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何不像大猩猩一樣長滿全身毛髮?

2020-12-20 愛心理學的碧碧

我們都知道人類是由古猿進化而來,但人類為何不像大猩猩一樣渾身長滿濃黑的毛髮,而是局部有毛呢?

毛髮不僅能防止皮膚曬傷,還能防止皮膚潮溼,在叢林中行走不易被荊棘劃得鮮血淋漓,還可以抵禦蚊蟲的叮咬,甚至還具有偽裝和表達情感的功能。正因為毛髮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90%以上的哺乳動物都有毛髮。但是如此有用的皮毛,人類為何要褪去它呢。為了探究其中的真相,科學家提出了以下的理論與假說:

穿衣理論認為是衣服的出現讓人類擺脫了對體毛的依賴。但經過考察人類的穿衣史很短,人類在穿衣前就已經裸體很久了,只是那時裸體的人類一直居住在炎熱的非洲。

用火說認為人類對火的使用導致體毛的脫落,不然體毛太多一不留神就會引火燒身,而毛髮的脫去會更安全。但是這個假說還是經不起推敲,因為周口店的北京猿人仍然滿身毛髮,但是它們早已經學會了用火,難道它們不怕被燒死嗎?

寄生蟲假說則認為人類裸露的皮膚有助於保持身體的清潔,讓跳蚤蝨子之類的「寄生蟲」無處躲藏,所以脫去毛髮是抵制寄生蟲的有效手段。但是據所知,人體寄生蟲是在人類定居後才出現的,因為寄生蟲更喜歡相對穩定的生活,而原始人類四海為家並沒有固定的居住點。況且人類為何要保留陰毛和頭髮呢,恰恰是這些部位更容易滋生寄生蟲。

水猿理論由德國的一位病理學家提出。水猿理論認為在大約800萬年前到400萬年前,非洲東北部由於海平面升高,大片土地被淹沒,那裡的古猿為了生存在相對短暫的時間內適應了海水生活,後來海平面下降,水猿又重新回到陸地生活並演化為了人類。但是這個理論也存在巨大漏洞,首先古猿的體重一般不超過三四十千克,與海獺差不多,這種體型在海水中難以維持體溫很快就會被凍死;其次人類的身體相比鯨魚紡錘體身型來說,並不是完美的流線型,而且人類的四肢突出,加上睪丸乳房等掛件導致人類在水中並不佔優勢。

最後是散熱理論,這個理論得到了主流學術界的廣泛認可。散熱理論認為人類脫毛是為了在追捕獵物時有效散熱,因為散熱目的是為了狩獵,又稱「狩獵假說」。要知道野生動物不能長時間奔跑,長時奔跑導致多餘的熱量無法及時散發掉從而被熱死。早期人類不會偷襲也不會設陷阱只會長途追殺,他們會盯著一頭鹿死追到底,直到把它追的口吐白沫、倒地不起。人類為了及時散熱必須要脫去毛髮,因此人類的皮膚是為了散熱而不是保暖。

