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解讀「永字八法」

2021-02-19 書法思考

1、唐-李陽冰

「昔王逸少工書十五年,偏攻『永』字八法,

以其八法之勢,能通一切。 」

《翰林禁經》(唐.李陽冰)論永字八法

點為側,側不得平其筆,當側筆就右為之;橫為勒,勒不得臥其筆,中

高下兩頭,以筆心壓之;豎為努,努不宜直其筆,直則無力,立筆左偃而

下,最要有力;挑為趯,趯須蹲鋒得勢而出,出則暗收;左上為策,策須斫

筆背發而仰收,則背斫仰策也,兩頭高,中以筆心舉之;左下為掠,掠者拂

掠須迅,其鋒左而欲利;右上為啄,啄者,如禽之啄物也,其筆不罨,以疾

為勝;右下為磔,磔者,不徐不疾,戰行顧卷,復駐而去之。

2、清-包世臣

《藝舟雙楫》:「聚字成篇,積畫成字,故畫有八法。唐韓方明謂八法起於隸字之始,傳於崔子玉,歷鍾、王以至永禪師者,古今學書之概括也。隸字即今之真書。」又云:「以『永』字八畫而備八藝,故用為式。」

包世臣論八法:夫作點勢,在篆皆圓筆,在分皆平筆;既變為隸,圓平之筆,體勢 不相入,故示其法曰側也。平橫為勒者,言作平橫,必勒其筆,逆鋒落字,卷(這個字不甚妥當,我以為應該用鋪字)毫右行,緩去急回;蓋勒字之義,強抑力制,愈收愈緊;又分書橫畫多不收鋒,雲勒者,示畫之必收鋒也。後人為橫畫,順筆平過,失其法矣。直為努者,謂作直畫,必筆管逆向上,筆尖亦逆向上,平鋒著紙,盡力下行,有引弩兩端皆逆之勢,故名努也。鉤為趯者,如人之趯腳,其力初不在腳,猝然引起,而全力遂註腳尖,故鉤末斷不可作飄勢挫鋒,有失趯之義也。

仰畫為策者,如馬鞭策馬,用力在策本,得力在策末,著馬即起也;後人作仰橫,多尖鋒上拂,是策末未著馬也;又有順壓不復仰卷者,是策既著馬而末不起,其策不警也。長撇為掠者,謂用努法,下引左行,而展筆如掠;後人撇端多尖穎斜拂,是當展而反斂,非掠之義,故其字飄浮無力也。短撇為啄者,如鳥之啄物,銳而且速,亦言其畫行以漸,而削如鳥啄也。捺為磔者,勒筆右行,鋪平筆鋒,盡力開散而急發也;後人或尚蘭葉之勢,波盡處猶嫋娜再三,斯可笑矣。

3、現代-沈尹默

書法上有講究,所謂「永」字八法,這個包含了8個筆法的永字,代表了練習書法的起點和功底究竟有多深。我們引申它:

第一,做人要像「永」字的「點」,昂首,充滿自信和朝氣;

第二,做人要像「永」字的「豎」,挺胸,充滿力量與美;

第三,做人要像「永」字的「撇」,飄逸瀟灑,看輕一切成績和榮譽;

第四,做人要像「永」字的「捺」,腳踏實地,做好每一天的功課;


神奇!有人竟在手機上寫書法?

快去{墨語}使用掌上臨摹功能吧!

