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雲的故事》:愛動腦筋的小學徒

2020-12-27 澎湃新聞

《陳雲的故事》:愛動腦筋的小學徒

2020-10-11 15: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陳雲學習成績優秀,只是因為家裡窮失了學,他在顏安小學的老師張行恭深感惋惜。張老師的弟弟在上海著名的商務印書館工作,他就通過這個關係把陳雲推薦去那裡當了個學徒。

陳雲在顏安小學讀書時的班主任老師張行恭及夫人

年僅14歲的陳雲離開了家鄉小鎮,來到了號稱「十裡洋場」的大上海。剛去的時候,他在發行所門市文具櫃檯當練習生,人長得又瘦又小,個子還沒有櫃檯高。為了賣貨方便,陳雲就在櫃檯後邊放了條凳子,站在上面給顧客取東西。

上海當時是中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遠東地區的金融中心,經濟活動豐富多樣。陳雲人雖然小,但對周圍的事情很留心,愛動腦筋。比如,顧客來買東西的時候,要是發現這裡的價錢與總店一樣的時候,就會跑到總店去買,這實際上是講牌子、看信譽。銀行給工廠、商店貸款,生意好的時候,銀行會熱情地跑來服務,生意差了就上門催款還貸,實際上是追逐高額利潤。這些知識和經驗,對後來陳雲領導經濟工作很有幫助。

那時候當學徒是很苦的,收入少不說,活還特別多特別累。商務印書館發行所的營業時間從早晨8點到晚上8點,長達12個小時,一天工作下來,每個人都疲憊不堪,只想早點躺下休息。再說,上海這樣的大都市非常繁華、熱鬧,各種誘惑特別多,很多年輕人都沉迷於那種紙醉金迷的生活,虛度光陰。

20世紀30年代初的商務印書館上海總館,於1932年毀於日軍炮火。

陳雲表現了很堅強的意志力。他不管多忙、多累,每天都是天不亮就起床讀書、習字,下班後還去補習班學習中文和英文。

商務印書館是那時國內最大的一家文化教育出版機構,而上海當時又是各種社會思潮交匯、競逐的地方。陳雲利用這裡的有利條件,如饑似渴地閱讀了大量書籍,增長了知識和才幹。就是在商務印書館,陳雲接受了共產主義思想,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積極領導工人運動。上海是舊中國資本主義工商業最發達的地方,階級鬥爭也最激烈。

1925年5月30日,租界裡的英國巡捕向舉行示威的中國群眾開槍,打死打傷多人,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怒。全國各地迅即開展了大規模的反帝愛國運動。陳雲積極參加了這次鬥爭。

這時,進步同事引導陳雲來到上海通訊圖書館。這是一個友人讀書團體,秘密給讀者推介共產黨的書刊,並請共產黨員作報告。在這裡,陳雲閱讀了《馬克思主義淺說》《資本制度淺說》等介紹馬列主義和十月革命的書籍。他從中找到了真理,確立了共產主義理想。

陳雲在商務印書館期間讀過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書籍

此後,陳雲更積極、主動地參加了工人運動。1925年下半年,他參加領導了商務印書館的罷工鬥爭,年僅20歲的他還當選為罷工委員會的委員長。罷工勝利後,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6年,商務印書館職工會第一屆委員合影。前排左三為陳雲。

