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蘭高地究竟隱藏著什麼,可以讓以色列寧願戰爭也不放棄?

2020-10-18 動圖簡史

2018年7月24日,一架追擊叛軍的敘利亞軍機誤入戈蘭高地空域,立即便被以色列地空飛彈擊落,敘方飛行員喪生。那麼以色列用如此強硬的態度是為了表明什麼呢?這就牽涉到本文的主角——戈蘭高地。這片介於以色列、黎巴嫩、敘利亞和約旦交界處的高地原屬敘利亞的庫乃特拉省,是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被以色列強行奪佔的。儘管被各方譴責,但以色列仍舊通過《戈蘭高地法》,將其納入領土範圍。如今用這樣過激的手段來捍衛主權,也是為了向外界表明以色列在戈蘭高地的問題上絕對寸步不讓,哪怕由此引發新一輪的戰爭。

講到這裡,我們不禁想到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被以色列奪佔的同樣還有面積更為廣大的西奈半島,但為什麼以色列在最終的談判中可以歸還西奈半島,卻對戈蘭高地攥得死死的呢?這就不得不提到戈蘭高地獨一無二的兩大價值:

軍事價值

正如前文所說,戈蘭高地位於四方交界之處,必然是兵家必爭之地。更重要的是,西亞地區一馬平川,而平均海拔1000多米的戈蘭高地是少有的「制高點」。站在這裡俯視四方,黎巴嫩、敘利亞和約旦的一切行動盡收眼底,向西南極目眺去,甚至可以觀察到埃及西奈半島的狀況。而且其名為「高地」,實際上是一片高原,這就意味著頂部可以駐紮更多的軍隊,試想這樣一處要地如果落入敵手的話,以色列會面對什麼?

會面對敵人的居高臨下,會導致己方的無所遁形。以色列東部與約旦僅隔一條約旦河,南部與埃及接壤,兩個敵對國家的軍隊都是朝夕可至。如果北方被戈蘭高地牽制,勢必影響全局,到那個時候對以色列來說才真是泰山壓頂。相反如果把戈蘭高地掌握在自己手中,猶太人就等於同時按住了黎巴嫩、敘利亞和約旦,孤掌難鳴的埃及也就不敢輕舉妄動。

民生價值

對中東和西亞有所了解的人都會有這樣一種印象,即「水比油貴」,而戈蘭高地的別稱是「中東水塔」。由於來自地中海的氣流向陸地流動時幾乎沒有阻礙,所以這一地區很少下雨,但是當氣流經過戈蘭高地時會受阻形成降雨,這一地區也就具備了豐富的水資源。更要命的是戈蘭高地的西南角有一處面積達160平方公裡的淡水湖,號稱「加利利海」,這對缺水的中東來說是多麼巨大的財富啊!該湖泊雖然位於以色列境內,但是通過約旦河惠及周邊各國,所以有這個「生命源泉」在手,也是以色列敢於大聲說話的資本。

