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以MOOCs 為代表的在線教育(online education)快速發展,課程數量和影響力、關注度不斷提高,已經與學校教育共同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國內MOOCs 課程建設中還存在認識定位不清等諸多問題。美國作為最早開展在線教育研究與實踐的國家之一,其Coursera、edX 和Udacity 等平臺,隨著加入的學校、開設的課程不斷增多,已經逐步成為MOOCs的典範和標杆。這些MOOCs 平臺在建設理念、課程結構、教學活動方式、交互支持等方面具有相似的課程規律和特徵,對中國開展在線教育、提升優質資源共享效果,具有一定的啟示。今天,我們就以edX平臺為例,進行一些說明。
一、edX:開放教育資源運動的新發展
MOOCs課程可以說是世界大學開放教育資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OER)運動的新的發展形式,而OER則正是始於2001年麻省理工學院啟動的OCW計劃,OCW陸續將MIT的2000多門課程資料在網上免費公布,耶魯、哈佛、牛津、劍橋、英國開放大學等世界名校也都紛紛加入其中。
OCW的課程最初只是由項目的技術人員把課程教學資源放在網上,課程老師不參與網上教學的支持服務,不提供師生互動交流,2011年底麻省理工學院推出新的MITx項目,在OCW的基礎上增設了課程開發工具和互動環節,使OCW由單純的教學資源演變為動態的網絡運營課程,2012年MITx的第一門課程「電子電路「上線,近十萬學習者註冊了學習,可以說MITx是OCW的超越和發展。
2012年4月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聯合出資六千萬美元,發起非盈利的MOOCs項目:edX,免費給大眾提供優質大學課程,edX項目2012年秋季正式啟動。截至2014年8月共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5所高校計劃開設200多門課程,開設課程學校遍及歐美等四大洲。
二、edX 的理念與非盈利經營策略
正如同秉持的辦學思想和踐行的教育理念會對學校教育的專業設置和課程教學具有決定性影響一樣,edX的課程建設理念和經營模式同樣對其平臺上運營的MOOCs課程也有重要影響。
edX的前身OCW策劃之初恰是美國在線教育方興之時,一些學校和遠程教育企業積極探索「.com」的戰略,試圖通過網絡傳遞普通高校已有的課程,在全國甚至全世界大量招收學生以獲得高額利潤。而麻省理工學院卻從眾多的方案從選擇了時任麻省理工學院工學院副院長DickK.P. Yue的非盈利的OCW項目,把學校所有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轉換成在線課程,通過網絡讓全球的學習者能夠免費使用。
麻省理工學院把OCW當作一個永久性的免費項目,根據技術和需求的變化,不斷創新,最終,與哈佛大學共同發起眾多名校參與的edX。MIT一方面將其作為提高和保持其在世界高校領域中的領導力、影響力和優秀度的重要戰略,強調教育投資的公益性收穫;另一方面,將OCW、MITx、edX作為試驗平臺,對學生進行學校教育和在線學習的混合實驗。
三、edX 平臺MOOC 課程特徵
MIT 的免費在線課程項目尤其是edX 廣受好評,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種成功和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等高校的名校效應、課程教師具備較高的科研水平和豐富的教學經驗有很大關係,但同時我們也不能忽略MOOCs 在資源開發和學習活動支持方面與在線學習特徵相吻合的設計,這些資源和活動設計與傳統學校教育相比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性,具有的一定的規律性。
1、在線課程資源組成
在線課程不是傳統課程的網絡搬家。MIT的OCW在線課程資源一般由教學大綱,教學進度安排和教學課件等組成,有些還提供了在線測試、課後作業、在線問題、虛擬實驗、電子教材、演示動畫、講座視頻等豐富的補充內容。而edX的MOOCs課程則在這些靜態教學資源的基礎上,設計了交互支持等教學活動,使學習者通過學習資源的使用和學習活動的參與,促進有效學習的發生。從類型上看,課程資源包括:視頻資源和非視頻資源。
