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學員諮詢師推薦

2020-08-02 簡單心理
心理諮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學員諮詢師推薦心理諮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學員諮詢師推薦

韓璐 ✑ 撰文

簡單心理學員諮詢師

我們每個人都是帶著自己的問題走進諮詢室的,這些問題可能是突發事件的打擊,比如親人的離去、戀情的終結、工作的危機;也可能是對於即將到來的人生階段的惶恐,或者是30歲、40歲,60歲這些數字,或者是結婚、成為媽媽、退休、衰老、死亡這些人生大事。

還可能是你準備了很久,終於鼓起勇氣,想要跟困擾已久的人生問題說再見,可能是擺脫「原生家庭」的陰影,可能是走出情感關係的怪圈……當你想要通過心理諮詢來解決困惑的時候,我相信你一定是充滿期待又忐忑疑惑的——心理諮詢真的能幫到我麼?能給我現在生活所不能有的什麼呢?

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人、不同的流派可能都會給出非常豐富的答案,而有時候答案太多,可能會淹沒那些最基礎的內涵。如果暫時把流派差異性放在一邊,思考心理諮詢最基本的內涵,我想心理諮詢最離不開的是三個詞彙:空間、關係和感受(情感體驗)。

心理諮詢是諮詢師和來訪在專業的空間裡,圍繞困擾來訪者的事件或關係,引發認知、情感體驗和行為探索的一系列過程。

每一次進入諮詢室都是這樣的一次探索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諮詢師和來訪者都承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諮詢師通過自己的專業知識經驗,融合個人特質為來訪創造了一個開放、真誠、無批判的安全環境,它就像一個容器,容納來訪者現實生活中的掙扎和痛苦,輕輕卸下來訪者不能為外人道,甚至是自己都不可知的人生負擔。

心理諮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學員諮詢師推薦

這些負擔可能是生活初始,父母放在我們身上的,也可能是旅途中遇到的人們給我們加上去的,還有可能是當我們遇到危機和顛簸時慌忙抓住的,我們都把它背在身上,直到不堪重負。

在諮詢師創造的容器中,我們有了一個新的機會,把這些人生行囊放在自己的面前,跟諮詢師一起去看一看,去掂量,去體驗,這個是自己想要的麼?背起來的感覺好麼?最終,我們可以扔掉那些不屬於自己內心的,不再需要的負擔,輕裝簡行,重新走上自己認真挑選的人生之路。

我想,在這個定義上,不管你是帶著何種問題來到諮詢室,不管你的諮詢師是哪一種流派,無論你們進行的時間長短,你或多或少都可以獲得的三種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體驗是:

心理諮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學員諮詢師推薦

安全的表達空間——傾訴即治癒

「心理諮詢給每個人提供了安全表達自己的空間,大部分人對於跟別人吐露心聲都會有所保留,但是我們都有表達的需求,心理諮詢就可以提供滿足這些需求的空間。

心理諮詢師引導你把內心最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當這個過程重複很多次的時候,就會慢慢起到一個治癒的作用。」

——小荊(B站UP主,心理諮詢來訪者)

小荊目前在國外一所知名大學讀大一,在高三那一年,她因為申請國外大學的巨大壓力陷入了抑鬱情緒當中,通過半年多的心理諮詢,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她把自己從抑鬱情緒中拉了出來,治癒自己的同時,她把自己對抗抑鬱情緒和接受心理諮詢的經歷錄成視頻發布在網上,分享給需要的人。

小荊的視頻在網上有1.5萬的播放量,在這段話中,她表達了通過心理諮詢滿足的一項最基本需求就是安全的表達自己。這也是心理諮詢不同於日常聊天非常重要的一點,在日常我們跟家人、朋友聊天時,尤其是想要表達一些苦惱的時候,常常會有很多的顧忌:比如被評價的擔心,比如對方會不會覺得我很沒用?我這樣說是不是太負能量了?

