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AAAI 官網
編譯:文強 胡祥傑 零夏
【新智元導讀】正在大洋彼岸舉行的 AAAI -17公布了本年度的最佳論文,一篇從物理研究中獲得啟發的論文獲得大獎,論文引入了一種新的神經網絡監督學習方法,在沒有任何帶標籤的訓練樣本的情況下,成功訓練出一個卷積神經網絡來檢測和跟蹤對象。另外,本屆大會的其他10項大獎也同時公布。據統計,本屆大會接收了700多篇論文,其中半數以上有華人參與。本文帶來大會獎項的詳細介紹,並盤點了大會上的「中國元素」:包括新入選的華人 Fellow 以及中國企業,比如百度和騰訊的表現。
人工智慧界年度頂級會議 AAAI 2017,暨第31屆 AAAI 大會 2月4日在美國舊金山舉行,會議圍繞人工智慧的研究與發展,開展多場演講、課程講座、Workshop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工智慧精英參加。
AAAI 成立於 1979 年,最初名為「美國人工智慧協會」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2007 年才正式更名為「人工智慧促進協會」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據不完全統計,本屆AAAI 大會共接收了近700多篇學術論文。在官方公布的程序手冊中,可以看到,有兩篇論文被評為最佳論文,其中一篇為學生論文。
在新智元微信公眾號回復170206,可下載兩篇最佳論文。
本屆AAAI 大會共評出兩篇最佳論文(Outstanding Paper),包括一篇最佳學生論文。其中最佳論文的榮譽歸屬於來自史丹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的Russell Stewart、Stefano Drmon,他們的論文《用物理和特定領域知識讓神經網絡進行不帶標籤的監督學習》(
Label-Free Supervision of Neural Networks with Physics and Domain Knowledge),採用物理學領域的啟發進行AI研究,這一思路與最近圈內討論得很多的AI研究趨勢不謀而合。
| 最佳論文 |
用物理和特定領域知識讓神經網絡進行不帶標籤的監督學習
作者: Russell Stewart、Stefano Drmon
來自:史丹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系
摘要
在許多機器學習應用中,帶標籤的數據數量稀少,要獲得更多的標籤造價昂貴。我們引入了一種新的神經網絡監督學習方法,不是直接給出輸入-輸出對的直接示例,而是指定在輸出空間上能夠成立的約束。這些約束來源於先前的特定領域知識(domain knowledge),如已知物理定律。我們展示了這種方法在真實世界和模擬計算機視覺任務上的有效性。使用這種方法,我們在沒有任何帶標籤的訓練樣本的情況下,成功訓練了一個卷積神經網絡來檢測和跟蹤對象。
| 最佳學生論文 |
Option-Critic結構
作者:Pierre-Luc Bacon、Jean Harb、Doina Precup
來自McGill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推理和學習實驗室
摘要
時間抽象(temporal abstraction)是增強學習中對學習和規划進行擴展(scaling up)的關鍵。雖然我們對在時間上延伸(temporally extended)的動作進行規劃有很好的理解,但從數據中自動創建這樣的抽象仍然十分具有挑戰性。我們在 options 框架中處理這個問題[Sutton,Precup&Singh,1999; Precup,2000]。我們為 option 得出了策略梯度定理,並提出了一個新的 option-critic 結構,該結構能夠在與 policy over option 串聯的情況下,同時學會選擇期權的內部策略和終止條件,並且不需要提供任何額外的獎勵或子目標。在離散和連續環境中的實驗結果顯示了該框架的靈活和高效。
1. 資深會員獎
AAAI 資深會員獎授予長期參與 AAAI 並有所成績的會員。2017年新晉資深會員如下:
2. 經典論文獎
2017年的經典論文獎授予了1999年第十六屆AAAI 最有影響力的論文,來自無人車領域的元老級人物 Sebastian Thrun 的署名論文《Monte Carlo Localization: Efficient Position Estimation for Mobile Robots》獲獎。
其他作者包括 Dieter Fox, Wolfram Burgard, Frank Dellaert。
獲獎理由:開創了粒子濾波(particle filtering)的應用,為機器人定位提供有效和可擴展的方法。
經典論文榮譽提名論文:
