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可缺失的一課——生命價值觀

2020-08-30 大賽爸爸說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熱愛生命的人。——羅曼·羅蘭



傍晚在小區乘涼,聽到鄰座大媽們在閒聊議論說,小區對面昨天半夜發生了一起搶劫,是個騎著摩託車的男子搶一個姑娘的手機和背包,結果那姑娘不撒手,手臂被劃了一刀,手機和背包都被搶了,現在人在醫院救治,聽到這裡,內心感到憤怒的同時,也為那姑娘感到不值。

在那樣危險的情況下,是什麼原因讓她對身外之物那樣執著?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她沒有正確的生命價值觀。

生命價值觀,即所有的東西都是生命的附屬品。有了生命,有了健康的體魄,一切才有可能,才有價值。

生命價值觀的概念應該在孩子兩歲左右開始灌輸,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兩歲的孩子已經能與大人正常交流,能聽懂,會表達,並且,越早灌輸,越能根深蒂固。

那麼生命價值觀如何給孩子灌輸呢?

場景一:

孩子一歲多的時候,很喜歡皮球,一不小心皮球滾落到了公路上,孩子忙跑過去撿。



對應處理:這種時候,家長就可以告訴孩子:寶貝很喜歡皮球是嗎?看到它滾跑了,把它撿回來,這個做法是正確的,但是,寶貝,你看這是公路哦,隨時都會有車經過,非常危險,把寶貝撞到了怎麼辦?所以,當皮球滾到公路上去的時候,寶貝可不要自己去撿,要注意安全,可以回家找大人幫忙,知道了嗎?

這個時候,家長要給孩子上的課是:肯定孩子愛護保護物品的意識,再加個「但是」,讓她知道,在愛護保護物品的同時,自己的生命安全應該放在第一位。

場景二:

孩子三、四歲上幼兒園,因為玩滑滑梯,跟小朋友起了爭執,被推下滑滑梯,手臂摔傷。

對應處理:孩子去幼兒園帶傷回家,家長肯定是心疼的,那麼,怎麼避免以後再次出現這種情況呢?

  • 1、與孩子共情,輕聲細語對孩子說:「寶貝受傷了,肯定很疼呢?來,媽媽吹吹。」
  • 2、了解事情經過,可以問孩子,三四歲的孩子能講個大概,也可以問老師,主要了解是為什麼動手?推下滑滑梯,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
  • 3、三、四歲的孩子,他們的行為動作還發育不完全,沒有輕重,對危險的事物不敏感,這就很容易出現因為小事而受傷的情況,所以,教孩子保護自己,這一點顯得尤為重要。



家長可以這樣說:「寶貝,當跟小朋友們有矛盾的時候,咱們可以請老師來做評判,老師會非常公正地幫你們解決問題,就像這次你們爭滑滑梯,你就應該讓老師來做調整,而不是與小朋友動手,這次還好只是一點小摔傷,若是更嚴重怎麼辦?若是你把小朋友推倒,讓別人受傷了怎麼辦?是不是很疼?

如果老師當時不在旁邊,那我們已經是幼兒園的小朋友了,我們可以自己處理,比如說跟小朋友好好商量,排隊、或是換一個場地玩,要實在是遇到小朋友不講理,那你就要遠離了,遠離正在生氣的小朋友,因為不知道他會不會打你,而不是硬碰硬跟小朋友動手打架,他打你,你疼,你打他,他也疼呀,咱們要遠離危險,滑滑梯,下次再玩就可以了嘛。對不對?」

這個時候,家長要給孩子上的課是:在自身利益受到侵犯時,應該先爭取,爭取不到,就要遠離危險。不論什麼時候,自己安全最重要。

場景三:

小一點孩子被幾個又高又壯的大孩子圍著,強制要求分享孩子的玩具、零食。

處理方式:這種算是早期的校園霸凌了,小一點的孩子跟大孩子在一起吃虧可以理解,但面對這種帶威脅式的要求時,孩子又明顯處於弱勢,這種時候,家長應該教孩子:先滿足他們,保證自己安全後,再尋求老師、家長的幫助,這種情況一定要告訴老師、家長,不然這樣的情況有一就會有再而三。

這個時候,家長要給孩子上的課是:生命就是主體,所有的物品,都只是身外之物,是附屬品,當生命安全受到威脅時,身外之物是可以捨棄的。



這種情況就跟開篇說到的案例比較相似了,若是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給孩子灌輸了這些觀念,那麼孩子成年後也就不會出現開篇所說的情況了。

大賽爸爸說

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一定不要忘了給孩子上生命價值觀這一課,不要忘了從小給孩子灌輸這樣的觀念:無論什麼時候,什麼情況下,自身安全最重要,生命只有一次,有了生命,一切才有了可能。