(1)MOOCs視頻資源
一方面,視頻資源集合了文本、圖形、圖形、聲音等多種媒體優勢,具有很好的傳播特性;另一方面,隨著計算機和網際網路技術的進步,高解析度、高碼流的視頻文件傳輸在當下的網絡條件下已經沒有困難,視頻資源已經成為目前最重要的數字教育資源形式。
MOOCs課程中視頻資源的地位也是其他資源類型不能比擬的,有些甚至是唯一的學習資源,這些視頻由專門的製作團隊根據在線學習的特徵進行製作,種類比OCW視頻更加多樣,常見的視頻類型和主要特徵如表1所示。
表1
從視頻長度上看,MOOCs的視頻一般具有微型化的特點,符合當下所提倡的微型化的課程資料組織、碎片化學習時間利用的理念。MOOCs微視頻一般不是由原來的長課程錄像直接裁剪為短小的視頻,而是根據知識概念結構來重新組織,一個獨立的知識單位構成一個獨立的視頻。微視頻並非簡單的堆砌在一起,而是需要設計結構化的任務活動把碎片化的視頻進行重構,根據學習者的個體情況,通過線性或非線性的學習進程,完成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意義的建構。
(2)非視頻材料
MOOCs課程中的非視頻材料一般有閱讀材料、在線水平測試、實驗、投票、討論、仿真實驗等,edX平臺常見的非視頻材料則有課程通知、常見問題、討論區、Wiki區、學習進程、概念表、輔助資源等。課程通知一般包括課程學習的指導、學習過程中課程進度要求等內容。這些課程信息除了在課程欄目中呈現外,還能主動推送到學習者註冊郵箱,提醒學習者根據課程安排進行學習。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問題可以在討論區中發布,這些問題可以按照發布日期、參與人數或內容主題等方式進行排列,方便查找。在MOOCs課程中主講教師最大的憂慮之一就是幾萬甚至十幾萬的課程學習者提出的問題該如何及時解答,edX的實踐發現,學生之間的互答是解決問題的途徑之一。為強化學習效果,在視頻內容間設置填空、選擇等習題讓學習者在線預習和回顧,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對於一些非客觀問題,可以通過線下的調研、設計論文、作品、ppt等方式提交後,學生互評給予評價。如果課程想建立一個系統完整、準確權威的課程知識體系,設立Wiki板塊使眾多學習者進行協同工作是一個很好的選擇。edX同時可以根據課程內容,提供一些實驗、虛擬仿真、閱讀材料、地圖等輔助資源,也能有效促進學習效果。
(3)重視體驗的友好界面
edX課程除了上述優良的視頻和非視頻材料,其友好的界面設計也很好地提升了學習者的學習體驗。edX界面在圖形界面以及基於圖形界面的互動設計上都呈現出了一個優秀學習平臺應該具有的特徵。edX的界面設計簡潔、重點突出,不管學習者以訪客還是註冊用戶的方式進入都能很快地找到重點內容;頁面的色彩搭配大氣、視覺元素組織恰當,使之具有很好的層次感,能夠激發學習者的持續注意力,給用戶以良好的生理和心理體驗。基於優美的界面設計,edX的互動設計同樣出色,具有初步網際網路使用經驗的學習者就可以快速掌握其使用方法,對不同的課程學習者還提供了個性化的設置,對學習者的註冊課程、學習進度、提出的疑問等進行及時地提醒和資源自動推送。
2、學習活動支持
(1)教學方法的選擇
MOOCs作為在線教育的一種,其教學法更強調要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並採用技術手段進行線上、線上的多種互動。根據採用的方法不同,MOOCs課程可分為兩類:cMOOCs和xMOOCs。cMOOC課程起始於喬治·西蒙斯,強調以關聯主義為指導,教學活動主張以學習為中心,把MOOCs課程作為各種資源和技術手段組成的開放系統,在學習和交互的開展過程中進行意義建構,教學法中具有明顯的建構主義特徵。而大眾所熟悉的MOOCs則一般屬於xMOOCs,即由名校參與製作的MOOCs課程,這類課程一般以行為主義心理學為指導,課程教學資源形式、課程教學活動與學校課堂教學接近,課程強調知識技能的傳授,採用的教學法也是師生所熟悉的講授、閱讀、強化練習等。xMOOCs雖然還是在延續傳統的教學方法,但卻對優質資源的廣泛共享和知識技能的講授具有明顯優勢。
