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本質的極簡藝術——瑞秋·懷特裡德

2020-12-25 藝術中國

這位藝術家站在當代藝術領域的中心,她以實體的混泥土雕塑而被大眾熟知。現在泰特英國美術館(Tate Britain)正在為她舉辦一個完整的回顧展,接下來就為大家揭曉真相!

100空間(100 Spaces,2017)泰特英國美術館

「我媽媽說重要的是內在」,瑞秋·懷特裡德(Rachel Whiteread)一定是伴隨著這句話而成長的,因為這位極有影響力的英國雕塑家一直令人無法理解的迷戀著事物的內部。在25年的職業生涯中,她通過無視事物的外在來洞察它們內部的空虛,設法創造出一種強大、清晰、獨特的審美,這往往會給人帶來毀滅性的情感影響。

當你走進這場展覽,將面對著一個被化為灰燼的城市。這是一個以早期作品壁爐、浴缸、壁櫥、熱水瓶共同構造的一個負面空間,它看起來像一個家園毀滅後留下的化石遺蹟。

畫廊所有的牆壁都被拆除,從而創造出一個開闊的空間。在觀展過程中,你不能按照某個特定的順序走過整個展覽。取而代之的是,當你從一個巨大的雕塑蹣跚的走到另一個巨大的雕塑之後,將會帶來一種落差感,使混凝土、石膏和樹脂顯得更加矮小。床墊靠在一面牆壁上,門和窗戶則靠在另一面牆壁上,擺放在房間中央的樓梯通向一個什麼都沒有的地方。

作品引起了對空缺的思考。空白的空間裡懸掛著沉重的未命名作品(圖書館走廊)1997年。空的書架即刻喚起了雕塑的另一面,在那裡裝滿了你可以拿起來握著的書籍。這些書可能不在這裡,但這件作品卻把它們激發出的所有可能性都拋在了一起。

曾經看似平淡無味的東西卻在時間裡凝固了,我們開始以倒置的模式思考這些物品,他們所表徵的東西和他們所持有的可能性。例如,Whiteread有著特別後鎖的門,在它們的規模和形狀上看起來具有歷史意義,但鑄造它們所使用的材料使它們看起來像個胚胎,猶如通往未來的門。

未命題(樓梯)

泰特英國美術館並沒有在牆上放置文字介紹,紙質印刷資料的介紹內容也並不完整,因此,這可能會造成觀者對作品的一些重要情感產生遺漏。甚至你將不禁感到大部分時候在參觀更大的作品時,在作品外會更加快樂,在現實世界中感受它們的重量。然而,這並不會使懷特裡德的藝術作品黯然失色,大部分的作品仍然是偉大和有地位的。它們的根源來源於--卡爾·安德烈(Carl Andre)的極簡主義,伊娃·黑森(Eva Hesse)的樹脂結構--但不同之處在於,懷特裡德的目標是找出本質。她使用抽象和極簡主義的方法記錄著非常真實的東西。這些是墓碑--記錄那些煙消雲散美好瞬間的混泥土雕塑。這裡有死亡、失去的愛和青春。曾經放置這樓梯的房子早已無影無蹤,她睡在床墊上的那些歲月也是如此。這是一個關於時間流逝的藝術作品。那些成千上萬觸目驚心的生活時刻,永遠都會這樣逐漸淡去,這就是一切。

未命題(粉色未完成作品)

懷特裡德的多數作品表達的是我們日常的物件,在很多案例裡,空間或物件都是空置很久或沒人居住的(或稱為negative space負空間)。如製造兩個貨櫃之間的空間,房間裡的一個空間細節,家具的底部空間。這些藝術作品延續了她對家庭、空間及其作為一個擁有記憶和歷史的重要場所的意義的進一步探索。房屋的建築元素在她的藝術實踐中具有重要意義,在過去的20年中,她總是利用工業材料,例如石膏和混凝土等製造的門、地板、房間和整幢建築去探索空間。以這種理念創作的雕塑與之前相比帶有一些可怕和離奇的意味,同時還會因為它們的極簡、抽象以及毫無裝飾的魅力而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該展覽持續到2018年2月4日。

