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寫意極簡與繁複的寬窄意象

2020-12-20 中國企業家日報

中國畫的大寫意有兩個方向,簡與繁,對應寬與窄。

簡到極致,簡就是做減法,多一點,多一筆都是多餘的。

繁也要繁到極致,密就是加法,密不透風,密中有疏,密中密,疏中疏。

大寫意極簡與繁複的寬窄意象

簡即多,窄筆顯寬;繁即少,寬筆變窄

在對待藝術的簡繁問題上,大寫意畫家孫竹籬先生有個著名的論斷:「簡要簡到極致,簡就是做減法,我的畫要用除法,多一點,多一筆都是多餘的。繁也要繁到極致,密就是加法,密不透風,密中有疏,密中密,疏中疏,高手可用乘法。」

畫牡丹,寥寥數筆,活靈活現躍然紙上:畫墨荷,只需意到筆不到,全然在於意境……正所謂,「無墨之處多於有墨,無畫之處多於有畫之處,此寫意之高者也。」

簡與繁,須辯證看待:「人說寫意畫貴簡疏,如板橋的冗繁削盡,少之勝多之,如讀詩之絕句,確是如此。就繁而言,有實有虛,有聚有散,有主有次,有內有外,相互照應,左右顧盼,相輔相成,相反相成,整體局部,洋洋灑灑,一氣呵成,有如讀杜之『北徵』太白之『蜀道』韻味無窮。不獨簡約繁也可尋味。意中有境,畫在畫外,境中有意,意由境外,亦即謂窮變,達幽微之意也。欲作簡疏意深之境多讀格律詩中求之,欲為繁複而出境須從歌行體得之。下筆無論繁簡,俱得寫意畫的真諦。」

關於極簡的藝術爭論,歷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中國書法只有水和墨,但能表現出各種豐富的東西,我們畫竹子,畫蘭草並不用綠顏色,只用墨,它無色而有圖畫的燦爛,無聲而有音樂的和諧。

大寫意突出一個大字,不是指大筆大紙大畫,體量上的大永遠只是相對而言的,而是貴在精神境界大,筆墨氣魄大。能在小幅畫中寫出大氣象的山水或花鳥,顯出大寫意的特點。比如,以與孫竹籬同時代的大家陳子莊為例,其作品多半為半尺,但並沒有妨礙他成為大氣候。並沒有妨礙他的小紙張大格局的藝術張力和藝術表現。

之所以用減法乃至除法,對藝術的理解與追求有著極大關係。與其深刻感悟理解中國畫的精髓有關。大寫意畫屬「減筆畫」,它與書法中的草書結合緊密,有的甚至是以狂草入畫。李苦禪曾說:「藝術之最高者當推草書。」齊白石曾謙遜地回憶道:「我一生之憾事是我還沒有達到以草書作畫的地步。」

極簡與詩書畫一體、焦墨枯筆都是大寫意的藝術特質。恰恰簡到極致最能彰顯大寫意畫家高屋建瓴、特立獨行的內在力量。一個人能把簡單東西說得複雜,會令人尊重。一個人能把複雜東西說得簡單,會令人稱奇。想把簡單東西說得複雜,僅需論證,加上分析,輔以各種旁證說明,並不能就證明你如何了得。可把複雜東西簡化,並不是件容易做到的,需要高度歸納、抽象、概括、濃縮,必須把這些表象吃透、領悟到核心價值。因此簡很難,繁則易。

三三得九不如二五一十,就是簡與繁的生活論述,三看起來多,二看起來是少,但在後綴的基數,帶來的且是少即多、多即少的道理。簡單,彰顯非常深厚的底蘊。如同一首情詩,寥寥數語,盡得風流。「躍然紙字間,脈脈不得語」,僅僅幾字寫盡人間相思愁滋味。段落裡字頓間極簡,卻飽含著欲言又止、如訴似泣的含蓄表達,字詞間亦濃亦淡總關情,寥寥數語,早己盡詮情深。

大畫重氣勢,猶如大布局,相當於大兵團作戰,有阻擊,有穿插,還有輜重部隊,有時候取勝不在於多,而在於以少勝多,以一當十。這好比筆墨亦有重墨、焦墨、濃墨、淡墨,不同地方用不同筆墨。大筆酣暢淋漓,收放自如,有時無墨勝於有墨,無色勝於有色。比如圍棋,不在於布滿棋子,滿則作死眼位,活不成,要明白知白守黑之圍棋精髓。黃賓虹說:「古人重實處,尤重虛處,重黑處,尤重白處;所謂知白守黑,計白當黑,此理最微,君宜領會。君之書法,實處多、虛處少,黑處見力量,白處欠功夫。」意思是善於運用具有豐富內涵的「留白」,把握虛實,運黑為白,根據形式需要,化虛為實、化實為虛。把握黑白對比,引導視覺。黑,有必須依白,無而存在,白,無一定依黑,有而顯明。「計白當黑」,此乃書法藝術最高境界。

