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物質上來說,結婚意味著一大筆的花費。以現在年輕人結婚的標準,結婚意味著房子,車子,和宴席。這三項加起來足夠掏空一個家底並不那麼厚的一個家。所以這也是年輕人傾向於晚婚晚育,給自己的家庭生活做好地基的一個原因。
然而現在的人也越來越現實,如果你家境不好,失業也一般,你想像談一場戀愛,真的非常的難,先別說有沒有人願意跟你在一起,就是你自己有喜歡的對象,你自己都會因為沒錢,沒事業,而不敢去追求自己的愛情!
第一個案例,感情受過傷害。我閨蜜快要結婚了,和男友出去旅行,順便到三亞照婚紗照,最後照婚紗照引發糾紛,被男友打了一頓,回家後就分手了,閨蜜今年35了,仍然是單身一個。感情受過傷害,對男人不相信了,害怕再次受到傷害。
想趁著自己年輕,多學知識,多豐富自己,內心有一個極高的目標,希望在短時間內能夠實現這個目標。自己的父母或者其他家人的婚姻不幸,從小對婚姻產生了陰影,覺得婚姻是一個人的牢籠,結婚會使人收到傷害,以一種逃避的心態,來選擇不結婚。
現在一個人也可以過得很好,一個人也有很多休閒放鬆的方式,比如玩手機,上網,打遊戲,看書等,完全不需要再有個人在旁邊打擾,自己跟自己也玩得挺開心的。特別是現在很多女生能自給自足,自己賺錢自己花錢,想買就買,完全不需要一個男朋友在旁邊念叨說"整天就知道買買買"來受約束。
社會在不斷發展變化,人們的婚育觀念也在悄然變化,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傳統不斷被衝擊,現在的人對於婚育的態度早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婚姻和生育不再是人生必須的選項。人們更加獨立和自我,更加不願意被束縛,也更加現實。與其要一個將就的婚姻,不如選擇一個獨立的人生。
很多學生大學畢業年齡就不小了,再加上考研等直接推遲了結婚年齡。畢業後,年輕人都想有自己的事業,哪怕是一份穩定的工作也行,能夠自己獨立謀生,而不是一畢業就走進家庭,學了那麼多的知識無用武之地,很不甘心。對於大多數普通家庭來說,結婚意味著要買房,有的可能還希望買車,此外還需要一些彩禮錢,這些對於普通家庭來說確實是一筆不小的花費,年輕人希望自己能多賺些錢替家裡節省點
婚姻不光是兩個人的個人大事,其實從時代與國家高度看,歷史的責任與未來是更大的責任。也是人類健康發展無繁衍必須有正確的方向與方法,是對人類負責的選擇。所以要有科學性作為指導自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