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存昕受採訪直言沒戲演,暴露電影和電視劇生態的問題,太悲涼

2020-12-17 嫣然姐說事

濮存昕,提起這個名字大家就會有一種熟悉的感受和無數回憶,在這將近二十年的電視熒幕上,他貢獻出太多的經典作品。而且作為一個優質偶像,他還積極的參與公益,長期以衛生部的愛滋病宣傳員身份出現,

以至於小編小的時候,一提起愛滋病,腦海裡就浮現他的臉,再加上他在電視劇失樂園中扮演了一個,得愛滋病的老闆。所以他的臉經常和愛滋病掛鈎。

然而前幾天出現了一條新聞就讓小編很是驚訝,他自稱演的戲沒人看,原因是在一個訪談中,記者問他是否有出演影視劇的計劃,他才表示我沒有機會影視作品也沒有我的活,我演的東西沒人看。作為多少年的老粉,小編聽了感覺很不是滋味。雖然演藝圈的人才多,但是憑藉著他的能力怎麼會沒有戲演呢?

其實並不是沒有戲演,只是適合他的戲,現在已經很少了,他作為一個出演正劇的演員,演了半輩子戲都是,天生正派大氣的那種角色。所以很多人都直言,濮存昕演誰都是濮存昕。其實這句話也是有失偏頗的,這些年他雖然演了很多國產正劇《英雄無悔》、《天下第一樓》、《失樂園》等電視劇

這些劇讓人看起來都是滿滿的童年回憶。小編印象最深的還是他演的失樂園,他扮演一個身患愛滋病的集團老總,將角色身上的焦慮,絕望,善良與堅毅都刻畫的惟妙惟肖。現在大家都以為他只會演正劇,出演正面角色的時候。他在《最愛》裡演的趙齊全,卻刷新了觀眾的看法。

趙齊全是一個組織,村民賣血的黑心血頭。雖然這部劇集合了章子怡郭富城這樣的大咖。但是他的存在仍然不可磨滅。很多人也表示,根本就沒有認出來是他,演得惟妙惟肖,仿佛連五官都讓人變得厭惡了。

而年紀漸大的她,如今沒有太多的邀約,一方面是因為已經有六十五歲了,沒有太多的男主戲給他演。現在娛樂圈有一個自然的生態條件,年紀大的女人只能演婆婆或者丈母娘,男演員年紀大了,就只能演皇上或者演村長。現在的老戲骨無一不是國內一些流量明星的陪襯。由他們主演的劇越來越少了。

濮存昕沒有戲演,還有另外一個原因,現在影視作品出產的時間已經變得很匆忙,人們已經習慣了,投入快出場快的高效率,怎麼會讓他用一年的時間來考慮打磨劇本呢?這一點他在採訪中已經自己說到了,「影視計劃已經沒有提前一年的事情了,那就不要被騷擾,不要被捉弄。」

很顯然他希望演戲,並且希望能夠給他更多時間去準備去研究劇本,揣摩人物。但是能給他這樣多的時間的劇本並不多。所以老藝術家們可能覺得現在的影視劇拍攝對他們而言就是一種捉弄。

觀眾是需要培養的,當電視上都是一些流量們演的無意義的電視劇時,那些從來沒有接觸過好作品的00後們,大概會習以為常。這就是典型的電影和電視劇的生態問題,如果垃圾影視長期給觀眾投餵垃圾,那麼觀眾的視覺也會習慣垃圾的存在,那麼我們想在中國銀幕上看到一部好的作品就會更難