相關焦點

  • 地圖看世界;以色列與敘利亞爭奪「戈蘭高地」
    (按照國家法;戈蘭高地的地位非常清楚,它是敘利亞的合法領土;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期間被以色列佔領至今,聯合國在邊界設置緩衝區。)但以色列為何堅持對「戈蘭高地」的主權要求呢?由以上描述可以看出,以色列冒天下之大不韙,想將「戈蘭高地」永久併入以色列的原因有以下三點。第一,「戈蘭高地」是以敘之間的「兵家必爭之地」「戈蘭高地」平均海拔約600米,比以色列平原高出300米;防守上是敘利亞的天然要塞,進攻上又是居高臨下,對以色列形成地勢上的壓制。
  • 戈蘭高地歸屬 爭端的由來及前景
    1981年聯合國安理會第497號決議:以色列對戈蘭高地的兼併無效,不具有國際法效力。(題圖,耶路撒冷哭牆)那麼,以色列是如何佔據戈蘭高地的?其主權究竟應該屬於誰?戈蘭高地歸屬問題將如何解決?說清楚這些,得從戈蘭高地歸屬的歷史變化,及其以色列和敘利亞的關係說起。戰略要地,中東水塔。
  • 正義準時降臨,聯合國議會重磅提案通過,以色列必須退出戈蘭高地
    聯合國的成立,將各成員國之間的矛盾擺在了桌面上,儘可能的通過談判的形勢解決各國之間的矛盾,以此來減少戰爭爆發的可能性。隨著時間的演變,各國實力的增加以及聯合國成員國的增加,聯合國也不再是任何一個國家的一言堂。聯合國在面對國際糾紛的時候也越來越公平,開始主張正義。最近,在聯合國會議上就上演了一場正義沒有遲到的戲碼。
  • 土耳其幫手來了,以色列入戰團:襲擊戈蘭高地,俄敘聯軍腹背受敵
    尼拉巴被控制之後,土耳其聯軍可以沿著M4戰略公路迅速進軍。敘利亞媒體2月28日報導,薩裡奇卜市戰場,土耳其聯軍屁股沒有坐熱,在深夜,俄羅斯大批精銳部隊參與戰爭,展開立體戰爭,俄羅斯空天軍投擲集束炸彈,俄羅斯地面部隊在地面收尾。在俄羅斯的大力支持下,敘利亞政府軍重新奪回薩裡奇卜市。
  • 是什麼讓以色列會這麼肆無忌憚的一再挑釁其他國家,發動戰爭呢?
    中東格局中,是什麼讓以色列會這麼肆無忌憚的一再挑釁其他國家,甚至不惜發動局部戰爭呢?其實以色列問題很簡答,一個問題就能解決。就算現在以色列退出所有佔領的巴勒斯坦領土,退回到第一次中東戰爭前的領土,試問,巴勒斯坦掌權的哈馬斯能夠放棄武力消滅以色列的主張嗎?當然是不可能的。之前在巴勒斯坦地區投票表明,有百分之九十的巴勒斯坦人支持極端組織哈馬斯,而不是支持溫和派法塔赫。
  • 內塔尼亞胡造訪戈蘭高地 視察以黎邊境
    內塔尼亞胡造訪戈蘭高地 視察以黎邊境 (1/6) "← →"翻頁
  • 中東局勢一觸即發,以色列討好美國政府,欲修建名為川普的聚居點
    隨後以色列情報部門的高級指揮官也命喪街頭,原本就緊張的中東局勢一觸即發,直到以色列邊境地區與敘利亞交界的戈蘭高地內,發生一連串爆炸事故,已經陷入被中東國家三面包圍的險境。 以色列當局也承認最近對敘利亞的伊朗目標進行報復性打擊,伊朗不甘示弱地在其邊境地區實施襲擊,兩國你來我往好不熱鬧。就在這時一則有關戈蘭高地歸屬權的決議案從聯合國發出,這則由埃及擬定提交的法案已經通過聯合國決議,要求以色列將戈蘭高地歸還給敘利亞,此前以非法手段佔領此地,是對國際法則法規的蔑視,嚴重影響到中東地區的和平和穩定。
  • 一個不起眼的小山丘,為何成以色列、敘利亞難以解開的心結?
    戈蘭高地原屬敘利亞,第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方稱之為六日戰爭)後就被以色列佔領。戈蘭高地南北長71公裡,中部最寬處約43公裡,面積1800平方公裡,現今以色列實際控制的面積達1200平方公裡。1967年6月爆發的第三次中東戰爭,是現代戰爭「先發制人」一個典範。這場戰爭中,以色列國防軍僅用了六天就徹底打敗埃及、約旦和敘利亞的三國聯軍。
  • 2007年以色列空軍突襲敘利亞核工廠
    01以色列與敘利亞是一對死敵。五次中東戰爭,敘利亞參加了四次,屢戰屢敗,不僅沒有聯合其他阿拉伯國家一起滅了以色列,反而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丟失了戰略要地——戈蘭高地。此後,戈蘭高地成了兩國和解的最大障礙。戈蘭高地位於敘利亞西南部,面積1860平方公裡,高地北部的謝赫山,是敘利亞、黎巴嫩、以色列三國交界處的制高點,從戈蘭高地可以俯瞰以色列加利利谷地,也可以通過公路直通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
  • 盤點:五次中東戰爭
