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國國際航空體育節動力懸掛滑翔機表演 圖片來源:中國國際航空體育節官網
20世紀20年代以來,在一些工業發達的國家相繼出現了動力滑翔機。這種滑翔機帶有動力裝置,能夠自己起飛,在飛行中動力裝置關閉後,仍能繼續滑翔和翱翔,需要時還可以再次起動動力裝置。
動力懸掛滑翔機也稱動力三角翼是指沒有起落裝置和座艙,駕駛員吊在升力面之下進行滑翔的簡易滑翔機。懸掛式滑翔機按翼面結構,可分為兩種:一種為硬機翼,形狀像輕型的滑翔機;一種為傘翼。後一種在國際上開展較普遍。
基本常識
它採用一流的強力航空鋁,內部加固龍骨,主掛釘可承受7噸的拉力,主掛釘以外的保險繩也可承受2.3噸的拉力;通過法國超輕機和德國過載認證並被評為國際航聯評為一類飛行器(最安全飛行器);採用phasc2型配rotax582發動機(世界80%的輕型飛行器均採用該款發動機),即便在空中無動力情況下也能滑翔並安全著陸;有的還裝有俄羅斯火箭彈射救生傘(米格29戰鬥機亦裝備此類救生傘)。
通常動力三角翼可供二人乘坐,採用活塞式航空發動機帶動螺旋槳推進,機翼與機身通過懸掛方式進行連接,飛行員通過移動機身與機翼的相對重心位置實現操縱,因機翼具有較高的滑翔性能即使在失去動力的情況下動力三角翼飛行器,然可以像鳥兒一樣滑翔著陸,因此動力三角翼是相當安全的。它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簡單易學、安全可靠等特點,是一種深受歡迎的動力飛行器。
動力三角翼具有較高的滑翔性能,即使在失去動力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像鳥一樣滑翔著陸。
用途
2011中國國際航空體育節動力懸掛滑翔機表演 圖片來源:中國國際航空體育節官網
動力三角翼適用於航空體驗飛行、飛行表演、空中廣告和航空拍攝等活動。
特別要提到的是,動力懸掛滑翔機還參加了汶川地震和甘肅舟曲泥石流的搶險救災工作,在道路不通的情況下,攜帶攝影攝像人員的動力懸掛首先到達救災現場上空,在空中拍攝了大量極具價值的影像資料,為救災工作的及時部署、規劃在第一時間提供了珍貴資料;中國航協的動力懸掛飛行員還第一個找到了在汶川救災時撞山的直升機的墜毀位置,為地面搜尋部隊提供了指引。
中國航協動力懸掛飛行隊於2010年正式成立,現有成員45人,其中絕大多數是我國特戰部隊退役的特戰軍人。(綜合來源)
(編輯:雪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