《Combining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with Personal Agents for Better Recommendations》
作者:Nathaniel Good, J. Ben Schafer, Joseph A. Konstan, Al Borchers, Badrul Sarwar, Jon Herlocker, John Riedl
Dieter Fox 將於美西時間2月6日11:30領取「經典論文獎」並發表演講。
3. 2017 傑出服務獎
AAAI -17傑出服務獎頒發給每一年對 AI 社區做出超凡服務的個人。2017年獲獎者是馬裡蘭大學的 James A. Hendler,以獎勵他通過持續服務於 AAAI 、其它專業社區以及對政府倡議人工智慧研究的重要性而對人工智慧領域做出的特殊貢獻。
4. 2017AAAI/EAAI 優秀教育者獎
AAAI/EAAI 優秀教育者獎授予對 AI 教育做出重大貢獻、讓 AI 社區持續受益的個人或者團體。2017年的AAAI/EAAI 優秀教育者獎頒發給 Sebatian Thrun,獎勵他在高質量、廣泛使用並可負擔的線上課程所做的探索工作,並且他對自動駕駛汽車和導航做出了令人興奮的展示。
5. Robert S. Engelmore 紀念獎
該獎項和講座成立於2003年,以表彰Robert S. Engelmore 博士對AAAI,AI Magazine 和AI應用社群的卓越服務,以及他對應用AI的貢獻。2017年獎將頒發給 David Aha(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獎勵其在自動化系統、機器學習和基於案例推理方面的開拓性研究貢獻和高影響的應用,以及對 AAAI 的廣泛貢獻,包括通過 AAAI 博士聯盟和視頻比賽教育更廣泛的AI社區 。
6. 2017 Feigenbaum 獎
AAAI Feigenbaum獎旨在表彰並鼓勵使用計算機科學實驗方法做出的優秀的人工智慧研究進展。2017年的獎項將授予 Stanford大學/ Google的 Yoav Shoham,他對人工智慧基礎研究有很高的影響力,包括知識表示,多代理系統和計算遊戲理論,並將基礎研究轉化為具有影響力和創新的商業產品。
7. AI 雜誌榮譽獎
AAAI AI 雜誌獎授予榮譽退休主編 David B. Leake 。
8. IAAI-17 應用開發獎
兩篇論文獲此殊榮:
《在線人才招聘中的大規模職業技巧規範化》(Large-Scale Occupational Skills Normalization for Online Recruitment)
作者:Faizan Javed, Phuong Hoang, Thomas Mahoney, Matt McNair
《相位:一個用於加速高通量材料發現的AI平臺》(Phase-Mapper: An AI Platform to Accelerate High Throughput Materials Discovery)
作者(未註明均為康奈爾大學):Yexiang Xue, Junwen Bai(上海交通大學), Ronan Le Bras, Brendan Rappazzo, Richard Bernstein, Johan Bjorck, Liane Longpre, Santosh K. Suram(加州理工), Robert B. van Dover, John Gregoire(加州理工), Carla P. Gomes
摘要
高通量材料發現涉及對許多不同但在結構上相關的材料的快速合成、衡量和表徵(characterization)。材料發現中的關鍵問題相位圖識別問題(phase map identification problem),涉及從材料的組成和結構表徵數據確定晶相圖。我們提出了相位圖識別器(Phase-Mapper)解決相位圖識別問題。Phase-Mapper是一個全新的AI平臺,允許人類與AI算法的數據和產品交互,還能納入人類的反饋對解決方案予以約束或初始化。Phase-Mapper結合了任何頻譜去混合算法,包括我們在本文中提出的新型解析器(slover)、基於卷積非負矩陣分解算法。AgileFD可以結合約束來正確反映材料的物理性質和人類的反饋。我們在一個涉及20個合成系統的大規模實驗中,比較了解析器的三個變體(與以前提出的方法相比較),證明使用 AgileFD 增加物理約束的有效性。Phase-Mapper也已被材料科學家用於解決各種各樣的相圖,包括在文中作為說明性示例給出的、此前未沒解析出的Nb-Mn-V氧化物系統。
9. AAAI-17 Blue Sky Idea Awards
AAAI 與Computing Research Association Computing Community Consortium (CCC)聯合頒發三個藍天獎,給予啟發了研究社群追求新方向,如新難題、新應用領域或者新方法論的論文。如下:
《The AI Rebellion: Changing the Narrative》
David W. Aha, Alexandra Coman
