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覺在接受教育的學生時代,我們的時間被劃分成了一個個沙漏,每到相應的關卡會啟動沙漏的倒計時。我們在不斷地選擇與被選擇之間,最終都無法避免走向學生時代的終點。眼看自己的大學生活將要終結,在告別之前總會有許多影像與想法如迴光返照般浮現在眼前,而影像的起點卻是高中時候的自己。
高中時期,總會在數學課或是地理課上,偷偷在本子上塗一些小畫,有故事情節的畫是取自日常碰到是事,也有通過某個點引發出來的想像,但更多的是無意義的東西。寥寥幾筆,畫出老師的肖像,在上課時迫不及待地偷偷遞給周圍的人看,看到同桌偷瞄一眼老師捂著嘴笑的樣子,自己也會忍不住笑出來。
那時候,簡筆畫是我在高中繁重課程中得以喘息的樂趣。因此,當我看到Noritake和Okamura Yuta的畫作時,便一下子喜歡上了。當我們看過太多逼真的畫作,當大多數老師在教素描時都在強調「要摳細節,不斷增加內容」時,而這樣簡潔靈動的線條,寥寥幾筆又能恰到好處地展現出神型鮮活的人物,讓人感受到一種「減法的藝術」或者可以說是「極簡之美」。
Noritake | 插畫家/設計師/藝術家
出生於1978年,目前居住在東京。他擅長單色繪畫,畫風呈現簡單清爽,富有童趣的筆觸,大膽地運用紙張留白,相對理智的輪廓線條,配上中性的情緒表達。從作品中,讓人感受到生活最單純的美好。
第一次看到Noritake的作品是在TOOLSSHK(👈點擊藍色字體可以查看)我當時便被簡潔的畫風所吸引,總覺得這幾條黑白線條有種獨特的幽默感與治癒力,也許這是Noritake倍受各大雜誌青睞的原因之一吧。
日雜BRUTUS、POPEYE的常客,MONOCLE2016年度預測刊THE FORECAST的封面插畫師。
Noritake的創作商品,這本本子有趣的地方在於,封面人物的衣著決定內頁的形式。比如:條紋衫青年代表內頁是橫線本,白色T恤就是空白本,穿格子裙的女孩則是格子本。
Noritake × MUJI
Noritake與臺灣的商店Washida Home的合作,從標誌設計、店鋪招牌、店鋪卡片到大手提袋、馬克筆、THISISAPEN的筆等周邊商品都是他的傑作。
Okamura Yuta/岡村優太,1988年生,現居東京,用筆刷與墨水畫畫的插畫師。
畫畫是一件奇妙的事情,同樣寥寥幾筆出自不同人之手便會產生不一樣的化學反應。Okamura Yuta的簡筆畫也非常有趣,充滿一種日常的幽默感。有關藝術創作的好玩之處,或許就在於沒有標準答案。每種畫風都有獨特的美感,創作者可以盡情發揮自己的想像力,不受他人影響與局限,單純展現自己的世界。
做自己喜歡的事,吸引有部分相同的人,遠比取巧討好大眾來得有趣。
最近走在路上,我覺得最好玩的事情是發現每個人都是那麼得不相同,不同的髮型、五官、體形與穿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徵,即使我們都是普通人。
Okamura Yuta筆下的人物雖然眼睛大多都是「蝌蚪型」,但配上細微的五官變化與不同的髮型、穿著,意外地成為獨一無二的個體。
除了墨水黑白畫,插畫師還選擇用固定顏色去繪製彩色畫作,有種印刷效果的平面質感,拋開「立體」和「像」反而更能產生放鬆的視覺效果。
BTW,Okamura Yuta也經常與雜誌合作。
封面 | POPEYE No.827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對畫畫存在一種執念。就像大多數人,難免會忍不住回想如果當時去做XXX,去學XXX,堅持XXX,選擇的是XXX,那現在會是怎樣一番光景?直到現在也沒有真正去學習畫畫,但似乎這份執念,讓我不自覺地畫下想畫的東西。
至於回首快要結束的大學,我好像也嘗試做了很多想做的事情,雖然本身就不活躍的性格,讓我依舊沒能有一大幫可以呼風喚雨的朋友,但逃離複雜的人際關係讓我覺得自在,就沒什麼好抱怨和羨慕的了。
攜帶太多目的上路,會讓人越走越沉重。
學妹在吃飯的時候說,自己的人生終極目標是在田野裡畫畫,我想了想,覺得跟眼前的這個人一起吃飯是件挺舒服的事情。兩個人都學著與畫畫無關的專業,也不會以畫畫為生,卻總想著與畫畫有關的事情,「喜歡」真是一件任性的事情,但是像現在這樣,心情好時畫畫,不好時也塗塗小畫,就會覺得很滿足。
🌕
總有人喜歡與不喜歡
不如只做自己的喜歡
「為什麼你還在做XXX?」
「因為,我喜歡啊。」
「真正的愛與真正的寫作都是不抱希望的」
——by 想
MORE
www.noritake.org
okamurayuta.com
最近添加了很多關鍵詞回復,你要不要試試?
繪畫作品 | Noritake & Okamura Yuta
整理 & 編輯 | Loenishe
文字 | Loenis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