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湄洲島:香火鼎盛媽祖祖廟,崢嶸嶙峋鵝尾神石,海神永眷!

2021-01-14 鴨鴨愛生活

莆田湄洲島,被譽為「媽祖故裡」,是其羽化升天的地方,也是媽祖文化的發源地,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信眾前來朝拜。島上環境清幽,也成為很多人的旅遊首選目的地,2020年12月,湄洲島媽祖文化旅遊區晉升為5A景區。莆田旅遊,湄洲島是一定要列入行程的了,可以安排1-2天的時間細細瀏覽。站在湄洲祖廟山巔,秀峰奇石、幽洞靜林襯託下的湄洲祖廟巍峨壯觀;那巍然屹立的媽祖雕像,面朝大海,雍容慈祥,是一尊永恆的海神,是和平的象徵。媽祖精魂,古今中外無處不在!

關於湄洲島旅遊的一些注意事項

1、關於門票船票:可以在「湄洲島輪渡」上進行預約購票,船票往返45元/人,入島門票65元/人,入島門票各種證件有打折,建議提前預定,每天有上島人數限制,刷身份證便可直接乘船進島。船程大概15分鐘,島上的所有景點都不另外收費。

2、關於島上交通:島上有公交線路4條,旅遊專線一條,公交車上車2元,可以掃碼支付,旅遊專線5元/人。基本上15分鐘一趟,涵蓋島上大部分景點,非常方便。也有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租賃,更加自由。人多的話可以考慮電瓶車包車。

3、關於住宿:現在島上旅遊發展已經很成熟,各類酒店民宿不少,價格不高,如果有時間可以安排在島上住一晚細細體會媽祖風情。

4、關於朝拜:湄洲島最熱鬧的時候是每年農曆三月廿三媽祖誕辰日和九月初九媽祖升天日期間,朝聖旅遊盛況空前,被譽為「東方麥加」。

5、關於行程推薦:島上其實面積挺大的,建議根據自己的時間進行安排。其中必須去的就是媽祖祖廟了,冬天的話海邊的風比較大,要去沙灘或者鵝尾神石園建議多穿衣服。像我這次的時間比較趕,就只選擇了媽祖祖廟和文化園重點遊覽。

祖廟,媽祖文化起源地

湄洲媽祖祖廟是世界上第一座媽祖廟,現存建築多為清代結構,媽祖廟建築群以前殿為中軸線布局,依山勢而建,形成了縱深300米、高差40餘米的主廟道,從山門、儀門到正殿由323級臺階連綴兩旁的各組建築。在祖廟山頂,還建有14米高的巨型媽祖石雕像。

從湄洲島碼頭到祖廟步行大概10分鐘,也可以搭乘一站公交車即到。一般遊客遊覽路線為西軸線,從這個牌坊開始朝拜之旅。

西軸線有牌坊、長廊、山門、聖旨門、鐘鼓樓、正殿、寢殿、朝天閣、升天樓、佛殿、觀音殿、五帝廟、中軍殿以及愛鄉亭、龍鳳亭、香客山莊、思鄉山莊等大小建築36處。南軸線建築群有寢殿、敕封天后宮殿、廡房、獻殿、鐘鼓樓、山門、牌坊、天后廣場、天后戲臺等大型建築,整個祖廟群殿閣縱橫。

隨山勢層層往上,來到聖旨門前,每天在聖旨門廣場還有電音三太子的表演。

穿過聖旨門廣場,就能看到祖廟的主體建築,為長323米、寬99米的五進仿宋建築群,單簷歇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前額保存民國初重修時的墨書,沿用部分明、清石柱和柱礎。

新年之際,布置了喜氣的氣球拱門和新春裝飾。

層層往上,中軸線依次有寢殿、朝天閣、升天樓等等,香火鼎盛。

升天樓是為紀念傳說中媽祖羽化升天而建,為三層六角攢尖頂塔型建築,一樓供奉站姿式媽祖如意神像,供遊客祈求媽祖賜予吉祥如意;二樓供奉銅鑄立式媽祖像,遊客可以「摸摸媽祖手,平安跟我走」。

隨著地勢抬高,還能俯瞰湄洲島風光,遠處的大海上有漁船正在忙碌,近處青山綿延。在祖廟內,循環播放著有關媽祖的歌曲,非常清幽!

