大大降低處理成本並減少操作風險。第三,業務全程跟蹤,利用區塊鏈可追溯的特點,買賣雙方銀行可監控和追蹤國內證開立、通知、交單全流程。

相關焦點

  • 平頂山銀行首單「電子信用證開立+福費廷」業務成功落地
    當前位置 > 首頁 > 財經 > 正文 熱線:65851328-7053(網站) 信箱:henanonline@126.com平頂山銀行首單「電子信用證開立+福費廷」業務成功落地 2020年06月10日 16:38來源:中新網河南
  • 中信銀行落地區塊鏈跨境人民幣進口信用證業務
    近日,中信銀行作為中國大陸第一家試用contour區塊鏈平臺的中資銀行,在contour為進口商廣西某企業客戶辦理了一筆金額為1.19億元的跨境人民幣進口信用證業務,既滿足了客戶的時效性需求,也提升了國際業務綜合服務水平,為拓展進口信用證信息交互新渠道、探索單據電子化起到了正面示範效應。
  • 邀請函|2020年中國國際商會貿易金融年會(培訓)(附最新議程)
    主要內容  (一)國際商會最新官方意見和信用證最新案例分析;  (二)疫情下信用證業務面臨的新問題;  (三)全球貿易融資最新發展趨勢;  (四)貿易金融領域數位化發展現狀;  (五)供應鏈金融發展最新動態、主要機遇和挑戰;  (六)銀行人員應該了解的風險——間接保函;  (七)ICC China
  • 什麼是國內信用證
    來源:供應鏈金融什麼是國內信用證國內信用證(簡稱信用證) 是適用於國內貿易的一種支付結算方百式,是開證銀行依照申請人(購貨方) 的申請向受益人(銷貨方) 開出的度有一定金額、在一定期限內憑信用證規定的單據支付款項的書面承諾。知我國信道用證為以人民幣計價,不可撤銷的跟單信用證。
  • ...影響下適用國際商會規則的貿易金融交易指導文件》——信用證篇
    來源:貿易金融作者 | 中國銀行北侖分行交易銀行部陳志挺來源 | 貿易金融(trade_finance)2020年4月6日晚,國際商會發布了《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適用國際商會規則的貿易金融交易指導文件》
  • 中信銀行手機銀行上線醫保電子憑證激活服務
    近日,中信銀行手機銀行APP正式上線醫保電子憑證激活服務,用戶通過中信銀行APP的「全部服務」——「生活」——「我的醫保」,進入頁面後點擊「授權激活」進行人臉識別與激活設置,認證通過,即可領取醫保電子憑證。中信銀行由此成為首家經國家醫療保障局授權、可提供醫保電子憑證服務的銀行。
  • 「科技戰疫 創新強國」 蘇州中行科技金融助力企業騰飛
    中國銀行蘇州分行落實「穩企業、保就業」決策部署,積極響應人民銀行「科技戰疫、創新強國」的號召,推進創新科技領域的金融改革,推出多款優質金融產品和服務,讓科技金融賦能實體經濟、服務民營企業,以實際行動促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 郵儲銀行萍鄉市分行成功辦理小企業國內信用證開立業務
    郵儲銀行萍鄉市分行以企業實際需求為出發點,主動加大產品創新推廣力度,多渠道滿足客戶融資服務需求,近日成功辦理低風險小企業國內信用證開立業務,實現了該項業務「零」的突破。該筆業務的成功落地,實現了由存款、信貸業務延伸至貿融業務的自然過渡,也是該市分行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支持服務中小企業發展的又一創新舉措。
  • 清算、信用、應收帳款……國內銀行區塊鏈業務盤點
    近日,摩根大通執行長傑米.戴蒙(Jamie Dimon)炮轟比特幣的言論在金融和科技圈引起軒然大波,甚至於國際市場中的比特幣在這番言論發表後兩個交易日內一度暴跌至2981.05而國內銀行自2016年5月平安銀行首次加入全球性R3區塊鏈聯盟後,多家銀行也在嘗試布局區塊鏈創新業務,其中既包括中國銀行這樣的航母級大行,也有招商銀行、民生銀行一類的「中生代」股份制商業銀行,以浙商銀行為代表的地方性銀行,甚至像貴陽銀行這樣的城商行後起之秀也早早成為了區塊鏈金融創新的弄潮兒。
  • 戲說國內信用證之議付
    鐵匠老王順手把國內信用證和老李的收條遞了過去。錢莊老張接過來想了想說:「啊,王師傅啊,你看也不是不能取,你這國內信用證和收條什麼都合適。只是你看這個付款日期還沒到呢。你也知道,我這錢莊每一筆銀子都是有安排的。」「那能想想辦法嘛,最近生意不錯,再不買鐵就要耽誤生意了。」「好吧,王師傅,你看這樣行不行?