心理諮詢所營造的安全表達空間包括:以諮詢設置為基礎的外在安全框架,以諮詢關係為核心的心理上的安全感。從具有法律效力的知情同意書,到以來訪者的福祉為中心的諮詢理論規範,再到諮詢師對來訪無條件的積極關注、真誠一致的態度,這就像一個個既堅實又柔軟的屏障,最大程度上讓來訪能夠在這個安全的屏障內表達在外在環境中難以表達的內心世界。

心理諮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學員諮詢師推薦心理諮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學員諮詢師推薦

穩定的客體關係——關係即治癒

「諮詢情境向我們這提供了對心理的生存和成長最為重要的情緒體驗,來自客體的關注,即一種通過共情而理解並參與我們的精神生活的人性環境。」

——海因茨·科胡特(自體心理學創始人)

客體是心理諮詢的一個專有名詞,在諮詢理論中對它的定義可能有一些抽象,我不打算列出教課書上的定義。我們可以想像這樣一個情境,當我們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對這個世界是一無所知的,伴隨我們的成長,會遇到很多的人和事,為了克服未知的焦慮,我們自然產生一種需要,就是有一個人能告訴我們這個是什麼,那個是什麼,我們也期待這個人能告訴我們什麼是快樂,什麼是憂傷。這個我們所期待的人就可以稱作客體。

這個客體可能是撫養我們長大的父母、也可能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的良師益友,還可能是某位我們喜歡的作家、思想家……不論客體是誰,我們總是需要客體來滿足我們與生俱來的成長需求,這樣我們不必一個人去面對充滿未知又紛繁複雜的外部世界,以及我們充滿衝突和疑惑的內心世界。

如果我們夠幸運,有這樣的好的客體,在與他/她穩定的關係當中,他/她就像一面鏡子,能讓我們看到自己,又像一個電影屏幕,能讓我們看到外在世界的種種,他/她還可能是一個榜樣,在他/她的身上,我們學會了如何與他人相處。只要這段關係是足夠穩定且足夠滋養的,我們甚至不需要這個人一直在身邊,我們將從這段關係中獲得的認識和感受,納入我們自己的一部分,有了足夠充盈的自我,去活出我們自己的人生。

然而這條路並不是從開頭就平坦的,我們許多人一出生就要面對的一個遺憾就是:我們可能並不是一出生就能獲得這樣穩定的客體關係,撫養我們長大的人可能是不穩定的,無法承擔滋養我們的責任。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我們缺失的、未被滿足的對於關係的需求,可能成了我們內心深處的傷,成了痛,成了一團我們自己理不清楚地亂麻,阻礙我們去成為我們最期待的那個自己。

生活在繼續,我們仍然在朝著自己的人生目的前行,儘管背負了一些過去的重擔,我們仍然有機會找到一些人生的驛站,在這個路口停一停,去檢查,去修補,去再次尋找我們念念不忘的支撐心靈的關係,而心理諮詢,正是這樣的存在。

心理諮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學員諮詢師推薦

心理諮詢,終歸是人與人的相遇。在研究者分析不同流派心理諮詢的治癒因素的時候,發現諮詢關係是所有流派都認同的因素。

在很多時候,尤其是諮詢初期,來訪對諮詢的感受,直接取決於對諮詢師的感受。如果我們認為諮詢師無能,就會認為諮詢沒用;如果我們不信任諮詢師,就有可能認為心理諮詢是騙人的。而當我們可以感受到諮詢師穩定的存在時,即使尚未清楚地了解諮詢是如何起作用的,我們仍然能夠感受到自己身上發生的變化。

我們會慢慢發現,原來困擾我們的情緒和問題不再那麼千頭萬緒,緊緊糾纏。在穩定的關係中,我們漸漸有了空間和耐心,當遇到一樣的困境時,不再一如既往地陷入衝動或自責的情感漩渦難以自拔。當想到每周即將到來的諮詢時,我們可以有選擇地暫時擱置這些仍然引發痛苦的人和事,先給自己喘氣的空間,將這些困擾留到每周與諮詢師的固定會面中去討論。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的選擇中,舊的處理問題的方式被新的方式替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獲得了空間,也慢慢建立起拿得起放得下的情感容受力,以及照顧自己的能力。而這種空間和自主感,也為諮詢的更大改變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心理諮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學員諮詢師推薦