    改變約旦河上遊的流向,使之不被以色列利用,這對以色列來說是關係生死存亡的問題。1964年11月,以色列空軍轟炸了這個水利計劃的關鍵——約旦河上遊。阿方判斷,強行實施計劃會引起戰爭,因而於同年12月放棄了該項計劃。1965年5月14日於耶路撒冷建立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是納賽爾所不感興趣的。
  • 走進以色列
    在以色列,年滿18歲無論男女都要義務服兵役,男孩3年女孩2年,(極端正統猶太教徒除外。極端正統猶太教徒就是我們見到的外形奇特的猶太人,戴著小帽子,鬢角留著長發,只穿黑衣),然後大多數人會去旅行,之後才是去上大學,晚幾年上大學反而讓他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目標是什麼。聽說我們要去以色列度假,有朋友不解,那裡安全嗎?
  • 以色列建國60年的奇蹟與困惑:在逆境中「成長」
    自誕生起就深陷中東衝突漩渦中的以色列本月8日迎來建國60周年。60年來,以色列人居危圖強,創造出世界上少有的現代經濟、科技奇蹟。然而,曠日持久的巴以衝突所帶來的不安全感在以色列人心中久久徘徊。在舉國慶祝建國華誕之際,以色列人仍在困惑:如何才能獲得安全的生存環境?
  • 以色列,關上了水龍頭
    布痕瓦爾德集中營倖存者抵達海法(圖片:wikipedia)▼對於猶太人來說,這裡是典籍上記載的故土,他們大可以將自己視為回歸者。但對當地人來說,猶太人卻是闖入者,因此暴力衝突時有發生。最終聯合國通過1947年的巴勒斯坦分治協議,以色列正式建國,它也通過打贏第一次中東戰爭在新家站穩了腳跟。
  • 五次中東戰爭過後,如今以色列的國土面積有多大?說出來你都不信
    打開地圖,你會發現,以色列地處地中海東南沿岸,北靠黎巴嫩、東臨敘利亞和約旦、西南則為埃及。說句不算嚴謹的話,以色列的四面全是敵國。從1948年5月14日建國至今,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一共發生五次大規模的戰爭,讓人不敢相信的是,本以為實力懸殊的戰爭竟然是以色列全部獲勝。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五次戰爭,看看以色列的領土面積有哪些變化?
  • 大批戰機已經集結,以色列軍隊隨時待命,川普準備「搞大事」?
    根據俄媒報導,目前衛星已經拍到以色列軍中大批F-35戰機向哈則瑞姆空軍基地集結,而在此之前,以色列剛剛出動大批戰機對敘利亞戈蘭高地境內的伊朗士兵和軍事基地發動空襲,對伊朗的8個基地造成嚴重打擊。相隔不過20天,以色列再次集結戰機,這令伊朗高度緊張。美國媒體認為,川普正在醞釀「大事」。
  • 以色列總理悄悄地換下了和川普的合照
    不少眼尖的媒體人和網友發現,在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推特上,那幅他和川普合影的封面已經被替換掉了。就在多位博主點出「換封面」一事推文的評論區,不少網友都在回憶川普自上任以來,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恩怨情仇」。在川普任上,美國對以色列關係出現了不少「歷史性進展」。2018年,川普頂著國際社會的反對,宣布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而此地一直以來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爭議領土。
  • 以色列總理被曝推特替換與川普合影,時間點「巧合」
    圖源:推特12月14日,推特上不少時政新聞博主驚訝地發現,內塔尼亞胡推特上那張標誌性的「與川普合影」封面不見了,新的封面圖已改為一張有關以色列特色物品的圖片。就在多位博主點出「換封面」一事推文的評論區,不少網友都在回憶川普自上任以來,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恩怨情仇」。在川普任上,美國對以色列關係出現了不少「歷史性進展」。2018年,川普頂著國際社會的反對,宣布將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而此地一直以來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爭議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