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大教授證實:長期飲用,確實對人體有危害
飲料瓶、塑料水杯的杯底都有一個三角形標誌,裡面都會標有一個數字,這些數字都代表著不同的塑料材質和使用範圍。這一信息,本報曾做過詳細報導。
近日,又一則消息稱,熱飲杯蓋上同樣也有一個三角符號並標註數字,其中,寫著數字「6」的杯蓋很危險,遇熱會「放毒」。這一消息立即引起不少市民的關注,並在微信、微博等平臺上被廣為傳播。
那麼,事實是否如此?現在市場上售賣的熱飲杯蓋都有哪幾種?哪些杯蓋需要引起消費者的特別警惕?
□商報記者 籽言
熱飲杯蓋多用6號
昨天上午,記者走訪了市區多家連鎖熱飲店和洋快餐店,一杯杯熱乎乎的熱飲被消費者捧在手心。調查發現,這些熱飲大多使用紙杯,配著或白色或透明的塑料杯蓋。杯蓋大體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需要取蓋後才能飲用的,另一種則是杯蓋上有孔可以連著杯蓋飲用。這些杯蓋上都有一個三角形符號,寫著數字編號。
COCO、肯德基等連鎖店的熱飲杯蓋上都有數字「6」。在肯德基餐廳,記者點了份香醇奶茶,白色杯蓋上的三角形內是數字「6」,三角形下面標有英文「PS」。而在一家星巴克咖啡店內,記者同樣看到,熱飲杯蓋上顯示的數字是「6」。所不同的是,星巴克的熱飲是可以通過杯蓋上的口子直接飲用的。在市區一家COCO店內,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的熱飲杯蓋已由原來的白色換成了透明的,但杯蓋上三角形內的數字依然是「6」。
不過,對於這些數字所代表的意思,不少消費者都表示,不太清楚。「知道塑料瓶底有數字,但真是沒注意過熱飲的塑料杯蓋。」肯德基店內,一名中學生告訴記者,除了喝星巴克的時候習慣對著杯蓋的飲料口喝以外,其他的熱飲他都是拿下杯蓋或插吸管飲用,「這樣應該沒什麼問題吧。」
遇熱可能會有毒
據質監專家介紹,我國對塑料製品的標誌標識專門有一部標準進行規範,標誌標識主要由圖形符號、代號、功能性說明、補充說明等幾部分組成。帶箭頭的三角圖形,代表了可回收再利用的意思,並且表示該產品並非使用回收料生產。中間的數字,代表了塑料類型代號,也就是塑料的「身份證」:不同的數字編號,代表不同塑料材質和用途。
從1996年開始,我國就開始採用三角形數字符號作為塑料回收標誌,一般印刻在塑料器皿的底部,用以區分塑料材質,提示消費者區別使用,但真正注意到這些瓶底標誌的人卻很少。
「一般情況下,熱飲塑料杯蓋用6號塑料較多,但6號塑料的耐熱性能明顯不如5號塑料,如果連著杯蓋一起飲用,確實不太安全。」蘇州大學化工學院一位教授介紹說,最常用的6號塑料材料是聚苯乙烯,當它遇到高溫,或者盛裝強酸(如柳橙汁)、強鹼性物質,會分解出苯乙烯,「長期飲用對人體有危害」。
調查中,記者同樣發現,現在一些較正規的廠家在採用 PP 材料做杯蓋時,已經開始採用5號材料。在星巴克售賣的其中一款杯子上就配有一個PP 材料製成的黑色塑料杯蓋,杯蓋上設計有飲用缺口,這款黑色杯蓋上的三角形內標註的數字為「5」(聚丙烯,微波爐專用)。
專家建議,市民平時喝熱飲的時候,可以注意一下杯蓋上的符號,儘量少用「PS」標識的杯蓋,特別是飲料溫度超過90度時,「如果是6號杯蓋,喝熱飲儘量不要帶杯蓋飲用,儘量減少化學物質的釋放。」除了材料編號以外,杯蓋的顏色也有講究,最好選擇白色或者透明的杯蓋,不要選擇黑色的杯蓋,「含有顏色的化合物會汙染飲料,儘量不要長期接觸。」
你知道嗎
塑料用品上的數字
有何含義?
「1號」: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礦泉水瓶、碳酸飲料瓶都是用這種材質做成的。耐熱至70℃,不宜裝酸鹼性飲料。
「2號」:HDPE(高密度聚乙烯)。常見於藥瓶、清潔用品、沐浴產品。不適合用作水杯等。
「3號」:PVC(聚氯乙烯)。易產生兩種有毒有害物質,已較少用於包裝食品。
「4號」:LDPE(低密度聚乙烯)。保鮮膜、塑料膜等都是這種材質。耐熱性不強,超過110℃時會出現熱熔現象。
「5號」:PP(聚丙烯)。微波爐餐盒採用這種材質製成,耐130℃高溫。
「6號」:PS(聚苯乙烯)。這是用於製造碗裝泡麵盒、發泡快餐盒的材質。溫度過高會析出化學物質。
「7號」:PC及其他類。PC多用於製造奶瓶、太空杯等,因為含有雙酚A而備受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