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和哈佛2012年5月聯手創立的edX是非營利、帶有濃厚研究性質的平臺。除了希望為全世界提供高質量的教育資源以外,這一平臺還被認為將用來研究學習和教育本身,尤其是研究現代技術對於學習和教育的影響。其除了為全世界的學生提供免費課程外,另一個屬性更像是一個大學的實驗基地,通過研究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的模式,提高傳統校園的教學和學習方式。edX的學生中幾乎有一半來自發展中國家。
表2:edX情況介紹
圖8:edX學生地區統計 數據來源:edX,東方證券研究所
課程設計優化帶來顯著效果
edX的課程設計的特色在於其打破了傳統的教育的模式,並在多次試驗後進行了非常有特色的設計,包括讓學生自行討論問題、課後採用遊戲化的方式進行練習,並採用自動打分的機制,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圖9:edX課程設計特色 數據來源:東方證券研究所
通過這種方式,edX的教育效果非常明顯。圖10中藍色是傳統學習方式中這些學生能夠得100分學員的比例,綠色是用這種新的教學方式能夠得滿分的學生的比例。在過去的傳統教學方式下,原子結構課程只有不到20%的學生在舊的教學模式下得了100分,2013年用新的教學方式有90%的學生得了100分,可謂效果顯著。
圖10:傳統教學模式(2012)與edX方式(2013)教育結果對比 數據來源:虎嗅,東方證券研究所
與高校合作模式是亮點
edX下屬課程大致可分兩類:edX域課程(edx.org)及edXEdge或Edge域課程(edge.edx.org),彼此均擁有各自獨立登錄帳號、伺服器及資料庫等資源。edX將通過質量認證的正式課程全部劃入Edx域,並為此類教學資源提供諸如目錄頁服務的技術支持以方便學生查詢導航。與此相反,Edge域更加類似於測試環境,大家均有權在該域下創建自己的課程,edX不提供技術支持與推廣,學生必須清楚知曉課程URL地址才能註冊學習。
edX為院校提供兩類合作模式選擇:A類(大學自助開發模式)和B類(edX參與開發模式):
A類模式下:edX以平臺服務商角色負責上線並運營有大學所獨立開發的課程,在通過edX課程質量認證前,課程將以Edge Course標識面向在線用戶。在該合作模式下,大學無需向edX繳納任何初始費用。新課程正式上線後,按照協議,大學需要從該門課程收費中拿出5萬美元付給edX,剩餘收入雙方五五分成。對於無固定起止時限的課程,edX將其定義為重複課程,針對此類課程收費為每半年1萬美元,在繳納此筆費用後,大學也將有權與edX均分餘下收入。
B類模式下:edX除提供平臺服務外,還將參與課程設計製作,作為回報,大學需繳納一筆進場費用:新課程(25萬美元)/重複課程(5萬美元)。由於edX與大學合作協議均以課程為單位籤署,對於旗下課程全部採取B類模式的院校將有權分享課程收入的70%,而對於那些選取混合合作模式(A+B)的大學,校方仍需在繳齊所有A類課程最低消費後,才有權享有B類合作框架下規定的分成權利。
除上述課程合作方式外,Google與edX正在合作創建一個開放的MOOC平臺MOOC.org。MOOC.org旨在成為在線教育的門戶網站,面向的客戶群包括教育機構、商業機構、非盈利組織以及個人,幫助他們製作和維繫在線課程,搭建在線教育課程製作平臺。Google將在開發上給予edX平臺幫助,提供去年發布的Course Biulder工具來製作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