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推薦 | 北京心理諮詢師鄭凱
到2020年初,簡單心理平臺上有來自全球117個城市、近900位專業心理諮詢師。
每一期「簡·推薦」,介紹你認識一位優秀的心理諮詢師~
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我時常會被他人開玩笑或認真地問到一個問題:「你是學心理學的,你知道我現在心裡在想什麼嗎?」
每當我聽到這個問題時心裡都會感到一陣複雜,之後笑望著提問的人說,「我不知道啊。」
心理活動是一個非常靈活又具有主觀性的現象,人們在不同或相同的時刻對相同情境,都可能有著相同或不同的想法。所以很難給出一個適合所有人的答案。
既然「心理」難以被直接「讀取」,那麼我們又可以如何去了解一個人的心理呢?想理解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我們可以嘗試理解他們的情緒、想法、行為和身體。
情緒
心,它讓我們最簡單直接想到的就是生理器官:心臟。每個活著的人心臟時刻都是在跳動的,但我們卻很難時刻都感受到它在跳動。
現在我邀請你安靜地坐下來,伸出右手放在自己心房的位置上,去感受一下自己的心跳。我可以肯定大家的心臟都在有規律的跳動,但你有沒有真切的體驗過心臟「嘣、嘣、嘣;蹦、蹦、蹦」地跳呢?如果你有過,也許那個場景已經浮現在腦海中:或許是中學時代在教學樓外碰到了心儀的他或她向你走來時,或許是要參加重要的演講或考試時,又或許是在第一次拿到大公司offer的那個瞬間,等等。
心在我們激動、興奮、焦慮、恐懼等時刻都會加速的跳動起來。所以我們可以說「心」與「情緒」有關。
所以,我們了解心理的第一個角度是:情緒。情緒伴隨我們生命的每時每刻,正是因為人有情緒才讓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會體驗很多情緒,有時候開心愉快,有時候難過鬱悶。很多時候一個人也是因為情緒的困擾來尋求幫助,但你有沒有想過什麼事情、什麼人會更傾向讓你愉快或難過,或者在什麼樣的情境下更容易引發你某種情緒,為什麼?
想法
如果說硬幣的一面是「心」,那麼它的另外一面就是「理」。
心涉及我們的心情、情緒,那麼理就與我們的想法、觀念相關。想法、觀念源自於我們的大腦,也是重要的心理過程,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自己所感知的生活世界的樣子以及對我們生活的感受。
比如說,我們都生活在北京或上海或其它城市,但我們每個人眼中看到或體驗到的北京或上海是有很大差別的。具體來說,我們對一些人、事、現象或關係都會有自己不同的看法,正是這些不同的看法讓我們看到了不同角度的人、事、物。
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對自己也會有不一樣的體驗。所以,一個人的「想法」是理解這個人心理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
行為
理解一個人心理的第三方面可以是日常行為。
人的想法和情緒都是難以直接觀察到的,但行為卻是摸得著、看得見的。我們通常會通過一個人做了什麼行為來去理解或評判他,但如果不與當事人直接溝通,通常情況下我們的理解或評判都不會那麼準確,甚至是錯誤的。
一個人的行為會有意無意地向他人傳遞著他的內心世界。比如,一個人總是喜歡買黑色的衣服穿,也許這個顏色在訴說著他內心的故事;很多人會在壓力大的時候選擇吃一頓美食來解壓,因為吃東西會讓他找到有人在照顧他、關心他的感覺;也有些人會玩網路遊戲成癮來表達他在現實生活中的孤單,或不知如何與他人建立關係,等等,這些具體的行為都會和我們的心理間存在著或多或少的聯繫。
身體
我們可以通過關注我們的身體來理解心理。
身心的聯繫在很早就被人們發現,身體狀態在某種意義上其實也在表達我們的心理狀態。比如,人在壓力大的時候很容易感冒,生病,起痘等,這是身體在發出一些信號,告訴我們需要休息或調節情緒了。
我們也會遇到身邊有些人總是很胖怎麼減肥也沒有效果或無法持久,或有些人的身體總是會容易被這兒碰、那兒蹭而受傷等,這也是很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它們可能與個人的自信、價值、信任、力量等方面存在著一定聯繫。另外,有些人會有軀體方面的不適,他們會控制不住的去各類醫院檢查身體狀況,儘管檢查結果每次都表明身體沒有任何器質性的問題,但他們總是不相信自己身體沒有問題,還是要去下一家醫院。因為他們身體的不舒服是真實存在的,這也讓他們非常痛苦。所有這類軀體的問題也可能是與心理狀況有很大的關聯。
簡單心理諮詢助理:哪一刻決定成為一個心理諮詢師?
