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客在下沙某餐廳就餐,想把沒吃完的飯菜打包,老闆居然堅決反對?!

2020-12-12 錢江晚報

最近到處都在提倡「光碟」

厲行節約本來是件好事

但是最近有網友遇到了糟心事

在餐廳吃完飯後想把剩菜打包

沒想到,老闆居然一口回絕,表示:

飯菜不允許打包

下沙這個餐廳老闆的做法,

最近在網上引發了熱議

事件回顧:網友爆料稱餐後打包被拒

老闆拒絕餐後打包,這其中莫非有什麼隱情?

根據網友提供的信息,這份售價88元的團購套餐包含6道菜和2份主食,可以說還算經濟實惠。

隨後,網友曬出了團購使用條件截圖,表示自己能理解團購單不能餐前外帶,但是自己和朋友是在餐後提出打包要求的,老闆的拒絕並不合理。

在打包要求被拒絕之後,這位網友擔心餐廳會把剩菜回收,於是就把沒吃完的菜倒一起了。

沒想到,這個舉動竟然被餐廳老闆抓住吐槽:「我們店是可以打包的啊,都可以的,當時可能是有誤會。他們沒吃完把一個菜倒在另一個菜,這是什麼心態?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來找我溝通。」

老闆的話迅速引起了網友的一致吐槽:

@莫小語:沒吃完的菜倒在一起很正常吧?收桌子還方便了,這家餐廳問這種問題就有很大問題了,真的是想要回收再賣了吧?

@老李啊老李:老闆肯定想把菜回收留下在賣給下一個團購的人,太明顯了

@鳳女_3309:吃不完肯定要打包呀,節約糧食。

@寶塔山下:實在是不明白老闆的經營理念,莫非還想自己吃。

@愛笑笑的貓貓:老闆態度有問題吧。

@clrs:你們把飯菜倒一起做得好,就怕壞心眼的老闆回收給其他顧客吃

@Estrella:在全民光碟行動號召節約糧食的大趨勢下,此老闆竟然拒絕顧客打包?怕是想紅

疑問:餐廳有權禁止團購打包嗎?

答案是:不可以 !

團購和一般形式的餐飲消費一樣,都是一種交易行為。一旦交易行為成立權利轉換後,食品的所有權就從商家轉移到了消費者手中,消費者對所購買的食品享有支配權和處置權,飯店不提供打包屬於侵權行為

而且,國家現在提倡「光碟行動」,反對鋪張浪費。如果消費者在團購美食時遇到此類情況,可以不用遵守規定,向經營者所在地工商部門和消協進行投訴

雖然不知道老闆當時到底怎麼想的

但是剩飯打包,節約糧食

肯定是值得提倡的行為

你在餐廳吃飯的時候碰到過拒絕餐後打包的情況嗎?

碰到這樣的老闆該怎麼應對呢?