資料:陳雲紀念館

原標題:《《陳雲的故事》:愛動腦筋的小學徒》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四史故事百講 | 陳雲受命重建中央特科
    四史故事百講第二專題上海市地方志辦公室、上海通志館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契機,以開發利用地方志資源為基礎,錄製地方志音頻節目《來來講上海》「建黨100年 「四史」故事100講」專輯。
  • 唱響我和我的祖國,講好我愛我的祖國!陳雲紀念館舉辦第二場紅色...
    新民晚報訊 (記者 郭劍烽)今天下午,「唱響我和我的祖國,講好我愛我的祖國——第二場「紅色故事大講堂」在陳雲紀念館舉行。圖說:活動現場。陳雲紀念館 供圖(下同)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凝聚奮進力量,是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重要職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陳雲紀念館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宣教功能,用紅色歌曲、紅色故事來表達對祖國的愛。
  • 探訪杭州冷門美景雲棲 曾是中共元老陳雲最愛
    探訪杭州冷門美景雲棲 曾是中共元老陳雲最愛 6日,記者探訪雲棲,這裡曾被中共元老陳雲稱為「到杭州沒去雲棲就等於沒有到杭州」。  雲棲竹徑位於杭州西湖之西南,錢塘江北岸,五雲山雲棲塢裡。由於地理環境的特殊,五雲山上的五彩祥雲,常飛集塢中棲留,並經久不散,所以稱「雲棲」。 此地距杭州區約20公裡,遠離市井,山深林神秘密,竹林滿坡,修篁繞徑,素以竹景的「綠、清、涼、靜」四勝而著稱於世。  雲棲竹徑首先以竹木擅長。
  • 朱德好有趣,為什麼剪髮只找小學徒?有故事哦
    ——烏蘭夫 在1928年,小曾還只是永新縣城理髮店的一個小學徒。這天,他在店門口迎接了一位身穿灰布衣服的軍人。為什麼是學徒迎接呢?這裡面也是有規矩的,大師傅一般只迎接穿著華麗,一看就有頭有臉的人物。而像小曾這種小學徒只能迎接衣著樸素的普通人。小曾的手藝其實一點也不好,但還是跟他走了。
  • 陳雲的青少年時代 | 「我的學歷是小學.」
    1913年,年滿八歲的陳雲,被舅父廖文光送到練塘鎮劉敏安辦的私塾接受啟蒙教育。私塾僅有十名學生,主要教授《三字經》《百家姓》等傳統啟蒙書籍中的知識,還教學生每天練毛筆字。劉敏安老先生十分器重陳雲,有時還開小灶,給陳雲講授處世做人的道理,使陳雲很受啟發。陳雲在私塾裡念了一年多,師生之間的感情很深厚。後來,陳雲常去看望劉老師,長大後還和劉敏安的兒子劉國楨結成了莫逆之交。
  • 檔案丨紀念陳雲誕辰110周年:陳雲的三個「上海時刻」
    這個男嬰,就是陳雲。時光並未太多改變這裡的風貌,如今的練塘,還是粉牆黛瓦、青柳拂橋、安詳靜謐的模樣,一如她的兒子陳雲,低調內斂、不事張揚。沒有改變的,還有思念。在陳雲同志誕辰110周年之際,小雅特發此文,以表紀念。
  • 用愛為留守兒童撐起一片藍天——記城固縣五堵小學陳雲
    有這樣一位教師,她紮根鄉村,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用愛心溫暖留守兒童、用耐心教誨學生、用恆心紮實工作,她就是90後特崗教師——五堵小學陳雲。2014年9月,陳雲通過特崗招聘到五堵小學任教,一晃6年過去了,在這裡她沒有因為條件差、離家遠而懈怠工作,始終不忘初心,懷揣夢想,以飽滿的激情、百倍的信心、千倍的勇氣積極投入教育教學工作中,獲得了學校領導的肯定、同事的認同以及學生家長的讚揚。陳雲先後獲得城固縣優秀教師、教學能手等榮譽。
  • 孩子做作業不愛動腦筋怎麼辦?這件事,爸媽是不是誤解了什麼?
    01 孩子的「動腦筋」,爸媽的「傷腦筋」給養娃傷腦筋的的事兒排個序,「孩子不愛動腦筋」恐怕穩穩地名列前茅。很多事,都會被爸媽自動歸為孩子不愛動腦筋。比如:陪孩子寫作業,大人看著很簡單的一道題,孩子卻做錯了,大人會說他「不愛動腦筋」;孩子遇到不會的題目,馬上到網上查,而不是自己多想一想,大人會說他「不愛動腦筋」;孩子成績不佳,被老師叫家長,爸爸媽媽可能一邊尷尬一邊解釋:「我這孩子,就是不愛動腦筋。」
  • 家長如何培養寶寶愛動腦筋的習慣!秘訣原來是這樣
    「動腦筋」是孩子認識世界的根本途徑之一。在許多獨生子女家庭中,孩子的雙手只用來做功課和玩電子遊戲機,其他事情一概靠大人。習慣於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孩子不僅雙手閒置,靈氣也喪失殆盡。家長該如何培養寶寶愛動腦筋呢?
  • 【動腦筋數學】Brain twister problems【晶晶讀中英文故事】
    提示點擊上方 」晶晶讀中英文故事「 一鍵關注。
