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控制欲,是孩子最大的災難|簡心芝士派·心理諮詢師直播

2020-10-11 簡單心理

我有個好朋友小Z,和我聊到最近生活很苦悶,爸媽對她的控制欲太強了,怎麼都擺脫不了,看到今天熱搜「全球有約3.5億名抑鬱症患者」,懷疑自己也抑鬱了。

小Z的爸媽不只為她安排工作、生活,甚至還因為對她男朋友不滿意,而不斷託人給她介紹相親對象,要求她去見面。

每次她強烈反抗時,爸媽就說:「我這都是為你好」、「爸媽都是因為愛你,不想你以後後悔」、「你現在怨我沒關係,將來你會感謝我的」

小Z說,他們到底是怕我後悔,還是怕他們自己後悔,後悔我沒成為他們期待的人?

前兩年有部高分科幻臺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第一集就講了中國式的親子關係。

上初三的小偉一覺醒來,發現時間定格在了某一天。每一天都在重複,前幾天遇到的人、說過的話、發生的事,全都一模一樣。

到第三天,小偉的媽媽突然說:「我已經給了你三次機會了。如果你再不修正這個錯誤,你的人生就會一直卡在同一天。」

原來,為了讓媽媽答應自己和同學去畢業旅行,小偉偽造了一張及格成績單,卻被媽媽發現了。媽媽從陌生人手中得到了一個遙控器,要求小偉必須上補習班,不可以畢業旅行,從此控制了小偉的人生。

每當小偉拒絕做不喜歡的事,媽媽就按下遙控器。要求小偉好好學習、要求小偉和喜歡的女孩分開、要求有女朋友的小偉和別人相親……哪怕小偉選擇一次次地自殺,媽媽也會用遙控器倒回時光,讓他活過來。

小偉只好選擇成為了讓媽媽滿意的樣子,一路功成名就。

故事的最後,已成年的小偉想辦法拿到了媽媽的遙控器,他對媽媽喊出:「這不是你的遙控器!它是我的!!!」然後選擇回到了過去,和初戀女友相遇。

看起來似乎是個圓滿結局,可小偉經歷的這一生,又如何能抹去痕跡?

又有多少人,像小偉和小Z這樣被安排著,一步步走到了不喜歡的人生裡,同樣在想方設法奪回自己人生的遙控器呢?

我們的父母,並非天生就會做父母的,也有很多父母牢牢地抓住孩子,以愛之名來填補自己內心的缺失。在他們口中,是因為孩子做得不好,才讓他們擔心失望。可事實上,愛就是愛啊!為了愛而帶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又怎麼會需要那麼多的附件條件?

為了幫助大家與父母相互了解,建立良好的家庭關係,在這個10月,我們特別推出了「周四簡心芝士派」心理諮詢師視頻直播|原生家庭系列,一共2期。

第一期在10月15日(周四)晚20:00-21:00,為你特邀到了簡單心理成熟心理諮詢師周蓮英老師、楊安博老師,和你聊聊:怎麼擺脫父母的控制欲?

本期兩位諮詢師老師介紹

周蓮英老師

4500+小時諮詢經驗

曾受聘陝西師範大學心理學碩士研究生實踐指導老師

主要諮詢取向為精神分析動力取向

整合家庭和婚姻諮詢

楊安博博士

5700+小時諮詢經驗

畢業於北京大學心理學系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應用心理學系講師/

應用心理學臨床與諮詢方向碩士生導師

教育部「平安留學」心理健康專家組成員

直播中,兩位諮詢師老師將和你實時互動,現場答疑。搶先預約直播,還有熱門心理學好課免費送你,歡迎你來收聽。

那麼你和父母的關係怎樣?在父母表現出對你的控制欲時,你是怎麼處理的呢?在留言區和夥伴們聊聊吧~

「簡心芝士派」,有趣有料的心理諮詢師視頻直播欄目

每月2期每期特邀2位心理諮詢師,聚焦你感興趣的自我成長、情緒療愈、關係溝通、職場發展、健康生活等話題,從心理學專業角度,聊聊與你有關的日常。

跟諮詢師學點心理學,終身漲芝士!