被看到的情感體驗——體驗即治癒

「請不要忘記,微不足道的情緒是我們生命的偉大舵手,我們服從於它,甚至毫無覺察。」

——文森特·梵谷(後印象主義代表畫家)

這幾年來,在知識的領域,販賣焦慮成了一個熱門的營銷手段。多少人不是一邊咒罵著,一遍想要馬不停蹄地趕上各種知識升級,提升自我的步伐,精明的商家非常清楚地了解容易被大家忽視的一點:情緒的力量。

在諮詢室中,不乏遇到許多對心理學甚至是心理諮詢的知識了解頗深的來訪,他們也非常誠實地告訴諮詢師一個無奈的事實:道理我都懂,然而我還是不能夠……這個時候我就會想起在文章開頭阿諾德·班尼特的那句話:如果沒有情緒,知識無法存在,這是因為,我們或許能夠從認識到真理,但是卻無法感受到真理的力量,大腦的認知必須加上心靈的體驗,我們才能確信真理。

心理諮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學員諮詢師推薦

有時我們所知道的「正確的」道理,我們並不一定相信它,就好像我們聽到一個人說:這都是為你好的時候,我們也未必是快樂和感激的。因為這些道理,這個人,未能與我們內心深處真實感受過的情感體驗相匹配,甚至有可能激起我們內心截然相反的情感。

從飲食、購物,到職業的選擇,家庭關係的處理,我們常常有一種糾結和失控的感覺,「明明知道吃了第二天會後悔,明明知道我什麼都不缺,明明知道這份工作還不錯,明明知道吵架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但是……我還是忍不住,我就是不喜歡,我就是控制不住……」

我們慣常的思路或理性所擅長的部分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分析利弊,做出選擇,在強調理性的背後有一個幻想是,只要我們夠理性,我們應該總是能在最短的時間找到最好的解決辦法。而與這個幻想接踵而至的挫敗是,我們過度相信存在一個可以控制一切的理性的作用,而忘記了與它相伴相隨,同樣具有強大力量的情感體驗。

每一個情緒背後都隱藏著一種需要,當我們捂住耳朵,不去傾聽這個需要的時候,它往往會用最強大的力量在我們內心深處攪動,影響著我們對於現實的感知。那些無處不在的矛盾感、衝突感、混亂感,都是他們有力吶喊的結果。

只有當我們順著情緒的線索去敲開心靈深處的大門,聆聽背後的期盼、渴望、幻想與挫折後,我們才能找到通往答案的路。看到隱藏在人們內心深處舊有的情感體驗,建立起新的替代性的情感體驗,是許多諮詢流派關於治癒的核心假設。最終我們期待實現的一個目標是,情緒不再是我們的主人,而是我們發揮自我潛力,獲得有質量的生活的助手。

心理諮詢也正是這樣一個情感探索的過程,諮詢師們會在聆聽你述說那些讓我們困惱的事情時,請我們暫停一下,邀請我們去傾聽隱藏在背後的情感和需要。認知、情感、行動的能力是生命賦予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只是有時情感的技能被我們遺忘了太久,我可能會害怕一下捲入情感的洪流或者覺得體驗情感有一些困難,這些諮詢過程中的困難和挑戰都是非常正常的。

不必擔心,此時諮詢師會與我們一起,利用他們的專業所學和他們本身的情感感受性,根據我們的講述,去努力進入我們的角色,體會我們所體會的情感。在安全的氛圍裡,諮詢師跟我們一點一點地小心確認,帶領著我們把腳慢慢地踏入情感的階梯,讓我們獲得不同於舊有認識的深層體驗。

通過心理諮詢帶來的覺察,我們可以慢慢看到,原來那些被我們堆放在心靈的黑暗角落,以為是前進路上絆腳石的成長碎片,仍然是構成我們內在世界的一部分,儘管有些殘缺,但擁有了修復能力的我們,可以與諮詢師一起,慢慢地把他們修好鋪平,重建屬於自己的道路。