  • 黑科技加持 江蘇銀行信用證開立時間縮短至幾分鐘
    以往公司開立進口信用證,各種流程走完至少花費半天時間,而且需要到網點辦理。不過,這一複雜的開證流程正在被顛覆。日前,江蘇銀行在業內首創了一站式智慧開證服務「開證E點通」,不僅可以全線上辦理,而且只需要簡單的兩步操作就能完成,時間縮短到以「分」計,打造了以金融科技創造美好服務的又一樣本。
  • 浦發銀行系統內首單掛鈎國內信用證信託收益權理財產品落戶嘉興
    近日,長安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5200萬元購買國內信用證收益權轉讓款順利入帳浦發銀行嘉興分行,這標誌著全國浦發系統首單掛鈎國內信用證信託收益權理財產品成功落戶嘉興。  為促進全行理財業務的快速發展,擴大理財資產池的投資範圍,進一步提高全行理財資產投資收益率,該行於年前選派人員到總、分行資金部參與掛鈎國內信用證信託收益權的理財產品開發。最終獲總行批准開展理財資金投資於企業國內信用證收益權信託計劃後,立即落實產品對接工作。
  • 「國際貿易金融6C專家考試」,助您成為國際貿易金融行業優秀從業者
    「國際貿易金融6C專家考試」是由國際商會(ICC)、國際貿易與福費廷協會(ITFA)、SWITF學院(SWIFT Institute)、國際銀行實務與法律學院(IIBLP)、倫敦銀行與金融協會(LIBF)等多家國際知名機構認證的6項國際證書。
  • 金融供給側改革引區塊鏈概念暴漲:關注銀行領域應用
    值得關注的是,近兩年新晨科技(300542)在區塊鏈技術方面積極探索,並進行了相應的研發投入和技術儲備,2017年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國內信用證業務系統已經成功在某商業銀行上線,基於區塊鏈技術的福費廷業務應用也取得了較大進展。區塊鏈將成為金融供給側改革中最具革命性、顛覆性的技術 !
  • 新華財經|區塊鏈福費廷平臺助力貿易金融「朋友圈」擴容提速
    新華社北京8月21日電(記者吳叢司)「區塊鏈福費廷交易平臺大大提高了融資效率,滿足了企業融資當天即可劃款使用的需求,真正實現了科技賦能、高效便捷。」北京富海力慶化工經貿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仁富表示。據了解,浙江寧波大榭開發區益寧貿易有限公司日前通過中信銀行寧波分行向北京富海力慶化工經貿有限公司開立一筆國內信用證,金額1300餘萬元。隨後,北京富海力慶化工經貿有限公司向中信銀行寧波分行提出融資申請。
  • 國際結算丨信用證類型及功能詳解
    如果你以前上學有課堂偷偷閱讀電子書的習慣,老司機的你閱讀速度會更快!信用證根據其性質/期限/流通方式等不同特點,可以分為不同的種類,在國際貿易結算中常見的信用證,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一、跟單信用證和光票信用證按照信用證項下的匯票是否附有貨運單據,可分為跟單信用證和光票信用證兩種。
  • 恒生電子張曉東:未來十年是中國金融科技發展黃金十年
    恒生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曉東出席主題為「金融科技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平行專業峰會並參與圓桌討論。 2020年,新冠疫情衝擊全球經濟,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加速重構。在此特殊背景下,中國形成"雙循環"發展新格局,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徵途。
  • 蘇寧金融科技與金陵科技學院達成合作 舉辦區塊鏈研修班
    以蘇寧金融科技為代表的金融科技頭部企業也相繼宣布推出區塊鏈人才引進、培養計劃,並探索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聯合培養區塊鏈人才。 在此背景下,蘇寧金融科技與金陵科技學院在區塊鏈技術應用及教學領域開展緊密合作,充分發揮雙方在區塊鏈技術及教學資源方面的優勢,搭建深度合作辦學的技術支撐平臺、創新校企深度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聯合為區塊鏈技術研發及人才培養貢獻力量。 根據雙方合作協議,蘇寧金融科技將為學校提供區塊鏈BaaS平臺在線應用以及區塊鏈底層管理與運維服務。
  • 直達國際——網際網路金融時代下的科技「原生民」
    來源:智通財經APP網際網路金融自本世紀初,如同一場文藝復興般改變著傳統的金融業態和格局。在網際網路技術發展、金融體系優化和海量大數據積累的共同作用下,網際網路金融的時代實現了蓬勃的發展。2013年,網際網路金融在我國呈現爆發式增長,由此這一年也被稱為「網際網路金融元年」。
  • 宇信科技如何助力銀行業實現「智慧金融與風險控制」
    清華大學網際網路產業研究院主辦的「2018清華大學雙清金融論壇」是放眼全球,定位高端、權威、前沿,將分析形勢、解讀政策、建言實踐與學術研究融為一體的立志於打造「雙清」品牌的國內有權威和影響力的金融論壇。該論壇旨在關注中國新時期中金融改革發展的新思想、新趨勢、新實踐、新動力,聚焦中國與世界、改革與政策、學術與實踐三大層面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