(2)豐富的教學活動設計
MOOCs課程有與傳統課程相似的註冊要求。MOOCs課程的運營周期根據課程內容可長可短,一般在10周左右,課程開始之前,要求學習者先進行課程註冊,才能參加課程的學習。edX課程一般提供兩種註冊方式:簡單註冊、認證註冊。簡單註冊,學習者選擇簡單註冊後,具有訪問所有課程資源、參加所有課程活動的完全權限,對這些資源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時間只選擇部分內容自由學習。而如果想要最後獲得課程學習認證證書則要選擇認證註冊,註冊後則要按照課程進度安排學習所有課程資源內容,參與所有課程學習活動,如沒有完成學習活動,或未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則要扣分,最後根據平時成績和測試成績評價是否可以授予課程認證。
在課程學習中,除了視頻等學習資料的學習要求外,一般會結合教學視頻提供豐富的在線測試,測試主要採用兩種方式:客觀互動測試和主觀作業互評。
客觀互動測試是edX的一種不可或缺的教學活動,這種方式可以促進和強化知識的長時記憶。將教學視頻和客觀互動測試交叉組合,甚至在視頻的播放過程中呈現測試問題,與學習者互動,以確保學習者能跟上學習進度。這種策略可以保持學生對課程的注意和投入,有研究結果表明即便是簡單的問題回顧也能夠顯著地提高學習效果。
在人文社科類的課程中,最有意義的測試通過簡單的選擇、填空等客觀題型很難實現。例如在文學、語言、建築、新聞、經濟等課上,可能需要學生撰寫報告、製作工程圖紙、拍攝新聞故事等來回答問題,以此鍛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形象表達能力,這類測試沒有標準答案,較難採用自動化評分方式。edX因此設計了學生互評方式,這種互評既有一套標準化的評分準則,同時又採用了學習者多次評分,提高信度的做法,使評價結果和單個教師評分具有相當的精確水平。
對於學習中遇到的疑問,edX提供了在線討論、Wiki等板塊進行協作解決,助教團隊在課程開設期間對於比較普遍、突出的問題也可以提供解答和幫助。同時,課程中一般嵌入Google+、Facebook、Renren、微博等流行的社交軟體埠,學習者可以方便的加入基於這些社交軟體的學習社群,在協作和群體的氛圍中進行學習。有些MOOCs課程還組織線下的學習活動,通過面對面的交流活動彌補在線學習中存在的社交和情感投入不足的問題,有些課程與各地的線下測試中心合作,通過線下測試保證課程認證的權威性。這種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混合教學,保證了課程教學的質量和信譽。
現代信息技術對教育具有越來越重要的變革作用,國家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等綱領性文件都明確將加大國外優質教育資源的引進,推進國內優質教育資源建設與共享,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深入融合,作為一段時期內我國高等教育領域的基本政策。2012年自美國開啟的MOOCs潮流席捲全球,對世界教育生態帶了重要影響,我國政府和高校也積極應對,教育部專門成立了在線教育研究中心,不同層次的學校採用加入國外平臺、漢化國外MOOCs平臺、聯合開發自主MOOCs平臺等方式參與這場世界MOOCs建設大潮,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探索。以edX為例的MOOCs課程建設和運營無疑對我們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本文摘自《現代教育技術》2014年第9期《國外優質大學在線課程運營與特徵研究——基於edX平臺的MOOCs課程分析》,有刪節)
PS:
回復「簡章」兩個字,查看美國詹森大學&中國安徽師範大學現代教育技術碩士2+1合作項目2015-2016年招生簡章。
關注微課堂有3種方法
①微信掃描下面二維碼
②微信搜索:vclassroom
③微信搜索:教育技術微課堂
新浪微博:@iwoogle
投稿信箱:iwoogle@126.com
關注並回復「目錄」倆字,看看我們還說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