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金在線網
A股三大指數收跌:北向資金淨賣出逾60億 航天軍工板塊逆市大漲
科創板50ETF今日開賣,每隻限額50億元,僅售一天。
華夏、易方達、華泰柏瑞、工銀瑞信4家基金公司志在必得,從投教、營銷到運營做了充足的準備。業內人士預計,4隻科創板50ETF大概率會受到投資者歡迎,銷售情況可能十分火爆。
每隻限額50億元
科創板50ETF終於來了,投資者可以藉助科創板50ETF「一鍵」參與科創板優質公司的布局。
由於科創板50ETF都是場內基金,代銷機構主要為券商,投資者可以通過券商參與科創板50ETF的網下現金髮售,或者網下股票發售。
根據基金份額發售公告,首募規模方面,4隻科創板50ETF認購上限都為50億元。
管理費率方面,4家基金公司都設置了0.5%每年的管理費率,託管費率為0.1%。
認購費率方面,4隻科創板50ETF有細微差別。認購份額在50萬份以下,華夏科創板50ETF和華泰柏瑞科創板50ETF認購費率均為0.5%,易方達科創板50ETF和工銀瑞信科創板50ETF認購費率均為0.8%;認購份額在50萬份至100萬份之間,華夏科創板50ETF認購費率最低,為0.3%,其餘3隻科創板50ETF認購費率均為0.5%。
4隻科創板50ETF主要信息
數據來源:基金公告
王牌出徵
作為科創板首個寬基指數,而且鑑於ETF先發優勢致勝的市場特徵,4家基金公司都是規模較大、經驗豐富的指數基金管理人,對此次科創板50ETF發行和運營十分重視,志在必得,不僅前期在投教和營銷上下足了功夫,擬任基金經理也都是精兵強將。
華夏基金是目前境內權益類ETF管理規模最大的基金公司,連續16年排名行業第一,也是業內首家權益類ETF管理規模超千億元的基金公司。截至今年 6月30日,華夏基金ETF管理總規模超1500億元,市場佔比近25%。作為境內首隻ETF華夏上證50ETF的基金管理人,華夏基金在ETF投資管理領域已深耕16年,積累了豐富的指數投資管理經驗。
華夏科創50ETF的兩位擬任基金經理張弘弢和榮膺分別具有10年和近5年的豐富的ETF投資管理經驗,現在分別擔任華夏基金數量投資部董事總經理和高級副總裁,這些均為華夏科創50ETF的運營管理提供了強有力支持。
華泰柏瑞基金是業內ETF管理經驗最豐富的公司之一,也是國內最早涉足ETF領域的管理人之一,發行了市場首隻跨市場ETF和首隻紅利主題ETF。華泰柏瑞旗下的ETF管理規模大、流動性好、跟蹤誤差小,擁有多隻寬基和主題策略產品,是投資人選擇指數投資工具與多種交易策略的首選標的之一。公司在被動投資領域精耕細作,保持著十四載無差錯運營的記錄,獲得了機構投資者、廣大個人投資者和業內各界的高度認可,並多次獲得三大報和各界權威獎項肯定。
本次華泰柏瑞科創板ETF擬任基金經理、指數投資部總監柳軍擁有多年大型寬基ETF管理經驗,投資年限在業內首屈一指,是業內少有的管理ETF超過11年的基金經理之一。他帶領的團隊以精細化運作和無差錯運營在業內享有盛名。2019年11月,柳軍榮獲上交所「十佳分析師」稱號,2019年8月,榮獲濟安金信「明星基金經理」榮譽獎項。
易方達基金是深市第一隻ETF、國內首隻創業板ETF、首批跨境ETF的管理人,擁有十餘年指數基金開發與管理經驗,截至今年一季度,易方達共有各類指數公募基金超過60隻,是全行業指數產品數量最多的公司之一,產品線全面、均衡,旗下被動指數基金規模超千億元。
擬擔任易方達科創板50ETF基金經理的是林偉斌和成曦。林偉斌現任易方達指數投資部總經理、指數投資決策委員會成員,經濟學博士,從業12年來始終專注於指數產品研發與管理工作,對指數業務和投資者需求有深刻理解,在上交所去年舉辦的中國ETF十五周年峰會中被評為「十佳ETF行業分析師」。成曦是目前全市場管理指數基金規模最大的基金經理之一,在正式開始擔綱指數基金管理之前曾在研究員、交易員、指數基金運作專員等崗位積累了深厚的歷練經驗,由他管理的易方達創業板ETF、深100ETF、H股ETF均為跟蹤同指數的ETF產品中規模最大的產品。
為保障工銀科創ETF良好運作,工銀瑞信派出指數投資「實力幹將」趙栩擔綱。趙栩現任工銀瑞信指數投資中心投資部副總監,擁有12年證券從業經驗,ETF管理經驗豐富,具備中大規模基金的管理經驗,目前所管理的ETF涵蓋了上交所、深交所、跨市場、商品、Smart Beta等多種類型指數,其中工銀央企50ETF及工銀深證紅利ETF均是獨家產品。所管理的產品運作平穩,從未出現任何風險事件,且跟蹤效果持續居前,數據顯示,截至9月11日,趙栩管理的工銀上證50ETF今年以來、近一年跟蹤誤差控制在同類指數產品第一。
建倉時點較好
趙栩表示,當前A股配置價值較好。新經濟產業市值規模已經超越傳統經濟產業,印證了當前我國經濟和產業結構的轉變趨勢。未來5G新應用、雲服務等均可帶來巨大的行業投資機會。科創板作為中國未來高新技術產業的集中體現、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成果,市場的中長期走勢值得期待。
成曦也表示,從細分產業及主題來講,科創板聚焦長期優秀賽道、致力突破前沿科技的定位明晰。具體到行業分布,科創板更加聚焦硬核科技領域,最具科創特色的計算機、醫藥生物、機械設備和電子是科創板重點服務的行業,也是未來科技主導的新經濟的重點領域,有望成為長期最優賽道。伴隨5G時代來臨,新一輪信息技術革新帶動產業高速發展,大量優質企業紛紛登陸科創板,引領未來產業發展趨勢。
根據中證指數公司公布的編制方案,科創板50指數由上交所科創板中市值大、流動性好的50隻證券組成,反映最具市場代表性的一批科創企業的整體表現。截至目前,該指數權重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為計算機、電子和醫藥。二級市場上,今年以來截至9月21日,科創50指數已經取得了39.77%的漲幅。「未來,隨著科創板上市公司的數量增加,指數會不斷新陳代謝,進一步提升投資價值。」成曦表示。
柳軍指出,目前來看,近期國內國際形勢仍然充滿不確定性,若科創板50ETF在9月底發行成立,可能面臨較好的建倉時點。長期來看科創板上市公司代表了未來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能,只要看好中國長期發展趨勢,投資於科創板的長期回報大概率將超過投資主板傳統行業。目前科創板以傳統市盈率看不便宜,但也沒有非常貴,事實上科創50指數和創業板50指數估水平值相當。對於科創這樣的賽道而言,一旦技術突破可能帶來指數級的業績增長,科創板ETF對於長期資金而言也是比較好的配置標的。
榮膺也認為,和科技股類似,科創板在估值方面並不處於歷史低位,科創板50指數的成分股二季度有超預期表現。預計四季度科創板呈震蕩趨勢,是投資者上車的好機會。
她還表示,科創板對投資者的專業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相較直接投資個股,對普通投資者來說,投資指數是一種既能把握科創板趨勢性行情,又能降低個股投資風險的投資方式,科創50指數可以作為投資者把握科創板投資機遇的有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