來互動區聊聊你的看法唄

新聞來源:19樓、新浪新聞、評論綜合自網友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探訪西安餐飲場所:有食客吃剩半碗面 「剩一口」成習慣
    期間,記者注意到,除了這一桌食客外,大部分就餐的食客,在點餐時基本上都是吃多少要多少,餐桌剩餘情況不是太明顯。鹹寧西路長安千僖餐廳:提議「剩魚」要打包 推來讓去沒人要「這條松鼠魚基本上沒動,你帶回去晚上吃吧!」「我晚上就不吃東西,拿回去白瞎了。」「我也不帶,家裡不開火!」
  • 「嫌麻煩」不打包?七成受訪者支持餐廳推行小份量飯菜
    星標★CBDTIMES,隨時關注廣州CBD新鮮事連日來,制止餐飲浪費行為、拒絕「舌尖上的浪費」成為社會熱點話題,CBD君實地走訪發現,以餐廳為例廣州市民對餐後打包剩菜已成習慣,餐飲浪費現象未見十分明顯。而有企業員工飯堂,有公司在內部發起問卷調查了解員工就餐需求,按需備餐等。
  • 一家人吃過打包的飯菜上吐下瀉,商家賠償一千卻被拒,要求五千
    有時工作勞累了自己不想做飯,一些朋友便會選擇在外面的餐館打包一些飯菜回家吃。雖然可能有些不衛生,但。味道卻比自己做的要好吃得多。杭州的陳女士吃了弟弟打包回家的菜後,第二天一家人全部開始上吐下瀉。根據了解得知,事發當晚因為家人不想做飯,程女士的弟弟便在外面的一家土菜館裡打包了幾個菜回家吃,沒想到第二天,一家五個大人和一個孩子全部都出現了上吐下瀉的情況。
  • 餐館老闆圖方便用塑膠袋「幫忙」,客人吃完飯菜不用洗碗
    在早晨就餐高峰期,洗碗筷成了小餐館的一個難題。為此,很多餐館老闆自製了一種不用洗碗的衛生「神器」,那就是在碗上套一個塑膠袋,客人吃完飯菜後,只需把塑膠袋扔掉,而飯碗依然是「乾淨」的。(蔣振東「百村千家萬人」拍攝計劃之見聞)這是客人剛剛吃完的小米粥飯碗,攝影師用一隻手,把飯碗上的塑膠袋揭開了。
  • 葉璇在飯店想吃「剩菜」,珍惜糧食被免單,剩菜打包丟人嗎?
    在外就餐時,吃別人剩下的飯菜是一件大部人都接受不了的事情,而就在前幾天,明星葉璇竟然講述自己「吃別人剩菜」的經歷,引得網友不少爭議:這樣的節約到底有沒有必要?
  • 【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陝西:文明就餐、理性消費 剩飯菜少了 餐盤...
    景區商戶(乙):「幾乎顧客都能吃完,我們家主要還推行了一個免費加量,意思也就是為了讓大家不浪費,不夠吃的話你不用擔心。」我省文化旅遊部門積極引導景區景點、飯店民宿、旅遊餐飲等文化和旅遊經營單位履行社會責任,加強行業自律,堅決遏制餐飲浪費現象;相關行業協會也積極向全社會倡議節約飲食、綠色消費,開展「制止浪費,科學餐飲」為主題的群眾性文化活動。
  • 滕州這家藏在樹林子的辣子雞,已經火了10多年,吃完不忘打包帶走
    滕州的辣子雞很接地氣,好吃又便宜,辣子雞的價位有很多種,最貴的能賣到幾百塊錢一份,便宜的二三十塊錢也能來上這麼一盤,只是選用的雞不同而已,炒制方法大同小異,辣子雞在滕州有廣泛食客基礎,因此大大小小做辣子雞的小店兒數不勝數,大部分做出來的味道都是很不錯的,由於競爭激烈,有的老闆絞盡腦汁,不光在烹製辣子雞方面,潛心研究,力求自己家的辣子雞味道更勝一籌,而且還會在其他方面增加競爭力度
  • 太原:餐廳點餐別隨意,吃不完的咱打包帶走!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勤儉節約一直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你「光碟」了嗎8月14日,記者在太原市新康達商場的美食城看到,有少部分食客的餐桌上剩有飯菜,大部分的食客在離開時,都會主動將剩餘飯菜打包。
  • 就餐新風尚:餐廳貼心服務 食客敬畏食物
    餐廳採用「小杯小碟」,對踐行「光碟行動」客人獎勵折扣券;後廚用食材邊角料做創意菜,原本客人嫌棄的鵝脖子,變成特色菜——滷水鵝脖子;商務宴請時,服務員主動問詢,提供免費打包盒,幫主家打包菜餚......「與消費相對理性的家庭聚餐不同,在商務宴飲中,很多顧客為了彰顯自己的慷慨,會故意點下吃不了的菜量,且礙於面子通常不會將剩菜打包。」松江區餐飲協會會長李聰說,商務宴請是餐飲浪費的「重災區」,有時候服務員順水推舟的善意提醒,客人面子有了,食物浪費少了。