關注「大賽爸爸說」,

專注探討兒童發育遲緩、

孤獨症譜系障礙和家庭康復訓練,

傾聽您的困與惑,解除您的育兒焦慮,

私信「大賽爸爸說」,

為您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孩子的成績單,牽動多少父母的心
    一則學生自主權益意識增強,家長也大多抱持「孩子我可打,別人絕不能動手」的觀念。二來輿論環境對教師的嚴加管束向來苛責,也令老師們心生忌憚。條例對何種情況下可用懲戒權有規定,但只是籠統的框範。懲戒權究竟包括哪些內涵?懲戒與體罰怎樣區分?老師行使權力時如何避免過當使用?凡此種種,都需要有嚴密細緻的「操作規程」。
  • 日本孩子的死亡教育被批太「血腥」:如何給孩子上好生命這一課
    這些孩子們也是在這樣,有的孩子邊哭邊吃,有的孩子沉默不語,有的孩子夾著一塊肉就是餵不進嘴……他們用這麼殘酷的做法,給36個孩子上了一課,那就是死亡到底代表著什麼。這其實就是生命教育能夠告訴孩子的,人生並不都是快樂的,也會有分離有失去,而如何用正確的態度來對待失去,如何面對分離,這才是爸爸媽媽該告訴孩子的,也是孩子成長前所應學到的一課。
  • 日本孩子的死亡教育被批太「血腥」:如何給孩子上好生命這一課
    他們用這麼殘酷的做法,給36個孩子上了一課,那就是死亡到底代表著什麼。這其實就是生命教育能夠告訴孩子的,人生並不都是快樂的,也會有分離有失去,而如何用正確的態度來對待失去,如何面對分離,這才是爸爸媽媽該告訴孩子的,也是孩子成長前所應學到的一課。
  • 「一周一課」,讓孩子自身強大的親子活動
    很多兒童心理學家發現,原生家庭中,父親角色的缺失、家暴或者其它原因導致父親和孩子關係出問題,會大概率影響孩子的人格、社交關係處理能力,會讓她們在學習、關係處理方面表現的偏激,當遇到外部侵害時也不能很好的應對和尋求幫助,作為父親,這是我難以接受的。經過很長時間考慮,我決定利用每周回家一次的機會,在周日上午給她們上課,我們父女三人把這個稱為「一周一課」。
  • 孩子明白生死的意義,才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讓孩子面對死亡,對於人生,是很重要的一課。家長越神秘,孩子越好奇心,在不知深淺的年紀,意識不到死亡的後果,遇到一點挫折就輕易結束自己的生命。缺乏生命教育的人,他們不僅輕自己的生,也不尊重別人的生命。請不要讓生命教育缺席孩子的人生。生,死,都是值得被尊重的。父母要讓孩子明白生的意義,也清楚認識的死亡,敬畏生命。
  • 賣卵黑產伸向女大學生,高校須補上性教育這一課
    此外,由於正規醫院不被允許做取卵手術,那麼,在衛生條件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去做這種手術,一旦操作不當,極易發生感染等併發症,嚴重的甚至會影響生命安全。對於這些,不少女性是「無知」的。而這,又源於性教育的缺失。從幼兒園到大學的各個階段,學校教育都缺乏性知識的普及。即使同學們對生物課本上的生理知識滿懷好奇,很多老師卻總是草率略過,甚至讓學生自學。
  • 孩子價值觀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
    即在家庭教育中容易出現單純以追求考試成績和分數等應試教育為指向的功利化傾向,忽略了對孩子成長更為重要的價值觀教育、品格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情商教育、習慣養成教育、人際關係教育、利他教育和幸福教育。在這些眾多的家庭教育內容中,孩子價值觀的教育是重中之重。
  • 生命教育如何做?怎麼給不同年齡的孩子講生命的逝去
    於是,一場由「死亡」引發的生命教育正式啟動。從生死概念到是否給皮球蟲舉辦葬禮,從埋葬方式的選擇到葬禮工具的選擇,從皮球蟲故事的續寫到生命教育繪本的閱讀,幼兒園老師引導孩子們進行了一場近距離的生命之旅。適時地給孩子補上死亡教育這一課非常必要其實 ,從小到大,我們最缺少的教育,不單單是死亡的教育,還有性的教育、愛的教育。對死亡唯恐避之不及,對性討論嗤之以鼻,對親人,對朋友的愛意表達更是不擅長。
  • 在孩子10歲之前必須教的7個價值觀
    導語:我們希望孩子擁有良好的價值觀。但是我們如何去教他們呢?專家們提供了幾個灌輸重要價值觀的方法。父母一直希望在孩子成長和探索周圍的世界時,向他們灌輸良好的價值觀。雖然講授誠實或尊重之類的價值觀似乎對年幼的孩子來說是艱巨的任務,但這些價值觀可以通過許多看似很小的事情,有意識的逐步教導他們。
  • 從理解生命到「尊重生命」,最好的教育是教會孩子明白生命的意義
    小孩因為這件事,心理面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家長為了躲避小狗的醫療費用,犧牲了小狗的生命,而這不僅僅是給孩子心理的打擊,更是讓孩子覺得不尊重生命的一個價值觀,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傷害。當沒有一個對生命的準確的教育和理解,就會對別人施加暴力,在他們的眼裡,沒有把生命當作一個很神聖的個體,在學校,就會和其他的同學發生衝突,甚至是因為一些衝突,產生了校園暴力,這些都是「不尊重生命」的表現。② 影響孩子的人生價值觀。
