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竹山縣委書記佘立柱(中)、縣長龔舉海(右)在國際綠松石城調研。
圖為:祭拜「聖母女媧」。
湖北日報訊
竹山,女媧鍊石補天聖地,美麗神話傳說神秘幽遠;武陵峽,山水入畫「桃花源」,千百年來令人心馳神往。
竹山發掘女媧文化,開發山水人文資源,打造「女媧補天地、人間桃花源」生態文化旅遊品牌,建設「富有魅力的生態文化大縣」;放大文化效應,弘揚女媧精神,給力跨越崛起,打造「特色鮮明的山區經濟強縣」,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的幸福家園。
圖為:外商觀賞「東方聖玉」綠松石。
效應之一
文旅一體 建設文化旅遊大縣
深藏秦巴山腹地的竹山,山水風光如畫,文化底蘊深厚,是女媧鍊石補天聖地、上庸古國都城、桃花源原型所在地,還是首義元勳張振武、勞工大律師施洋故裡,堵河地域文化燦爛奪目。竹山圍繞建設文化旅遊大縣,堅持文旅一體,深度融合秦巴文化、十星文化、紅色文化等元素,連續舉辦七屆女媧文化節,女媧文化被列入全省「一縣一品」文化創建目錄,打造了「女媧補天地、人間桃花源」生態文化旅遊品牌。
2007年,竹山建成以女媧創世神話為主題的女媧山風景區,建起18米高女媧銅像、女媧祭壇、聖母亭、問天閣等景觀,仿塑「中華母親山」標誌石,雕刻「康熙字典」,吸引海內外遊客前來尋根拜祖、觀光旅遊。去年,啟動女媧山風景區二期工程,建設女媧宮、女傑園、女媧文化研究院等景點,致力打造人文女媧山、尋根女媧山、生態女媧山。規劃在建的中華女性文化博覽園,建成後將成為我國唯一的女性文化研究基地、女性技能提升基地、女性勵志拓展基地、女性風採展示基地、女性文化體驗基地。
圖為:全省旅遊名鎮——上庸集鎮新貌。
竹山立足資源和文化稟賦,放大山水優勢,重點開發隱逸文化探秘之旅、女性文化體驗之旅、森林湖泊度假之旅、秦巴民俗文化展示之旅四大精品線路,成功創建堵河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聖水湖省級溼地公園和女媧山、九女峰、女媧天池三大國家3A景區,建成張振武故居、施洋紀念館、許明清烈士陵園等紅色旅遊景點,積極創建武陵峽·桃花源國家4A景區。不久的將來,竹山將成為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的重要板塊。
秉承「以山為景、以水為脈、以文為魂」發展理念,竹山連續兩屆榮膺「全國文明縣城」和「省級衛生城」,城區沿堵河「南擴西進」,建成國內一流的女媧文化廣場,投資2.5億元的城市水體景觀、攔河鋼壩等工程竣工後,縣城將呈現出一幅「碧水繞城過、楊柳勁拂堤」的美麗畫卷,「龍行山水城、東方聖玉都」呼之欲出。搶抓潘口、龍背灣、小漩水電站和全省城鄉一體化試驗區建設機遇,遷建移民新集鎮4座,305省道沿線百裡城鎮帶崛起為獨具魅力的秦楚風情走廊。
圖為:建設中的國際綠松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