  • 陳雲是怎麼談自己的
    陳雲總是這樣經常反省自己,通過深刻的自我批評進行自勉自律。 「作為共產黨員是合格的。」陳雲選定共產主義作為奮鬥目標以後,在革命生涯中就經常反思自己的經歷,審核自己是否達到了共產黨員的標準。1949年4月,在中共中央東北局高幹會議上,陳雲直截了當、光明磊落地說:「關於遼東爭論問題,開個會討論一下很有必要。我要走了,堅定一下也好。」陳雲對自己在南滿這段工作的估價是「有不少幫助」。
  • 想要讓孩子愛動腦筋?你先滿足這些條件吧
    「動腦筋」是孩子認識世界的根本途徑之一。在許多獨生子女家庭中,孩子雙手只用來做功課和玩電子遊戲機,其他事情一概靠大人。 習慣於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孩子不僅雙手閒置,靈氣也喪失殆盡。怎樣培養孩子動腦筋的興趣呢?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對孩子的影響是相當大的,因此,父母要以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去感染和影響孩子,要用自己對周圍事物的態度和情趣去影響孩子。同時,父母還要常常給孩子提一些問題,激發孩子求知的欲望,引導孩子動腦筋解決。
  • 陳雲醇厚的人文素養
    讀書是陳雲的精神支柱。「文革」期間下放到江西「蹲點」,他把可支配的時間都用來讀書,經常是廢寢忘食。孩子們探望他時,他說得最多是讀書問題。他組織了家庭學習小組,傳授讀書方法。陳雲是讀書人,讀書人自然很愛書。除了馬列經典著作外,陳雲喜愛中國古籍,深諳其積澱的民族文化遺產。晚年時,他以其在黨內的決策地位,推動了中國古籍整理工作。
  • 陳雲的家風美德--黨史頻道-人民網
    「千裡姻緣一線牽」是說于若木和陳雲相距非常遠,是共產黨、馬克思列寧主義把他們連在一起,而且,他們的婚姻是由黨組織牽線的。 「鼻痛帶來美姻緣」,是說陳雲流鼻血治療帶來的這麼一段姻緣。「中山政策女秘書,先生路線看護員」,孫中山跟宋慶齡的結合最初是宋慶齡擔任孫中山的秘書,陳雲找于若木是做看護工作,先生是指陳雲,看護員就是于若木了。 陳雲家庭意識很濃。
  • 國企領導上講臺,陳雲講述中鐵的擔當與實踐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黨委副書記陳云為交大師生帶來《「一帶一路」建設與中國中鐵的擔當實踐》主題報告。在回顧中國中鐵「走出去」歷程時,陳雲講述了中國中鐵參與中國最大的援外項目坦贊鐵路的感人故事,公司先後派遣工程技術人員近5萬人參與修建這條非洲「生命線」,艱苦程度無法用筆墨描述,60多位中國援建人員為此獻出寶貴的生命。
  • 陳雲初心和使命的確立
    張子宏向總經理張元濟說明陳雲的情況。張元濟同情陳雲孤兒身世,且無經濟力量繼續求學,破例同意留用陳雲在商務印書館學徒。張子宏為了使陳雲站在櫃檯前,能順利接待顧客,特製一把一尺多高的木凳,讓陳雲站在上面工作。陳雲年級雖小,但很有心。他把師傅的關心和張元濟的寬容牢牢記在心裡,工作發奮努力,善於用腦,熟悉業務快,且待人誠懇謙虛,不久便贏得師傅和老職工們的稱讚。
  • 二年級語文《愛動腦筋的孩子》閱讀理解及答案
    愛動腦筋的孩子  華佗是我國古代的名醫。 他七歲時,父親就去世了。他每天幫助母親打柴、放牛、養蠶。  有一天,華佗和幾個小朋友一起摘桑葉。一位老爺爺路過,問他們:「你們誰能摘下樹頂的葉子?」( ) (2)因為華佗愛動腦筋。 ( ) (3)因為老爺爺是華佗的爺爺。
  • 遇到問題就找人幫忙,不愛動腦筋的星座
    有一種人,他們最不喜歡動腦筋,碰到什麼問題、麻煩,第一時間並不是開動腦筋獨立思考看看怎麼解決、怎麼處理,而是想都不想就直接找別人幫忙,並且請求的口吻還相當理直氣壯!今天摘星工廠—星吧就來點點名,看看哪些星座最不愛動腦筋?
  • 吳一鈳:孩子不愛動腦筋思考家長怎麼辦?這3點就夠了
    一、為什麼孩子會出現孩子不愛動腦筋 就是因為我自己當時的無知,孩子一有難題來找我們時,我們就急不及待地給他甩出答案,他從來不用思考,不用動腦筋,我們把自己當作是機器貓的百寶袋了。後面我就意識到,如果再這樣下去的話,問題會越來越嚴重。 孩子不愛動腦筋是什麼原因?
  • 「陳雲與黨風廉政建設」專題巡展活動總結...
    「陳雲與黨風廉政建設專題展」展覽自今年3月28日啟動,歷時6個多月,先後在近30家單位舉辦了34場巡展,上萬人次觀展,受到了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的一致歡迎,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展覽全面展示了陳雲同志關於黨風廉政建設的思想與實踐,展示了他在黨風廉政建設方面表現出的高尚品德和偉大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