瑞秋·懷特裡德

關於瑞秋·懷特裡德

懷特裡德1963年出生於倫敦,她在郊區埃塞克斯(Essex)長大,一直到7歲時全家才搬回倫敦。她是3個姐妹中年齡最小的,前面的兩個姐姐是雙胞胎。

瑞秋·懷特裡德的母親保特·懷特裡德(Pat Whiteread),也是一位藝術家。2003年去世,享年72歲,她的死為瑞秋·懷特裡德的作品帶來很深刻的影響。她的父親是一名地理老師,是工藝學院的行政人員,1989年懷特裡德在美院學習的時候他曾去世。懷特裡德在布萊頓工藝美院學習過繪畫,在賽普勒斯藝術學院(Cyprus College of Art)學習過很短的時間,然後就到倫敦的萊德藝術學院(Slade School of Art)學習雕塑。曾經有段時間她在海格特公墓(Highgate)裡修復過因年代久遠而損壞的棺材蓋。她在1987年開始參展,首次個展是在1988年。她和愛人雕塑家馬庫斯·泰勒(Marcus Taylor)過去在猶太人集聚區東倫敦居住和工作。他們有兩個兒子。

《幽靈》(Ghost,1990)

藝術作品如何展現缺失、記憶或失落?瑞秋·懷特裡德的雕塑完美的回答了這個問題。在過去的25年中,她的雕塑非常有辨識度、獨特和有影響力,我們可以稱之為懷特裡德主義,這使她成為了英國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回想起來,1993年是懷特裡德的關鍵時刻。曾經,她的作品一出現在藝術學校就開始引發關注,作品「幽靈(Ghost,1990)」是一個維多利亞時代客廳的石膏模型,這使她的名字出現在當代藝術的一個重要位置。

《房子》(House)

藝術組織「藝術天使」(Artangel)邀請她在公共場所創建一個項目。然後就有了1993年的作品《房子》,她用混凝土液體填充在一個維多利亞式的聯排別墅內,凝固之後取出了模具,即房子本身。她通過環境鑄造出一種「負空間」,創造出一個房屋內部空間的印象,而不是外在的形狀。通過這種獨特的方法她創造出一種令人困惑,卻又雄偉和重大的藝術作品。這是十年以來最具爭議性、最難忘和最典型的作品之一。它贏得了特納獎,使她成為獲得此獎項的第一位女藝術家,這是女性在藝術領域劃時代的一刻。但這項作品也贏得了前KLF的K基金會的「年度最差藝術家」獎,並且在作品完成的11周後被哈姆雷特委員會(Tower Hamlets council)拆除。

《猶太廣場大屠殺紀念碑》(Judenplatz Holocaust Memorial)

懷特裡德後來在威尼斯雙年展上代表英國展出,在維也納再次創造了幾乎同樣有爭議的「猶太廣場大屠殺紀念碑」(Judenplatz Holocaust Memorial),此外,她曾還用14000個半透明盒填滿了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的渦輪廳。

《築提》(Embankment)

這不僅僅是為了雕塑而雕塑,懷特裡德的藝術作品有著情感共鳴。例如,她曾在去世不久後母親的房屋中得到啟發,從而創作了紙板箱作品《築提》(Embankment)。無論是奧地利猶太廣場大屠殺紀念碑無名的圖書館(Nameless Library),還是在她的住宅裡捕捉到所被遺忘的生活記憶,懷特裡德的一切作品都是關於喚起力量和情感本能,以及紀念記憶本身。

《淺呼吸》(Shallow Breath,1988)

淺呼吸是她在1988年的早期作品,是床墊的底面。它是在她父親去世期間的創作,雖然很多人將其曲解為這是對他父親去世時躺的床的投射,但這件作品更讓人感覺像是一種個人的紀念品,對睡覺和做夢親密時刻的一種保存。