心理諮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學員諮詢師推薦

以上三點是心理諮詢中我認為是最基礎且重要的體驗。考慮到有可能讀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們可能是還沒有體驗過心理諮詢、剛剛嘗試諮詢或者是有不一樣體驗的朋友們,正如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和前提是,每個人內心的豐富性和差異性都應該被尊重,不論我們是正在面臨困境,還是想要自我探索和提升,我們都有許許多多種選擇:無論是通過音樂、冥想、烘焙去獲得放鬆,還是通過讀書、繼續教育去充實自己,亦或是鼓起勇氣走進諮詢室直面內心(心理諮詢是需要勇氣和耐心的探索之路),這些行動都值得被尊重和鼓勵,因為做這些的時候,你很大程度上懷有一份照顧好自己的對自己的愛,而這份愛將是你過好自己的人生的源動力。

最後,我想引用另一位將自己諮詢心得放在網上分享給大家的來訪的話作為文章的結尾:

「心理諮詢讓我知道愛不是透支自己去給予,不是自己口渴的時候讓別人去喝水,而是一個香檳塔,只有先倒滿第一個杯子,才能往下倒,倒滿溢出、倒滿溢出,這樣所有的杯子都會倒滿。」

——靈魂健身楊老師(B站up主)

心理諮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學員諮詢師推薦

學員諮詢師推薦:

簡單心理Uni「心理諮詢師培養計劃」課程中,高階學員在完成了300+小時的心理諮詢理論技術學習,和相應的實踐與督導後,收取較低的心理諮詢費用,在專業督導師的一對一督導支持下,為廣大來訪者提供專業的心理諮詢體驗。

他們將傾聽你的煩惱,梳理你的困惑,陪伴你度過困境。

(學員諮詢收費不超過150元。)

學員諮詢師適合哪些人?

  • 因為工作、生活中的事件而倍感壓力,想要獲得心理陪伴和情緒疏導;

  • 對於自己的性格、情緒、人際模式等充滿好奇,想要更多個人探索和成長;

  • 工作中面臨職業壓力,想要更好進行壓力管理,根據自身情況獲得職業發展上的探索;