媽祖文化園,石頭的藝術迷宮

祖廟最高處升天樓邊上便是媽祖文化園的入口,湄洲島的地標建築媽祖石像就位於裡面,也是免費開放的。

媽祖石雕石像高14.5米,象徵著媽祖誕生於14.35平方公裡的湄洲島,共用365塊花崗石雕成,寓意媽祖一年365天都在保佑人們平安吉祥。石雕巨像是為紀念媽祖羽化升天一千周年而建的,如今已成為湄洲島的象徵。

媽祖故事群雕是根據媽祖故事、用優質石料精雕而成的,共30組216尊。造型生動活潑,人物栩栩如生。通過這些石雕可以看到媽祖生前扶危濟貧,羽化升仙后精神不泯的事跡,透視著厚重的文化底蘊。

在媽祖故事群雕往下走便是媽祖碑林,包括碑坊、碑廊、碑亭、碑石四大部分,其核心部分是碑石,分主碑1座,輔碑99塊。主碑高3.23米,長9.9米,寓意媽祖誕辰及升天日,兩邊為龍柱,頂部也橫臥兩條飛龍,以體現碑林的非凡氣魄;碑文是清代莊俊元的五言絕句:「宋代坤靈播,湄洲聖跡彰。至今滄海上,無處不馨香。」對媽祖文化始於宋代,源於湄洲,並從湄洲走向世界作了最生動、最精闢的概括。

「觀瀾」兩字系清朝南日寨中軍秦邦錡的摩崖題刻,極目遠眺,站在這裡,湄洲島的濱海風光,一覽無餘。

漫步在文化園中,風景優美,用石刻石雕等藝術手法讓人感受到濃鬱的媽祖氛圍。

午餐,吃一碗媽祖平安面

湄洲島雖然近些年旅遊開發,但仍有大量的原住民居住在島上,千年的媽祖信仰,這裡也形成了獨特的美食文化,中午在島上這家25年老店「天隆酒樓」吃當地特色美食也是很不錯的體驗。

始於1996年,主打的就是湄洲媽祖菜,也是本地人常來的餐廳。

媽祖平安面是每一個人上湄洲島媽祖祖廟必吃的一道地方特色小吃。主料線面細細長長,寓意著健康平安。在莆田,在大年初一和初五(做大歲)以及一些比較重要的時候,都要吃這種面。平安面色彩豔麗,搭配和諧,裡面的配菜都很有講究。紫菜有紫氣東來之意,象徵富貴。圓圓的香菇象徵團圓,翠綠的荷蘭豆和鮮黃的雞蛋象徵健康,小巧的花生取意落地生根,象徵平安吉祥,而麵條則一定要脫過水,臨上豬油,淡淡的渾香撲面而來,看似很平常的麵條,吃起來卻停不了嘴。

島上的特產,長得像鮑魚,生長在石頭縫裡,因此又有「石鮑魚」的叫法,口感脆爽。

鯊魚泡菜湯,鯊魚肉切成厚片,獨特的加入泡菜一起熬湯,湯頭帶點酸爽,很開胃,鯊魚營養豐富。

湄洲島四面環海,在這裡吃上各種新鮮的小海鮮,比如白灼海蝦、香煎小白鯧、蝦姑排等等,價位實在,明碼標價。

來湄洲島旅遊,吃一頓媽祖菜,也是一種體驗!