紙板箱作品

紙板箱作品

相關焦點

  • 遵循藝術規律追尋真善美
    一段時間以來,藝術領域存在諸多亂象,伴隨於藝術生發、創作、呈現過程中諸多環節和層面。、阿諛奉承問題……當下藝術領域存在的諸多亂象與不遵循藝術規律有關。藝術規律是藝術創作、演變的基本遵循,是藝術發展、前行的根本引領。藝術規律若無共識,藝術創作何談遵循?中國文字蘊含著中國文化與智慧的重要密碼。「藝」字,原為「埶」,觀其形,左側上下部分均為「土」,中間有「八」;右側為「九」與「、」相合。解其義,左側為將兩粒種子置於土壤之間,右側為一彎腰之人執耒種植。此字既象形也會義,表示種(植)糧之義。
  • 大寫意極簡與繁複的寬窄意象
    這首成功的曲作,從多方面體現了中國古典詩歌的藝術特徵。極簡,走向審美境界最寬處崇尚簡潔與自然。清新脫俗,本質為雅。感官上簡約整潔,品位和思想上更為優雅。對清、新構圖表達最簡單化。多則惑:沒有重心就沒有內容;沒有重心就沒有形式;沒有重心就沒有方法。
  • 瑞秋:《老友記》真正的主角
    第一集圍繞她搬去與莫妮卡同住的個人之旅,在中央公園找到工作,被切斷家庭的經濟支柱,事實上隨著瑞秋開始適應這種新的生活方式,整個第一季重點都在圍繞瑞秋,並非其他老友。所以從一開始,故事便圍繞著瑞秋尋找自我並逐漸成熟。也有人批評老友記把二十幾歲的生活描繪的過於甜蜜美好,但瑞秋確實也面臨著很多普遍問題,比如經濟壓力,裁員壓力,還有找房子的考驗等。
  • 極簡禪意攝影,少則是多的藝術,正所謂萬物之始,大道至簡
    攝影中的極簡攝影,實際上就是一種抽絲剝繭的過程。將複雜的畫面簡單化,把畫面中一些多餘的元素剝離開來,形成一種主體與陪體的最精煉的組合,最終呈現出一種極簡清新的風格。攝影是一門視覺藝術,點線面、光影色是構成攝影的視覺要素。而一幅極簡攝影中,這些要素都必須做到極致,有時甚至只有那麼一兩個要素在畫面中存在。
  • 好萊塢的加拿大甜姐——《戀戀筆記本》女主瑞秋·麥克亞當斯
    瑞秋·麥克亞當斯,1978年出生於加拿大,作為好萊塢的文藝女演員,瑞秋顯然屬於大器晚成型選手。如金絲楠木一般,初期成長緩慢,到黃金期時便瘋狂成長。她不在意「成名要趁早」,面對蜂擁而至的邀約,她始終堅持「有舍才有得」。
  • S1 藝術本質論-藝術的認識本質03
    第1章 藝術本質論二、藝術的認識本質(三)藝術反映世界的真實性011、藝術反映客觀世界的真實性第一,藝術形象可以再現事物的現象的真實,而且由於藝術家的才能,現象的真實可以刻畫得非常鮮明生動;第二,藝術形象不僅僅是現象的真實,還能通過藝術家主觀意識的能動作用達到本質的真實,達到對現實生活本質的把握。東晉人物畫家顧愷之「以形寫神」和「傳神」的藝術主張,就是要求人物畫要形神兼備,通過形似達到神似。
  • 也說生活的極簡主義
    極簡主義並不是日本人的專利極簡主義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這個概念並不是日本人創造的。極簡主義是西方一個重要的藝術流派,由極少主義衍生而來。極簡主義也並不是僅僅指生活層面的理解,至多只能算是對待生活態度的一部分。
  • 跟著《老友記》的瑞秋學肯定沒錯!
    還記得《老友記》中超愛購物的富家小姐瑞秋嗎?她是劇中最為時尚的一個角色,甚至引領了當時美國的時尚潮流。今天我們就跟著購物狂魔,瑞秋小姐,一起看看美式穿搭風格到底是什麼樣子的?看看美式穿搭風格裡的單品都有哪些?1.背帶牛仔褲在這張劇照中,瑞秋身穿小公主圖案的白色T恤,搭配藍色背帶牛仔褲,看起來甜美又俏皮。
  • 《Arise: A Simple Story》極簡藝術氛圍
    《Arise: A Simple Story》極簡藝術氛圍 前言《Arise: A Simple
  • 300㎡大宅的極簡藝術之美
    Project message 極簡的設計,傳達的是沒有束縛的生活自由感。 樸實質地的高級感、留白空間的純粹,用欣設計的藝術張力,在考究的細節表達中,體現出真正的設計品位。
  • 一個貧窮的人追求藝術,認識到了藝術的本質,然後放棄,可笑
    追尋了快十年的藝術,認識到藝術的本質,然後放棄了繼續從事藝術,可笑,仿佛在說我自己貧窮也是可以從事藝術,給大家推薦一種貧窮人適合搞的藝術。根據Poor Art所表達的,總覺得翻譯成貧窮藝術不是太好聽,但是卻找不到比這更合適的表達,暫且稱為貧窮藝術吧。貧窮是由義大利藝術評論家和策展人所提出的。Celant說並不是真的缺錢,而是說在沒有傳統方法和材料限制的情況下創作藝術。