  • 對於人際交往、親密關係等問題存有困惑,希望更多了解自己的模式,更好進行關係處理。

相關焦點

  • 心理諮詢的常見誤區|學員諮詢師推薦
    學員諮詢師推薦|景麗麗 完成2年
  • 接受心理諮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心理諮詢師時薪多少?
    你做過心理諮詢嗎?「接受心理諮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聽聽他們怎麼說:@Natiya和諮詢師說話跟和朋友吐槽最大的不一樣在於,諮詢中有一種奇異的氛圍。2020年因為疫情影響,社會上各類人群焦慮、恐慌等負面情緒被引發,國家陸續出臺各項關於加強心理危機幹預、援助、疏導的政策文件,各種心理公益活動接連出現,心理健康和心理諮詢也逐漸普及,凸顯出心理疏導的重要性,心理諮詢師這個職業也重新被社會所關注,心理諮詢師正成為更多人的選擇。
  • 如何選擇心理諮詢師,怎樣做好諮詢?
    >前段時間心理諮詢圈內爆出壹點靈的某Top10諮詢師缺乏專業性的事情,他不了解心理諮詢的基本設置問題,當然更不要提專業性了,諮詢師在諮詢中犯了很多的錯誤而不自知,另外對心理諮詢的專業流派也表現出盲目的輕視。
  • 怎樣擁有完美關係?|遇見你的心理諮詢師張冬曉
    本文字數3300+|閱讀預計需要9min簡·推薦 | 鄭州心理諮詢師張冬曉 到2020年初簡單心理平臺上有來自全球117個城市近900位專業心理諮詢師近100位督導師「簡·推薦」定期帶你認識優秀的心理諮詢師
  • 我覺得ta有心理問題,能不能請你幫我修好ta?|學員諮詢師推薦
    心理諮詢是一種選擇,來訪者主動走進諮詢室,尋求幫助和改變,諮詢師陪來訪一起完成這個過程,去做到來訪者一個人難以做到的事情。你不能拯救他、改變他,於是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比如心理諮詢或諮詢師。你把全能感和拯救幻想投射在諮詢師身上,期待諮詢師是那個替你去改變他的人、有魔力的人。「 我也想這麼棒(๑•̀ㅂ•́)و✧ 藍鵝,諮詢師也只是個人,沒有魔法棒。
  • 接受心理諮詢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請接受專業心理諮詢師的陪伴。人之不如意十之八九,你看開些、看淡些,誰都有不順心的事,別想太多……」首先要聲明的是,見心理諮詢師不等於有心理疾病或心理變態,主動尋求諮詢的人多數是健康的。對這一點的錯誤認知,導致了羞恥感,怕別人誤會自己心理有問題,所以即便有尋找諮詢的動機,也會忍受著、痛苦著;其實,早求助早獲益,每個人都值得被好好對待。
  • 歐文 · 亞隆《給心理諮詢師的禮物》|好書推薦
    10 min有人說,心理諮詢師是一個孤獨的職業,雖然工作是和來訪者談話,但所有的一切都不會帶出「諮詢室」,心理諮詢師沒有辦法像一般人一樣去和身邊的親朋好友吐槽工作中的壓力和不順心。所以,今天我們想向大家推薦:歐文·亞隆的《給心理治療師的禮物》。寫這本書時,亞隆已經70歲了。他說,覺得正是時候,把一生的手藝與秘訣交待給後人。
  • 在部隊做心理諮詢師是怎樣一種體驗
    「這裡是放飛心理壓力的好地方,給諮詢師點讚!」……走廊兩側的牆壁上,貼滿官兵留言的彩色紙片。   戰友們發自內心的點讚背後,是一群願意和別人一起分享喜怒哀樂的「知心姐姐」和「心靈捕手」。   在剛剛建成的「團體沙盤室」裡,記者見到了該旅心理諮詢中心的另外三位心理諮詢師:廖蔚、趙青和薛冉。
  • 【開年大課】威海同人心理諮詢中心「心理諮詢師實戰培訓班」第四期招生通告
    (18學時) 個詢演練:至少有五位諮詢師在課前展示個案過程,讓大家感受不同風格的諮詢。然後學員間分角色體驗諮詢師和來訪者,其餘學員在觀摩學習的基礎上體會角色感受,梳理自己的成長曆程。全程將由專業老師陪伴並督導,促進諮詢技術提升。
  • 心理諮詢避坑指南|如何識別心理諮詢師履歷是否「注水」?
    當需要心理諮詢時,如何鍛鍊「火眼金睛」,提高對心理諮詢師履歷的甄別能力,少花冤枉錢?本文給你答案。心理諮詢師的專業背景,囊括下面6個部分:教育背景、專業頭銜、從業經驗、受訓經驗、督導經驗、個人體驗(或叫個人分析)。了解心理諮詢師專業背景,是來訪者的知情權,可以理直氣壯詢問諮詢師。
  • 心理諮詢室裡的「聊天」,諮詢師都做了什麼?
    神入 這是一個需要調動比共情更高級的狀態。 當一個母親在敘述自己曾經歷36小時難產帶來的痛苦和親子關係不順利中的悲痛,男諮詢師是無法擁有懷胎生育的體驗的。但他曾經擁有過因外傷不便行動的窘迫和高考失利的悲憤傷心的共同體驗,來同頻這位母親已經全力以赴後的沮喪痛苦。
  • 如何成為心理諮詢師?學慧網學員說實踐更重要
