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孩子視為父母的「成績單」沒什麼不妥
近日,中國教育報刊發了一篇題為《孩子不是父母的面子》的文章,文中寫道,中國很多家庭教育誤區,都源於家長覺得孩子是自己的面子,是自己的成績單。 但筆者以為,從家庭教育的角度出發,認為孩子是父母的「面子」和「成績單」,也能說得過去。
-
杭州一中學給家長發「期末成績單」:在孩子眼裡你得了多少分
杭州觀成中學的家長期末成績單。這兩天,杭州觀成中學的家長們,陸陸續續收到一封從學校寄來的信。打開一看,是一份「家長期末成績單」。在孩子眼裡,你是不是「好家長」,這份成績單一目了然。有人得了滿分的10個A+,也有人不及格,需要反思。
-
央視播出奇蹟寶寶故事 孩子命運牽動更多人的心
,向幾名家屬和幼兒園老師介紹與孩子接觸時的注意事項。擔心孩子察覺異樣,志願者們小心翼翼,避免集中出現在孩子們面前。 孩子迴避提到媽媽 「愛心媽媽」給孩子們講的第一個故事是《親愛的動物園》,「故事媽媽」每形容一種動物,姐姐妮妮(化名)都能很快反應出來,由一開始的傾聽轉變成主動描述,最後還和弟弟一起學狗狗叫。 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妮妮在複述故事時突然開口說:「我爸爸已經不回來了。」
-
又是一年畢業季,高考中考牽動多少家長的心
,獨生子女受到太多的關注(父母的關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關愛),物質條件太好,也至於他們幾乎沒吃過苦,難以承受壓力和挫折。父母只想讓自己孩子成績優秀而忽視了一些細節上的培養。比如有的父母忙於工作,忽視了對孩子的陪伴;有的父母自己都不愛學習,以前成績也不好,喜歡打牌、打遊戲等,在教育孩子方面就沒有說服力,不能起到表率作用,孩子習慣很差,學習成績不好是有原因的。
-
孩子的事業、婚姻、健康,哪一個最能牽動父母的心?
現在有一個問題:對於孩子的事業、婚姻、健康,父母最擔心的選擇是哪一個?這個選擇應該不難,其實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健康都是十分寶貴的財富,因為健康是人類生存和生活的基本前提。從孩子的出生那一刻開始,父母就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健康成長。
-
感恩的心,是父母帶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聽一位朋友講自己孩子的故事。有一天下午,上小一的兒子放學回家,問他一個問題:爸爸,我們有錢嗎?朋友一愣,不知道孩子問這個是什麼意思,就說有啊。孩子接著問:我們有多少錢呢?
-
一位「紙娃娃」牽動兩座城
昨天,「紙娃娃」家鄉的主流媒體貴陽晚報在7版用了半個版,以「貴州『紙娃娃』牽動青島全城」為題,報導了青島市民的愛心行動,讓貴州當地的讀者深受感動。青島早報將與貴陽晚報繼續聯動,為救助「紙娃娃」奉獻愛心。最新進展青島愛心貴州市民點讚 「近日,貴州遵義『紙娃娃』婧婧(「紙娃娃」原來的小名叫婧婧,為了記住青島人的愛心,她的父母把她的小名改為了青青)被父母帶到青島求醫。
-
教師節就要來了 你撕扯孩子 刺痛了多少父母的心
而當你抬起手,撕扯孩子的臉部時,已不再是老師。---掌門人懲罰≠ 體罰當一個老師連續掌摑孩子,並撕扯孩子臉部時,孩子一動不動。而在這之前還有32個人,請問一個班級一共才多少人。一時的衝動可以稱為衝動,連續對33個學生的衝動,是教師界的敗類。別讓一粒老鼠屎,讓教師節因你而蒙羞。
-
「爸媽,你們生個考第一的孩子吧」:多少孩子的努力,被父母忽視
孩子沒考好,自己工作也沒了,媽媽悔不當初,自責不已。爸爸也心生埋怨,認為妻子沒有教好孩子,所做的犧牲並不值得。外人看來,一個成績不好的孩子,通過努力考上了二本,父母應該高興。可父母的解讀卻是:我為你付出那麼多,你就只考個二本?原本是一場關於陪伴的溫情家庭劇,卻因父母對孩子過高的期望,演變成一出讓人哭笑不得鬧劇。誠然,父母大多都有「望子成龍」的心理,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努力上進,未來無憂。有的父母,終其一生,都在培養孩子,都在「為孩子好」。
-
難忘高考:莘莘學子破釜沉舟的背後,是多少父母在操碎了心!
12年寒窗苦讀,考生們只為這一朝一夕,而父母們則是為孩子牽腸掛肚!今年的高考很特殊,比往年推遲了一個月。然而儘管很特殊,但不變的孩子和父母對這件人生大事的一種態度。分享幾個小故事,希望每一位考生能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記住,你今天的成就,和你的努力付出離不開關係,但也離不開父母以及親朋好友在背後的默默支持!
