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1 15: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陳雲學習成績優秀,只是因為家裡窮失了學,他在顏安小學的老師張行恭深感惋惜。張老師的弟弟在上海著名的商務印書館工作,他就通過這個關係把陳雲推薦去那裡當了個學徒。
陳雲在顏安小學讀書時的班主任老師張行恭及夫人
年僅14歲的陳雲離開了家鄉小鎮,來到了號稱「十裡洋場」的大上海。剛去的時候,他在發行所門市文具櫃檯當練習生,人長得又瘦又小,個子還沒有櫃檯高。為了賣貨方便,陳雲就在櫃檯後邊放了條凳子,站在上面給顧客取東西。
上海當時是中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遠東地區的金融中心,經濟活動豐富多樣。陳雲人雖然小,但對周圍的事情很留心,愛動腦筋。比如,顧客來買東西的時候,要是發現這裡的價錢與總店一樣的時候,就會跑到總店去買,這實際上是講牌子、看信譽。銀行給工廠、商店貸款,生意好的時候,銀行會熱情地跑來服務,生意差了就上門催款還貸,實際上是追逐高額利潤。這些知識和經驗,對後來陳雲領導經濟工作很有幫助。
那時候當學徒是很苦的,收入少不說,活還特別多特別累。商務印書館發行所的營業時間從早晨8點到晚上8點,長達12個小時,一天工作下來,每個人都疲憊不堪,只想早點躺下休息。再說,上海這樣的大都市非常繁華、熱鬧,各種誘惑特別多,很多年輕人都沉迷於那種紙醉金迷的生活,虛度光陰。
20世紀30年代初的商務印書館上海總館,於1932年毀於日軍炮火。
陳雲表現了很堅強的意志力。他不管多忙、多累,每天都是天不亮就起床讀書、習字,下班後還去補習班學習中文和英文。
商務印書館是那時國內最大的一家文化教育出版機構,而上海當時又是各種社會思潮交匯、競逐的地方。陳雲利用這裡的有利條件,如饑似渴地閱讀了大量書籍,增長了知識和才幹。就是在商務印書館,陳雲接受了共產主義思想,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後,積極領導工人運動。上海是舊中國資本主義工商業最發達的地方,階級鬥爭也最激烈。
1925年5月30日,租界裡的英國巡捕向舉行示威的中國群眾開槍,打死打傷多人,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怒。全國各地迅即開展了大規模的反帝愛國運動。陳雲積極參加了這次鬥爭。
這時,進步同事引導陳雲來到上海通訊圖書館。這是一個友人讀書團體,秘密給讀者推介共產黨的書刊,並請共產黨員作報告。在這裡,陳雲閱讀了《馬克思主義淺說》《資本制度淺說》等介紹馬列主義和十月革命的書籍。他從中找到了真理,確立了共產主義理想。
陳雲在商務印書館期間讀過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書籍
此後,陳雲更積極、主動地參加了工人運動。1925年下半年,他參加領導了商務印書館的罷工鬥爭,年僅20歲的他還當選為罷工委員會的委員長。罷工勝利後,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6年,商務印書館職工會第一屆委員合影。前排左三為陳雲。
資料:陳雲紀念館
原標題:《《陳雲的故事》:愛動腦筋的小學徒》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