鵝尾神石園,賞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鵝尾神石園位於湄洲島的東南端,也是最遠的一個景點,有公交車直達。建議在夏天來會比較舒服,兩次都是冬天到訪,風實在太大了,無法好好欣賞。

鵝尾山神石園因其形似鵝尾、巖石奇特而得名。這裡眾多的奇石神形俱佳、形象生動、引人入勝,它是距今一億三千萬多年時間風化形成的獨特奇景,被稱為罕見和典型的海蝕地貌。大量的海蝕巖經過歲月的洗禮,形成一幅幅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大自然藝術品,蘊含著美麗動人的媽祖傳說。

鵝尾神石由「金山坳」「飛戟洞」「海門」「獅子山」和「神石岡」五個部分組成,包括海龜朝聖,聖泉井、飛戟洞、鯉魚十八節、龍洞聽潮、拇指石等數十個景點。風太大只能在海灘上走了一小段,等夏天有機會再來好好遊覽。

如果有時間島上還有天妃故裡、黃金沙灘等可以遊覽。

媽祖故裡,南國蓬萊

湄洲島融碧海、金沙、綠林、海巖、奇石、廟宇於一體,形成水中有山山外有海、山海相連、海天一色的奇特的自然景觀。千古絕唱的湄嶼潮音,崢嶸嶙峋的鵝尾神石,香火鼎盛的媽祖祖廟,都是值得一看的風景,也是海內外億萬媽祖信眾的「東方麥加」!