散熱理論就是人類褪去毛髮的真正原因,那麼人類為何要保留頭髮、眉毛、鬍子、腋毛和陰毛呢,這些問題留待以後繼續探討。

相關焦點

  • 和其他動物相比,為何我們人類少有毛髮?
    褪去毛髮產生的氣味能給捕食者提供蹤跡——就連人類也習慣在跟蹤獵物時尋找灌木叢中的毛髮。當然,恰到好處的毛髮顏色也有助於藏匿融入環境。頭髮長在我們頭頂的毛髮到今天依然起著保護和隔絕頭皮遭到太陽輻射的作用。其中的有效證據之一就是位於我們頭皮的毛囊(頭發生長的基礎)要比我們身體任何部位毛囊的生長周期都要長。
  • 人類私密部位為何會有毛髮?
    仔細觀察下自己和身邊的人,我們發現,在我們身上幾乎失去所有毛髮。這可能並不奇怪,因為我們已經習慣身上的毛髮較少。但是當人類與其他哺乳動物或近親猿類相比時,你會發現人類是唯一一種毛髮如此稀疏的哺乳動物。毛髮有很多作用,比如隔熱、保暖、保護皮膚,有時候甚至可用於偽裝隱身等。既然它有這麼多優點,人類為何要在進化過程中失去大部分毛髮呢?
  • 全身上下長滿毛髮的女人,脫毛手術很成功,她卻保留了一處作紀念
    全身上下長滿毛髮的女人,脫毛手術很成功,她卻保留了一處作紀念全身上下長滿毛髮,想必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孫悟空,其實我們的祖先一開始也是渾身上下長滿毛髮,但是隨著進化和發展,我們的毛髮就成了現在這樣,但是不乏還有特例,一生下來毛髮就旺盛的人,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大猩猩姑娘失去色素沉著皮膚和人一樣,連晶瑩的指甲都那麼像
    網友們非常喜歡這個大猩猩姑娘,帖子下充滿了良好的祝願,但很快就有人驚奇地發現,把阿娜卡的照片放大後,她的一些手指呈現粉嫩的肉色,晶瑩的指甲和人類的一模一樣。原來阿娜卡可能得了白癜風,失去了部分毛髮,皮膚的色素沉著也消失了,變成了粉紅的肉色,這讓她的一些手指看起來和人類完全一樣,連指甲都那麼像,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 從猿類到人類,為什麼人類的毛髮越來越少?
    我們是猿類進化而成,但是我們身上的毛髮確實沒了,這是為什麼?事實上,我們不是唯一沒有毛的猿類!比如,黑猩猩、大猩猩一旦成年就沒有多少毛髮了。這個倭黑猩猩。雖然他的頭髮比我們人類還多,但你仍然可以看到他軀幹的皮膚,手臂和臉的一部分。
  • 大猩猩與人類基因相似,為何它不需要鍛鍊,仍擁有發達的肌肉?
    大猩猩與人類基因相似,為何它不需要鍛鍊,仍擁有發達的肌肉?夏季來臨,又到了很多人秀身材的好季節。常言道,三月不減肥,六月徒傷悲。為了保證自己穿衣顯瘦脫衣有肉,很多人會在閒暇之餘,待在健身房裡揮灑汗水。除了鍛鍊之外,還需要一些食物的配合。
  • 人類進化論:大猩猩的染色體有24對,為何人類的染色體只有23對?
    文/玉濁清人類進化論:大猩猩的染色體有24對,為何人類的染色體只有23對?人類的進化一直都充滿著迷一般的色彩,人類在不斷的研究時也在尋求其中的答案,通過達爾文的進化論,我們不難看出人類的祖先是猿人,他們在經過長時間的演變和進化的過程中,最終成為了最高智慧文明的人類,擁有了智慧的大腦和發達的四肢。
  • 晨霧打造野外大猩猩蓬鬆捲曲毛髮(組圖)
    這隻年輕大猩猩不清楚這種捲曲的髮型是否適合它晨霧使這些大猩猩的毛髮顯得很蓬鬆也許打滾有助於理順毛髮  北京時間1月14日消息,這些髮型雷人的靈長類動物證明,經過薄霧洗禮的大猩猩的超酷髮型會把你也比下去。由於當地天氣原因,這些灰色大猩猩急需進行直板燙。
  • 是人類、山魈,還是銀背大猩猩
    除了我們人類之外,還有大猩猩,黑猩猩,紅毛猩猩,各種狒狒和猴子等。包括我們人類在內,一般認為靈長類動物中體型最大的是銀背大猩猩,它也被認為是打鬥能力最強的靈長類動物,因為搏鬥主要還是靠體型說話的,大猩猩在四足狀態行走時肩高0.8~0.9米,兩腳站立時則高達1.6-1.8米,雄性比雌性更大,因為它的膝蓋部位無法真正伸直,所以它的實際身長還要略長一些。
  • 人類哪幾個身體部位沒有毛髮覆蓋?
    人類進化失去全身毛髮,只剩下隱私部位和頭部有毛髮?首先,這個說法本身就不對,不管黃皮膚黑頭髮的東方人,還是金髮碧眼的西方人,所有人至今依然絕大部分身體部位都被毛髮覆蓋,人類並沒有在進化的過程中失去全身毛髮,只不過頭髮和隱私部位的毛髮相對更明顯。大家可以對比一下非洲黑種人的頭髮,他們的發質很明顯就和我們不一樣,難道這也能等同於我們的頭髮都不是毛髮了?
  • 尖頭銀背的山地大猩猩
