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在小區乘涼,聽到鄰座大媽們在閒聊議論說,小區對面昨天半夜發生了一起搶劫,是個騎著摩託車的男子搶一個姑娘的手機和背包,結果那姑娘不撒手,手臂被劃了一刀,手機和背包都被搶了,現在人在醫院救治,聽到這裡,內心感到憤怒的同時,也為那姑娘感到不值。
在那樣危險的情況下,是什麼原因讓她對身外之物那樣執著?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她沒有正確的生命價值觀。
生命價值觀,即所有的東西都是生命的附屬品。有了生命,有了健康的體魄,一切才有可能,才有價值。
生命價值觀的概念應該在孩子兩歲左右開始灌輸,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兩歲的孩子已經能與大人正常交流,能聽懂,會表達,並且,越早灌輸,越能根深蒂固。
那麼生命價值觀如何給孩子灌輸呢?
孩子一歲多的時候,很喜歡皮球,一不小心皮球滾落到了公路上,孩子忙跑過去撿。
對應處理:這種時候,家長就可以告訴孩子:寶貝很喜歡皮球是嗎?看到它滾跑了,把它撿回來,這個做法是正確的,但是,寶貝,你看這是公路哦,隨時都會有車經過,非常危險,把寶貝撞到了怎麼辦?所以,當皮球滾到公路上去的時候,寶貝可不要自己去撿,要注意安全,可以回家找大人幫忙,知道了嗎?
這個時候,家長要給孩子上的課是:肯定孩子愛護保護物品的意識,再加個「但是」,讓她知道,在愛護保護物品的同時,自己的生命安全應該放在第一位。
孩子三、四歲上幼兒園,因為玩滑滑梯,跟小朋友起了爭執,被推下滑滑梯,手臂摔傷。
對應處理:孩子去幼兒園帶傷回家,家長肯定是心疼的,那麼,怎麼避免以後再次出現這種情況呢?
家長可以這樣說:「寶貝,當跟小朋友們有矛盾的時候,咱們可以請老師來做評判,老師會非常公正地幫你們解決問題,就像這次你們爭滑滑梯,你就應該讓老師來做調整,而不是與小朋友動手,這次還好只是一點小摔傷,若是更嚴重怎麼辦?若是你把小朋友推倒,讓別人受傷了怎麼辦?是不是很疼?
如果老師當時不在旁邊,那我們已經是幼兒園的小朋友了,我們可以自己處理,比如說跟小朋友好好商量,排隊、或是換一個場地玩,要實在是遇到小朋友不講理,那你就要遠離了,遠離正在生氣的小朋友,因為不知道他會不會打你,而不是硬碰硬跟小朋友動手打架,他打你,你疼,你打他,他也疼呀,咱們要遠離危險,滑滑梯,下次再玩就可以了嘛。對不對?」
這個時候,家長要給孩子上的課是:在自身利益受到侵犯時,應該先爭取,爭取不到,就要遠離危險。不論什麼時候,自己安全最重要。
小一點孩子被幾個又高又壯的大孩子圍著,強制要求分享孩子的玩具、零食。
處理方式:這種算是早期的校園霸凌了,小一點的孩子跟大孩子在一起吃虧可以理解,但面對這種帶威脅式的要求時,孩子又明顯處於弱勢,這種時候,家長應該教孩子:先滿足他們,保證自己安全後,再尋求老師、家長的幫助,這種情況一定要告訴老師、家長,不然這樣的情況有一就會有再而三。
這個時候,家長要給孩子上的課是:生命就是主體,所有的物品,都只是身外之物,是附屬品,當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時,身外之物是可以捨棄的。
這種情況就跟開篇說到的案例比較相似了,若是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給孩子灌輸了這些觀念,那麼孩子成年後也就不會出現開篇所說的情況了。
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一定不要忘了給孩子上生命價值觀這一課,不要忘了從小給孩子灌輸這樣的觀念:無論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自身安全最重要,生命只有一次,有了生命,一切才有了可能。
關注「大賽爸爸說」,
專注探討兒童發育遲緩、
孤獨症譜系障礙和家庭康復訓練,
傾聽您的困與惑,解除您的育兒焦慮,
私信「大賽爸爸說」,
為您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