再比如,拳擊12回合分勝負,高手泰森往往一兩個回合就KO(拳擊用語,判定絕對勝利)對手,靠的是快速、精準、力量、技術。難道非要打滿12個回合靠點數分個勝負嗎?這樣的勝利是達不到拳擊的精彩,贏不到觀眾掌聲,毫無精彩可言。這便是靠實力一擊成功。

繪畫的繁簡同樣如此,小中見大、小器大樣。那麼,極簡藝術美學路徑是什麼呢?

極簡,展現傳統文化「寬語境」

先從古代詩詞說起,其具有精煉合含蓄的特徵,卻展現出傳統文化的「寬語境」。詩歌的語言實際上是一種特殊的、神秘的符號系統,也是一種高度濃縮的語境系統。它不但含有一種抽象化系統化的理性意蘊,更含有情感的美感。而中國的古代詩歌最擅長用最少的語言表現出最豐富的內容和思想,這就是古代詩歌極精煉的特點。

精煉和含蓄總是相關的。但精煉不等於含蓄,直抒胸臆就不算含蓄,不直接表達情感的詩歌語言多通過比喻、通感、雙關、用典、象徵等方式表達語意,從而使人感到含蓄、朦朧。古代詩詞我們可以感受到,詩經、唐詩七律五律,宋詞,小令往往幾十個字包含著一段歷史、一場戰爭、一份情感、一個典故,內容豐富,甚至博大精深。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上段三句十八字,九個名詞連綴成不塗濃墨的書畫,亦無一個虛造硬加的詞,不同的景物天衣無縫和諧地造化在—起,不得不令人拍案道奇。這種音節和諧、情景交融、妙含無垠的小令曲,故有「枯藤老樹寫秋思,不許旁人贅一詞」之譽,的確委實不過。下段兩句十字,則是點睛之筆。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個字,但卻描繪出一幅悽涼動人的秋郊夕照圖,並且準確地傳達出旅人悽苦的心境。這首成功的曲作,從多方面體現了中國古典詩歌的藝術特徵。

極簡,走向審美境界最寬處

崇尚簡潔與自然。清新脫俗,本質為雅。感官上簡約整潔,品位和思想上更為優雅。對清、新構圖表達最簡單化。多則惑:沒有重心就沒有內容;沒有重心就沒有形式;沒有重心就沒有方法。

中國繪畫的元素,筆墨的濃淡,暈染、枯筆散發著濃重的質樸氣息。想像的空間被留白的氛圍所打動,繪畫語言的無聲表現賦予了作品全新的含義。

簡潔是寬的智慧的靈魂,冗長是窄的膚淺的藻飾。往往需要五十筆的繪畫表現,也許五筆就完成,這就是意到筆不到。「多一點,多一筆都是多餘的。」簡與簡略有本質區別,這裡的極簡是藝術需求的簡,是其追求內在美的表現理念。不是吝惜筆墨,是意境的需要、空間的需要、創作的需要,更是對藝術的理解的需要,有著詩意般的空靈和豐富內涵。

我們古人畫畫,畫到最後看不到了,還要用很淡很淡的顏色牽引我們,秋水一抹筆,殘陽幾縷紅,水窮雲盡處,隱隱三兩峰,引導我們走向無限。我們追尋的是從有限到無限。外國人對中國人的留白不太理解,他一定要畫滿。我們的留白就是一種無限遐想的再創作,就是中國畫的一種大道至簡的哲學思想,美學思想。大道至簡是大道理是極其簡單的,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

大道至簡意味著「窄而精」,大道至簡與博大精深是可以轉化的,大道至簡往往要博採眾長,與其他專業融會貫通。僅僅融會貫通又會造成新的「博大精深」,融貫中西、博採眾長只是基礎,還不是大道至簡,大道至簡必須再整合創新,跳出原來的框框,去粗取精,抓住要害和根本,剔除那些無效的、可有可無的枝葉。非本質的東西,融合成少而精的東西。所謂「為學日增,為道日減」就是這個道理,大道至簡方能大簡至美。