    在動物界中,聲音是一種武器——高分貝的音量中蘊含著看似無窮無盡的力量,許多對手根本不敢與雄性山地大猩猩接近一戰,只要聽到這捶胸的聲音就嚇得屁滾尿流、落荒而逃。反觀雌性,它們的手臂相對纖細,雙手也比雄性靈活一些,常常手口並用地幫助同伴和子女去除毛髮中的汙物和寄生蟲,並用唾液梳理毛髮。它們可不會捶胸恐嚇,沒有類似的戰鬥行為。
  • 為什麼吃素的大猩猩沒有蛋白粉卻一身肌肉比人類都強壯?
    第一點:大猩猩不是素食主義者大猩猩表面上仍然是素食主義者,這只是片面的,在食物匱乏的時候大猩猩也會花費大量的時間捕食難得白蟻或其他禽類或脊椎動物,在食物相對充裕的時候,大猩猩則會進食葉子竹子等容易得到的食物補充能量,大猩猩吃肉的畫面其實並不少只不多我們很少見而已,就像河馬進食哺乳動物一樣罕見但並不代表它們不僅是肉類
  • 「猴娃」曾繁勝為何被稱為野人?23年前專家驗屍,發現4處不同!
    「猴娃」曾繁勝為何被稱為野人?23年前專家驗屍,發現4處不同!人類在地球上已經存在數萬年了,如今的我們分散在世界各地,共同創造出了璀璨的人類文明。人類是有著黑白黃三個種群的,但在某些地方也出現了一些神秘的物種,就像我們一直在尋找的野人,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一位叫做王方辰的野外工作者就一直在尋找野人,意外的是他並沒有找到野人的蹤跡,卻發現了一個「猴娃」。「猴娃」——曾繁勝這個猴娃叫做曾繁勝。
  • 大猩猩不做力量訓練,肌肉卻很發達,為什麼人類不行?
    大猩猩一直被認為是和人類同根同源,都是由古猿分化而來。然而自然的選擇卻讓兩者走上了不同的進化之路。比較明顯的一點,就是肌肉的差異。人類中的健身愛好者,每天活躍在健身房才鍛鍊出一身令人羨慕的肌肉,而大猩猩每天大多時間都在休息,卻滿身腱子肉。
  • 脫毛後 為何新長出來的毛髮更密更黑?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刮鬍子或脫毛後,新長出來的毛髮並不會更密。人們之所以產生這樣的誤解,背後有幾個原因,其一就是人類的洞察力有限。「人們並不善於觀察,毛髮刮過之後長得更密也沒有科學依據,」 韋克森林大學浸會保健中心皮膚醫學系主任Amy McMichael說。
  • 為何人類的丁丁是靈長類中最長的?
    如果你的性伴侶說你的丁丁就像金剛一樣,她是在誇你呢。不過其實很少人知道,人類的雄性器官要比其他靈長類動物大很多。成年雄性大猩猩的陰莖在完全勃起下只有大約4釐米長,而與人類親緣關係最近的黑猩猩則稍微長一點,大約有7.5釐米。與人類的12至18釐米相比,它們都十分「短小」。
  • 曾經有隻大猩猩長成人臉 眾人懷疑:會不會進化成人類?
    人類是由人猿進化而來的,那麼如果忽然出現了基因突變,現代猿類會變成人類嗎?理論上,這種可能性還是存在的。現代猿類包括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和長臂猿。最接近人類的是黑猩猩。黑猩猩與人類的遺傳相似度高達98.8%,它們與人類的差異僅為1.2%,但是就是這1.2%的差異讓他們無法成為人類。雖然黑猩猩無法成為人類,但是無限的接近人類還是有可能的。20世紀70年代,一隻名叫奧利弗的黑猩猩在非洲的剛果被捕獲,人們很快發現了這隻黑猩猩與其他黑猩猩的不同之處。它的頭部和胸部的毛髮很少,面部輪廓與黑猩猩不同,但與人類非常相似。
  • 新研究發現,烏鴉智商超高,智力水平與大猩猩不分伯仲
    除了人類,地球上最聰明的物種是誰?相信人們會第一時間想到人類近親靈長類動物。的確,靈長類動物真的很聰明,聽說過1971年出生於美國舊金山動物園大猩猩可可嗎?據說已經掌握了2000個手語,能與人類用手語進行交流,可惜的是可可沒有後代。
  • 人類厚重的體毛是怎麼消失的?關於耐力和散熱的說法更具說服力
    不過現在的人類身上卻是光滑潔淨,那麼原來覆蓋在人類身上的那層毛髮,是如何在漫長的歲月中逐漸褪去的呢?科學家們圍繞著這個問題,不斷論證也不斷否定,到現在也還沒有個定論。這個問題也成為人類自身眾多謎團中的一個。
  • 盛怒之下銀背大猩猩,能一拳打翻東北虎嗎?
    網絡上將大猩猩統稱為「銀背」,其實是不正確的,只有當雄性大猩猩成年之後,其背部的毛髮變成了銀白色之後,才能稱之為「銀背大猩猩」,而大猩猩幼崽、雌性大猩猩,均無此特徵。猩猩的分類研究表明人類及黑猩猩與大猩猩的親緣關係最近,它們與人類有著共同的祖先,大約在700萬年前才開始往不同的方向演化,而一項基於基因層面的研究也表示,大猩猩與人類的基因序列平均僅相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