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有緣,你便會看到以下文字。謝謝你,祝福你,願你能找到答案。以下是《一的法則》摘錄:五RA:醫者並不是透過以身作則來做工,實際的工作存在於病人本身,醫者只是催化劑。〖巴夏說過,療愈就是治療師提供特定的環境、氛圍、振動,而讓病人獲得療愈的,是病人自己,當他匹配那代表「已經療愈」的振動,他就會被治癒。不管是在什麼情況下,一個人若是被治癒,那一定是他自己治好了自己。巴夏也說過藥物本身也有它特定的振動,而療愈的關鍵就是匹配那特定的振動,不管是藥物、治療師,還是其他的意識許可,都是一樣的道理。當個體相信某樣東西,或某個措施,或某個人無法治癒好他,他不願去匹配那振動,那麼他就無法被治癒好。〗 RA:有三種教導/學習方式。我們從第一種開始講起。 首先是心智的學習/教導,這是與智能無限接觸的必須條件。 心智工作的前提是當需要的時候能夠穩定地保持自我的靜默。心智必須像是敞開的大門,關鍵是靜默。在這大門裡頭包含著一個階層式的構造,好比某些地理或幾何結構,階層是相當一般的存在,表徵著內在的關係。 要掌握心智鍛鍊的概念,必須要檢驗自我。你們次元中的極性必須被內化,你將在那裡找到心智裡的耐心(patience),你必須有意識地發現相對應的沒耐心(impatience),反之亦然。每一個思想都有一個相反的對照(antithesis),關於心智的鍛鍊, 首先,辨別出哪些事情是你贊同的,哪些事情是你不贊同的,然後平衡每一個正負電極。心智涵蓋一切事物,因此,你必須在你內發現這完整性。 第二個心智鍛鍊是接受你意識裡內的完整性,身處極性的生物無法有意識地挑選不同的屬性,因此在角色建構的過程中,造成一些阻礙與困惑在原已扭曲的心智複合體中。每一個接受都舒緩一些由批判造成的扭曲。 第三個心智鍛鍊是第一個的重複,但向外觀察其同胞,在每一個體中存在完整,因此,有能力去理解每一平衡是必須的,當你看到耐心,你有責任在心中鏡射出沒耐心,同時理解耐心/沒耐心。同理當你看到沒耐心,你的心智理解那是沒耐心/耐心。我們用這個做為一簡單的例子,大多數的心智配置(configuration)有許多面相,了解自我與他人的極性是很微妙的工作。 第四步是接受他人的極性,對應到第二步,這是學習心智鍛鍊的前四個步驟。 第五步是觀察心智的地理與幾何關係,及其比例,延伸到其它心智,大眾心智,以至無限心智。
學習/教導的第二個領域是研讀/理解身體複合體,善加了解你的身體是必須的,使用你的心智去檢視感覺,傾向(biases),你們稱為情感,是如何影響身體的各個部分,同時了解身體的極性並接受它們是必須的,你對心智所做的工將會重複地在肉體上顯現。
〖注意一個容易生病的人,其情緒/表現是否多為負面。包括憂慮、憂傷、憤怒、憎恨,以及評判。而一個經常表達愛的人,他的身體更為健康。〗身體是心智的造物,它有其偏差,必須先完全了解你在生物上的偏差,然後允許相反面的偏差呈現,才得以找到並理解完整的表達。〖一個人的身體反映出了他的心智,不管他相信了什麼,在身體層面上都會如實地表現出來。〗 當身體獲得平衡,個人的工作完成,接下來的工作是將這樣的認知延伸到你所遇到的其它自我(other-selves)上,你將再次發現需要最細微的辨別力才能充分地掌握到牽涉其中的極性複合體。。 最簡單的例子是了解每個生物男性是女性,每個生物女性是男性。這是個簡單的例子,然而,幾乎在每一個案中,當你嘗試去理解自我或其它-自我的身體,你將再次發覺需要最微細的辨別以充分掌握涉及其中的極性複合體。若對《一的法則》有疑問,可以先從布萊恩魏斯的《前世今生》、《生命輪迴》、《前世今生來生緣》,或尼爾的《與神對話》三部曲開始看。具體書目前面已經分享過,有需要的話可以回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