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省份陸續公布了高考一批次投檔線,分數線最高的自然是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除此之外,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的分數線也直追清華北大,然而在招生人數上,復旦和上海交大卻和清華北大有不少差距。
比如今年湖南高考理工類一批次,復旦大學在湘招收僅5人,上海交大也僅招5人,投檔分數都高達680多分;今年陝西高考理工類一批次,上海交大在陝招收僅5人,復旦招收僅6人,投檔分數要690多分;今年河南高考理工類一批次,復旦大學招生僅8人,上海交大計劃招生也僅8人,而投檔分數線將近700分,上海交大和復旦在多個省份招生都僅僅個位數。
這種情況是怎麼出現的呢?據推測,常見的做法就是把大多數的招生名額放進提前批,一批次只保留熱門專業以抬高一批次投檔分數線,學子們往往更關注一批次而忽略了提前批,從而鑽了心理的空子。
比如今年安徽高考的提前批,復旦大學提前批667分,上海交大提前批641分,這和他們在一批次僅招幾個人且高達690左右的分數線比起來,其中的貓膩非常明顯了。