    心理學吸引著無數年輕人,投入專業的學習中,希望未來能成為一名心理諮詢師。學慧網「成為心理諮詢師項目」學員王寅東就是其中的一名,他認為成為心理諮詢師,多實踐及多實習是至關重要的環節。「成為心理諮詢師項目」採用ZOOM授課的小班制,每堂課十幾名同學一起上課,同學及老師之間能相互看到。王寅東認為隨著學習的心理學知識越來越深入,特別需要這種浸入式的學習體驗。老師會引導大家針對特定的主題展開充分的討論,很像大學課堂。相比傳統的心理諮詢師課程,這個培訓項目特別重視學員實戰能力及綜合素質的培養。
  • 小科普|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
    :1.中科院心理諮詢師2.isf3.國培網的證書4.繼續工程教育協會的專業技能培訓證書5.心理學會的崗位技能證書國家取消二三級以後並沒有取消這個行業,從事或者兼職還是需要一定的門檻,證書行業比較混亂,朋友們擦亮雙眼,認清楚證書。中科院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心理學科研教學機構,以前二三級心理諮詢師命題的機構,也是目前在心理諮詢行業屬於比較權威的證書。
  • 國家取消心理諮詢師認證了,怎樣不踩坑成為心理諮詢師?
    學員群內的偶然討論事實上,即使當前是0基礎的人,確實依然有機會成為心理諮詢師的。當然,這中間需要經歷的學習和成長曆程並不簡單。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一個普適、科學、靠譜、實用的心理諮詢師入門項目!‍‍‍‍‍‍‍‍‍‍‍‍‍‍‍‍‍‍‍‍‍‍‍‍‍‍‍‍‍‍‍‍‍‍‍‍‍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成立於1951年,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心理學科研教學機構。在人社部國家心理諮詢師專家組的支持下,心理所開發了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項目,並通過支持社會機構開展培訓和實施綜合考試檢驗學員培訓質量的方式,推廣本項目。
  • 心理諮詢師,是一個職業還是一種修行方式?
    ▼諮詢師的工作和私人生活的交叉融合自我體驗,是一個心理諮詢師入行的絕佳的,以及必不可少的,甚或比理論學習更為重要的一個環節。 在這個過程裡,心理諮詢師也從感受層面上,提升著對心理諮詢這一工作的認識。而這個感受和過程,更多的來自他所選擇的這個諮詢師。所以,在心理諮詢師的個人體驗裡,可能需要跟隨不同流派的諮詢師,需要體驗不同的諮詢方式:個體諮詢和團體諮詢等,還需要在這個過程裡進行不斷的理論學習。
  • 乾貨丨參加心理諮詢師培訓後,如何成為專業心理諮詢師?
    因為實習也是一種學習,相比理論學習,實習不僅是一種模擬,更是一種演練,是未來諮詢工作的基礎。 再次,實習是心理行業的硬性要求。 在心理行業中,會有3個硬性指標來評估一個心理諮詢師的職業成熟度。分別是:個案小時數、個人體驗小時數和督導小時數。
  • 心理諮詢師:一個諮詢師成長之路|情感諮詢
    大家好,我是一個實戰派情感心理諮詢師。正式從事心理,情感諮詢已經有4年了,可惜我並沒有抓住17年的考試。導致無緣二級諮詢師。後來在優路教育報名補考了中科院的..•今天給想從事心理諮詢師這個行業的朋友們,分享一些建議和經驗。.需要有一定的情商為基礎有些心理諮詢師簡直就是天生的,擁有很高的洞察力,邏輯分析能力,以及語言組織和學習能力。如果你不具備這樣的先天條件可能在今後的實踐工作中會比較吃力。
  • 心理諮詢從業人員的基本功:心理諮詢師的自我探索與覺察能力
    多年的成長經歷和生活體驗使我深刻認識到,心理諮詢不但對自己的成長有益,與我家人的身心健康有益,而且通過從事這種具有挑戰性的工作,還可以幫助那些正處於心理困惑中的人們,這是我要選擇心理諮詢師這個職業,以及要開始&34;的最重要的動機。
  • 團體心理諮詢—監獄心理諮詢師「必備功夫」
    團體心理諮詢是一種在團體情境下提供心理幫助與指導的一種諮詢形式。一直以來,團體心理輔導是罪犯喜聞樂見的一種心理矯治形式,因為它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易帶入性和矯治有效性。在心理矯治過程中,監獄心理諮詢師也逐漸認識到在解決一些罪犯的共性心理問題時,團體心理諮詢能凸顯出明顯優越性。
  • 婚姻家庭心理諮詢師,究竟是個怎樣的職業?
    與過往自己玩自己,更關注行業資歷、理論水平不一樣,未來婚姻家庭諮詢師需要更多的接觸來訪者,要懂得做服務,做體驗,更多的去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婚姻心理諮詢師行業收入屬於什麼水平?需要有服務意識:隨著消費升級,用戶對服務體驗的要求越來越高,婚姻家庭心理諮詢師也是一樣。閉門造車,自己玩自己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諮詢師必須懂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