  •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8-10(燈光/竹節人/宇宙生命)一課一練
    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8-10(燈光/竹節人/宇宙生命)一課一練作品關鍵字: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課堂同步練習陪孩子一起學習,歡迎轉發+收藏!免責聲明:圖文來源綜合整理自網絡。若侵刪!
  • 最後一課:讓勞動在每個孩子心底生根發芽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少年兒童提出的殷切期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郜城第二實驗小學在學生即將畢業時,給他們上了特別的一課。最後一課主題是包餃子,老師用生動的語言為學生們講解餃子的由來,餃子文化、種類、各種包法以及一些注意事項,在老師手把手地教學下,孩子們摩拳擦掌,加入到包餃子的行列中
  • 寫給孩子的一封信,幫助青春期的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前言:去年的時候,孩子學校組織了一場活動,讓父母們寫給孩子一封信,孩子媽媽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我。作為孩子的父親,因為現在的父母天天和孩子在一起,一時間竟不知道這封信如何寫。思考了許久,我決定從價值觀和人生觀的角度來寫這封信。
  • 心理學:從這個女孩見義勇為的行為,看培養孩子正確價值觀的方法
    4.見義勇為量力而行,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勢在必行培養孩子見義勇為的意識很重要,但是鑑於孩子體力等方面的因素,家長更多是的應該培養對內的行為,即讓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首先,家長可以幫孩子挑選一些傳達正確價值觀的書籍因為年紀小的孩子思想、是非觀念等價值觀還在形成階段
  • 人們都說,「孩子才是給成人上了一課」,這是為什麼
    中公廣西教師小編為大家整理:「人們都說,「孩子才是給成人上了一課」,這是為什麼」問題相關回答,供考生參考:>人們都說,「孩子才是給成人上了一課」,這是為什麼?【答題要點】1.提煉觀點人們都說,孩子才是給成人上了一課。這樣的教育觀點比較新穎,和我們平時認為的只有成人才能教授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教會孩子學習生存的技能方法有所不同。從一個教師的角度來說,我認為雖然在平時我們帶領小朋友進行了無數次課堂活動的學習,但是如果你是一個細心的老師,你會發現,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能從孩子身上學習到很多東西。
  • 和孩子的共同一課:關於疫情期間的那些感觸
    疫情,好像讓時間慢了下來,平時忙於工作的我們,終於有時間每天陪伴孩子,學習、畫畫、講故事、做遊戲……也讓孩子們更多的認識了他們生活的世界,認識了不一樣的人……01.關於生命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有的為人父母,有的為人子女,但是在這場無硝煙的戰爭中,他們卻以柔弱之軀,築起生命的的防線,以醫者仁心譜寫了生命的篇章,只是因為,肩上的責任,因此他們義無反顧。
  • 【中國夢微電影】《最後一課》:中國老師用生命為學生和侵略者上...
    《最後一課》成功入圍並獲得「紅色記憶單元最佳影片獎」提名。本次活動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指導,中國青年報社主辦。千餘部作品講述了不同的中國故事。微電影導演們通過鏡頭展現「中國夢」,完成他們的尋夢、追夢、圓夢之旅。
  • 怎樣的孩子才算得上優秀?比缺錢更可怕的是缺少正確的價值觀
    貧窮的家庭可能會讓孩子在物質條件上略差一些,但這並不影響父母培養孩子成為一個三觀端正的人。相反,富裕的家庭如果父母不重視孩子的品行,也可能培養出缺少正確價值觀的「熊孩子」。當孩子知道真相後,不僅學習一落千丈,母女關係更是降到冰點。父母們含辛茹苦,盼望孩子脫穎而出考入名校固然是人之常情,但教會孩子要學會做人的道理和為人的底線更是家庭教育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