.蘋果版. 在蘋果商店搜索「書思墨語」進入…

.安卓版. 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即可進入…

相關焦點

  • 「永字八法」解讀,書法初學者必備!
    無論是書法教材還是一些書法老師,在剛開始教學生寫毛筆字的時候,都會提到一個概念,叫做「永字八法」,這個永字八法究竟是哪八法?為什麼初學書法要先練永字八法?真的是練好了永字八法就足夠了麼?今天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講的就是永字八法。永字八法是古人以永字為例,概括地闡述楷書八種基本點畫用筆要點的方法。關於它的來像,歷來說法不一,大約是在楷書盛行的隋唐之際,書家為指導初學者習書,便取被譽為「天下法書第一」的王羲之《蘭亭序》的第一個字「永」為例,總結出一套欲以簡馭繁、「以開字中眼目」的教學方法。
  • 「永字八法」為何被作為學習書法筆畫的基礎法則
    中國的書法包括筆法、字法和章法,在這三部分之中,以筆法為基礎。所謂筆法,就是筆劃之法。而「永自練書法」中的「永」字恰好有八畫,而且畫畫不同,集中了漢字楷書中幾乎所有的點畫形式。「永」字八畫,即「側(點)、勒(橫)、努(直)、趯(鉤)、策(向上斜書)、掠(撇)、啄(短撇)、磔(捺)」,由於「永」字包括了書法中八種最基本的筆畫,所以初學書法的人都會把「永」字作為學習書法筆畫的基礎法則。那麼,永字練書法產生於何時?是誰發明的?
  • 永字八法教學口訣
    永字八法,是中國書法用筆法則,以「永」字八筆順序為例,闡述正楷筆勢的方法,相傳為隋代智永或東晉王羲之或唐代張旭所創
  • 這就是著名的「永字八法」,初學者必備!
    無論是書法教材還是一些書法老師,在剛開始教學生寫毛筆字的時候,都會提到一個概念,叫做「永字八法」,這個永字八法究竟是哪八法?為什麼初學書法要先練永字八法?真的是練好了永字八法就足夠了麼?今天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講的就是永字八法。永字八法是古人以永字為例,概括地闡述楷書八種基本點畫用筆要點的方法。
  • 實用:永字八法與基本筆畫的寫法
    「永」字能比較完整地涵蓋漢字的八種基本筆畫形態,所以,從古至今很多書家都把「永」字作為漢字筆畫的「總綱」來研究,它的筆畫寫法、結構方法則被人稱為「永字八法」。 因此,我們也通過「永」字來了解漢字楷書的基本筆畫種類和在書寫時的具休要求。
  • 練好這8種筆法,就等於掌握了「永字八法」
    相傳,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用幾年的時間,專門寫「永」字。他認為,這個字具備楷書的八法,寫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寫好。
  • 古典書法中「八法」和「九用」的完美實踐——「永」字
    |筆記|完整的永字永字八法,八個點畫怎樣寫,已經講完了,但這個八個點畫是分散的單一點畫在永字八法中,有哪些地方需要用到踆鋒這種方式呢?「永」字八法有七個點畫是用鍘鋒寫的,但它特意規定了一條尖鋒線,就是第二筆「勒」。「永」字有兩個橫,「勒」用尖鋒趯,「策」用側鋒拖,這樣就很全面,兩個筆鋒橫向行筆都有了。
  • 「永字八法」最好的教程,看看不吃虧!
    最近,某偶像天團推出了一首單曲,名叫《永字八法》,在華語中國風歌曲中真正在書法文化基礎上創作的歌曲,此曲應該算是首開先河。欣賞一下▽1.側點,也就是「側」。在書寫時需要把毛筆的筆鋒側過來,因此得名。點是漢字的根源,橫、豎、撇、捺等筆畫都始於一點。
  • 「丹青中國」文字之美 中國書法的「永字八法」
    永中國書法的「永字八法」「永字八法」是中國書法的用筆法則。它是將楷書的「永」字分成八個不同的筆畫,每一筆畫都有一個名稱及其寫法。此後,王羲之用了幾年的時間,專門寫「永」字。他認為,這個字具備楷書的八法,寫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寫好。後來,王羲之把這個永字八法傳給了孫子智永,智永又把這八法傳給了虞世南,再後來,經過一代一代的書法家傳了下來。
  • 「永字八法」8種筆法技巧教程
    相傳,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用幾年的時間,專門寫「永」字。他認為,這個字具備楷書的八法,寫好「永」字,所有的字都能寫好。以後,王羲之的孫子智永又將這「永字八法」傳給虞世南,再後來,經過很多書法家一直傳了下來。點畫是構成字形結構最基本的元素。儘管點畫在用筆的書寫方法上,小楷與大楷並無多大的區別,但事實上小楷比大楷要細微得多,如果沒有一定的大楷基礎,就很難體味到小楷用筆的精到和細微之處。
  • 鼎鼎大名的「永字八法」,能否完整概括楷書八種基本筆畫的寫法?