相關焦點

  • 李雪健濮存昕2人,演魯迅「似」魯迅,香港演員高雄沒演卻呼聲高
    一、演過魯迅的兩個戲骨這是一個不世出的奇才,也是這個天底下最能給後人以啟迪的故人了。因其尊崇的地位,所以在如今演戲行業高速發展的今天,在挑選飾演魯迅先生一角時,又常讓人感到戲骨凋零。難覓形神兼備的演員。演過魯迅先生的不少,但值得回味的莫過於李雪健,濮存昕兩個老戲骨了。一人形似一人神似,也可聊慰大家想念故人之心了。
  • 劇協主席濮存昕
    本文刊載於《作家文摘》第2394期濮存昕編者按12月15日,中國戲劇家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閉幕。濮存昕當選中國劇協第九屆主席,成功連任。在圓滿完成了上一個5年劇協主席的履職工作後,面對如何履新下一個5年,他話語裡滿是希望與振奮。
  • 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濮存昕:演老百姓自己的事,表達中國的人情世故
    濮存昕當選中國劇協第九屆主席,成功連任。 在圓滿完成上一個五年中國劇協主席的履職工作後,如何面對下一個五年,濮存昕的態度依舊謙遜質樸:「其實我是演員,我擅長背詞兒,在演不動之前,我想把專業做好。」作為劇協主席,他強調「傾聽」和「思考」:「在主席的位置上,我能做什麼?我希望傾聽。傾聽各院團長和各劇種、各行當領軍藝術家的聲音,我想傾聽他們如何思考戲劇的傳承創新,傾聽他們分享院團管理的經驗。
  • 濮存昕稱當代人害怕文化沒落 對藝術應謙卑敬畏
    濮存昕:這樣的創新,有的是。但沒有關係呀,它們最後沒有成為保留劇目,被大浪淘沙了。我們創新,要有一種心志創新的這個戲、這種表演,是否有價值、能否被傳統?我們要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新,做一個負責任的創新者,為時代負責、為觀眾負責、為自己的生命價值負責。  我們用自己生命的新鮮和直覺來創作,裡面一定有創新。
  • 孟非、濮存昕等名人跨界做老師,這樣的語文課你肯定沒上過!| 特別關注
    演員 濮存昕第三期節目中,濮存昕來到雲南省壩美法利希望小學,他以「戲」入課,以課本劇的方式教授《草船借箭》,希望同學們在三天的時間裡排練出一齣戲。 說到自己為什麼要採用這樣的教學方式,濮存昕說「人能夠通過戲劇開發起一種生命狀態。
  • 濮存昕傳奇:2歲患小兒麻痺,24歲娶營級幹部,38歲成師奶殺手
    01濮存晰,1953年出生於北京的一個藝術家庭,他的父親蘇民北京人藝著名的話劇導演和演員。濮存昕2歲時得過「小兒麻痺症」,但由於治療不夠及時,腿部落下了後遺症,那之後的近8年時間裡,連走路都非常困難。濮存昕和父親蘇民小小的濮存昕不堪忍受恥笑,心裡憋著一口氣。
  • 濮存昕:年輕時常從農場圖書館偷書看(圖)
    濮存昕:我不行,因為我這個年齡的人,小學6年級之後就遇到停學,什麼文化課都沒上就被分配到了鄉下,我在鄉下待了8年,1977年才回北京,當時已經沒有任何學習的機會,高中大學都沒有上。  渤海早報記者:那你一直是靠自學?
  • 守正創新 不辱使命——訪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濮存昕
    濮存昕 馬李文博攝/光明圖片12月15日,中國戲劇家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閉幕。濮存昕當選中國劇協第九屆主席,成功連任。在圓滿完成了上一個五年劇協主席的履職工作後,面對如何履新下一個五年,他話語裡滿是希望與振奮。
  • 濮存昕力薦 十大話劇席捲京城
    濮存昕網易娛樂12月22日報導 從11月24日到明年2月,將有十位當前戲劇市場最具原創活力和商業價值的青年導演齊聚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帶來10部共40場精彩的原創作品。作為首個以導演為主題的戲劇作品系列展演,此次的演出備受戲劇界關注,著名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濮存昕,北京戲劇家協會秘書長楊乾武來到發布會現場,傅維伯親自主持發布會,向到場的記者們介紹本次系列演出的盛況。此次系列展演作品中,十位各具風格的導演帶來了他們的代表作品。
  • 蘇民追思會在人藝舉行 濮存昕引用詩詞懷念父親
    賈銓老師在其子濮存昕(左)、濮存明(右)的陪伴下,參觀蘇民生平圖片展。  濮存昕在結尾時用魯迅《紀念劉和珍君》中所引的一首小詩來表達對父親的真摯情感:「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他說:「昨天我們送父親走了,今天他這輩子有交情的朋友都來了,一切都是圓滿。我今天下午就要開始排《洋麻將》了,腦子就不在這兒了。
  • 濮存昕這次不念微信了!聽聽舞臺版什麼效果
