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記者 劉躍兵
10月26日,星期一,永州市蘋洲小學操場上,鮮豔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同學們整齊列隊,聲音鏗鏘有力地宣誓:我們愛黨愛國,爭做新時代的優秀少年……
學校校長陳雪梅介紹,每周升旗儀式,均由學生們自主設計。即使今年初疫情期間,學生們也自發地在家裡升國旗。日積月累,愛黨愛國意識已融入廣大學生內心深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教育最根本的是要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在落實這一重要指示精神實踐中,永州市在全省首創,並全面實施以「童心向黨、經典傳承、未來夢想」為內容的「向日葵工程」。去年,該工程榮獲「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創新案例」。
紅色傳承、文化芬芳、篤學創新,永州大地,朵朵「向日葵」,正向著未來「盛開」。
思政課,從「要我上」到「我要上」
最近,永州九中1809班的學生家長唐麗華發現,孩子像換了一個人:以前,孩子愛睡懶覺、經常遲到、不愛做家務。用唐麗華的話來說,就是「掃帚在他眼前倒下,都不願伸手扶一把」。可是,現在,孩子每天早起,晚上放學回家,還主動把地板拖乾淨。
更讓唐麗華感到驚奇的是,孩子用零花錢買回一套《毛澤東文選》,認真閱讀。唐麗華不禁問:你能看懂嗎?沒想到,孩子說:有些看得懂,有些看不懂,但從中可以學習到自律、堅持等精神。
這是永州市引導未成年人愛上思政課,使其從中汲取力量的一個縮影。
針對1至9年級學生成長規律,永州市設計了144個「向日葵工程」課件,提供給全市中小學校,並將「向日葵工程」與每周班會課合併上課,確保思政課的政治性、科學性、時代性,讓學生從「要我上」到「我要上」。
結合實際推進「一校一品」特色。永州市映山小學編制了《朵朵葵花向太陽》教案;東安縣舜德學校創辦「中國好人」鍾挺華工作室,讓歸國華僑鍾挺華愛黨愛國、學習雷鋒的精神,深植於師生心中;零陵區中山路小學設置「德美課程」,每月評選「最美少年」……
積極延伸思政課堂。永州市映山小學分批次組織1000餘名師生到韶山研學實踐;祁陽縣潘市鎮紅軍學校的學生,在「體驗紅軍艱苦生活」活動中,感受到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愛上國學,根植傳統文化基因
10月25日,晚自習課之前。永州市李達中學的祁劇愛好者,抓緊時間交流。
今年6月,祁陽祁劇團在李達中學開展祁劇知識講座、表演祁劇折子戲《打櫻桃》等。不少學生驚呼,在我們身邊,就有這樣燦爛的傳統文化。
推動非遺文化進校園,讓學生們愛上國學經典,增強民族認同感、自豪感,「向日葵」工程發揮了重要作用。
李達中學校長黃建華介紹,這讓學生們更了解家鄉,拓展了知識面,提升了他們學習國學和其他學科的主動性。
該校初三年級語文教師唐岸群告訴記者,她在授課時穿插講授祁陽小調、零陵漁鼓等非遺文化知識,課堂變得活躍。課後,不少同學主動閱讀國學經典。
得益於國學傳承,今年永州市初中升高中考試前100名,李達中學佔了72人。
東安縣舜德學校的「翰墨書香」「笠翁對韻」等國學課,同學們都很期待,6年級學生李語兮、蔣佩熙說,喜歡在國學經典中遨遊;零陵區中山路小學持之以恆開展國學誦讀,讓校園充滿濃濃的書香味……
做傳統文化傳承人,永州學子身體力行。
主動創新,「點燃」未來夢想
秋日,東安縣蘆洪市鎮耀祥中學機器人興趣小組,每天傳來熱烈討論聲。
前不久,這所鄉鎮學校胡國柱老師的科教方案,黃麗珍、覃培鈺等同學的科學微電影,唐嘉豪、卿群德等同學的實踐活動,均榮獲第41屆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還有其他同學獲3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名列全省前茅。
近幾年,該校在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電腦製作活動、青少年機器人等競賽中,榮獲23項國家級獎項、103項省級獎項。
永州「向日葵工程」的「未來夢想」,激勵廣大學生勤思考,主動創新。
永州市蘋洲小學開設了機器人等興趣班。今年,該校科技成果獲得6個省級以上獎項,5幅科幻繪畫作品獲省級獎項,其中兩件作品送全國參賽。
永州九中經常開展社會實踐和科技創新活動。2018年以來,該校10人次獲省市機器人大賽一、二等獎,其中,2018年,該校機器人競賽團隊代表湖南省初中組參加全國機器人大賽,勇奪三等獎。
以夢想為舟,永州廣大學子正努力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