相關焦點

  • 2019值得遊玩的景點,福建湄洲島,媽祖廟的成神之地,來求平安
    湄洲島是莆田市的第二個大島,這裡的媽祖廟是比較多的,而且一直都有一個美稱,叫做「南國蓬萊」。湄州島的面積大約是有14平方公裡,島嶼的面積還是比較大的,所以這裡呢,一共就有30多處的名勝風景,因為這裡是媽祖廟的成神之地,所以呢,這裡有著2億的媽祖信眾信仰的媽祖祖廟。所以小編首先給大家介紹的就是湄洲島上的媽祖祖廟。
  • 湄洲島,媽祖的海島文化!
    湄洲島湄洲島是福建莆田的一個海島,距離大陸只有1.82海裡。湄洲島天氣溫煦,氣候宜人,是媽祖文化的成神地。湄洲島被稱為「南國蓬萊」。被賦予蓬萊的稱號,湄洲島必不負出行期望。湄洲島的沙灘,因為沙質細膩,色如黃金,遠遠看去如金沙一般。海岸線,延伸出去的是湛藍的海水,萬頃碧波。湄洲島的黃金沙灘,可與北海銀灘爭天下第一灘的美譽。媽祖祖廟媽祖的成神地,自是少不了媽祖的金身。
  • 海濱耶魯、媽祖之鄉——莆田
    莆田市是福建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莆田市史稱興安、興化,又稱莆陽,莆仙。自古是閩中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素有「海濱鄒魯」、「文獻名邦」之譽。灣口的湄洲島是海內外聞名的和平女神媽祖廟所在地、媽祖文化的發祥地。
  • 來莆田該如何玩?
    大家好啊,今天來給大家講講莆田哦首先還是遊玩線路和景點介紹哦Day 1 湄洲島——鵝尾神石園——蓮池澳海濱浴場1. 湄洲島湄洲島坐落於莆田市南部,是一座南北縱向狹長的小島。湄洲島是媽祖文化的發源地,島上坐落著雄偉的媽祖祖廟,一直以來都是沿海信眾的朝聖之地,有「東方麥加」的美譽。島上景色優美,有隨處可見到奇特巨石的地質景觀,以及寬闊細軟的沙灘,是度假旅遊勝地。從莆田市區可以坐公交車到文甲碼頭,再乘渡輪上島。湄洲島不算大,只要早點去、合理安排遊覽時間,就可以一日遊完主要景點。
  • 遊「南國蓬萊」湄洲島,感受媽祖廟深深的朝聖氛圍
    湄洲島位於福建東海岸,是幾億人信仰的媽祖成神地,素有「南國蓬萊」的美稱,島上既有扣人心弦的湄嶼潮音、九寶瀾黃金沙灘、鵝尾神石公園等風景名勝,更有2億人心目中的聖地---媽祖祖廟,每年農曆三月廿三媽祖誕辰日和九月初九媽祖升天日期間,朝聖現場盛況空前,被譽為「東方麥加」。我嚮往已久。
  • 福建莆田湄洲島,媽祖與媽祖廟的民俗與傳說
    湄洲島,福建莆田市秀嶼區湄洲鎮轄島,距莆田市42公裡,這裡素有「南國蓬萊」、「東方夏威夷」美稱,也是「海峽和平女神」媽祖的故鄉,面積14平方公裡,是一座花園之島。登上湄洲島,抬眼仰望,便見到雲霧掩映中,有若隱若現的飛簷翹脊的建築群,猶如九天宮闕,這便是媽祖廟。
  • 媽祖娘娘的故鄉,2億人的忠實信仰
    人們無法改變自然界的變化,於是在海上工作的人們相信大海是海神操縱的,人們要敬海神。而在福建莆田,有一個媽祖信仰的發源地,那就是莆田湄洲島。湄洲島隸屬福建省莆田市,位於福建省莆田市中心東南42公裡,距大陸僅1.82海裡,共有大小島、嶼、礁30多個,是莆田市第二大島。
  • 福建莆田:湄洲島上的媽祖廟
    在我國沿海和臺灣島眾多的媽祖廟當中,以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上的媽祖廟歷史最久,香火最盛。因為這裡是媽祖神的故鄉。媽祖,原名叫林默娘,於宋朝建隆元年960農曆3月23日出生在湄洲。默娘從此獲神賜法力,能驅邪避兇。後來,她經常為老百姓行醫看病,在海上搶救遇險的漁民。相傳林默娘在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農曆9月初9日,辭別了親人,登上湄峰。這時彩雲蔽空,仙樂來迎,林默娘遂羽化升天而去。湄洲島的鄉親們對默娘的賢德十分崇敬,為了紀念她,便在島上建起了媽祖廟。
  • 潮陽這支英歌隊跟隨龍井赤產古廟赴湄洲媽祖祖廟壯闕香火!
    6月19日上午,廣東汕頭市潮陽隆津赤產古廟進香團一行950人在理事長姚添好的率領下,恭抬分靈媽祖,頂著炎炎夏日前往湄洲媽祖祖廟謁祖進香,壯闕香火。祖廟董事朱金池、杜建賢以軍鼓隊為陣頭前往碼頭迎接不遠千裡、辛苦而來的友宮朋友。進香團一行一路踩街至祖廟山頭,路上彩旗飄揚,熱鬧非凡。
  • 莆田湄洲島6路公交車路線站點+票價+首末班時間
    湄洲6路從湄洲碼頭髮車,開至媽祖平安裡,全程13公裡。沿途設置輪渡碼頭、媽祖祖廟、湄洲島管委會、天妃故裡、石後、高厝、高朱小學、梅花路口、農貿市場、徐厝、靈惠路、湖石淉、崇福、下白石、湄洲邊防所、紅樹林公園、金灘路、後巷、寶瀾街、下山、福佑街、海景大酒店、鵝尾神化石、媽祖平安裡等站點。
  • 迷人湄洲島,美得太過分
    北京獨品旅遊推出N104:《獨品旅遊·三島五城,冬行閩粵》汕頭南澳島、潮州古城、龍湖古寨、漳州東山島、寡婦村、風動石、埭美古村、泉州崇武古城、洛陽橋、蟳埔村、開元寺、清淨寺、惠安女風情園、莆田湄洲島、天后宮、黃金沙灘雙臥九日點擊紅色標題連結可查看線路詳情。