    燈光亮起,特邀主持人白巖松與演出發起人濮存昕一同走到舞臺中間,在沉靜優雅的氛圍中,娓娓可親地與觀眾聊起天來。「濮哥,為什麼要做這樣一臺演出?」白巖松好奇地向濮存昕發問。濮存昕表示,從古至今,美一直是人們的天然追求,少年時,正是諸多前輩大師的朗誦給予了自己美育的培養。
  • 莎士比亞話劇《暴風雨》明日亮相 濮存昕李小萌演繹「詩的遺囑」
    本版製作由國家大劇院與英國莎劇名團皇家莎士比亞劇團「莎劇舞臺本翻譯計劃項目」共同完成,英國著名戲劇導演提姆·修普執導,屆時,濮存昕、李小萌、蔡鴻翔等領銜主演將與大劇院戲劇演員隊一同演繹莎翁這部「詩的遺囑」。集大成的「詩的遺囑」儘管莎士比亞的一生只有短短的52年,但他的創作浩如煙海,為後世留下了38部戲劇、154首十四行詩、2首敘事長詩和少數雜詩。
  • 第三屆老舍戲劇節:高曉松、濮存昕、斯琴高娃朗讀老舍
    朗讀會上,史航、高曉松、濮存昕、李濱、舒濟、斯琴高娃、東東槍、雷志龍,餘皚磊、許亞軍等人作為朗讀嘉賓,先後朗誦了《我的理想家庭》、《想北平》、《宗月大師》、《我有一個志願》、《龍鬚溝》(其中程瘋子的獨白)、《記懶人》、《談談文藝創作的提高問題——在中國作協內蒙古分會召開的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斷魂槍》、《話劇觀眾須知廿則》等。
  • 2020萬象戲劇節開幕,匯聚濮存昕、史航、張楚等文藝大咖
    該戲劇節由華潤置地旗下萬象天地劇場發起,從11月21日至29日,匯聚濮存昕、史航、張楚、傅維伯、楊婷、彭濤、呂效平、李玉民、李晏、丁一滕、張然、郭笑、楊明明、 竇穎、王貝貝等眾多戲劇、電影、音樂界文藝大咖,帶來精彩的作品首演、劇本朗讀、學術講座、表演工作坊以及對中國當代戲劇史的回顧,為深圳觀眾獻上藝術的盛宴。
  • 濮存昕是如何從一名糊紙盒工人走上北京人藝殿堂的?
    作為一名藝術工作者,濮存昕不忘表演初心,牢記戲劇使命,為人們奉獻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藝術作品。《洋麻將》《哈姆雷特》《貴婦還鄉》《德齡與慈禧》……這些上演或近期即將上演的話劇,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無限的期待。
  • 老舍怎麼讀 是濮存昕董卿錯了還是我們錯了
    央視的新欄目《朗讀者》自上周首播後反響熱烈,獲得一片掌聲和好評。這檔文化節目採取嘉賓朗讀美文的方式,第一期第一位出場的,便是北京人藝的著名演員濮存昕,他朗讀了一篇老舍的散文《宗月大師》。在正式朗讀前,主持人董卿與濮存昕進行了一個對話,在他們的對話中,我們發現了一個問題,濮存昕和董卿都把老舍的名字讀作老舍(shè)。 看到這兒,很多人蒙圈了,不是老舍(shě)嗎?為嘛他們讀(shè)?
  • 67歲濮存昕罕露面,陶勇現身太催淚
    北京的第一位朗讀者,是久未露面的實力派演員濮存昕。他為大家帶來了一篇巴金先生的文章,語氣鏗鏘,盡顯話劇演員的功底。畫面中,濮存昕身穿一件藍色的西裝,配著淡藍色的襯衣,烏黑的頭髮和濃密的眉毛,很難想像他今年其實已經67歲了。濮存昕出生在一個藝術之家,父親是中國話劇界的泰鬥級人物蘇民。
  • 濮存昕:把川人的風採亮出來
    當晚,現場還來了一位「特別」的觀眾:在北京人藝版《茶館》中扮演「常四爺」的著名表演藝術家濮存昕。「《茶館》是一部經典作品,今天看到川版《茶館》,由咱們四川本鄉本土的演員演繹出來,真是超出了所有人的想像,格局很大,大家所展現出來的面貌非常好,要堅信這樣的樣式和風格,把川人的風採亮出來。我們為你們的大膽、勇氣、演員發出的光採而由衷高興。」
  • 濮存昕談「哈韓風」:自己做得不好,不能怪別人
    談文化節目現狀  「商業與娛樂各走各路」  在「娛樂至死」的風向標下,不少電視節目都出現過度娛樂化現象,對此,濮存昕直言:「那是商業。也不能說這樣有什麼不好,如果不這樣做,觀眾就換臺了。」  由他擔任評委的《漢字英雄》,一直堅持主打文化牌,濮存昕十分認可這種節目形態,「商業與文化各走各的路,各自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濮存昕不僅希望該節目收視率不低於其他娛樂節目,讓堅守文化傳承和傳播的人有動力一直做下去,還希望《漢字英雄》能讓更多人認識到漢字之美,以及對生活的重要意義。
  • 濮存昕開始並不積極,如何讓他改變
    發起人濮存昕和當地彝族小朋友一起演出。名家發起僅用一杯茶,定下一個戲劇節與國內其他戲劇節不同的是,大涼山國際戲劇節有個規模龐大的發起人團體——濮存昕、李亭、阿來、黃定山、李伯男、趙淼等23位戲劇、文學等各個領域的領軍人物讓這個新生的戲劇節迅速擴大了知名度。能夠聚集如此之多的文化名家共同做一件事,大涼山到底有什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