相關焦點

  • 12歲斷奶、15歲分床睡:控制欲極強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災難
    「12歲斷奶、15歲分床睡」:控制欲極強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災難01之前一檔熱門綜藝《我家那小子》讓朱雨辰的母親火速上了熱搜,在節目中,朱雨辰母親表示自己是用整個生命去對待兒子:每天凌晨4點起床給兒子熬去火的梨汁,還堅持每天榨果汁,哪怕兒子抗議,也逼他都喝光
  • 父母控制欲過強 , 孩子終生的災難
    對於孩子,父母總是忍不住要去控制他的一切,不想他行差踏錯,搶個好學校的入讀名額、畢業後安排個好工作、介紹個好對象、生娃後再教育孫子 …… 恨不得把他的未來路都一一鋪好。 根據一項持續了70多年的研究顯示,父母對孩子施加過多的控制,會造成孩子的終生的心理傷害。那些在童年時被父母侵犯了隱私或者被過度控制了自由的人,無論在哪個年齡階段,他們的幸福感都比較低。
  • 《隱秘的角落》,不要讓你的控制欲成為孩子的災難
    不要讓父母的控制欲成為家庭的災難父親的不忠,讓媽媽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她沒有辦法控制丈夫的出軌,但是能控制自己的兒子。她去工作的時候,會給兒子生活費,但是卻要兒子記帳。會隨時打電話回家詢問兒子幹了什麼?
  • 控制欲太強的父母、都是什麼心理?「你還小」是教育裡最大的錯誤
    他們緊握著孩子也是希望和子女之間的距離不會太遙遠,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不管是親子之間、還是朋友之間,都需要遵循「距離產生美」這句話,有些人往往是等到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受到母親的影響朋友對自己女兒的教育也有著極強的控制欲,「你還小」也是朋友最喜歡說的那句話,而這句話又恰恰是教育裡最大的錯誤。
  • 好好的孩子,為啥就抑鬱了?|遇見你的心理諮詢師Dr. Kok
    簡·推薦 | 心理諮詢師Dr.Kok到2020年初簡單心理平臺上有來自全球117個城市近900位專業心理諮詢師每一期「簡·推薦」介紹你認識一位優秀的心理諮詢師簡單心理諮詢助理:哪一刻讓您決定成為一個心理諮詢師?Dr. Kok諮詢師:我在大學時曾旁聽心理輔導的課程,種下我對心理諮詢的熱愛與嚮往。感覺人的痛苦是無法與自我的內心聯繫,因而無法與自己和解也無法與人和解,非常痛苦。後來發現無時無刻我們都在講故事聽故事。
  • 《以家人之名》:母親強烈的控制欲,是孩子人生最大的災難
    對於控制欲強烈的母親來說,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總想改造孩子。她總是自以為是,只要有別於她的都是錯的。孩子和誰交往,和誰在一起,做了什麼,控制欲強的母親必須都會特別在意,限制很多。小時候是這樣,孩子長大成人了依然要控制,多年輕人和所愛的人分開,原因就是控制欲強的母親的介入和幹涉。
  • 父母的控制欲,為何到最後卻成為孩子人生最大的阻礙?
    父母的控制欲,大多都是過多的幹涉孩子的生活與感情。孩子會因此感到厭惡和心煩,失業會導致一定的依賴性,也就是父母對孩子過於的寵愛。對孩子過於寵愛的話,會導致孩子以後的生活,不能自立自強,只能夠依賴父母。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會使孩子產生厭惡和討厭的心情,導致離家出走等各種嚴重問題。
  • 歐文 · 亞隆《給心理諮詢師的禮物》|好書推薦
    10 min有人說,心理諮詢師是一個孤獨的職業,雖然工作是和來訪者談話,但所有的一切都不會帶出「諮詢室」,心理諮詢師沒有辦法像一般人一樣去和身邊的親朋好友吐槽工作中的壓力和不順心。他淵博知識,智慧的頭腦和真誠的心都深深讓人敬佩,也給學習中的我們指引了方向。」「歐文亞隆的存在主義心理治療是動力力學的治療取向,關注植根於存在本身的焦慮。 同時,他主張來訪者之所以陷入絕望,是因為他們不能發展和維持令人滿意的人際關係。本書主要探討四個方⾯的主題:死亡,孤獨,⽣命的意義和⾃由。」
  • 「你是我生的,就得聽我的」:父母的控制欲,是孩子最大的災難
    03伴隨著孩子的成長,很多家庭都會存在親子關係不和諧、衝突不斷等問題,作者通過多年的研究,將親子衝突分為五類:一是父母與孩子之間存在認知偏差二是父母與孩子在相處中缺乏情緒管理能力三是父母與孩子之間出現的行為問題
  • 因為不願意照相,被父母指責不孝順|心理諮詢師請回答
    更可怕的是,控制型父母往往對自己所為毫無知覺:心理學將上述這種控制型父母的養育方式稱之為專斷型的教養方式,通常具有以下表現:父母通常會提出很多種規則,期望孩子能夠嚴格遵守;我們無法選擇父母,只能選擇學會如何面對眼前的困境,當我們遇到控制型父母,究竟該怎麼辦?問題:我本身討厭照相,但經常被父母強迫照相。今天在大學門口我沒同意他們要照相的要求,他們就生氣了並說我不孝順。我的父母在情緒管理和心理方面不算成熟。
  • 在線心理諮詢師:父母最常說的這句話,毀了多少孩子?