鄭凱諮詢師:當我真切的感受到心理諮詢的工作充滿著尊重和關愛、溫暖和挑戰、孤獨和價值、勇氣和創造時,我感到沒有什麼工作比它更有意思了。
簡單心理諮詢助理:從學習到從事諮詢印象深刻的一件事?
鄭凱諮詢師:當我們去談論自己的情緒時,我們就會減少情緒對我們行為的影響。
簡單心理諮詢助理:在諮詢過程中的關注或思路是什麼?
鄭凱諮詢師:「Listen、Listen、listen(聽、聽、聽)」這是從督導那裡學到最精髓的東西,也用在我的實踐中。我不會用某一套理論去理解來訪者,而是在學習了很多理論後,在傾聽的過程中,讓來訪者教我形成一個理解他的理論,從而幫助來訪者更好的理解他自己的內心世界。當來訪者對自己內在世界有新的理解時,他們對外在世界的理解、以及與自己和他人的關係也會隨著發生改變。我也可以說,在這個過程中改變就在慢慢的發生。
簡單心理諮詢助理:想對來訪者說的「一句話」?
鄭凱諮詢師:面對世界的複雜性我們都還很年輕,但看到自身的獨特性及其價值能讓我們更有力量去生活!
諮詢師專業經驗介紹
鄭凱諮詢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註冊系統心理師;心理健康與心理諮詢方向碩士研究生;已完成中美高級精神分析培訓連續項目,Tavistock模式觀察性訓練項目(包含兩年嬰兒觀察、兩年理論、一年工作討論),執業8年+,諮詢經驗2500+小時。
鄭凱諮詢師擅長情緒調節議題和母嬰關係議題(0-6歲),情緒議題包括:
不清楚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朝哪個方向發展,對自己真正想要什麼缺乏清晰認識而感到衝突矛盾引起的情緒困擾;
在親密關係上,因對親密關係的不安全、不信任帶來的焦慮、恐懼情緒或迴避行為等,或不知道要找什麼樣的人建立親密關係,或總是對親密關係不滿意而換戀人等過程中出現的情緒困擾;
因曾經他人/自己對自身的性別的不接納所帶來的自我否定以及因此引起的人際、情緒、關係困擾等;
在飲食睡眠方面表現出的因不良情緒引起的困難等。
母嬰關係議題包括孩子反覆出現睡眠問題、飲食問題、愛發脾氣、啃指甲、分離困難、攻擊其他小夥伴、無器質性問題的溼疹或脫髮等問題,這種情況可能需要關注孩子和父母間的關係,或家庭/孩子是否正在經歷一些困難時刻。
鄭凱諮詢師想告訴來訪者:
我會為你提供一個安全與自由,保密又開放的空間,讓你儘可能地去談論你的困難或痛苦。我會和你一起去傾聽並理解它們,我會關注早期的生命經驗對當前生活遇到困難的影響,幫助你充分意識過去和現在之間的關係,以便讓你在未來可以做出更加有利自己的選擇。不管你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如果你願意,我會和你一起來減緩你所體驗到的痛苦或受到的傷害,讓你對自己的感受好一些!
諮詢師擅長諮詢領域
親子教育:校園暴力、親子溝通、青春期、行為糾正、青少年抑鬱
人際關係:討好型人格、信任問題、社交困難、個人界限、害怕被拒絕
情緒壓力:無意義感、孤獨、情緒不穩定、空虛感、內疚
收藏&推薦鄭凱諮詢師
(長按保存分享諮詢師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