  • 莆田|湄洲島升級了!新身份證是國家5A級景區
    莆田市湄洲島媽祖文化旅遊區榜上有名。文化和旅遊部關於擬確定21家旅遊景區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公示6.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媽祖文化旅遊區祝賀湄洲島!!!它素有「南國蓬萊」美稱,島上碧波萬頃、白浪金沙、民風淳樸、空氣新鮮,更是海內外媽祖信眾朝拜嚮往的勝地。▲鳥瞰湄洲島1988年6月,省政府將湄洲島開闢為對外開放旅遊經濟區。1992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湄洲島被設立為全國首批12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之一。2012年被列入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
  • 去湄洲島聽風聽雨聽沙聽海 - 餘頭小姐Rachel
    和閨蜜走牽手漫步在沙灘上,歡樂的都想舞蹈了~第二站:鵝尾神公園·小石林鵝尾神石園位於風景秀麗的湄洲島國家旅遊度假區最南端,佔地32公頃,海拔65米,是一座天然的「石盆景」,有「小石林」之稱,與北端舉世聞名的媽祖廟景區遙相呼應。公園因其形似鵝尾,巖石奇特而得名。
  • 「媽祖故裡」湄洲島之變
    林春盛 攝  26日,莆田市委宣傳部部長吳桂芳在福州表示,第五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暨第二十二屆中國·莆田湄洲媽祖文化旅遊節,將於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舉行。五年前,媽祖文化列入國家「十三五」規劃,五年來,作為媽祖文化的具體載體,「媽祖故鄉」湄洲島發生了什麼變化?  「這五年,湄洲島天更藍,水更清,島更綠,沙更厚,人更多,在海外更有知名度。」
  • 莆田幾大經典旅遊景點,湄洲島風景很美,後黃村值得一去!
    島上媽祖廟聞名海內外。媽祖原名林默(公元960-987年),因生前出海救助過不少漁民和商船,死後遂被尊為海神。歷代朝廷還敕封她「天妃」、「天后」、「天上聖母」等尊號。湄洲島是媽祖的故鄉,這裡的媽祖廟尊稱為「天后宮湄洲祖廟」。此廟創建於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即林默逝世的同年,初僅數椽;後經歷代擴建,日臻雄偉。
  • 莆田一日遊攻略,乾貨!絕對實用!
    莆田是海上和平女神媽祖的故鄉,位於湄洲島上的湄洲天后宮是世界上20多個國家和地區1500多座媽祖宮廟的祖廟,擁有信徒2億多人。那麼,接下來就跟著小編走進媽祖的故鄉吧。那麼,到達莆田的第一站當然就是湄洲島啦!湄洲島位於福建省莆田市中心東南42公裡,是莆田市第二大島,有著「南國蓬萊」的美譽,更是媽祖文化的發祥地。媽祖是流傳於中國沿海地區的民間信仰。
  • 發現你所在又不知道的美,「媽祖的故鄉」福建莆田
    福建·莆田 湄洲島福建·莆田 湄州島嶼莆田湄洲島,媽祖的故鄉,傍晚景色迷人。福建·莆田 湄洲島 中國海神媽祖石像湄洲島是媽祖的故鄉,那麼媽祖文化,你不得不了解,媽祖是流傳於中國沿海地區的民間信仰。是歷代航海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只。
  • 在臺灣的媽祖廟
    由於香火鼎盛,這尊媽祖神像原系粉紅色的臉竟被薰染成為烏黑,所以信徒們稱之為「烏面媽」。每逢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誕辰,全臺七十多座由鹿港媽祖分出香火的廟宇必全副鑾駕來謁祖廟。屆時,酬神演劇,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 汕尾鳳山祖廟,湄洲媽祖廟的分靈行宮,國慶期間免費參觀
    說來令人震驚,在中國的東南沿海區域,「媽祖信仰」是一個延續了千年的神靈膜拜,它起源於福建湄洲島上的少女林默娘,在她死後,人們紀念她的無私貢獻,把她奉為「海神」,從湄洲島上擴散到整個東南沿海區域,甚至流傳到海外,如今的「媽祖信仰」早已成為世界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海內外數萬媽祖信眾齊聚「媽祖故鄉」湄洲島春祭媽祖
    1057周年大會暨丁酉年春祭大典在湄洲媽祖祖廟天后廣場舉行。 李南軒 攝   中新網湄洲島4月19日電 (繆雨柯)4月19日,農曆三月廿三,是媽祖誕辰1057周年紀念日。數萬來自海內外的媽祖信眾齊聚「媽祖故鄉」福建莆田湄洲島,春祭媽祖,共慶媽祖誕辰。  上午9時30分,祭典活動開始。旌鼓禮炮聲中,上千名信眾代表著禮服,持香火,三跪九叩,虔誠進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