《Moral Decision Making Frameworks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Vincent Conitzer, Walter Sinnott-Armstrong, Jana Schaich Borg, Yuan Deng, Max Kramer
《Getting More Out of the Exposed Structure in Constraint Programming Models of Combinatorial Problems》
Gilles Pesant
10. AAAI 2017年優秀委員會成員
優秀高級程序委員獎,如下:
Jussi Rintanen (Aalto University, Finland)
Sven Koenig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A)
優秀程序委員獎,如下:
這屆會議也可以說是充分展示中國力量的一屆會議:由於中國會員眾多,AAAI第一次因為與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撞了期而特地改日舉行。
AAAI裡不僅中國會員多,AAAI Fellow也在增加。AAAI Fellow從1990年開始評選,到現在27年間一共評選出6位華人。其中第一位、2014年當選的是楊強教授,也是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的前主任。第二位是同樣於2014年當選的林智仁先生。
2016年,AAAI全世界評選了6位Fellow,三位都是華人,特別是南京大學的周志華教授,是完完全全在中國大陸成長起來的學者,說明中國在AAAI這個國際頂級人工智慧學術組織當中越來越強大,越來越有影響力。
2017年,AAAI共評選出7位Fellow,其中有一位華人,香港科技大學的Fangzhen Lin教授。
2017年新晉 Fellow 名單如下:
林方真,目前為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AI, 特別是知識表達原則(the principles of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推理和學習(reasoning and learning)以及它們在程式語言、機器人、多智能體系統、博弈論和社會選擇論、語音理解等方面的應用
林教授的當選理由是對知識表達(knowledge representation)特別是非單調邏輯(nonmonotonic logics)、答案集編程(answer-set programing)和行為理論(theories of action)的重大貢獻。
簡單介紹一下林教授的教育及工作經歷:
下面是其他5位華人 AAAI Fellow 的個人簡介及其當選理由。
2016年,劉兵,伊利諾伊斯大學芝加哥分校
劉兵,伊利諾伊斯大學芝加哥分校計算機科學教授,ACM/IEEE/AAAI Fellow,SIGKDD 主席,KDD/ICDM/SDM/WSDM/CIKM 的 PC Chair。
當選理由:對數據挖掘以及廣泛應用的情感分析、垃圾郵件檢測(opinion spam detection)和網絡挖掘算法的重大貢獻。
2016年,邢波(Eric Poe Xing),卡耐基梅隆大學
邢波,卡耐基梅隆大學機器學習部門、語音技術研究院、計算機科學、計算生物系教授。同時也是史丹福大學統計系客座副教授,Facebook 客座研究教授。邢教授發表了超過200篇同行評審的論文,並且是美國統計協會雜誌,應用統計學年鑑,IEEE模式分析和機器智能交易等多本學術期刊的編委。
當選理由:其重大貢獻有:統計機器學習及其理論分析,概率學習模型(learning probabilistic models)的新算法,以及把這些用於生物學上的難題、社會網絡分析、自然語言處理,以及發展新的架構、系統平臺和用於大規模應用的分布式機器學習編程的理論。
2016年,周志華,南京大學
周志華,現任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副主任、南京大學計算機軟體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機器學習與數據挖掘研究所 (LAMDA) 所長,校、系學術委員會委員。美國計算機學會(ACM)、國際人工智慧學會 (AAAI) 、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 (IEEE) 、國際模式識別學會 (IAPR)、國際工程技術學會 (IET/IEE)、 中國計算機學會等學會的會士 (Fellow)。
當選理由:對集成方法以及從多標籤和部分標籤數據學習的重大貢獻
2014年,林智仁,臺灣國立大學
林智仁,臺灣國立大學計算機科學和信息工程傑出教授。ACM/AAAI/IEEE Fellow,微軟客座研究員,也曾是 eBay研究實驗室客座首席研究科學家、Google 客座教授。