-
「熊媽」的護士日記丨每一步的付出都值得 每一次會心地笑都牽動我心
「熊媽」的護士日記丨每一步的付出都值得 每一次會心地笑都牽動我心 原標題: 熊杰,是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重症監護室的護士長,幾個月來,她一直堅守在崗位上,年輕的護士們總是親切地稱呼她「熊媽」。
-
臨近期末,小學生考「多少分」才達標?老師:別被成績單欺騙了
「文/豆寶奶奶育兒經,歡迎個人轉載、分享」轉眼間又到了年底,這也意味著,孩子們馬上要迎來這一學期的年終大考——期末考試,但比孩子更緊張的是家長。教育焦慮的蔓延,讓不少家長的心情會隨著考試變化,自家孩子這次能考多少分?
-
考場外的父母成亮點!你懂這份天下父母心嗎?
還有同學嗤笑這樣的行為毫無作用,就算傻站到考試結束,也不會讓成績單上的數字好看多少。但是多年以後,我們才知為人父母這份無能為力,卻還執拗等候的行為有多麼可貴!臨考前的日子,不能理解父母整夜不睡在憂慮著什麼,不能明白他們為什麼總拿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己比較,不清楚他們為什麼總覺得自己不夠努力,更討厭他們總是沒有界限的窺探著我們的私隱,還對著成績單上的數字喋喋不休。有些事情,在某個特定的年紀永遠都不會明白。在高考面前,無數的父母變得小心翼翼。
-
心窮的父母,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父母的言行,決定了他未來的底色。心窮的父母,如何能給孩子做好榜樣?孩子是父母的續集,心窮的父母,註定養不出內心坦蕩的孩子。若父母沒有覺知,把匱乏感傳遞給孩子,那麼孩子未來跟金錢的關係也將沉重而艱難。」父母心窮帶給孩子的,不僅是格局上的狹隘,更是心中永遠填不滿的溝壑。豆瓣上有個帖子:「父母的哪些行為給了你不可磨滅的影響?」
-
父母的控制欲,是孩子最大的災難|簡心芝士派·心理諮詢師直播
前兩年有部高分科幻臺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第一集就講了中國式的親子關係。上初三的小偉一覺醒來,發現時間定格在了某一天。原來,為了讓媽媽答應自己和同學去畢業旅行,小偉偽造了一張及格成績單,卻被媽媽發現了。媽媽從陌生人手中得到了一個遙控器,要求小偉必須上補習班,不可以畢業旅行,從此控制了小偉的人生。
-
孩子期末成績單上的「ABCD」到底代表多少分?答案看這篇!
不少學校月考已經結束,期中考也快要來臨,對於考試來說家長們肯定最關心的就是孩子在校的成績和排名。但是現在大多數學校都不會直接告訴孩子在校的成績和排名,成績單上都以「ABCD」等級顯示。那麼很多家長都想知道自家娃成績單上的等級顯示到底代表多少分,升學君盤點2018年各校等級對應的分數情況,各位家長僅作參考!
-
給家長寄成績單,引大學生談隱私權,網友:父母供你讀書有知情權
大部分學生可能會回答成績單下來的那一刻。因為成績出來時,不僅自己知道成績了,家長也會知道孩子的成績。學生渴望著上大學,覺得大學是自由的,更不會讓父母看成績單。但是近日,深圳大學卻給部分學生家長寄成績單從而引發了網友熱議。高校應該給家長發成績單嗎?
-
父母如何發掘孩子天賦,讓孩子不斷成長
,可是也不是沒有可能成就自我,只要讓孩子發現自己熱愛的為之願意成長的事業,這就是我們每個父母想要看到的吧。有時候大人眼光可能多少會有成年人的想法,喜歡把孩子定位在成人選擇的某項領域,其實可以多給孩子提供各個領域嘗試的機會和條件,對早期的興趣發掘方面更加注重的是玩耍,而不是知識性的教育。當發現孩子對哪個優勢領域感到興趣,就相當於找到了孩子的天賦,也是成功的一半,可以適當鼓勵孩子,多多提高孩子的自信和熱情,以此轉化為力量再放到其他方面,就能有著不錯的效果。
-
900克早產兒牽動在場醫務人員的心
900克早產兒牽動在場醫務人員的心 2020-08-04 1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孩子的「活教材」: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師
>做好孩子的「活教材」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校共育為愛而行用心陪伴孩子用愛溫暖生活靠譜父母贏在八個細節給孩子的陪伴,90%都是「假的」「學校裡孩子的成績單,排名從後往前看,成績最差的孩子,一定是父母陪伴最少的」那些成績優異的孩子,到底是自己學得好,還是老師教得好?其實都不是,而是作為父母對孩子教育付出很多心力。你陪伴孩子多少,孩子身上就會體現出多少你教育的成果。願天下父母都能懂:用心陪伴,100%的心陪伴1小時,勝過10%的心陪伴10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