  • 在日本餐廳吃不完想打包?不存在的!
    這一點肯定會讓我們中國人感覺到十分驚奇,中國一直都是提倡打包的,而且無論是餐廳、宴席、燒烤店等等,就連啤酒都是可以裝在塑膠袋裡帶走,中國的服務員在「打包」這項技術上十分麻利,無論什麼樣的食物都能夠迅速打包,這個可能是中國服務員的
  • 按需點餐,吃不完打包,你還有什麼節約新招嗎?
    備受昆明人喜愛的各種火鍋店,也在如何節約上想了不少辦法。走進這家連鎖火鍋店,就能看到一張醒目的大紅色"文明餐桌行動"倡議書,貼在自助料理臺的牆面上。一位餐廳工作人員正在提醒就餐的食客按需點餐。工作人員:「看了一下,兩位今天點的菜已經差不多了,等一下如果不夠的話我們再加,我們上菜是非常快的。」食客:「好。」
  • 高校學生用塑膠袋打包飯菜漸成風氣,學生:知道不健康可是沒辦法
    特別是在大學裡面,很多大學生都用塑膠袋打包飯菜,更加讓人覺得不能理解的是,他們也明白用塑膠袋打包飯菜的危害,卻依然做著有害於自己的事情。3月20日在河南鄭州,記者走訪了河南農業大學新校區,他看到學生們到了飯點去餐廳就餐,很多的學生都會選擇打包帶走,他們一個個手提著一次性塑膠袋,裡面裝著剛出鍋的熱飯熱菜。
  • 寧夏一餐廳老闆火了,只因吃食客剩菜被拍……
    在近日,網絡上一段餐廳老闆吃食客剩菜的視頻火了 ,在某社交平臺上播放量達百萬。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銀川吳忠市的李先生,在金老四家常菜餐廳裡參加完外甥女百日宴準備離開,回去取東西時,他看到暖心一幕:該餐廳老闆金建雲,竟然正在吃宴席的剩菜……原來這家餐廳的老闆金建雲,看到這些剩菜後,既怕浪費可惜,又想通過親自品菜查找菜品不足,於是坐到餐桌上吃起了剩菜。
  • 想多嘗幾個菜品,飯店菜量偏多咋辦?「小份菜」「半份菜」成餐桌主流
    食客合理點餐、適度消費,目前,浪費現象大大減少    「您好,我們這裡菜量較大,建議您可以點我們推出的『半份菜』。」8月17日,安陽市一飯館內,服務員溫馨提示前來就餐的市民……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各地商家用多種方式,踐行著節約糧食的理念。
  • 湖北宜昌現軍事主題餐廳 食客穿軍裝就餐
    湖北宜昌現軍事主題餐廳食客穿軍裝就餐 (1/6) "← →"翻頁
  • 為避免浪費,佛山的餐廳使出這些妙招
    佛山餐廳為節約糧食各出妙招「這大熱天的,我一天吃了兩頓火鍋。」家住順德樂從的何先生,昨日和朋友們到火鍋店吃午飯,結合服務員的推薦點了4人餐,11個菜最後吃剩一個時蔬拼盤。青菜打包回家後,何先生當晚搭配冰箱裡的菜,和家人又吃了頓火鍋,「菜都吃完了,一點沒浪費。」
  • 餐廳推出例份菜,剩菜率逐年下降,武漢餐飲越來越流行「吃不完兜著...
    今日下午,武漢餐飲業協會向武漢所有餐廳發出倡議,堅決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鞏固2013年以來武漢光碟行動的成果,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社會氛圍。許多食客已有打包的習慣在洪山賓館自助餐廳各個取餐口,「杜絕剩宴、提倡光碟」「節約養德,不剩飯不剩菜」等宣傳標識,清晰可見。
  • 5000元一桌的菜基本沒動 公務消費浪費現象嚴重
    這兩天就餐時,你有沒有提醒自己:吃光碟裡的菜,實在吃不下了打包帶走?一場「光碟行動」,不但在網絡上發酵,也在我們身邊火熱進行。這項由北京一家民間公益組織推行的公益活動,將繼續在不同城市倡導人們在飯店就餐打包剩飯,「光碟」離開,形成人人節約糧食的好風氣。  昨晚,現代快報記者兵分多路,在就餐尖峰時段,對不同類型的餐廳和聚會,進行了一番探訪。
  • 期待「打包」重成餐館「流行語」
    面對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大潮流,我們期待「打包」成為大小餐館的「流行語」。人們對「打包」這個詞彙並不陌生。可這幾年就餐時很難聽到「打包」的聲音了,特別是在大型宴會中幾近絕跡。從記者自身經歷和採訪情況看,要面子、不方便、有顧慮,是人們就餐後不願打包的三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