中國的藝術,不但追求一種寬的空靈,而且追求窄的生命真實感。弘一法師38歲出家,之前他是全國有名的文化人,有名的書法家。「智慧如海」,非常硬,稜角分明,這是他剛出家時寫的。他出家兩年後的字,所有稜角沒了,「無上清涼」,圓潤了,我們看到這個高僧的變化,感到他無一筆不是寫著真誠,我們會肅然起敬。當藝術家的精神最隱秘最深的部分顯示出來的時候,他的力量當然就永恆。

遵從極簡原則,去掉多餘的元素,顏色,形狀和線條。其目的是使內容中脫穎而出,成為聚焦點。從視覺的角度來看,簡是平靜的,讓欣賞者看到的心靈處在最本質的表現。這裡的簡,即多。

而在色彩選用上,更是「窄」到吝惜,做弱對比,而不是色彩鮮豔的強對比。保持畫面的整潔,明快風格。

極簡,筆墨「窄」顯時代

「筆墨當隨時代」是清初石濤的名言。全文是「筆墨當隨時代,猶詩文風氣所轉。上古之畫跡簡而意淡,如漢魏六朝之句然;中古之畫如晚唐之句,雖清灑而漸漸薄矣;到元則如阮籍、王粲矣,倪黃輩如口誦陶潛之句,悲佳人之屢沐,從白水以枯煎,恐無復佳矣」。

時人作畫與時代跟風,就像過去的詩文一樣,漢魏六朝的詩句文章色彩華麗、高貴,氣勢雄渾大氣,而無斧鑿痕,變幻莫測,有可遇不可求之象,古人的畫仿佛似之;晚唐時期,大國恢弘之勢已去,特別是安綠山起兵之後,國勢愈衰,詩文一脈,亦走向下坡之路。此時之畫,受大勢所趨,而氣勢漸靡弱;到元朝則如之前的阮籍、王璨,心有餘而力不足,徒維持一脈而已。倪雲林、黃公望等人亦不過是重複著古人的一點牙慧,畫面再不見古人氣勢之恢弘,一覽萬裡的壯觀景象,而只在自家的小圈子裡打轉轉。「侍兒扶起嬌無力」已在千年畫人的筆下再無一點新意,別人已燒過千百滾的水,你就是再滾它一次、十次又能如何呢?

減法論、除法論是以極簡為主導,通篇貫穿了大寫意中國畫的領悟與實踐,所以在大寫意畫家創作作品中充滿了極簡美學的內涵與玄機,留給後人以充分想像的空間,留給國人一份沉甸甸的精神財富。關於簡約給出的答案:「密中密,疏中疏,此南田老人畫山水之法也。後賓虹老人深得其法,而更發揚之。予今用之於畫花鳥,亦時得妙趣。蓋繪畫種類雖異,其理一也。」

我們可以確切地認為,極簡美學就是大寫意對當代中國畫的一份思考,一份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藝術遺產,極簡才是真正的豐富,只有最簡單的東西才具有最大孕育性和寬廣的想像空間。比如,宋代的瓷器、明代家具都具備這樣的極簡風格,是中國美學思想的藝術頂峰。中國大寫意畫家對中國傳統美學思想的藝術實踐貫穿於繪畫始終,同樣彰顯美學思想「寬」之精髓。

(三水)

