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集美育兒堂(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本文約1660字,閱讀全文約需3分鐘)
最近由於疫情的原因,很多家長已經習慣了在家裡和孩子一起學習,充當孩子「陪讀」的角色。
其實不光是現在,隨著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視,很多父母中的一方,甚至放棄了自己的工做,全方位的陪孩子學習和成長。
陳女士就是這樣以為「陪讀」媽媽,在孩子一二年級的時候,陳女士還只是晚上陪孩子寫寫作業,隨著孩子年級的增高,陳女士發現僅僅晚上陪寫作業時是不夠的,陳女士辭去了自己的工作,每天早上起來給孩子做早飯、送孩子上學,孩子在學校期間,陳女士甚至也要在家裡補習孩子學習的文化課,為了晚上孩子回家做功課做準備。
其實,陳女士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但是很多家長也表示,都已經為孩子付出了這麼多時間和精力,為什麼孩子的學習還是沒有任何進步,那家長陪讀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呢?我們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吧。
首先,家長陪讀的最主要目的肯定是為了孩子的學習,很多孩子學習習慣不太好,沒有家長在旁邊盯著,就很容易出現做作業不專心的現象,本該一個小時完成的功課,很多孩子需要兩三個小時,也影響晚上的一個休息時間。
另一方面,還有些孩子在學校上課的時候不專心,老師講解的內容不能完全聽懂,晚上回家做作業的時候,依靠自己根本無法獨立完成。這時,家長就不得不在旁邊對孩子進行指導和講解。
最後,陪讀也是家長改變孩子學習習慣的一個好時機,家長可以及時指導孩子在學習中一些不好的習慣,對孩子進行糾正,比如孩子不愛寫草稿,很容易被別的事情所打擾,如果家長能及早發現,孩子也能及早得到糾正。
相信很多家長都是懷揣著一顆讓孩子進步的心態來進行陪讀的,但是在真正的陪讀過程中,又會出現哪些影響呢?
1、增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
很多父母都比較忙,無法像陳女士那樣以一個全職媽媽的身份來陪伴孩成長,因此很多家長就可以抓住「陪讀」的機會,既能監督孩子寫作業,同時在孩子寫完作業之後,也可以和孩子聊一聊在學校遇到的一些問題,尤其是對於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可能平時孩子不願意和家長聊天,但是當家長在旁邊以一個「同桌」的狀態和孩子交流,孩子就很容易打開自己的心扉。
2、孩子變得不太獨立
家長「陪讀」固然可以對孩子起到一個監督和引導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會讓孩子變得不具備獨立性,習慣性的依賴家長,題目不會寫了,看家長一眼尋求幫助;這個知識點沒有掌握,也向家長求助。一旦,孩子上了高中,家長能力有限無法輔導孩子的時候,孩子的學習成就就會出現明顯下降。
既然,家長「陪讀」的效果有好有壞,那具體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是一個合格的同桌呢,我們就給簡單的介紹三點。
陪讀主要是從學習和心理健康、身體健康三個方面來照顧孩子的全方位發展,因此家長肯定需要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技巧。
1、專業知識的掌握
我們雖然不能要求家長像老師一樣,孩子不會的,家長能馬上給孩子解答。但是,家長可以把自己當作一個「同桌」的身份,一起和孩子探討問題,甚至是讓孩子給家長講解問題,這對孩子的學習進步,是有非常顯著的作用的。
2、不要過分幹預孩子
家長在「陪讀」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孩子一個問題答錯,或者是一個字寫錯,就非常焦慮的現象,甚至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頻繁的打斷,其實這些過分幹預孩子的行為,對於孩子的學習是沒有好處的,反而會讓孩子喪失學習的信心和樂趣。
3、學會拿得起、放得下
家長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陪讀」可能只是暫時的,孩子上了高年級或者是高中,可能就不需要家長的「陪讀」了。很多孩子還會明確的拒絕家長的這種做法,這時家長就應該學會拿得起、放得下,讓孩子獨立成長。
總之,家長要明白,當一個「陪讀同桌」,並不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家長自己的心態也要做好調整,這樣親子之間的關係才會和諧和健康。家長們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我是@集美育兒堂 ,是一名3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
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讚 + 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