  • 藝術人類學的本質
    藝術人類學就是這樣一種實證的科學。就最本質的意義而言,凡是通過對人的本質的研究來探討藝術本質的美學,都可以廣義地稱之為藝術人類學。因此,有必要將人種學對現代原始藝術的考察和考古學對史前原始藝術的發現結合起來,通過大量的考古研究和實證研究,設法勾勒和描述出藝術在其發生時期的原始形態,然後通過這些現象描述,進而努力探尋和推測人類在其誕生之際,之所以要創造出藝術這種精神生活形式和精神生產產品的原始動機、心理狀態和文化背景,從而最終地揭示出藝術的本質,即實現藝術本質的人類學還原。
  • 藝術的本質,究竟什麼是藝術?
    一 關於藝術本質的幾種主要看法據不完全統計,從中國先秦時期和古希臘開始,給藝術下的定義迄今已有上百種,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藝術的本質特徵。其中影響較大的主要有「客觀精神說」「主觀精神說」「模仿說」「再現說」1 客觀精神說這種觀點認為藝術是「理念」或者客觀「宇宙精神」的體現。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是較早對藝術的本質進行哲學探討的學者。
  • 【華附AP名師】瑞秋,那麼可愛!
    春天懶懶的下午很容易讓人在空調溫柔的風中倒在桌上一蹶不振,但在瑞秋的課上這種情況幾乎不會發生。不需要慷慨激昂的語調,也不需要刻意做作的玩笑話,走進課室,直入正題,開始全程無睡點的55分鐘,瑞秋似乎就有這樣的魅力讓你在全神貫注。「瑞秋是我一生遇到所有女教師中最令我敬佩的。」這是高一的Cosmose同學對瑞秋的終極評價,而在我看來,這個評價用在瑞秋身上一點也不過分。
  • 老友記之迷迷糊糊但很幸運的瑞秋
    瑞秋第一登場劇中瑞秋的出現就讓人很驚豔,下雨天瑞秋穿著溼漉漉的婚紗闖進了咖啡店。她慌張而又狼狽的樣子看起來是那麼好笑。當瑞秋把手中的糖這麼自然的交給羅斯的時候就感覺好甜啊,剛剛離婚鬱鬱寡歡的羅斯還是無奈的幫瑞秋的咖啡加了糖。當時就感覺他倆好配啊,一個離婚一個逃婚,一個大大咧咧一個溫暖貼心,真的好配啊。從後來瑞秋的講述中不難看出瑞秋出生在一個不錯的家庭中,如果她沒有逃婚應該也是平凡富有的度過這一生。可是她選擇從這個安逸的環境中跳出來,給大家的生活帶來了新的色彩。
  • 瑞秋英語系列教程分享
    MrChen在自己學習的過程中,已經將瑞秋老師的教程分門別類整理好了,在這裡毫無保留分享給大家」資料獲取途徑在文末瑞秋老師的系列課程主要包括三大類:口語基礎知識、實戰訓練和專項糾音。下面MrChen給大家逐個介紹一下。
  • 日式極簡主義的家居裝修:一半生活,一半藝術,布置太美了!
    日式極簡主義的家居裝修:一半生活,一半藝術,布置太美了!極簡主義,不是一種窮,而是一種精。運用有限的生活物質,去創造無限的品質生活,這才是「極簡」的寓意。最近,就有一組日式極簡主義的家居裝修走紅了朋友圈,看過這些家裝之後,你會發現,生活到極致,不過是在追求素與簡。這種素雅簡約的風格,恰好是真正有品質的生活。如圖所示,整體的裝修是以白色等淺色係為主,從視覺上就給人一種簡約感。
  • 傳丞裝飾張傳秋|極簡,現代藝術的初心
    極簡是一種生活態度,它以簡約、純粹的藝術氣質,帶來輕與慢的生活體驗。而設計只是呈現極簡生活的一種方式,我們可以在這樣一間居室中,看到居住者期待的生活初心。
  • 再見《六人行》·冤家 羅斯和瑞秋 分分合合的十年
    羅斯和瑞秋的感情發展是《六人行》的主線,最複雜也最受關注。常看《六人行》的朋友都知道,什麼時候兩人真的走到一起,那《六人行》肯定是不準備再拍了。美貌大小姐瑞秋·格林(RACHELGREENE)瑞秋是莫妮卡的高中同學,在與牙醫未婚夫的婚禮上脫逃至莫妮卡處,後與羅斯始終糾纏不清,並為他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兒,成為獨身媽媽。未經世事的醫家千金小姐,生活上的大白痴。個性因此也有些嬌縱,沒什麼主見,對人言聽計從。招牌化的美式笑容,幽默隨和,有同情心卻又常顯尖酸狡獪,經常幹出些自作聰明的傻事或是一些小孩子般的勾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