    近日有網友在心理諮詢師公眾號平臺提問:作為心理諮詢師,你怎麼看待父母「我都是為了你好」這句話?山東省金牌心理諮詢師:作為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在諮詢過程中與許多青春期的孩子甚至小學生共同探討過這句話。而眾多孩子的回答眾口一詞:「我最討厭爸爸媽媽說『我都是為了你好』這句話!」在孩子們的認知中,父母說這句話的本意,根本不是為了「我」,而是為了他們自己。總結孩子們的反饋,我歸納了三點原因:第一、父母的控制心態。凡是出現心理問題和親子關係問題的家庭,孩子與父母之間通常缺乏溝通,父母總希望孩子聽話,而孩子卻願意自己做決定。
  • 《隱秘的角落》裡的育兒真相:窒息的控制欲,是孩子成長的災難
    如果孩子從最初的一張白紙開始,慢慢變成了一個壓抑的人,那麼一定和家長的控制欲脫不了干係。01如何養壞一個孩子?倫敦大學學院的科學家在《積極心理學期刊》的一項研究發現: 父母的控制行為和孩子以後生活中的心理健康問題之間存在關聯。 換句話說,家長控制欲過強,對孩子心理造成的負面影響,與失去至親產生的負面影響程度相近。
  • 父母如何說服有心理問題的青春期孩子去見心理諮詢師?
    越來越多的青春期孩子出現了心理問題。逃學、厭學、休學、退學的現象日益嚴重,更讓很多父母擔憂的是眼睜睜看著孩子白天黑夜顛倒地玩手機,打遊戲身體不好了,學業荒廢了,窩在家裡不出門,還有些孩子花錢大手大腳,動輒幾千元的鞋子,逼父母購買價格不菲的遊戲裝備,手辦等。
  • |遇見你的心理諮詢師張冬曉
    本文字數3300+|閱讀預計需要9min簡·推薦 | 鄭州心理諮詢師張冬曉 到2020年初簡單心理平臺上有來自全球117個城市近900位專業心理諮詢師近100位督導師「簡·推薦」定期帶你認識優秀的心理諮詢師
  • 在線心理諮詢師:父母經常吵架、打架,對孩子的影響大嗎?
    近日,有網友在公眾號平臺提問: 父母吵架打架對孩子的影響大嗎?心理諮詢師回覆:這個問題提得特別有代表性,也是許多家庭存在的現實狀況。尤其是父母吵架打架,對孩子造成的心理陰影和心理創傷,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孩子帶著這樣的陰影和創傷長大,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或恐懼心態,無法正確地面對感情和婚姻。作為度麥學苑心理關愛中心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在幫助青少年解決心理問題的過程中、在幫助成年來訪者調整夫妻關係或情感狀態的案例中,深切體會到這一點。
  • |遇見你的心理諮詢師吳宇平
    簡·推薦 | 深圳心理諮詢師吳宇平 到2020年初,簡單心理平臺上有來自全球117個城市、近900位專業心理諮詢師。每一期「簡·推薦」,介紹你認識一位優秀的心理諮詢師~對於很多朋友來說,對象是一種神秘的生物,人們總聽得見ta的傳說,但看不見ta的真容。明明自己的要求不高,態度積極,脫單日程表還是提到了每周的星期八。
  • 走進別人的內心世界,有這4個方式|遇見你的心理諮詢師鄭凱
    簡·推薦 | 北京心理諮詢師鄭凱 到2020年初,簡單心理平臺上有來自全球117個城市、近900位專業心理諮詢師。每一期「簡·推薦」,介紹你認識一位優秀的心理諮詢師~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我時常會被他人開玩笑或認真地問到一個問題:「你是學心理學的,你知道我現在心裡在想什麼嗎?」每當我聽到這個問題時心裡都會感到一陣複雜,之後笑望著提問的人說,「我不知道啊。」
  • |遇見你的心理諮詢師周蓮英
    簡·推薦 | 西安心理諮詢師周蓮英到2020年初,簡單心理平臺上有來自全球117個城市、近900位專業心理諮詢師。每一期「簡·推薦」,介紹你認識一位優秀的心理諮詢師~控制情緒是個技術活兒,但不是人人都會。有些人不善於調節負面情緒,長期處於焦慮、抑鬱、恐懼的負面情緒中。在負面情緒狀態的長期沉溺,使得他們深受無望感和無價值感的折磨。這些痛苦漸漸侵蝕了他們意志和積極態度。
  • |遇見你的心理諮詢師何小松
    簡·推薦 | 北京心理諮詢師何小松 到2020年初,簡單心理平臺上有來自全球117個城市、近900位專業心理諮詢師。每一期「簡·推薦」,介紹你認識一位優秀的心理諮詢師~假如你考試考了98分,你會覺得開心還是難過?
  • 讓煩惱暫時停靠,每周二和心理諮詢師「簡單聊聊」|直播上線
    經歷了魔幻2020的上半年,我們看到許多朋友對於心理健康的關注和渴求。於是在8月時,我們推出了一檔全新的心理諮詢師互動直播欄目——「簡單聊聊」。每天,簡單心理後臺都會收到上百條心理求助信息,大家傾訴著各自生活中的心理困擾。尤其是經歷了魔幻的2020年,很多人因為職業發展、家庭關係、孩子教育、學業壓力、留學文化適應等等問題,體驗著或大或小的心理難題:失眠、暴食、焦躁不安、緊張恐懼、無精打採、爭吵不斷、茫然無措...很多時候,這些情緒和問題一點一滴匯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