相關焦點

  • 極簡空間體現「觸覺」的意象
    「The minimalist」它指的是被稱為「最低限生活主義者」的一群人,也就是極簡生活的倡導者。如何去理解The minimalist 呢?排除一切不要的東西,只選擇必要的東西。只保留對於自己必要的東西,不難看出極簡主義的必備要素就是——「少」。
  • 紀映欣大寫意花鳥畫之荷塘逸趣賞析(圖)
    五十歲後,始作小寫意、大寫意。他的大寫意荷花造型,是在寫實的基礎上概括提煉的,是在具象中融入抽象因素的。他運用誇張、變形等手法時,極注重主觀與客觀的相互觀照。力避盲目臆造、肆意醜化,惟求筆墨意趣的欺世傾向。使作品充分體現出「似與不似之間」、「天人合一」的中國繪畫傳統寫意精神,達到客觀物象靈性與主觀心境情感渾然融映的致高意象境界。
  • 為你讀書:寬窄的詩意與詩意的寬窄
    (主播:劉子華)很多處世哲學就蘊藏於小小的生活細節之間,比如「人生無進退,得失寬窄間」,如果能夠做到,進而張馳有度,從容豁達;退而寬窄相宜,窄不氣餒。那就可以豐富多彩,絢麗多姿了。今天要為大家分享一部散文隨筆《寬窄之道》,聽聽其中源於自身經歷而論及的「人生寬窄之道」。
  • 如何區分好的大寫意畫和粗製濫造的所謂的「大寫意」繪畫作品?
    往往好的書畫作品,我們一看就會覺得非常清新,筆墨布置非常有序,並沒有太多雜亂的多餘的部分,大寫意繪畫更是如此,有的人覺得大寫意的作品看不懂,是因為你看到的大寫意的作品有可能是所謂的「大寫意」繪畫作品,可能並非好的大寫意作品。
  • 中國花鳥畫高級研修班 喬森大寫意花鳥專項研修課程 招生簡章
    (喬森大寫意花鳥專項研修課程)結業證書作品展覽:培訓期間舉行師生學員作品展覽,邀請當地企業商會及書畫家觀展並銷售學員作品。【專項研修課程特色】本期課程導師大寫意花鳥畫作品個性風格鮮明,時代氣息濃鬱。強調東方傳統意蘊與現代觀念的融匯。在全面繼承民族傳統體系的基礎上,突顯現代文人畫的大寫意創作特徵。
  • 畫家王鳳年大寫意花鳥畫賞析
    畫家王鳳年大寫意花鳥畫賞析這種淡雅飄逸的美感,源於畫家對自然之景的深刻體悟和自然造化主客合一之後的真情流露,以熟練的筆墨表達出了一種由自然之神韻轉化為審美意象與審美情感相互推移的特有之境。水墨寫意花鳥的用色,歷來是一個難題,所以王鳳年深知「色不礙墨」的重要性。因為水墨在宣紙上的無窮變化,乃是寫意畫的靈魂,是中國文化遺產中特有的寶藏。但大自然顯現的色彩美的確又是誘人的,觀眾對此的審美需要也是不可忽視的。
  • 寬窄巷子,寬窄文化,寬窄之間的景色
    寬窄文化,是人們對世界有形和無形空間衡量和把握形成的一套智慧哲學,其本質是「度」,是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生活觀高度集中的一種體現。是一種智慧,樸素、深邃、直觀的一種哲學文化思想。寬窄之間一種度,尺度一種文化。我們就去有文化的地方,去感覺寬窄,體驗文化的妙處。
  • 李苦禪:大寫意不是畫種,而是國畫的一種技法!
    小寫意和大寫意沒有嚴格的界線。一般地說大寫意畫法粗放、簡筆。凡大寫意畫有兩個特點,其一是筆墨粗獷,常有大塊墨跡,筆劃粗壯。另有一種畫雖筆頭不大,但畫得極其簡率,造形亦很隨意,不求準確,此種畫法徐渭用到極致。大寫意出現在宋朝,梁楷的《潑墨仙人》、石恪的《二祖調心》,都是大寫意,但多為人物畫,偶爾為之。
  • 中國古建的繁複之美
    現代建築推崇更多的是極簡主義,素淨雅致的建築,成為很多人的審美標準。而在中國古典建築中,有很多繁複的裝飾,韻味獨特,內涵豐富,美的動人心魄。唐山御繕坊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復原古建築的美中國古建的繁複之美,就如跌宕起伏的歷史,從內到外,美輪美奐。
  • 極簡就是簡單嗎?來聽聽TUNNI家具怎麼說極簡風格
    你所認為的極簡主義是怎麼樣的呢?是一張純功能性、不加任何裝飾的餐桌,還是那些看似單調乏味毫無觀賞性的座椅?然而事實上,崇尚回歸原始結構形式的極簡主義,反而更善於利用那些單純沒有變化的形象,去產生神秘的色彩和空間美感,探索出一種人與環境交流的新形式。
  • 陸一飛紫砂大寫意:每個紫砂作品都有著獨一無二的故事