當選理由:對機器學習領域的特殊貢獻,以及對廣泛使用的 SVM 軟體的開發。
2013年,楊強,香港科技大學
楊強,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系主任,New Bright Professor of Engineering。 AAAI/AAAS/IAPR/IEEE Fellow, ACM 傑出科學家,也是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的前主任。
當選理由:對 AI 計劃(AI planning)、數據挖掘和基於用例推理(case-based reasoning)的基礎研究和實踐應用做出重大貢獻。
除了 Fellow,本屆 AAAI 的主旨演講人中也有中國面孔——百度副總裁王海峰。2016年底,國際計算語言學會(ACL)公布2016年度的新任會士,2016年ACL在全球共評出了4位會士,百度副總裁王海峰是首位獲此榮譽的中國大陸科學家,同時也是ACL目前最年輕的會士。
AAAI 的這次演講,王海峰被安排在 AI in Practice 這個環節中,與 Vincent Vanhoucke (Google)、Joaquin Quinonero Candela (Facebook)、Alex Smola (Amazon)、Gary Marcus (Uber and NYU)、Xavier Amatriain (Quora) 這些大牛並列。
AI in Practice 是AAAI的特別環節,專門介紹在產業界的成功以及值得關注的方向。
王海峰了介紹百度的NLP技術,包括語義理解,情感分析,深層問答,語言生成,機器翻譯,對話系統和知識圖。
當然,還有每次開會都不能不提的論文——本屆 AAAI 接收的學術論文,也可以說是被華人作者「刷屏」。
隨便選一頁,看作者名字,幾乎全都是華人,已經不僅僅是「第一作者」了。
不過今年兩篇最佳論文的作者中,都沒有中國學者的名字。
另一個凸顯中國人工智慧存在感的地方可能要看贊助商名單了。在AAAI 官網公布的贊助商名單上,我們看到,會議的黃金贊助商有四家:亞馬遜、IBM、百度和騰訊。
白銀贊助商中的中國企業有小i 機器人和,今日頭條(字節跳動)。黃銅贊助商中也有中國的獵豹移動。
AAAI 官網顯示,黃金贊助商的贊助費用為1萬5000美元,黃銀贊助商贊助費為1萬美元,黃銅贊助商贊助費5000美元。
縱觀這一屆AAAI 大會,中國人工智慧的研究力量依然延續了16年以來的強大增長之勢,在被接受論文數量、大會主旨演講、Fellow提名甚至贊助商等都可以看到中國力量的影響力在不斷變強。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AAAI 還是其他人工智慧頂級會議,最佳論文等評價研究質量的指標中,依然難見中國的身影。
國家千人計劃專家、上海紐約大學終身教授、前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張崢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在看過最近《紐約時報》發表的文章《中國人工智慧趕超美國不是夢話》報導後,他在微信朋友圈寫下了這樣的評論:
我個人一直認為中美差距在加大,不是我們走得慢,而是別人跑得快。我紐大的同事Cho剛剛寫完一篇非常好的學術長文,對深度學習在自然語言處理子領域做了總結和展望。能進入這樣的review可以認為是真正有影響力的:在120篇文章中,來自泛大陸地區只有10篇(華為實驗室3,百度實驗室2,北大2,中科院、清華、哈工大各1),就是說不到10%。視覺、智能等分領域的情況不會差太多。饒毅曾把[李]開復和我拉一起說過這事,我們都同意中國落地會更快,但核心技術缺乏實力和後勁。「狼來了」的報導引發的後果別人怎麼動作先別管,中國的媒體應該先認真反省無良炒作。
【尋找AI獨角獸】新智元聯手10大資本
啟動2017創業大賽
AI 創業大賽由新智元與10 家主流 AI 創投機構:藍馳創投、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高瓴智成人工智慧基金、藍湖資本、藍象資本、IDG資本、高榕資本、中信建投證券、明勢資本、松禾遠望基金攜手發起,由新智元主辦,北京市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澱園管理委員會支持,是一場聚合了 AI 技術領袖和投資領袖的盛會。新智元向滿懷雄心的未來AI獨角獸提供強大的創投資源對接機會,頂級風投 TS 等你來拿。
http://form.mikecrm.com/gthejw
點擊文章下方閱讀原文,在線填寫報名申請報名表。該報名表為參與評選必填資料。
如有更多介紹資料(例如BP等),可發送至 xzy100@aiera.com.cn,郵件標題請註明公司名稱。如有任何諮詢問題,也歡迎向該郵箱發信聯繫。
大賽諮詢,請添加新智元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