    古人練習書法,非常重視「永字八法」。永字八法,是中國書法用筆法則,它以「永」字八筆順序為例,闡述楷書筆勢的方法。因為它是書寫楷書的基本法則,後人又有將八法引為書法的代稱。「永字八法」涉及到八個點畫的寫法:點為「側」(側鋒峻落,鋪毫行筆,勢足收鋒);橫為「勒」(逆鋒落紙,緩去急回,忌順鋒平過);豎為「努」(須直中見曲,太直則木僵無力);鉤為「趯」(tì,駐鋒提筆,力聚筆尖);提(仰橫,挑)為「策」(起筆同直畫,得力在畫末);長撇為「掠」(起筆同直畫,出鋒稍肥,力要送到);短撇為「啄」(落筆左出,快而峻利);捺為「磔」(zhé,逆鋒輕落
  • 永字八法之二:橫畫為何有兩種不同的筆法?各是怎樣寫的?
    根據韓方明等人的記錄,「永」字八法不是張旭的發明,它在漢末已經有了。張旭只是重新解釋了「永」字八法,你看唐初李世民《筆法訣》,關於「勒」有三句話:「為畫必勒,貴澀而遲。」「勒不得臥其筆,須筆鋒先行。」這兩句的意思,17課中解釋過了,下面還有一句,「合勒處勒,『士』字是也。」
  • 永字八法裡,蹲鋒?臥筆?那些斷章取義、望文生義的解釋都是坑
    「大凡筆法,點畫八體,備於'永'字」。譯:差不多的筆法,點畫中有八體,全部在「永」字裡。這裡的八體,並不是八種筆畫。曾經有人疑問,「永」字八法裡為什麼沒有橫折的筆畫?說起來橫折是一個複合筆畫,只是「勒」法與「弩」法組合生成筆畫,並非沒有。
  • 書法解密之「楷書」,熟練掌握「永字八法」,融會貫通之下篇
    hello,大家好,歡迎來到「維知書法」,昨天咱們講的關於「永字八法」上篇的基本知識,大家都學習了,今天就開始講下篇,昨天講到「豎」的懸針和垂露的寫法,下面接著是「撇」:4.撇撇是左下伸展的筆畫。書法學習中楷書是基礎,一定要學好,明天維知將講解楷書的結構,如果對書法學習和欣賞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維知書法」,維知每天給您帶來書法知識和名家書法欣賞。想展示作品的朋友可以聯繫維知幫你曬出來,讓大家一起來欣賞評論吧!
  • 永字八法,八個基本筆畫書寫要領詳解
    傳統的漢字基本筆畫:有八種,即「點(丶)、橫(一)、豎(丨)、撇(丿)、捺(乀)、折(乛)、提(/)、鉤(亅)」。它是構成漢字字形的最小單位。由此衍生的組合筆畫約50種左右。永字八法就是指傳統的八種漢字基本筆畫,代表中國書法中筆畫的大體。八種基本筆畫之前也有略講過出鋒的問題。
  • 深度解析:再說永字八法(初學書法者必看)
    這個永字八法究竟是哪八法?為什麼初學書法要先練永字八法?真的是練好了永字八法就足夠了麼?今天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講的就是永字八法以及啟功先生關於永字八法的一些看法。永字八法是古人以永字為例,概括地闡述楷書八種基本點畫用筆要點的方法。
  • 如何把字寫好?優學派學習機邀書法名家李放鳴道出奧秘
    古人說:「字如其人」,字的好壞體現了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和氣質,字裡行間透露的是人的才華和涵養。而寫好字的益處不止於此,對學生來說,寫一筆好字,能在考試中獲得初始「卷面分」,可不要小看這點「卷面分」,如果把它放在高考之中,一分之差,也許帶來的是不同的未來。 寫一手好字受益終身,因此要趁孩子的字還沒有「定型」之前,給孩子打好基礎。
  • 喇叭的「擺位八法」
    記得當我們還是小學生時,上書法課啟蒙的第一堂,老師就教我們「永字八法」。這永字剛好有側、勒、努、趯、策、掠、啄、磔八種筆畫,每個筆畫的寫法又都是中國書法中的重要技巧。所以,每一個學中國書法的人都從「永字八法」練起。只要這八種筆畫練得象樣,書法的基礎也就打好了。從書法的「永字八法」上,我們可以衍伸到聽音響的喇叭擺位。經過我多年的實戰經驗與觀察,喇叭擺位也有八種擺法可以應付各種不同的環境與搭配情況,我稱之為「擺位八法」。
  • 「名家匯·永麒光藝」西南運營中心在昆明成立
    中新網雲南新聞1月7日電  1月6日上午,「名家匯·永麒光藝」西南運營中心在昆明正式掛牌成立,這意味著「名家匯·永麒光藝」在西南地區有了第一個服務中心,將為城市夜景建設添磚加瓦。
  • 書法中常用漢字「永」來練習筆法,漢字「永」的造字意圖是什麼?
    學習書法的人會經常見到這個「永」字,首先是因為這個字在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裡面是開篇第一個字,「永和九年」,這幅作品被一代一代的書法家臨摹,而這個「永」字也被一遍一遍的演繹。第二個原因是這個「永」字包含了書法裡的最基本的八個書法的筆畫和用筆,被稱為「永字八法」,它是中國書法用筆的基本原則,相傳為書聖王羲之所創,後來傳給了王羲之的七世孫智永,再回來傳給了唐代書法家虞世南,一直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