    連日來,由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等主辦的「執一壺——陸一飛紫砂大寫意作品展」正在杭州圖書館熱展中。策展人吳薇介紹,該展以紫砂大寫意為主線,共分「杭州禮物」「吃茶去」「讀書是福」「文人書房用品」「與94歲紫砂老藝人史榮妹合作作品」「文化衍生品」「陸一飛歷年著作」7個部分、5大展區展出的百餘件紫砂大寫意作品,是一次「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集中呈現。
  • 繁複與簡潔,古典對現代,美得不一樣的安藤忠雄的建築:水之教堂
    現代建築省卻了古典建築繁複的立面,卻又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抽象幾何形體的美。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的建築就體現了一種幽靜的美。無論是公寓房屋還是公共建築,安藤的作品都體現出一種靜謐。此靜謐是由建築的線條以及由此因線條而帶來的光影所構成的。極簡的線條卻帶來無限的繁複。
  • 繁複之美,在繁複中挑戰與進步
    大眾凡人還是喜歡繁複的美。喜歡孔雀一身羽毛絢麗多彩,又有幾人喜歡烏鴉的一身黑呢!素妝顯得潔淨利落,但是要美,還是要繁複的服飾華麗。建築物,我們常說雄偉壯觀或巧奪天工,但要說美,還是要看琉璃蘇瓦,金碧輝煌,精雕細刻,看上去是繁複了許多。
  • 棄筆從戎 棄官從藝--懷念勇做自己的大寫意花鳥大師崔子範
    大寫意花鳥畫早在唐代就有畫家王洽以潑墨著稱,明代徐渭在水墨大寫意花卉畫方面開創先河。明代以後,這種寫意的美學主張逐漸發展成熟為繪畫史上代有傳人的大寫意畫派。近現代中國有蕭龍士、朱屺瞻、齊白石、崔子範等人為代表。
  • 大寫意繪畫,宣紙擋不住的力道,「印聖」了解下
    創造了大寫意的繪畫風格,讓力道與繪畫融合。作為一位篆刻家,吳昌碩對力道的掌握度十分深厚,仔細去欣賞吳昌碩的繪畫作品,總能發現一種力道極深的感覺,這種力道仿佛要衝出宣紙一般,整個畫面描述都有著一個大、力的感覺,無論是書法還是繪畫,吳昌碩都喜歡用大毛筆去創作,大寫意的感覺油然而生,也或許是因為自己的力道小毛筆已經無法承受了吧。
  • 宣紙上的筆墨人生——大寫意畫家賈雙武
    十月雙節期間筆者有幸到訪「雙武水墨工作室」拜訪了我國青年大寫意畫家賈雙武先生。初到賈先生的畫室,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滿屋子的畫作,還有沁人心脾的墨香。賈先生的作品不是寫實的,而是在似與不似之間的寫意,而且是大寫意。作品留給人極大的想像空間,其作品筆墨瀟灑,橫塗豎抹之中帶給人內心很大的震撼。賈老師說:「藝術來源於生活,但又要高於生活,需要提煉加工,以生活為藝術創作的基礎堅持自己的理想,在宣紙上書寫自己的藝術人生」。
  • 告別繁複,世強大板帶你領略生活美學
    而最新推出的世強·大板系列,以更加宏闊的姿態,告別繁複,帶你領略生活美學!      世強·大板空間效果圖  世強大板的生活美學  世強陶瓷·大板系列摒棄一切繁複、浮誇的風格,剔除瑣碎、多餘的裝飾,以簡約、純樸為原則,完美地將生活美學融入到每一片大板臻品之中
  • 裝修的極繁主義與極簡主義
    只要提到時尚兩個字,就一定就離不開極簡主義與極繁主義。近幾年,極簡風在時尚圈流行。但是,時尚是個輪迴,前幾年不被看好的極繁主義最近又殺了回來。什麼是極簡主義?顧名思義,極簡主義就是簡單到極致的風格,本意在於追求簡約。並不限於設計與生活方式,也是極簡主義者奉行的一種哲學思想。
  • 蔡國聲:他的大寫意花鳥作品霸悍奇崛、充滿金石氣
    會展期間,雷甲壽的大寫意花鳥作品在久藏美術館內展覽並受到了蔡國聲老師的高度評價。蔡國聲點評雷甲壽《五子登科》與大寫意花鳥作品這裡是雷甲壽老師的兩幅作品,一幅是《五子登科》,還有一幅是大寫意花鳥。從我本身的角度上來說,我對雷甲壽老師的作品表示欽佩,是由衷的欽佩的。
  • 摒棄一切繁複的華麗,追求簡單,獨特,的素色之美
    素色也稱無彩色,屬於中性色,黑,白,灰,以及低飽和度的色彩組成,素色美學摒棄一切繁複的華麗,追求了一種獨特的素色之美。素色是無彩色系,可以和任何顏色搭配,不會產生色彩的衝突。素色家具風格簡潔,素雅,有品位,有內涵,恰好符合了極簡主義對簡約極致的追求。我是火火,每天更新更多的設計和裝修知識,有興趣的可以加關注,歡迎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